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上借貸」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只需要一張身份證,簡單的幾個手續,就可以從借貸平臺上辦下多則幾萬,少則幾千塊錢的貸款。
前段時間,正在讀大三的黃建(化名),就聽朋友說,通過這種平臺借錢,不但能夠輕易的回本,還能賺錢。那麼,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呢?中間又會有怎樣的貓膩呢?黃建在九江共青城的一所大學讀大三,一年前,他在網上結識了一個名叫高文(化名)的女生,兩人平時常在網上聊天。
在此前聊天的過程中,黃建和高文非常聊得來,因此當高文說出自己有掙大錢的方法時,黃建產生了試一試的想法。原來,高文是讓黃建幫忙,在各大借貸平臺貸款,作為報酬,高文答應在貸款成功之後,支付黃建一定的佣金,在到達還款期限之後,也是由高文進行還款。
起初,黃建也有所擔心。首先,自己是一名學生,經濟條件有限,如果貸款成功,一旦還不上,會不會產生信用汙點。高文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畢竟是網友,一旦被騙又該怎麼辦?雖然內心有種種疑惑,但想到高額抽成,黃建還是決定試一試,在掌握具體操作流程之後,黃建從分期樂上成功借款6000元。
有了高文按時還款的保障,再加上每筆貸款都有10%的收益,黃建開始放心大膽的借錢給她。除此之外,高文還告訴黃建,因為她有項目在運作,需要大量的資金,除了他自己,還可以介紹身邊的朋友來賺錢。而每介紹一名新人給高文,黃建都可以從中再賺取一筆好處費。
因為高文平時信用良好,給黃建還款也從未預期,在支付提成時更是出手闊綽,黃建也就開始替高文介紹起了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就這樣,黃建與鄭龍(化名)發展了60餘人,參與網上借貸業務,每個月,高文給出的提成,更是讓他們覺得這個「網上借貸」業務果然是條「致富」之道。那麼,黃建的這個女網友,究竟是什麼人呢?她又為什麼要開出這麼優厚的條件,讓黃建與鄭龍邀請在校大學生在網上進行借貸業務呢?隨著時間的推移,黃建漸漸的發現,高文提出的這個「網上貸款」業務,好像有些不對勁。
今年2月份,黃建發現高文居然開始拖欠還款,這一前所未有的情況,讓黃建感到有些緊張。為此,黃建多次找到高文協商,但都沒有結果,此時,黃建才意識到,自己對高文其實一無所知,對於高文要他招募在校大學生貸款所投資運作的項目,更是毫不了解。被逼無奈,黃建只好在高文法按時還錢時,自掏腰包替她還貸。意識到問題嚴重,黃建開始要求高文還清自己為她籌集到200餘萬貸款,高文總是以各種理由拖欠還款,在接下來約定的還款日,黃建突然發現高文失聯了,信息不回,電話不接。黃建越想越著急,如果此事處理不好,他將難以脫身,更沒有臉面面對這些曾經深信自己的好友同學。
於是,他一遍又一遍的給高文發信息,6月9號上午,他終於接到了高文的電話,而此時高文說出的話,更是讓黃建感到絕望。直到此時,黃建才發現自己可能進入了高文精心布置的圈套,可是此時的他,已經無法抽身。讓高文還貸已經指望不上眼,看著上門要債的同學朋友越來越多,黃建漸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絕望。黃建怎麼也想不明白,好好的貸款支付,怎麼會演變成今天的這個局面?那麼黃建的女網友高文,究竟是什麼人,她現在又身在何處呢?事態已然無法控制,6月10號晚上,黃建與鄭龍一起將此事告訴了學校老師。
接到報警後,民警迅速鎖定了高文的身份信息,通過調查警方發現,今年24歲的高文是內蒙古人,目前就讀北京一職業技術學院。高文在學校被民警控制,此時的高文顯得格外鎮定,或許她已經預料到這天遲早會隨著調查的深入,民警發現,她不僅欺騙了黃建和他的同學和朋友,也通過相同的方式騙過其他人。那麼,高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又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呢?高文向警方供述,她費盡心思去騙錢,其目的也只是為了自己享樂。黃建,鄭龍等60餘人,從各種借貸軟體上借貸200多萬元。除了部分用於按期還款之外,其餘的都已經被高文揮霍一空。案件發生之後,通過高文家人積極配合退贓,被騙學生的70多萬元欠款被成功追回。
徐建榮(化名)律師認為,如今,網絡詐騙越來越多的瞄準了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是因為他們對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以及不良徵信帶來的損害知之甚少。徐建榮律師表示,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應當結合具體案例,針對現代網絡犯罪多發領域,著重提高學生對個人信息,以及個人徵信的重視,以實例剖析犯罪手段,讓心存僥倖的同學遠離違法犯罪的邊緣。
在這起案件中,60餘名受害者,無一例外都是大學生,看到通過這種提成的方式,賺錢毫不費勁,他們就輕易把自己用身份證貸出來的錢,供他們揮霍,豈不知,他們所賺的提成都是自己的預支,當窟窿補不上的時候,就要透支自己的信用,甚至要擔負法律責任。其實這種手段並不算高明,只需要多留個心眼,不要輕易的相信他人,就不會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