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封:原來不是「封腰」

2020-12-20 時間不等熊的情感解憂

今天拿起一本書想看的時候,上面的腰封突然吸引了我,不是說內容,而是我不知道到底這張紙叫什麼。

於是我查資料,原來它也有名字叫「腰封」。而在我的認知裡,我只知道「塑腰」。

我不是那麼愛讀書的人,以前看到這張紙,只是以為好看,會讓一本書看上去「高大上」,但沒想到就這張紙,也是有它的歷史。

來源:

一開始腰封不是這樣半截的。

在歐洲,書本都是有護封,是由一位德國的書籍裝訂工創作的。1482年,一本名為《健康護理》的書就使用他設計的把整個封面完全包裹住的護封。

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人設計了腰封,就像和服有一個別致的腰帶一樣。在日本,當年99%以上的書本都是有腰封的,它不僅是一種廣告的宣傳形式,還是作為精美的工藝。

九十年代傳到了臺灣,臺版書都是很早使用腰封的。再後來就傳到了大陸,真正意義上大陸的第一條腰封出現在1998年引進版圖書《相約星期二》上,從此腰封便開始打開了大陸市場。

發展:

慢慢的,腰封原有的意義開始改變了。

一開始腰封是為了宣傳書本,它會簡略的介紹書本內容,這樣讓讀者在購買書本的時候可以在不打開的情況大略了解書本內容,激發讀者的購買慾。

但是現在的腰封,為了博人眼球,弄得眼花繚亂,什麼文案都會寫:

馮侖,王石,梁文道他們都沒看過的書,腰封上都會以他們的名義來推銷,或者是已故的名人託夢都要推薦的書……

之前梁文道號稱是「腰封小王子」,因為很多書上都有他的推薦,但是有少數出版商沒經過他的同意,便擅自署了他的名字,梁文道打電話過去討說法,對方卻說,全中國就你一個叫梁文道嗎?

真是讓人啞口無言。

感想:

因為只是想看書裡的內容,所以也不會太關注腰封。但一開始我是覺得它可以讓我一目了然的知道書本的大概內容,對我也確實蠻有幫助。

而有的腰封確實設計得很有藝術感,所以我也不會把它扔掉。本身性格索然,我會讓一本書買來是怎樣,即使破舊也還是怎樣的狀態。腰封在一定程度上是讓書本提升逼格的感覺。

但其實,每次看書的時候,我會把腰封拿下來,因為它對我看書的時候只會有影響,所以這個也是不利的一面。

而今天看到網上有朋友說,可以把腰封作為書籤,既能保存也發揮了它的用途,這不為是一個好辦法。

腰封腰封,原來不是「封腰」,不是起到把書本封住的作用。原來的本意其實很好,又有藝術感,又有推廣作用,但也希望以後的出版商不要再做博人眼球的事,讓腰封只變成一張紙而不發揮它本身該有的作用,誇得的描述只會令讀者感到反感,真正的本意才能讓讀者有好的印象。

相關焦點

  • 趙環宇:讀的是書 而不是腰封
    之後,他還貼出一篇舊文《書籍裝幀,愈演愈烈》,文章裡曾說到「書的腰帶又不是褲帶,不束好就會有傷風化地掉下來」。當葉兆言不斷地自責和感慨「傷了風化」時,腰封風波裡躺著中槍的另一當事人莫言始終不發一言。事實上,同為作家的他早已深諳其中的道道。4年前,他曾因為不能接受腰封廣告語而成為「扯腰封的第一人」。
  • 評圖書腰封:惡俗腰封「腰斬」好書
    >   「書的腰帶又不是褲帶,不束好就會有傷風化地掉下來」,作家葉兆言寫的這句話居然「不幸」在自己身上應驗了。看到他剛出版的新書《動物的意志》上的腰封文字,除了啞然失笑,又不禁在心底冒出一股對此種腰封的厭惡反感。也許出版社是聯想到莫言和葉兆言名字中同帶有一個相同的「言」字,又恰好借莫言「諾貝爾」的噱頭,才如此低俗下作地寫上這樣的話:「中國具備奪取諾貝爾文學獎實力的作家不止一個,除了莫言,至少還有葉兆言」,如此腰封,見怪不怪,誰讓商業炒作利益的瘋狂追逐逼瘋了出版方呢?
  • 圖書腰封已然成「妖風」?
    在中國,一年銷售能夠超過100萬冊大眾圖書其實就只有寥寥數本,而歐洲的一些國家已多年沒有銷量超過100萬冊的圖書了,但國內腰封上卻動輒出現「銷售幾百萬冊」的字樣,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  市民陳先生是位歷史文化愛好者,在他看來,這些明顯的吹捧溢美之詞著實煩人,更不能忍受的是腰封內容的錯謬。
  • 街拍:腰封美女,顯瘦更自信
    3.這個美女穿牛仔短褲,搭配白色襯衫,她在腰間裝飾了一個藍色牛仔布製作的腰封。腰封的樣式很創意,它是牛仔夾克的底端部分,還設計了長長的系帶。 5.這兩個美女使用的,是標準的腰封。腰封,最早是男士大禮服的一個配件。
  • 圖書腰封「偽推薦」泛濫:腰封之「妖」如何破
    原標題:腰封之「妖」如何破近年來,在激烈的圖書市場競爭中,圖書的腰封幾乎出現了「變態」的現象。現象之一是普遍存在宣傳語誇大其詞、草率定論、煽情過度、譁眾取寵現象;現象之二是名人「被」推薦,或是根本就沒有經過名人的同意就寫上了腰封,即「偽推薦」。
  • 評圖書腰封「偽推薦」泛濫:腰封之「妖」如何破
    原標題:腰封之「妖」如何破近年來,在激烈的圖書市場競爭中,圖書的腰封幾乎出現了「變態」的現象。一個好的腰封,應該提供給讀者更多關於圖書的內容信息,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促進圖書銷售。在腰封的編輯和設計中,應體現圖書的營銷策略,並將營銷策略貫穿於腰封的設計過程中,以更好地發揮圖書的推廣作用。所以說,從出版營銷的角度,「腰封」是圖書信息推廣的營銷工具,對讀者而言也是一種有益的迅速了解圖書內容的信息溝通手段,應該說。優秀的腰封應是件錦上添花的事兒。
  • 書籍「腰封」的前世今生
    就是我們現在出版物越來越習慣在書上面加一個腰封,這個所謂的腰封有很多種叫法,有的叫書腰,有的叫做書袋,或者直接叫做腰封。就是我們現在出版物越來越習慣在書上面加一個腰封,這個所謂的腰封有很多種叫法,有的叫書腰,有的叫做書袋,或者直接叫做腰封。這種東西其實很早就有了在書籍的印刷史裡面,但是問題是到了最近幾年才普遍在大陸流行起來,在華文世界最早把它推及開來的就是臺灣,那麼而在整個事件裡面,真正把它當成一個所有出版物都必須要有的常規的恐怕就是日本。也就是說只是東亞地區,特別流行這一套。
  • 腰封引起眾怒,有多少圖書腰封經得起打量
    【新聞隨筆】作者:魏英傑腰封終於惹起眾怒了。豆瓣上有一個「恨腰封」小組,專供書友吐槽。小組上的留言反映了愛書人的共同心聲,有網友跟帖說,「拿到書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腰封扔進垃圾桶裡」。還有人質疑,「為什麼好好的一本書非要裹上個腰封」。
  • 評論:書籍腰封製作需深刻反思
    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中國出版業,出版社書籍一經安排有腰封,往往就是社裡的重點書,不是打算獲獎就是謀劃暢銷。那時候我拿到一本新書,倘有腰封,往往會用心先去欣賞那方寸之間的內容,玩味那畫龍點睛一般的文字和別致的美術設計。許多時候,覺得那也是一份藝術享受。  應當承認,腰封是日本在書籍裝幀上的一個創新性貢獻,臺灣地區出版業則效仿最力。自1980年代起,日本幾乎無書不腰封。
  • 圖書的腰封和外封的價值
    「不是,都是近年出版的。其中大多是推理小說。」    「可惜!舊版書就值錢了。」    「噢,是啊,哪怕是文庫本的一條腰封也得好好愛護呢。」    我想起大場先生的著作《三島由紀夫——舊書店的書志學》。此書寫於平成十年(1998年),明確記錄了三島由紀夫文庫本初版的舊書價格。
  • 圖書腰封不應成「妖封」:究竟是哪些圖書腰封倒了讀者的胃口?
    豆瓣上有一個名叫「恨腰封」的小組,名字簡單犀利,意思明確:拿起一本心儀的好書,常會被橫亙(亦有豎亙)的腰封倒了胃口…… 那麼,究竟是哪些圖書腰封倒了讀者的胃口?比較常見的是濫用名人推薦。一名出版社編輯說,有些腰封經常密密麻麻擠著五六個知名推薦人的名字。
  • 圖書腰封,別成了「妖封」
    語句浮誇到頗似電線桿上貼的小廣告,有讀者乾脆把這種腰封叫作「妖封」,極言其有多麼討人嫌,建議大家丟掉了事……豆瓣上有一個名叫「恨腰封」的小組,名字簡單犀利,意思明確:拿起一本心儀的好書,常會被橫亙(亦有豎亙)的腰封倒了胃口……哪些圖書腰封倒了讀者的胃口?比較常見的是濫用名人推薦。
  • 以後買書再不亂扔腰封了
    之前已有不少關於腰封的媒體報導,有的甚至是專文,從腰封歷史到痛說腰封現狀。所以,就不準備再長篇大論論述腰封種種,就隨便說點。很多人厭惡腰封,主要是畫蛇添足誇張得離譜,比如下面這個:這腰封讓人噴飯,簡直行為藝術,很想認識這書編輯,問問創作這腰封的良苦用心。
  • 別讓圖書腰封成文化瘡疤
    ……如今,走進書店拿起一本書,常會看到腰封,還有上面幾乎「閃瞎」眼睛的文案:要麼超級暢銷,要麼一堆名人推薦。有讀者形容,語句浮誇到頗似電線桿上貼的小廣告。(6月14日中國新聞網)     腰封又叫書腰,是新書出爐時附帶的一條「腰帶紙」,附在封面上。腰封是圖書的一種裝帖設計藝術,也是圖書營銷推廣的工具。
  • 你還沒被「腰封」種草嗎?小小腰封大作用,帶你做一個真「腰精」
    說起腰封,可能有的女性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書有書的腰封,人也有人的腰封,腰封作為時下十分流行時髦的單品,可謂是備受時尚女性追捧。小小的腰封可是有著很大的作用,既能作為點綴為整身look加分,又能拔高你的腰線,打造出你的s曲線,帶你做一個真"腰精"。
  • 圖書腰封成「妖封」 豈能熟視無睹
    【高談闊論】圖書腰封成「妖封」豈能熟視無睹「暢銷×××萬冊!」「×××推薦!」……如今,走進書店拿起一本書,腰封上常是這種「閃瞎」眼睛的文案。有讀者形容,語句浮誇到頗似電線桿上貼的小廣告。還有的讀者,乾脆把這種腰封叫「妖封」,極言其有多麼討人嫌,建議大家丟掉了事。
  • 圖書腰封成「妖封」 豈能熟視無睹?
    ……如今,走進書店拿起一本書,腰封上常是這種「閃瞎」眼睛的文案。有讀者形容,語句浮誇到頗似電線桿上貼的小廣告。還有的讀者,乾脆把這種腰封叫「妖封」,極言其有多麼討人嫌,建議大家丟掉了事。所謂圖書腰封,即新書出爐時,在封面上包上一條或橫或豎的腰帶狀紙條,上面印有與圖書相關的宣傳及推介性圖文。腰封既是圖書的一種裝帖設計藝術,也是圖書營銷推廣的工具。
  • 中國圖書的腰封,簡直就是妖風-虎嗅網
    從正反兩面理解這句話,都能看出腰封的反常與強勢——因此,腰封可能是點睛妙筆,也可能是商業時代綿延不絕的惱人妖風。正文腰封之前,人們最討厭的圖書「標配」是塑封。這二者之間似乎有著一種因果關係:塑封多了,腰封也隨之泛濫。塑封宛如X形的古代封條,拒人千裡之外。想看?
  • 圖書腰封變「妖封」?用語誇張堪比小廣告
    所以才有讀者抓著一本書憤憤然跟記者吐槽:「那些不是腰封,簡直是『妖封』!」招人煩,不光因為文案太浮誇有些腰封文案確實質量欠佳。而且,費盡心思,讀者未必買帳。「現在的書不少都有腰封。」腰封到底是幹啥的?話說回來,圖書「腰封」還真不是近期才出現的創意設計。它又叫書腰,簡單說,就是新書出爐時附帶的一條「腰帶紙」,附在封面上。某本圖書上的腰封。鍾欣 攝出版人三石說,腰封既是圖書的一種裝帖設計藝術,也是圖書營銷推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