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校實驗室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執行功能的複雜化,實驗室管理部門為滿足不同用戶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提高各類用戶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理論水平,需要靈活配置各種類型的實驗室,增加選擇性、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實驗內容,這就要求為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師生等用戶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便捷的服務以及高效的管理模式——高校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
隨著使用實驗室的人數增加,從受教育的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來說,都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實驗信息系統管理模式,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實驗教學和管理工作效率,需要構建多功能、多模式、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定製的管理系統——高校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來提高實驗平臺資源的利用率。
如今,越來越多的實驗採用開放創新的教學模式,高校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LIMS系統通過結合Web、物聯網、視頻監控等技術對實驗室的安全,以及時間和資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進行了網絡化的動態管理,提高了實驗教學和管理效果。
隨著用戶和實驗室規模擴充、設備和教學資源整合後數量增大、增強,將會導致信息過載、系統複雜度過高、不同來源的數據衝突等問題,使得用戶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為了更好地實現對用戶需求的柔性管理,高校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系統功能還需要考慮不同角色一用戶的個性化資源服務的定製。
因此,為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實現對實驗室的規範化、流程化和信息化靈活管理,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LIMS需要具備一定的個性化定製功能,以滿足多元化用戶多樣性的訪問需求。個性化定製基於模塊的獨立劃分,根據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主要分為實驗室用戶、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及管理3個模塊。
1. 實驗室用戶模塊
實驗室用戶模塊主要用於對系統用戶的個人信息和權限的維護與管理,分為用戶管理和角色管理2個子模塊。根據不同的類別和工作職責,並將角色和權限結合起來,即用戶的執行權限是附著在角色中的,活動執行者通過其所具備某種執行權限的角色進行標識。通過對用戶與角色的映射管理,可以實現用戶界面的個性化定製,即根據用戶的角色對實驗教學模塊和實驗室建設及管理模塊進行定製。
2. 實驗教學模塊
實驗教學模塊主要包括實驗教學資源、實驗教務、教學輔助等子模塊。教學資源用於實驗教學相關信息資源的發布和維護;教學輔助包括與實驗教學過程相關的部分,如學生實驗預約、師生交流互動、作業上傳、資料下載等;實驗教務包括教學任務的計劃安排、實驗項目和分組的設定、教師對學生實驗環節的考核等,並能針對基礎實驗教學、開放性實驗或競賽培訓等不同任務,根據專業培養計劃及班級學生數據,以及儀器設備數量和教室容量等,自動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學生。
3. 實驗室建設及管理模塊
高校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LIMS系統功能面向個性化定製的系統實則為系統功能模塊的定製,一是根據用戶角色匹配用戶需求,二是用戶自行選擇可選配置。
提供給用戶的用於定製選擇的按功能分解的模塊,其是否可定製或不可定製的性質,是在功能模塊劃分時附著於用戶角色上的,因此在設計相應的功能模塊時,需要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和工作流程,充分考慮到各個不同模塊之間的關聯性、依賴性和互斥性,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用戶根據個人需求和偏好對管理系統進行個性化定製,即選擇了相應的功能模塊。
為了更好體現系統個性化定製的效果,各模塊根據功能等要素劃分足夠細,還需有對功能模塊進行組合。用戶選擇定製各功能模塊用以完成一系列的業務活動,實質是在其所處的業務領域和業務環境下,根據自身的目標期望完成了一條業務流程。構成業務流程的基本要素是用戶角色、業務活動、業務資源,以及表達他們之間相互關聯和約束關係的規則。因此,可以採用業務流程管理的機制,實現模塊的組合、逐步觸發和運行,最終實現用戶需求。
高校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LIMS基於用戶角色的定製是由於新角色的加入或角色改變而調整業務流程中用戶的身份,改變對流程中操作活動的權限。採面向個性化定製的業務流程模板描述了模塊與用戶角色之間的約束與依賴關係,以及模塊間的關聯和組合。通過數據、角色、業務活動和業務規則之間的業務邏輯控制,在表示層顯示個性化定製的管理系統界面,實現用戶業務目標的功能需求。
高校實驗室在實驗教學和管理的各環節中,師生、資源、以及教學和管理都需要一個共享開放的平臺,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定製功能模塊,各類教學資源通過平臺集成後進行有效管理和監控,實現實驗教學的流程化管理和跟蹤,高校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基於網絡的流程化管理,有效促進了各類實驗的統一安排和優化組合、實驗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和資源共享,以及實驗中心有序、高效的工作運轉,為提高實驗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