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有家長和我諮詢,小島老師,我的孩子上四年級了,平時語文成績還可以,也愛閱讀,但就有一點,她不喜歡寫作文。暑假作業,老師布置了幾篇作文,就是拖著不寫。後來發現她用手機查範文抄作文,家長覺得這個學習現象很不好,可又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溝通,嘗試和孩子交流,孩子就表現出:作文太難了,不想寫,又不是不會寫,想節省時間。這位四年級家長的困惑,應該也是不少家長的對輔導學習的疑問,我們想幫助孩子寫作文,可是不知道如何溝通。
四年級的學生,語文成績還不算太差,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只是不願意寫作文,對寫作的抗拒比較嚴重的話,那一定是在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受挫後也沒得到心理慰藉。小學階段,我們培養的是寫作的興趣,無論寫得好還是寫得差,在練寫的過程中,輸出我們的文學素養,也是必經的學習體驗。家長重視孩子的寫作練習,不是送到作文提高班就是大量買書,說明家長也能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那麼我們該如何讓孩子明白呢?家長可以把握3點,怎樣和孩子溝通。
01讓孩子明白寫作的工具使用意義
我們大部分小學生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寫作文是老師故意為難,是家長對學習的加碼,總之就是不願意讓我們度過一個愉快的暑假。這就是從寫作練習的啟蒙階段,就沒有給學生建立興趣培養。甚至還有的家長會以寫作文來恐嚇學生,你要是不聽話,讓老師多給你布置幾篇作文。在這樣的寫作環境裡,孩子不會認為寫作的正確意義,只會覺得寫作就是負擔,能偷懶就偷懶,以這樣的寫作練習態度那肯定是寫不好作文的。
讓孩子明白寫作的工具意義很重要,淡化寫作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讓孩子放鬆對寫作的抗拒,能明白寫作對語文學習的目的。寫作練習的工具性,更像是我們在這個社會溝通的一種方式。如果表達能力不好的人,我們可以通過多寫多練來建立與人溝通的方式。如果性格內向的同學,在語言表達上不太會準確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也可以用寫作的方式,向家長和老師表達訴求。所以,寫作的目的就是我們表達方式的一種,如果你既不會說也不會寫,生活中就會有很多地方受挫。
02堅持暑假練寫的學習意義
寫作需要練習,暑假就是寫作練習的好時間。有的同學不願意寫,想投機取巧去抄作文,這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堅持每天練習寫作我們可以鍛鍊學生的意志,就像家長持續發布自己的工作、輔導孩子學習的生活分享一樣,寫作落實到每天的練習,就是一個文字內容的輸出。幫自己理清對文字把控的邏輯性,記錄暑假生活,這本身就是一個練習寫作有意義的地方。
可能會有學生認為,我暑假生活都在補課,補習班的作業都很難完成,我還要寫老師和家長布置的作業,我真的不想寫作文,沒什麼可寫的。孩子的情緒,我們成年人應該理解。但也應該告訴他們,堅持寫作的意義,是可以磨練意志的。當我們寫不出來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寫在紙上,再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寫作可以緩解焦慮,作為傾訴的對象,讓自己的寫作包袱卸下來,再去消化內容和素材,篩選出好玩的事,值得記錄的事。
03讓孩子看到寫作練習帶來的學習進步和能力提高
之所以很多學生不喜歡寫作文,就是因為在寫作這件事上,常常被打擊。寫不好,寫不夠字數,還有錯別字,甚至是廢話連篇,都是孩子不敢寫,不願寫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寫作是可以促進閱讀的能力。讓孩子看到寫作練習帶來的學習進步和提高,這才是最有意義的正面激勵。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進行複述練習,把自己看到的故事講一講,以提高語言組織能力。
如果你的語文成績如何,堅持寫作,並且養成寫作的習慣,學會記錄生活,對我們的學習和寫作都有深遠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也都離不開寫作,寫作是我們主要的表達方式。即使不喜歡寫作文,我們也可以通過興趣培養,讓孩子意識到寫作文的重要性。家長在引導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3點:工具的意義、練寫的意義、練寫帶來進步的鼓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關於寫作文,家長在輔導過程中都遇到過哪些問題和困惑?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