有小學生家長向我請教,教孩子寫作文一般要注意哪些方面?作為從教20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師,劍客老師雖然沒有教過小學生作文,但我認為寫作文的道理是相通的!
劍客老師從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得出來兩條基本經驗,這裡送給家長和我的語文老師同行:
首先,要教小學生樹立一種作文理念:作文即說話。
很多孩子剛剛接觸作文,就被老師和家長嚇壞了,因為他們把作文講得太神秘和高大上了!孩子被他們一嚇,從此便不敢寫作文。
事實上,作文就是說話,無非是口頭語與書面語的區別。而對於小學生來說,也根本沒有必要特別去強調口頭語與書面語言的差別所在。只要告訴孩子:大膽地說,勇敢地說,說出心裡話,然後把它搬到紙上去,就是一篇好作文!
掀開作文的神秘面紗,孩子們才敢於敞開心胸,訴說自己心底最真實的情感和體驗。而作文要想真切地打動人,只有說真話訴真情!
毋庸諱言,我們現在的作文教學走上了岔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孩子包裝,甚至撒謊!第二,作文格式化、套路化,寫出來的東西千篇一律,毫無靈性!
第二,要教小學生實踐一條作文捷徑: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來說話。
現在的套路作文,從技巧的角度來看,可以說很成熟了,但是寫文章是靈感的火花迸發的過程,如果早就畫好了框子,鑄好的模子,生產出來的都是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又怎能令人耳目一新?說實話,現在很多專門指導考試作文的寫法真的讓人審美疲勞了!
每個人的表達方式和表達能力都不一樣,老師應該去發現孩子們的特點,然後因材施教,而不是劃定一個統一的範圍,或者設定一個統一的標準,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按照這樣的方式來表達。
比如說,有的孩子講話很有條理,中心明確語言簡潔;而有的孩子講話感情充沛,以情動人;還有的孩子喜歡引經據典,闡明道理,那麼老師就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而給他們做統一的安排。
劍客老師教的學生當中有人擅長講故事,有人擅長描寫環境渲染氛圍,有人擅長說理,劍客老師就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性子來表達,先把自己寫爽了,他們才能最終愛上寫作。而老師改起百花齊放的作文也會心生愉悅,比起那些一個模子套出來的作文,真是會時常眼前一亮,充滿驚喜,充滿期待!
劍客老師覺得:
教小學生寫作文,最重要的是先幫他們建立信心,培養興趣,之後再來談技巧,千萬不可本末倒置,讓孩子們怕了作文!
如果從一開始就設定各種障礙,搞得孩子們束手束腳磕磕絆絆,他們哪裡還敢繼續寫作呢?因為他們不知道哪裡會觸到老師的忌諱,寫起來就戰戰兢兢。帶著鐐銬去跳舞,能跳的好嗎?
對此,你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