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分叉口」——面對心儀工作,是選擇工作還是繼續考研深造?

2020-12-17 Eileen學院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在面臨這樣的問題:實習時,遇到了心儀的工作,而且待遇不錯,老闆又很器重你,而你想繼續考研深造,面臨這樣的選擇,你會怎麼做?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凡事有利必有弊。向左還是向右?該如何抉擇?

就先說說我自己吧,大四實習的幼兒園在北京,園內環境很好,待遇也不錯,園長對我很好,雖說是一名實習生,但是由於集訓時成績不錯,直接頂崗實習,當時開心得不得了,也很感謝園長對我的信任。

就在實習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決定考研,而且父母的意見也是如此,父母的意思就是,考研以後好找工作,工資高,當時的我也同意這樣的說法,於是下定決心要考研。

我去跟園長辭職,園長不同意我的決定,語重心長地說了好多。

講述她的經歷,她當時和我一樣面臨考研的抉擇,但是最後她放棄了考研,而是選擇了工作,現在的她發展得很好啊。

把她自己的經歷講述給我,告訴我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遇到一個器重你的領導很不容易,但是我並沒有聽從她的意見,還是辭職了。

辭職後的我選擇考研,但是我失敗了,就在成績出來的那天,園長還給我打電話詢問成績,並表示隨時歡迎我回去。但是礙於自尊,我選擇了放棄。

說實話,我現在非常後悔,後悔當時沒有留下來。雖然現在的園長對我也很好,但是內心覺得還是挺對不起那位園長對我的信任。

講述我自己的例子是什麼意思呢?我想說的是,人一定要給自己留退路,不要盲目地做出決定。

比如我當時把話說得很「死」,就是要辭職,絕不留下工作。後來想一想,自己沒必要那麼做,既然受到園長的器重,那她一定會同意我成績出來後再做決定。

當時的我就是自信心太滿,覺得自己已經準備那麼久了,一定沒問題,誰知最後沒考上,都是命運。

遇到一個賞識你的人很難得,一定要學會放棄,換個角度想想,本科畢業就可以找工作,而研究生還要再讀三年,這三年學費不算,別人可能在這三年裡已經賺夠了錢,而你27、8歲了,都還沒有一點成就,而且,你能保證研究生真的會比本科生賺得多嗎?

現在的公司要的都是有經驗的人才,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三年真的可以做很多事,積累很多經驗,成長很多。

三年的時間,在社會上經歷的遠比在學校學到的多得多,而且有些東西在學校是學不來的。

我之前看到過一個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天才兒童」,他很聰明,18歲就拿到了博士學位,但是由於他一直被父母照顧,甚至穿衣服都要父母幫忙,因為他不會,18歲不會穿衣服,這是一件讓人多麼震驚的事情。

現在三歲的孩子都會自己穿衣服,而他不會,他的父母只是讓他學習,覺得生活上的事對他來說都是耽誤時間,也不帶他出去玩,沒有朋友,他的世界裡只有學習,話說,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

生活不能自理,可以說學「傻了」,如今的社會,沒有社交能力是定不能的,你會再多的知識又有什麼用。

所以說,我個人認為,如果工作是你喜歡的,領導又很重視你,你可以適當地選擇放棄考研。

現在的社會,一點都不缺研究生,缺的是有經驗的人才,可以說,研究生「遍地都是」,他們就一定比本科生發展得好嗎?

三年的時間,發展得好的本科生已經升職加薪,而你才剛剛開始你的職業生涯,你的起步就已經比人家晚了。

個人認為適當的放棄並不是一件壞事。俗話說「做人要圓,做事要方」,凡事要懂得變通,也許開闢的就是一條通往成功的路。

所以,面對選擇的問題,一定要慎重考慮利與弊,「工作」與「學業」就是人生的一個分叉口,是決定一生的命運。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人們總是在不停地追求美好,卻往往錯過了當下的美好。其實,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說的是人要學會知足,放棄一些美好的你會得到更好的。

個人認為可以適當地放棄考研,或許你可以發展得更好。當然,每個人的看法不同,選擇的方式也會不同,我的個人案例只供參考,畢竟這是人一輩子的事。

如果你選擇了就要堅定地走下去,不要後悔,不要放棄。自己選擇的路再難都要勇敢地走下去。

相關焦點

  • 考研落榜後,學生是該準備「二戰」,還是直接找工作更好?
    考生們很清楚自己的成績,有些學生的辛苦沒有白費,努力了一年成功上岸,但是大部分的學生淪為炮灰,在這場激烈的考試中落榜,無緣心儀的院校,即使選擇調劑,也有沒有成功的情況,最後的結果不是很理想。不管怎麼樣,結果出來了終究是需要勇敢面對的,考研落榜後,學生們就需要面臨下一輪選擇了,是該準備「二戰」,還是直接找工作更好?
  • 本科畢業是就業還是選擇考研深造,來聽聽北京大學教育專家怎麼說
    面對現在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大學生都糾結到底是參加工作還是考研,因為參加工作可能也可以考研,但是就要延後幾年,其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讓人難以抉擇。對於這個問題,來聽一聽北京大學的專家說的三點意見。
  • 本科畢業是選擇就業還是選擇繼續深造
    「就業還是深造」再次成了擺在畢業生面前的難題。作為參考,中國教育在線統計了部分「雙一流」高校2019年本科畢業生深造情況,哪所高校本科畢業生深造率最高?各高校出國留學的比例又佔多少?一起來看:截至目前,42所「雙一流」高校中共有38所公布了各校的《2019年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 對於畢業生而言,先進入職場還是繼續深造?
    對於畢業生而言,是先工作還是考研,這應該是每一個畢業生在畢業期間都會思考的一個問題吧。我記得前段時間我聽到了一個講座,裡面的講師是這麼說的,因為他是一名企業商學院的講師,說前幾年有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他的公司面試,然後成功的通過了試崗期開始工作,結果一個月之後選擇了辭職。他說:」你們公司讓我感覺充滿了正能量,我要努力回去複習考研了!「領導聽到這句話哭笑不得,公司的正能量成為了公司人才流失的導火索了嗎?對此,您又怎麼看呢。
  • 專科畢業後應該繼續深造還是找工作呢?
    加上疫情影響,就業壓力空前巨大,而就業大軍中最多的就是專科畢業生了,那麼問題來了,專科畢業生畢業後是應該繼續深造專升本還人生處處充滿了選擇的路口,同樣也沒有兩全其美、魚與熊掌兼得的好事。是找工作呢?還是繼續專升本深造呢?這個需要結合大家個人的家庭環境以及個人因素來做出選擇。
  • 大四畢業生必須面對的3個選擇:考研|出國|工作
    不管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大幾,都面臨著人生的三岔路——考研OR出國OR工作。   到底該往哪兒走?看完這篇長長的乾貨說不定就清晰了。   別人的現身說法   陶暘——考研微信公眾號創辦人   選擇考研:我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學生,渾渾噩噩到了大三,不想做本專業的工作,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比較迷茫;另外一直對本科學校不太滿意。所以選擇了考名校的研究生。
  • 什麼原因讓他放棄了兩年的工作,選擇了考研路?
    【前言】有的人在畢業就選擇了工作,有的人在畢業選擇了繼續深造,有的人在畢業就服從了家裡的安排,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所以結果也不盡相同。在剛畢業的時候,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路,都會讓自己覺得是問心無愧的。都是感覺自己的選擇的路怎麼樣都會走下去的。感覺自己終於脫離了學習的束縛走向了更寬闊的天空,終於不用在做作業了,感覺自己自由了,可以放飛自我了,但是現實是何其的殘酷,你會發現畢業後雖然沒有了作業,但是有了工作中的日報,雖然沒有老師督促學習,但是會有野雞蛋額壓力和績效的考核,任何一項都比當年的作業難的多。
  • D站觀點:大學畢業後,選擇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D站觀點:大學畢業後,選擇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D站觀點:大學畢業後,選擇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saintkaka22 2019-03-17 15:17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和大家一樣嗎?在《D站觀點》,做出你的選擇,發表你的觀點。
  • 找工作還是考研?
    每個畢業生都要選擇自己的路途,是深造還是就業,是每個人面臨的選擇.首先,不同人有不同適合的路.沒有哪一條路是適合所有人走的,本文借鑑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就業報告的相關數據.大致上,一部分人選擇深造,一部分人選擇就業,但是我們要注意內部的差別.國家部委的公務員與&34;地區的公務員是不一樣的?BAT與列印店都是民營企業.
  • 考研還是就業,我選擇?
    考研還是工作是大學畢業生面臨的重要人生抉擇。很多同學到了畢業季,內心非常惶恐,看到周圍的同學有的埋頭苦學繼續深造,有的積極備考研究生,有的已早早籤約,自己卻茫然無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現代經濟的高速度發展,職業多元,畢業生面臨的選擇更多。究竟是奮力考研還是安穩工作,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同學們一些建議。一、提早規劃人生職業。進入大學,要提早明確人生定位。如果立志在學術科研領域,踏實學習,為後面的研究生、博士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
  • 本科畢業後工作還是考研?
    很多大四的同學可能都會面臨一個問題,畢業後是參加工作還是繼續考研深造呢,看著身邊開始實習的小夥伴,或是從大一就打算考研並開始付諸行動的同學,我們或多或少會產生焦慮,我們的人生該怎麼選擇?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他們考慮的是未來長期的發展前景,而選擇工作的同學則可以積累工作經驗,不斷升職加薪,並且可以更早的實現經濟獨立。
  • 2021屆大學畢業生:考研還是找工作,四點建議,送給迷茫的你
    2021屆大四畢業生福利:該考研還是找工作?四點建議獻給迷茫的你大四是個十字路口,而且是人生比較重要的一個抉擇,很多學生到了這個時候就該迷茫了,不知道自己是否繼續深造還是步入社會。為此尖子生數理化教育為大家提出四點建議。
  • 當初你是選擇了考研還是工作?現在有後悔嗎?
    專心考研,還是四處奔波找工作?這是許多大四學生需要面臨的選擇。今天,小編就這個問題來為大家分析分析。小編相信很多同學都有這個想法,讀研究生要三年的時間,等我畢業的時候我的同學都已經有三年的工作經驗了,到時候我還是一個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競爭力肯定沒有他們強。
  • 醫學生考研還是工作,該怎麼選擇
    我就選擇了去玩,去了之後並沒有怎麼玩,而是你們想不到的,我進了傳銷。被成功的洗腦進入傳銷,然後被騙的身無分文,回學校後都不知道怎麼生活,又不敢告訴家裡人。硬著頭皮借錢熬過了第一學期。當時的我還是一個學習很認真的學生。到了大二由於經濟壓力的問題,我開始了在學校做生意,但又由於經驗不足,被弄去幹了直銷,這讓我本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當時好像是一共欠了三萬塊錢,這是2015年的時候。
  • 是繼續讀研還是工作?
    過怎樣的人生,到底是自己選擇的還生活逼迫的?每年考研大軍總數都直線上升,今年又碰上疫情,我想大概會有更多的人扎進考研的大軍吧,畢竟很多人都說,讀研就是在增加個人競爭力。同時,個人預估今年考研人數將會比去年高出百分之二十之百分之四十。讀研到底是在讀啥?讀研理由千千萬萬,就像你離職時,決心從一個平臺跳到另一個平臺。無論是不爽還是對錢更幹行過去,最終還是拜拜了。
  • 繼續深造還是進入職場
    眼下,春季招聘的黃金季節已經來臨,一面是求職就業的現實問題,一面是疫情防控的迫在眉睫,2020年高校畢業生該如何面對?繼續深造,還是奔赴職場?這關乎今年874萬名高校畢業生。作為參考,2019年畢業生去向則是窺探就業市場的翔實數據。  截至目前,有12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公布了各自的《2019年就業質量年度報告》。2019年高校畢業生的流向主要是哪裡?
  • 考研被調劑到普通二本,是繼續去讀研還是直接去工作?
    昨天,研招調劑系統已經正式開放,一般來說,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是考研調劑的一個高峰時期,對於考生們說,現在務必要早做決定,畢竟越到後面,好學校越少。其實,對於一些尷尬的分數來說,調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近幾年,考研形勢及其嚴峻,尤其是今年,競爭有多激烈,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 大學生畢業後的「三種選擇」:工作、深造、在家待業!你怎麼看?
    大學畢業後無非三種選擇,一是就業,二是深造,三是家裡蹲。首先說就業,其實剛畢業的大學生大部分是不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的,因為自身的觀念與社會一定會有所差別,而且說實話才畢業沒有工作經驗,也確實無法勝任很多工作,至少從工資上來講,是比較低的水平。
  • 考研還是找工作?畢業生的迷茫期,這幾個過來人的建議實用
    大學四年,畢業季應該是最發愁的階段了,馬上就要離開校園的畢業生即將就要離開校園走向社會,很多同學都進入了迷茫期,不知道下一個階段究竟該如何度過,最明顯的兩個大的選擇就是去選擇繼續讀研深造,還是要找一份工作就業,大多數的同學們都在這兩條道路之中搖擺不定,難以前行。
  • 考研還是出國?山東省本科畢業生深造去向
    一般來講,本科高校的畢業生的去向無非是就業、待就業、深造與三種。本科高校開展高等教育,就業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刨除就業與待就業的畢業生,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成為不少學生與家長心目中理所當然的選擇。而本科畢業生深造,又包括兩個方向的選擇:國內升學和出國(境)留學。本科層次的國內升學,即由本科升格為研究生教育,俗稱&34;(含保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