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近5年待業在家 用鐵錘殺死父母(圖)

2020-12-16 人民網

原標題:大學生畢業近5年待業在家 用鐵錘殺死父母(圖)

  嫌疑人將房門反鎖後弒父殺母,警方被迫破門而入

  一把鐵錘,兩條人命。親生父母在中秋節前,竟斃命於兒子之手。待業在家的曾少平至今沒有想通,為何那一刻他如此憤怒,掄起鐵錘砸向父親、母親……

  9月3日晚,茂名市電白區水東鎮新湖某路一棟民宅內,發生一起人倫慘案: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酒後僅穿底褲,在家中用榔頭將父母錘死。民警接報後迅速趕往現場,但大門反鎖無法入內。隨後,消防官兵趕到砸破大門進入屋,將行兇男子用鋼叉制服在地。他叫曾少平,出生在教師家庭,是一名畢業近5年的無業大學生。

  案發當晚月色皎潔——這天距離傳統的中秋佳節,還有5天時間,疑犯的父親剛回茂名沒有幾天。賦閒在家、多次被催婚、深陷父子矛盾……在疑犯如今無盡的懺悔背後,究竟是哪些矛盾層層升級,最終導致這個教師家庭走向了毀滅之路?

  A 中秋節前的悲傷

  9月3日晚,中秋節前幾天,茂名市電白區,明月初升,夜空明澈。

  19時許,在電白區新湖二路維斯頓酒店當保安的林勤南,回到了自己位於新湖某路的家中,準備洗漱休息。突然鄰居韋淑偉家中,傳來一陣悽厲的尖叫聲,有人呼救:「林叔,林叔,救命啊,救命,求你幫我開開門,快——」

  林勤南聽出,這是韋淑偉的聲音。他急速跨步上前,來到她家後門前,只見韋淑偉滿臉鮮血,帶血的雙手顫抖著試圖打開雙重鐵門。越急越慌,韋淑偉幾次用鑰匙開鎖都未成功,裡屋,不間斷地傳來廝打聲。林勤南試圖協助韋淑偉,但兩重鐵門阻隔,他無計可施。

  約莫過了一分鐘,始終無法開門,林勤南見頭部深受重傷的韋淑偉折返,進到傳來廝打聲的房間內,隨即消失在視線內。見情況不妙,他隨即呼人報警。眾鄰居無從判斷這家人此刻究竟發生了什麼。林勤南只知道,韋淑偉從電白區教育局退休的丈夫曾廣,前幾天剛從廣州回到電白,曾廣在番禺一家工地上做一些管理資料的內務,還在努力掙錢養家。

  約十分鐘,警方趕到現場後,透過窗戶映入目擊者眼帘的慘景,令人震驚:曾廣、韋淑偉夫婦一人匍匐在地,一人仰面橫躺。兩人頭部似遭到硬物重擊,血濺滿地。蹲在傷者旁邊的是他們的兒子曾少平,此刻他僅穿著底褲,蹲在其母親身旁在清點物件。警察試圖破門而入,但堂屋前後門幾重鐵門,緊緊反鎖。

  無奈之下,警方叫來消防隊支援,一陣猛錘爛砸,前門鐵門被撕開一個口子。警方隨即開門,一名警員持環形鋼叉,將仍蹲著的曾少平制服在地。整個破門及制服過程,曾少平反應平平,對緝捕無絲毫反抗。醫護人員進入堂屋,驗證其父母已經死亡,在作案現場,警方發現了一把帶血的榔頭。

  在這個極少與外界接觸的教師家庭,嫌疑人曾少平疑用鐵錘,活活錘死了生身父母。警方發現,為了避免父母報警,曾少平竟把父母的手機用鐵錘砸壞,之後又將房門反鎖。晚上9時許,茂名市各大網站、論壇,出現各種版本「錘殺父母」的傳聞:吸毒索財、爭吵致激情殺人、索財贖車等。網上責罵聲一片,直指逆子冤孽。

  B 為子購車多次催婚

  曾廣夫婦的家,位於電白區新湖某路,四層樓房裝修頗新,左右緊鄰旁舍,空間狹小,只有前後各有一小片空曠地。其住宅周邊一帶,均是早年農民宅基地自建房。鄰居間彼此雖樣貌相熟但交流甚少,林勤南介紹,身為教師並在區教育局任職過的死者曾廣,為人和善人緣很好,但他和妻子很少與鄰居談及家裡事。

  9月6日,案發的第三天,曾少平的嬸嬸從鄉下趕來,叫來一名師傅用鐵皮將警方砸破的前門封住。四層高的樓房,即使白天燈也未關,透漏砸爛的鐵門洞口,還可見看見室內的斑斑血跡。曾少平嬸嬸哀嘆,出了這種事家人都非常痛心,不知如何面對。她之所有把房門遮起來,是不想讓過路人看見,由於這事家人一直感到顏面無存。在老電白水東縣城,近年來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家庭慘案。

  案發後,曾少平姑姑曾慧也來到哥哥家的樓房門前。面對大哥大嫂的不幸去世,她非常悲傷,表示怎麼也想不到侄子曾少平,「會做出這樣的傻事!」據她回憶,她大哥生前曾在電白教育局上班,退休後也沒閒在家裡,而是到了廣州番禺打工。大嫂韋淑偉則在市場上擺攤售賣煲湯藥材等。曾少平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姐姐在茂名教書,弟弟在外地工作,平時都不在電白家裡。

  「他小時候讀書很棒,小學畢業考還得過第一名。平時沒看出他有什麼不尋常,就是30歲了還不結婚,我給他介紹過女孩子,但他不要。」曾少平的姑姑透露,孩子從小成績優異,平時她到哥哥家探訪,曾少平也都很尊敬她,會斟茶遞水。但家人一直都沒弄明白,曾少平到底為何一直未正式結交過女性朋友。其對父母的多次催婚或介紹的女朋友,均反應冷淡。

  在曾少平嬸嬸眼裡,擁有大學文憑的侄子雖寡言,但還算比較有文化、有禮貌。據其稱,曾少平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廣州海珠區一所高校讀大學,畢業後回到茂名找工作。在生活中,知人待客這些基本常識,不算太差,但備受其父母詬病的是「懶」。曾少平大學畢業找工作一直不上心,換過好幾份工作,每做一份工幾乎都是幹幾個月就辭職不幹,為此家人甚感惱火。

  死者夫婦的一位女鄰居楊顯珍稱,曾少平母親韋淑偉原籍廣西,嫁到電白多年,學會了當地的黎話,平時為人也特別和善,傍晚兩人經常一起散步。「我和她認識十幾年了,平時在市場賣煲湯藥材什麼的,我都有幫襯,覺得她人特別好。」在她眼中,曾廣夫婦對兒子可謂疼愛有加。就在2014年上半年,夫妻倆籌錢給曾少平買了一輛小汽車。

  據楊顯珍回憶就在案發前幾天,她偶有聽到曾少平和父母吵架的聲音,因認為是常事,並未太在意。「他母親之前去給他大姐帶孩子,剛回來不久。」楊顯珍稱,鄰居們平時沒看出曾少平有太大的異常,最多是覺得他有點內向。不想9月3日晚上,一場父子間激烈的爭吵,鑄下不可挽回的悲劇。

  C 嚴父訓子引發衝突

  外人甚至任何一名親人,都無從知道案發當晚在房門反鎖的屋內,曾家三口究竟經歷怎樣的對話與衝突釀成血案?羊城晚報記者獨家獲悉,在曾氏父子關係緊張的背後,父親在兒子一次醉酒後的嚴厲批評,點燃了兒子內心鬱積已久的怒火。

  知情人士透露,歸案後的曾少平陳述了一切:今年上半年,已30歲大學畢業近5年的他,因自覺無趣,便從吳川辭職回到電白,從此常住在家。為了給兒子討老婆,曾廣夫妻倆籌錢8萬元,給他買了一輛小汽車。為早日能開車,約在6月,曾少平在家附近的一所駕校,找父母要錢報考了駕照培訓。之後的駕照科目考試,曾少平因一科多次不及格,心有怨氣,便找駕校試圖退回學費,但遭到拒絕。

  9月3日晚6時許,曾少平因心情不好,在一家士多店內買回三瓶啤酒,在自家三樓光著膀子獨自喝下。曾廣見兒子一個勁喝悶酒,上前詢問原因,得知其找駕校索還學費不成,開始教育兒子,稱其有錯在先,索還學費的做法不對。在一番嚴厲的批評後,曾廣見兒子曾少平情緒激動,準備獨自下樓避免衝突。不想曾少平拿起掃把一路追打父親至底樓,從外面回來的韋淑偉,正好撞見父子倆的爭吵,其上前勸解無果後,獨自出門。約10分鐘後,本以為爭吵停息而返回家裡韋淑偉,見父子倆衝突越演越烈。她再次上前勸阻,激動的曾少平在將房門反鎖後,開始掄起家中的鐵錘砸向曾廣,因勸架韋淑偉也被砸中。眼見爭執即將釀成大錯,韋淑偉奔向後門呼救,但她無論如何也打不開後門。

  折返後,這位母親最終也倒在了血泊中,曾少平手持帶血的榔頭,全身赤裸神情麻木。警方接報趕到現場,在消防人員強行破門間隙,曾少平返回三樓穿上了一條底褲。從父子爭吵到最後曾少平被鋼叉制服在地,整個弒父殺母過程,不足一個小時。

  歸案後,警方發現曾廣平並無犯罪前科,經血檢、尿檢也無吸毒跡象。知情人士透露,在看守所內,曾少平經常掩面哭泣,對弒父殺母的行為悔恨不已。除神情偶爾有些異常外,警方發現曾廣平精神並無太大異常,能敘述案情發生的前後。

  記者獲悉,目前曾廣平的精神病鑑定報告已經送達茂名第三人民醫院,正等待院方的結論。9月18日,案發後的第15天,曾少平涉「故意殺人罪」被檢方正式批捕。等待他的公訴和庭審,將是一場怎樣煎熬的內心煉獄,唯有他一人心知。

  (文中皆採用化名,並隱去具體案發地點)(記者 羅坪)

相關焦點

  • 那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待業在家快崩潰了…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大學畢業,還在家待業的嗎?下面一連串的互動:我啊,我就一直待業在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能怎麼樣!有,現在就是不知道幹些什麼好。我呀,感覺畢業以來做了太多錯的選擇了,本來還有幾個offer,可挑來揀去現在啥工作都沒有了。
  •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大學生就業難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畢竟現在的大學生也沒有幾十年前那麼吃香,每年幾百萬大學生畢業,往往前一年的大學生還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後一年的畢業生就又將湧入求職市場,一茬接一茬,但是,這也只是外部環境而已,雖然說就業難,但是只要肯努力,還是能找一份不錯工作。
  •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兩年內一直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難?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兩年內一直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難? 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按道理來說這應該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但是,也因為大學生人數的不斷上升,直接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等到畢業後找到的工作,專業不對口、與期望薪資產生巨大反差等情況是有發生。
  • 最容易成為啃老族的3種大學生,畢業就一直待業在家,父母管不了
    父母本想著把孩子養大,供孩子讀完大學,能夠讓孩子以後贍養自己。沒想到有些同學在大學畢業之後不但不去找工作,反而每天待在家無所事事,讓父母養著自己。前不久就有新聞報導,某知名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後五年一直在家待業,也不出去找工作。每天在家做的事情就是上網打遊戲。父母勸說次無果,最後把父母逼得上網發帖求助。
  • 大學生畢業待業三年,中國家庭新式啃老族,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54歲外賣員講訴自己的送外賣經歷,因為年紀大頭髮又早已經花白,被很多顧客商家搭話,他也是強顏歡笑,自己上有80多歲的老人要贍養,下有一個畢業三年待業在家的兒子,妻子也沒有什麼工作,家裡的重擔全都落在他一個人身上,外賣常常跑12個小時以上,工作雖辛苦但收益還是比較可觀。
  • 中國大學生生活現狀調查:57萬大學生待業在家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屢屢碰壁,「沒有經驗」成了他們被拒之門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學生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棄了手中的就業機會。種種原因,造就了一支龐大的「大學生失業軍團」。   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中,有近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10多萬人選擇「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對工作的滿意率也只有47%。
  •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兩年依舊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兩年依舊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自從我國大學擴招之後,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幾乎都達到了就業的峰值,所以自然會有很多同學開始抱怨就業困難,但是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兩年後,依舊在家待業,對於這樣的學生,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30歲大學生從畢業待業至今,就上過一個月的班,男子:我還有父母
    30歲大學生從畢業待業至今,就上過一個月的班,男子:我還有父母。想必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學畢業後都能夠有一份很好的事業。每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態,老張告訴我們自己的孩子今年已經28歲了,但是卻一直呆在家裡,既沒有成家,也沒有立業。
  • 白髮蒼蒼騎手每天送餐12個小時,兒子畢業3年待業在家……
    白髮蒼蒼騎手每天送餐12個小時,兒子畢業3年待業在家…… 2020-12-12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7歲名校生在家待業,背後原因扎心:毀掉孩子的,是父母的自私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一位畢業多年的211高校畢業生抱怨:「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考上重點大學,獲得了名校文憑,人生還是很失敗。」不過,新公司因為規模較小,業務渠道窄,加上運營不善,承諾的工資標準遲遲不兌現,父母又開始說他「沒本事,掙不到錢」,這位名校生便再次辭職尋找新工作。折騰來折騰去,畢業三四年,他換了四個工作崗位,平均每個崗位工作時間不到一年。今年上半年因為眾所周知的特殊情況,他的求職之路變得愈加艱辛,不得不在家待業了很長時間。
  • 「北京大學」肄業博士,20年來,為什麼一直「待業」在家
    1989年,張某從湖南醫科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天津一所醫院工作,並成為了一名血液科醫生。不過,張某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工作後的他積極備考北京大學醫學部研究生,想繼續深造。那時,有考研意識的大學生並不多,一般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了。而張某能夠在參加工作後考研成功,足以說明他在學習上非常上進。他在北大醫學部讀研期間,仍然刻苦學習,並圓滿完成了北大醫學部研究生學業,成功拿到了北大研究生學士學位。
  • 發現了沒,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在家待業,真的是就業難的原因?
    最後,只能回到老家處於待業狀態。親戚家的小林是今年6月份畢業的,就讀於某211高校建築類專業。讀大學時,他和家人都認為這個專業未來就業形勢和薪資待遇都非常不錯。但是,進入大學後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個專業,渾渾噩噩度過了大學四年。畢業之後,他投過很多簡歷,也參加過多場招聘會,但是始終找不到自身期望與能力相配的工作。
  • 抑鬱後,待業在家的日子
    原創: 於潤澤 真實故事計劃抑鬱後選擇回家待業,生活也並不簡單。在家裡,意味著更多和被疾病掏空的自己相處,還要忍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部分抑鬱的形成,往往與原生家庭有離不開的關係,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又成為一大難題。
  • 大學生畢業後,寧可待業也不進工廠打工,究竟為什麼?
    但是如今有個現象,那便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對於工廠他們是不屑的,甚至目標是非辦公室類型的公司不進,不然的話,寧願待業。這種現象雖說還是相對較少,但卻是存在的。那麼,為何大學生寧願待業,也不願意進工廠打工呢?工廠打工,又真的丟了大學生的臉嗎?想要高工資但又沒能力,怎麼才能突破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職場那些事兒。
  • 兒子畢業3年待業在家!54歲外賣員每天送餐12個小時
    他的老父親 80 多歲了,妻子沒有穩定工作,兒子執著於找專業對口的工作,畢業 3 年一直待業在家。 看得出這位父親的無奈,一個人肩負著四口之家的生機問題,不可謂是不辛苦,在看這兒子畢業三年看不到父親的辛勞待業在家,把時間全部花費在找對口專業工作上,在家啃老!難道一個就不能多少幫父親分擔點家庭負擔嗎?
  • 他高中畢業在家待業近一年,從售貨員做到總經理一幹就是40多年
    「改革開放40年,也是我經歷畢業、待業、就業、創業的40年。」中百集團副總經理、中百倉儲總經理程軍感嘆道。1978年,程軍還是高中小夥,畢業後在家待業了約一年。1980年,他進入武漢中心百貨大樓,在男服部做一個普通售貨員。
  • 中國大學生生活現狀調查:57萬人待業 10萬人啃老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屢屢碰壁,「沒有經驗」成了他們被拒之門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學生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棄了手中的就業機會。種種原因,造就了一支龐大的「大學生失業軍團」。  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中,有近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10多萬人選擇「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對工作的滿意率也只有47%。
  • 畢業10年33歲女大學生沉迷啃老,父母說她卻被罵,網友:自作自受
    文/彩玉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現在有一種現象超級常見,那就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尤其是現在大學生已經遍地就是,每年參加高考和考上的大學生更是層出不窮,都說像現在大學生已經不值錢了,要是沒有一個高學歷,找工作就是雪上加霜。
  • 「我的未來不是夢」—畢業大學生各取所需
    濱州在傳媒網—濱州日報訊隨著考生的增多、大學的擴招,當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畢業後並沒有找到工作,沒錯,他們待業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了待業,他們都在如何面對現在的處境,有些什麼想法?
  • 現在有些大學生甘願在家閒著,也不來學門手藝,為什麼?
    很多人是家裡的獨生子父母的期望,很多人是家裡的獨生子,也有很多人可能是家裡甚至村裡唯一的大學生,所以不論是自己還是父母對於以後的工作選擇都不會是手工行業,可能自己家裡人做了一輩子的手工皮具,我上完大學還回去做手工皮具,那我上大學幹什麼,家裡人也會感覺沒有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