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是以逗號為一句,還是以句號為一句?

2020-12-09 淳幀通安

對於古詩,古人常講「斷句讀之法」,今人也講。但是,在古詩裡,卻給人很大一個疑問,那就是:在古詩中,究竟逗號之後算是一句呢?還是句號之後才算一句?其實,這個答案很明確,古詩與今天的白話文使用標點符號的含義不同,逗號,往往表示了古詩的一句話,而不是句號。

古詩的第一句話在第一個句號處?大錯!

▲ 古詩很雅調,可如何弄懂古人的句逗?

為什麼這麼講呢?我們先看個故事:

在一次考試中,老師出了這麼一道題讓學生答,題目為:「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首五絕第二句描繪的畫面。」該五言絕句內容如下:

▲ 見句號是一句話?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木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最後的結果,很多同學將「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句作為該詩的第二句進行了描繪。然而,最後答案出來,卻都是錯的。因為最終答案,是將「春風花木香」這句作為該詩的第二句進行描述的。

對這個結果,很多同學都不明白:不都句號後面才算是一句話嗎?怎麼第一個句號前的「春風花木香」給成第二句了呢?難道標準答案是錯的?

客觀來講,第一句號之前算作第一句話沒錯。但是,這是根據現代白話文來規定的語法標準。但是在古詩文中,有古詩文的斷句規則,它往往和白話文對標點使用的含義有著不少區別。如果,我們不明就裡,依然拿白話文對標點的使用規則來看待古詩,那可就真是特錯大錯了。

無「韻」不成詩:古詩句號在韻字後,真實用法表示一組韻律的完成!

今天,我們不妨用通俗的道理來告訴大家:古詩原本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中國真正使用標點符號的時間並不長。那今人為何要給古詩加入標點符號?而且,還使用了逗號和句號。並且這種使用方法,幾乎是第一個停頓處用逗號,第二個停頓處用句號,第三個停頓處用逗號,第四個停頓處用句號,如果,後面古詩篇幅還繼續拉長的話,基本也是這麼一個邏輯性的循環往復?

實際,當我們仔細觀察古詩,並了解古詩寫作的關鍵,就不難理解這種現象。

存在於古詩中這個所謂的「關鍵」究竟是什麼呢?答「韻」。古詩最講究的是「韻律」,要求寫詩要「押韻」,無「韻」不成詩。

▲ 古人的高雅玩法:無「韻」不成詩

以唐代杜甫所寫這首五言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木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為例,這首古詩壓的韻,韻母為「ang」,分別體現在「香」和「鴦」的拼音韻母上。因此,古人在對古詩斷句,在標點的使用上,為了區分古詩這種「韻律」表達的節奏,特意將「逗號」作為古詩第一句的停頓,將「句號」用來表示該詩一組「韻」的完成。於是,古詩中的句號,多用在帶「韻」的字之後。

▲ 句號前面的字原來基本都帶「韻」!

古詩斷句,「以逗號為一句」並不奇怪!

當我們弄清了句號在古詩中使用的真實用法,那麼就很容易理解,「古詩中是以逗號為一句」,而不是「以句號為一句」說法的大惑不解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說,古詩中的句號使用,是代表了一聯。雖然,這種說法沒有太大的錯誤,在此可以不加以評判,但至少在不少人看來,古詩畢竟不是寫對聯,這種解釋感覺有點牽強。但是,如果我們以韻字、韻律、押韻,這樣來講句號在古詩中的使用規則,想必,這樣應該大家相對更好理解一些吧。

▲ 古詩中如何看待「逗號」與「句號?

結語:

▲ 讀古詩「逗號」和「句號」大惑全解

總之一句話,大家只需要記住,在古詩中,一個逗號就代表一句,而不是句號。句號使用往往在韻字之後。這首詩壓何韻,去句號所在之處前面那個字找,基本就對了。

相關焦點

  • 標點符號使用詳解——逗號、句號
    既是最常見的,它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不留神,一句話中標點符號用錯,不是扣分,就是句意改變了。系統地學習標點符號,打牢語文基礎,掌握每一個細枝末節對於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逗號逗號,是我們寫作中用得最多的,它用在一句話的中間,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 一句兩個逗號加兩個句號的公開信,韓庚微博表白盧靖姍成功!
    一句兩個逗號加兩個句號的公開信,韓庚微博表白盧靖姍成功!娛樂圈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明星一結婚一戀愛就人氣下滑。如今的娛樂圈明星,除了工作,也都追求自己的愛情,希望能尋覓到一位秉性相契合的另一半。近幾年,總有明星高調示愛大戰旗鼓的宴請貴賓佳客。
  • 5000點 逗號還是句號
    5000點究竟是逗號還是句號?     上證綜指從2005年6月6日最低點即998.22點,漲至目前的5000點,毋庸置疑,具有明顯合理的結構特徵。     宏觀層面上,國民經濟近30年來持續快速的發展。
  • 【標點符號】1.逗號、句號使用詳解+練習
    小學一年級  |  一線老師  |  同步實際教學逗號逗號,是我們寫作中用得最多的
  • 基礎標點符號使用規則詳解—1.逗號、句號
    小語說:標點符號,是語文中每天都會用到的最基礎、最常見的文字符號。既是最常見的,它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不留神,一句話中標點符號用錯,不是扣分,就是句意改變了。逗號逗號,是我們寫作中用得最多的,它用在一句話的中間,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 【小學語文知識】標點符號1.逗號、句號使用詳解+練習
    逗號逗號,是我們寫作中用得最多的,它用在一句話的中間,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 百分教育整理:基礎標點符號使用規則詳解—1.逗號、句號
    標點符號,是語文中每天都會用到的最基礎、最常見的文字符號。既是最常見的,它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不留神,一句話中標點符號用錯,不是扣分,就是句意改變了。逗號逗號,是我們寫作中用得最多的,它用在一句話的中間,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1兩個分句中間,經常使用逗號。
  • 小學標點符號實用大全(逗號+句號+頓號+……)
    在閱讀過程中,句號標誌著停頓較大,即停頓的時間較長,例2例4中的逗號和例3中的分號,它們所標誌的停頓時間都不能超過句號。 我們再看: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隨手關門。
  • 先教你逗號和句號
    今天要講意語中最重要的逗號和句號,之後再分幾篇分別把所有標點講完。 第一,要搞懂標點的名稱。 第二,要給標點正名,講講用法。逗號表示句中的短暫停頓。它是一個分隔符,通常用來讓讀者歇口氣,並為句子賦予節奏。 逗號是中國學生使用最差的一個標點。有的是按照中文思維加逗號,有的是把逗號當句號用不知道句子在哪裡結束。 句號的具體用法有這幾種: 1.
  • 基礎標點符號使用規則詳解—逗號、句號、頓號、分號!
    今天我們來認識幾位新朋友,逗號、句號、頓號和分號,一起來看看吧!1逗號逗號是我們寫作中用得最多的,它用在一句話的中間,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1.逗號,簡簡單單,長得像小蝌蚪一樣,以至於很多學生便隨便一點,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在書寫中,我們要注意格式。逗號書寫格式:緊挨著文字,放在文字的右邊偏下,並佔一個字格。正確書寫示例:
  • 喜歡是逗號,愛是句號。
    喜歡是逗號,愛是句號。 所有的離別, 都是一個傷感的句子, 只是人們都希望離別不是句號, 而是破折號,
  • 標點符號逗號,分號,句號的區別
    分號和句號都類似於連詞,連接兩個獨立的句子,而逗號不可以。換言之,獨立的句子中間不能用逗號,只能用分號和句號連接。
  • 句號·嘆號·問號
    (1)句號         表示一句話說完的停頓。一般用在陳述句末尾。        語氣輕微的祈使句、感嘆句各項末尾也可以用句號。如:        母親和孩子睡得很香。(陳述句)        我們還是回去吧。
  • 劃逗號與句號,你真的掌握好火候了嗎
    句號表示一種完成,一種圓滿,一種有志者事竟成,一種成果與收穫,或者乾脆把這圓溜的句號看成一個個飽滿的果實。也許你們會問,當你完成一部作品,在那最末一行畫上一個句號時,難道你沒有如釋重負、飄飄欲仙的感受?沒有那種大功告成後該痛飲一杯的酣暢淋漓嗎?
  • 英文論文中標點符號(一):句號、逗號、冒號使用規範
    把趣之化學設為星標/置頂!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英文論文寫作中標點符號(句號、逗號、冒號)的使用規範,其他標點符號後續分享,敬請關注。 英文裡的句號位於句子中最後一個單詞的右下角,其書寫符號為黑圓點「.」,區別於中文句號「。」。
  • 小升初基礎標點符號使用規則詳解(逗號、句號、頓號、分號),孩子看了不出錯!
    既是最常見的,它也是最容易出錯的,一不留神,一句話中標點符號用錯,不是扣分,就是句意改變了。系統地學習標點符號,打牢語文基礎,掌握每一個細枝末節對於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逗號,是我們寫作中用得最多的,它用在一句話的中間,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例如: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 《三國演義》中此人隨口吟出一句古詩,卻道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比如《三國演義》中此人隨口吟出一句古詩,便道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這個人既不是臥龍也不是鳳雛,更不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水鏡先生司馬徽。此人一生都未曾踏入紛爭,不曾參與到任何一方勢力,而且在《三國演義》書中,似乎也只出現了這麼一次。如果不是因為他是諸葛亮的朋友,恐怕世人都不會知道他的姓名。
  • 《鄭永年:反腐敗不能有逗號,也不能有句號》的評論
    《鄭永年:反腐敗不能有逗號,也不能有句號》的評論 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5/11/219484531.html 思客是新華網傳播思想力的高端智庫平臺,聚攏海內外智庫專家與行業領袖,聚焦戰略決策與公共政策,共同生產和傳播有深度的原創內容、智庫報告,並依託新華社的媒體基因,將思想轉化為決策影響力與社會傳播力。
  • 明朝唐伯虎寫一首古詩自命清高,最後一句古詩常被郭德綱拿來用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唐伯虎寫的一首古詩。這首古詩是他自己人格的外在展現,寫出了他自命清高的那種情感。雖然全詩我們了解的並不是太多,不過最後一句古詩我們經常聽郭德綱在說相聲的時候說起。且看: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這首古詩的題目非常簡單,只有兩個字就是《言志》。
  • 人生就像寫文章,逗號可以多留,但是句號只能用一次
    我們經常問自己,人為什麼要畫上自己的句號,可能有千萬種理由吧,無論是工作,還是學業,哪怕是愛情都有可能會這樣,無可厚非的是自己可以真的選擇自己畫上句點,如果我們真的要去做,就算是神也就不了自己,可是若我們能夠在畫上句點前先擱著它,先畫上一個逗號,讓自己休息下,然後再去選擇甚至不去選擇,就先停下也行,至少自己又有一次新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