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後的「三種選擇」:工作、深造、在家待業!你怎麼看?

2020-12-16 拼研值

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820萬人 ,而且未來幾年,人數還將有所增加,那麼這麼多人都流入到什麼地方呢?今天小編根據自身的經歷給大家分析一下。

大學畢業後無非三種選擇,一是就業,二是深造,三是家裡蹲。

首先說就業,其實剛畢業的大學生大部分是不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的,因為自身的觀念與社會一定會有所差別,而且說實話才畢業沒有工作經驗,也確實無法勝任很多工作,至少從工資上來講,是比較低的水平。

找工作可以考公,也可以考國企、事業單位,這是一個挺不錯的選擇,只要考上了自身就有保障。但是每年招的人數有限,也不可能是大部分人的選擇,而且據說考公務員比考研還要困難,至少從人數上來講是這樣。

另外可以去外企、私企,一般來講外企待遇不錯,但是壓力比較大,比較適合奮鬥的年輕人。而私企的話大公司不錯,比如騰訊、阿里,但是小公司就沒辦法保障,甚至會出現一些騙子公司。

當然也可以選擇去創業,但是說實話剛畢業的學生一沒有資金,二沒有經驗,創業基本上就是體驗生活。這個也分家庭情況,比如王思聰創業就不用擔心太多,而且一般成功率也很高的,不過對於一般人需要謹慎。

對於深造的話,無非兩個選擇,一是考證,二是考研,而且考研的居多。當然讀研可以在國內讀,也可以出國留學,這個根據自身的條件可以進行選擇。不過近年來雖然研究生一直在擴招,但是讀名校的壓力還是很大,考生需要考慮清楚,不要隨波逐流。考證的話,其實比例並不高,因為有想法考證的學生,大學四年都考的差不多了,但是一些證書含金量還是很高的,比如精算師、二建、教師資格、註冊會計、法律職業資格等。

還有一些學生,因為自己的想法也好,家庭情況也好,並沒有選擇出去工作,就呆在家裡,俗稱家裡蹲,可以說是佛系就業吧,不過也有好處,那就是結婚早,一般沒有選擇出去工作或者繼續上學的,畢業一兩年之內就會結婚的,就小編的身邊情況,畢業一年之內結婚的人數很多,當然也不全是沒有出去工作,但至少有一部分。

儘管目前學歷含金量並沒有以前高,每年畢業的學生很多,但是總的來說上大學的人數還是相對較少的。四年的學習經歷,對於自身的發展一定會有用處,畢業後就算晚就業,也一定不要虛度光陰,年輕就該奮鬥,生活本就不易。現在的自己奮鬥,以後自己的孩子就會輕鬆很多,這說起來可能不好聽,但是現實就是這麼現實。

如果你還在上學,或者你剛就業,又或者你工作多年,歡迎大家來分享自身的經歷!

相關焦點

  • 那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待業在家快崩潰了…
    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待業在家經常看到知乎和豆瓣上都有人提問: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大學畢業,還在家待業的嗎?下面一連串的互動:我啊,我就一直待業在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能怎麼樣!有,現在就是不知道幹些什麼好。我呀,感覺畢業以來做了太多錯的選擇了,本來還有幾個offer,可挑來揀去現在啥工作都沒有了。
  •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大學生就業難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畢竟現在的大學生也沒有幾十年前那麼吃香,每年幾百萬大學生畢業,往往前一年的大學生還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後一年的畢業生就又將湧入求職市場,一茬接一茬,但是,這也只是外部環境而已,雖然說就業難,但是只要肯努力,還是能找一份不錯工作。
  •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兩年內一直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難?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兩年內一直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難? 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按道理來說這應該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但是,也因為大學生人數的不斷上升,直接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等到畢業後找到的工作,專業不對口、與期望薪資產生巨大反差等情況是有發生。
  •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兩年依舊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兩年依舊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自從我國大學擴招之後,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幾乎都達到了就業的峰值,所以自然會有很多同學開始抱怨就業困難,但是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兩年後,依舊在家待業,對於這樣的學生,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大學生畢業待業三年,中國家庭新式啃老族,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54歲外賣員講訴自己的送外賣經歷,因為年紀大頭髮又早已經花白,被很多顧客商家搭話,他也是強顏歡笑,自己上有80多歲的老人要贍養,下有一個畢業三年待業在家的兒子,妻子也沒有什麼工作,家裡的重擔全都落在他一個人身上,外賣常常跑12個小時以上,工作雖辛苦但收益還是比較可觀。
  • 最容易成為啃老族的3種大學生,畢業就一直待業在家,父母管不了
    沒想到有些同學在大學畢業之後不但不去找工作,反而每天待在家無所事事,讓父母養著自己。前不久就有新聞報導,某知名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後五年一直在家待業,也不出去找工作。每天在家做的事情就是上網打遊戲。父母勸說次無果,最後把父母逼得上網發帖求助。在我國雖然有很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都會自覺去找工作,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大學生好逸惡勞。即使畢業後仍然不想去工作。
  • 明年開始,在家待業的人,會有這幾三種工作可以選擇
    導讀:明年開始,在家待業的人,會有這幾三種工作可以選擇。2019年已經開始了,在外辛苦了一年的人也開始準備往家走,我們都知道在外辛苦一年也沒有掙到多少錢,要是不去做就更沒有錢來養家餬口了,現在的人沒有一技之長,光靠苦力勞動真的是一點辛苦錢,而現在的工作也越來越難做,錢也已經越來越難掙,還有年紀大的人也沒有辦法只能回家待業了,但是現在國家的政策非常的好,也有很多優惠政策項目,等著我們去完成。
  • 為什麼很多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選擇了讀研深造?
    在常人的眼裡,「大學畢業首選的應該是就業」。尤其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就業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他們可能會在眾多的好工作裡面去篩選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會像一些普通大學畢業生那樣,整天拿著求職簡歷參加各種各樣的招聘會去辛苦的找工作,有時候甚至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和白眼。
  • 中國大學生生活現狀調查:57萬大學生待業在家
    上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原以為人生可以這樣按部就班地過下去。可誰知,既定軌跡才剛行進到第二步,就意外地卡了殼。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屢屢碰壁,「沒有經驗」成了他們被拒之門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學生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棄了手中的就業機會。種種原因,造就了一支龐大的「大學生失業軍團」。
  • 大學生畢業後,究竟該不該讀研深造?教你如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大學畢業該深造嗎?不同情況該有不同選擇,教你選適合自己的路!近些年來,隨著教育普及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以及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大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加,這就給我們許多本科生造就了大部分就業壓力,要不要繼續學習深造成為許多大學生糾結的難題。
  • 這三個專業的學生,畢業等於「在家待業」,考研也沒有好出路
    可以說,這三個專業的學生,畢業等於「在家待業」,考研也沒有好出路。1.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專業是指,能夠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科學原理,並結合工程設計技術等進行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主要培養生物學領域的工程技術人才。
  • 大學生畢業後,寧可待業也不進工廠打工,究竟為什麼?
    相信大家還記得,在父輩那個年代裡,他們以自己能夠工作而自豪。甚至對於他們來講,只要有份工作,完全不介意是在工廠流水線上,還是在工地上,所追求的,不過是有份工資,能夠養活一家人即可。但是如今有個現象,那便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對於工廠他們是不屑的,甚至目標是非辦公室類型的公司不進,不然的話,寧願待業。這種現象雖說還是相對較少,但卻是存在的。那麼,為何大學生寧願待業,也不願意進工廠打工呢?工廠打工,又真的丟了大學生的臉嗎?想要高工資但又沒能力,怎麼才能突破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職場那些事兒。
  • 大學生畢業之後找什麼工作好?怎麼找比較好?
    2021-01-01 14:48:42 來源: 一度軟體教育學校 舉報   有些大學生畢業後一時找不到工作
  • 「北京大學」肄業博士,20年來,為什麼一直「待業」在家
    1989年,張某從湖南醫科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天津一所醫院工作,並成為了一名血液科醫生。不過,張某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工作後的他積極備考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想繼續深造。那時,有考研意識的大學生並不多,一般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了。而張某能夠在參加工作後考研成功,足以說明他在學習上非常上進。他在北大醫學部讀研期間,仍然刻苦學習,並圓滿完成了北大醫學部研究生學業,成功拿到了北大研究生學士學位。
  • 大學生畢業近5年待業在家 用鐵錘殺死父母(圖)
    原標題:大學生畢業近5年待業在家 用鐵錘殺死父母(圖) 待業在家的曾少平至今沒有想通,為何那一刻他如此憤怒,掄起鐵錘砸向父親、母親……   9月3日晚,茂名市電白區水東鎮新湖某路一棟民宅內,發生一起人倫慘案: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酒後僅穿底褲,在家中用榔頭將父母錘死。民警接報後迅速趕往現場,但大門反鎖無法入內。隨後,消防官兵趕到砸破大門進入屋,將行兇男子用鋼叉制服在地。他叫曾少平,出生在教師家庭,是一名畢業近5年的無業大學生。
  • 如果經濟危機來臨,深造是大學生最好選擇嗎?
    那麼問題來了,儘管對大學生影響非常小,但是面對即將到來的經濟寒冬,大學生繼續深造是最好選擇嗎? 英雄,肯定不會是上一次變局遺留下來的頑固,往往是青年才俊,而他們要麼是剛剛大學畢業沒多久,要麼還在學校裡,但是已經摩肩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了。 如果這時候選擇閉門深造,錯過的,可能就是一個時代。
  • 抑鬱後,待業在家的日子
    原創: 於潤澤 真實故事計劃抑鬱後選擇回家待業,生活也並不簡單。在家裡,意味著更多和被疾病掏空的自己相處,還要忍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部分抑鬱的形成,往往與原生家庭有離不開的關係,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又成為一大難題。
  • 發現了沒,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在家待業,真的是就業難的原因?
    很多大學畢業生希望能找到一份與自己專業對口,薪資待遇優厚的理想工作。進入社會職場後,才發現現實是殘酷的,專業不對口、與期望薪資存在差距、工作地點不合適等原因,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真的太難了。最後,只能回到老家處於待業狀態。親戚家的小林是今年6月份畢業的,就讀於某211高校建築類專業。讀大學時,他和家人都認為這個專業未來就業形勢和薪資待遇都非常不錯。
  • 這3類大學生畢業後最沒出息,很難找到工作,名校畢業也沒用
    如果自己是名校畢業,或者是能力很強,那麼畢業之後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並不難。根據2018年985大學的就業報告,2018屆畢業生就業率都超過了90%,其中絕大多數還超過了95%。比如北京科技大學的就業率高達96.83%,北京師範大學的就業率高達98.11%。不過,仍然有不少畢業生畢業後選擇的是繼續深造,而不是直接就業。
  • 專科畢業後應該繼續深造還是找工作呢?
    加上疫情影響,就業壓力空前巨大,而就業大軍中最多的就是專科畢業生了,那麼問題來了,專科畢業生畢業後是應該繼續深造專升本還人生處處充滿了選擇的路口,同樣也沒有兩全其美、魚與熊掌兼得的好事。是找工作呢?還是繼續專升本深造呢?這個需要結合大家個人的家庭環境以及個人因素來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