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生活現狀調查:57萬人待業 10萬人啃老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上大學、找工作、結婚、生子原以為人生可以這樣按部就班地過下去。可誰知,既定軌跡才剛行進到第二步,就意外地卡了殼。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屢屢碰壁,「沒有經驗」成了他們被拒之門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學生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棄了手中的就業機會。種種原因,造就了一支龐大的「大學生失業軍團」。

  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中,有近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10多萬人選擇「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對工作的滿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80萬人,畢業人數再創新高,大學生將面臨越來越沉重的就業壓力。

  就業壓力大催生「啃老族」

  前不久,網上一個《研究生畢業回家種地,老父氣絕服毒》的視頻,讓河北保定的苗衛芳一下成了「熱點人物」。她曾因考研成功變為整個村子的驕傲,如今卻因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回家務農,致使父親經不住周圍壓力選擇服毒自殺。這位父親的選擇也許有些極端,但是連碩士生找工作都很難的現實,的確在我們身邊上演著。

  正在攻讀國際貿易專業碩士學位的小嶽明年即將畢業,他已經深深體會到了就業的不易。「我面試了好幾家小外貿公司實習,可他們一看我是碩士,都奇怪我是找了多少地方,才跑到這麼一家小公司的。驚訝之後,多數人還會跟上一句『現在很多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學歷高太難伺候』。」

  在「找工作難,找好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的情況下,很多大學生將目光鎖定在考公務員上,於是出現了蔚為壯觀的公務員熱。10月22日,公務員考試報名還未截止,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一職位競爭比已達6348:1,一舉刷新了近年國考報名競爭最激烈職位的紀錄;而哈爾濱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編制的環衛系統員工,457個招聘崗位竟也引來11539個報名者,其中竟有近30名碩士研究生。

  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也造就了一支龐大的「啃老族」。楊潔是家中獨女,從小受盡寵愛。自視甚高的她畢業後欲謀一份月薪上萬的工作,然而眼高手低與缺乏工作經驗,讓從未受挫的楊潔屢屢碰壁,漸漸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畢業一年至今仍待業在家。對此,楊潔父母卻稱,孩子還需要時間適應,反正家裡也不缺她這點錢餬口。

  小楊本科畢業兩年了,如今,他還當著沒有穩定收入的「北漂一族」。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後,小楊考過公務員,但以失敗告終;去律師事務所打過工,但因為律考沒過,只能端茶倒水打雜,熬了不久,辭了職。由於沒有穩定收入,付不起房租,他常去同學的住處蹭住,一家住兩個月,渾渾噩噩地「漂」了2年。老家也沒怎麼回,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沒那個臉回去。」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80萬人,再加上往年剩下沒就業的,以及進城務工的農民和退伍復員的軍人,估計至少需要1300萬以上的新增崗位才能基本滿足需求。但目前每年新增的崗位距離這樣的需求還很遠。

  求職難,關卡在哪

  為找到一份工作,大學畢業生們正在使出渾身解數,或早早找關係實習,爭取留用;或為了增加就業砝碼,拼命培訓、考取證書,為自己充電。

  今年8月,暑假快過去一個月了,山西財經大學的王強還沒有回家的打算。他正在認真準備9月份的外銷員證書考試。而山西大學的小李,雖然已經「秘書證」和「公關證」兩證在手,但還在琢磨著再考個什麼。在就業壓力面前,越來越多的學生湧入考證族。不管與專業有沒有關係,本著「有證總比沒證強」的原則,他們奔波在各個考場。

  除考證外,更多本科生則希望通過考研增加日後的競爭力。今年,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物理學院,一個寢室8名女生全部考研成功的事,讓不少人津津樂道。但這背後,卻有著她們的無奈:幾乎沒有單位接收這個專業的女生。考研,只是她們的解困之路。

  那麼,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北京高教學會心理諮詢研究會理事長林永和告訴記者,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大班上課,不講究個性化培養;傳統教學,不能與社會變化接軌;只重知識,忽略通用技能培訓;缺乏實踐,永遠都在紙上談兵。這些都導致大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後適應能力不足,與職業要求存在巨大差距。這也是「企業求賢難,大學生求職難」局面產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企業也難辭其咎。在招聘時,企業常常會附加各種專業以外的要求,比如外貌、性別、家庭、戶口等,以至於很多畢業生不得不走上整形之路。而某些企業的急功近利,對人才「不求天長地久,只求一時擁有」的態度,也使年輕人失去了很多長線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很多大學生「眼高手低」,沒有以一個成熟的心態去找工作,也是導致失業的原因。

  不要放棄每個實踐機會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大學生就業難並非中國僅有,它已經成為一個全球現象。所不同的是,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各國努力推出一些舉措的行動值得我們借鑑。如德國「慕尼黑就業模式」,由大學、企業、勞動局三方合作,共享信息,互相聯動。學校設立就業市場學院,負責學生專業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訓,企業則常年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基地。韓國政府鼓勵高中畢業生「先就業後升學」,讓年輕人真正學以致用。

  當然,這些外部環境的改變需要時間,作為大學生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動手能力差、社會實踐少都是就業道路上的「短板」。現在,多數大學都會安排實習時間,但很多學生並不珍惜這樣的機會。回想起4年大學時光,劉曉彤十分後悔:「當時學校讓我們自己聯繫實習單位,為圖省事,我讓爸媽找關係隨便蓋了個實習章,然後利用這段時間去旅遊了。」畢業後找工作,招聘單位上來就問工作經驗和作品,當時劉曉彤就傻了眼,最終好幾份工作因她缺少實踐經驗被拒。

  因此,林永和建議,新生一入學就應為自己定好職業目標,做好時間管理,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學習和訓練有用的技能,多參加與專業有關的實踐。另外,找工作時樹立一個合理的目標,擺正心態也很重要。

  編後:當代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終有一天會走出校園,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通過4期「中國大學生生活現狀」系列調查,我們不難看出,大學生從性觀念到心理,從消費觀到就業,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也存在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反思和警醒。今後,《生命時報》仍將繼續關注大學生群體,通過他們的生活透視整個社會的變化趨勢。

相關焦點

  • 中國大學生生活現狀調查:57萬大學生待業在家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屢屢碰壁,「沒有經驗」成了他們被拒之門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學生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棄了手中的就業機會。種種原因,造就了一支龐大的「大學生失業軍團」。   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中,有近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10多萬人選擇「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對工作的滿意率也只有47%。
  • 中國啃老嚴重?其實外國要更嚴重,第一批「啃老族」如今成這樣
    當然,除了中國,國外的很多國家同樣也存在啃老問題,而且其中有很多國家的啃老問題比中國還要嚴重。一、日本的啃老族根據日本的民政調查數據顯示,當今日本超過400萬人是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尤其是在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裂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日本很多人面臨失業,之後就一直呆在家裡啃老,而且在日本啃老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還是啃老界的「叔叔」和「阿姨」。
  • 大學生畢業待業三年,中國家庭新式啃老族,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啃老族很多人都聽過,是指那些成天不工作生活,憑藉著老人的退休金收入等維持自己生活的子女們,很多人都很鄙視這種人,覺得是好吃懶做,榨取父母最後一滴血的債主,但現在中國家庭悄然出現一種新式可老族,我們來一起探討。
  • 中國第一批啃老族距今已經50年,如今「無老可啃」,他們生活如何
    中國最早的一批啃老族出現在70年代,距今已經有五十年了,如果說新的啃老族還有老可啃,這批步入晚年的啃老族則已經完全「無老可啃」,他們的晚年生活如何成為了許多人好奇的內容。0170年代的大學生啃老數十年,最終患病只能靠低保維生,現狀感慨老家的村裡就有一個典型的啃老的例子。今年已經53歲的老周也是村子裡出了名的懶漢。作為村裡當年為數不多的大學生,老周現在遇到這種情況是每個人都沒有想到的。
  • 2020年中國高等院校應往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研究分析報告
    據上海超級文案調查統計數據,2020年中國大陸高校應屆本科、專科類畢業生總人數約8857500人;其中,理科類3764592人,佔比42.5%;文科類5092908人,佔比57.5%;文科生佔多數,較理科生多出1328316人,主要原因是女生人數連年增加,導致文科類大學生人數明顯增多
  •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很多大學生,明明自身實力並不是很高,但是卻偏要待業在家準備考公務員,或者是以拿公考為幌子在家堂而皇之的休息,這是為何呢?其實,從自身原因看來,無非也就因為3點原因。
  • 那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待業在家快崩潰了…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大學畢業,還在家待業的嗎?另外,工作壓力大、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也成為年輕白領想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學的同學小穎又辭職了,之所以用「又」這個字眼,是因為她辭職的頻率實在讓我不敢恭維。第一份工作是在外企做,每天都是做表格,列印資料,覺得無聊就辭職了。第二份在大公司的市場部做,覺得自己無法駕馭,一個月不到就走了。
  • 黑龍江各市在校大學生排名,哈爾濱近62萬人,七市不到萬人
    配圖我們都知道,高等教育對於一座城市的發展進步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據山野老王查詢,截止到去年年末,黑龍江省擁有普通高校81所,在校生人數73.4萬人,在學研究生6.8萬人,從總規模來看那麼全省的各個城市,分別擁有多少所普通高校,其在校大學生又分別有多少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2021年國考今開考:擬招2.57萬人 超157萬人報名過審
    本次國考計劃招錄2.57萬人,報名階段共有157.6萬人通過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平均競爭比達到61:1。資料圖:山西太原一公務員考點,考生準備進入考場。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2021年國考今日開考,157.6萬人報名過審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1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共有79個部門、23個直屬機構參加,計劃招錄2.57萬人。從招錄規模來看,近三年,國考招錄規模波動明顯。
  • 1887所院校在河北省錄取57.27萬人
    原標題:1887所院校在我省錄取57.27萬人  9月15日,河北省2020年高招錄取工作全部結束,全國1887所高校在河北省錄取考生57.27萬人,其中本科錄取25.75萬人,包括高職單招錄取的15.31萬人在內,專科層次共錄取31.52萬人。
  • 33歲大學生啃老10年,有一種教育方式或是禍首,父母還被蒙在鼓裡
    在一項關於大學生的報告中顯示,目前已經有將近幾十萬畢業生處於失業狀態,其中有10多萬人在家「啃老」。而這些大學生由於沒有工作,所以經濟來源只能依靠父母,長期下去,就慢慢變成了「啃老族」。曾經在一檔節目中提到過一位女大學生,她已經33歲了,但奇怪的是,她在家啃老10年,卻始終不願出去工作,還說自己不適合找工作,但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兩年依舊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兩年依舊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自從我國大學擴招之後,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幾乎都達到了就業的峰值,所以自然會有很多同學開始抱怨就業困難,但是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兩年後,依舊在家待業,對於這樣的學生,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四成畢業生啃老 大學生起薪咋越來越低?
    由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一份名為《90後畢業生飯碗報告》的調查——這份來自35萬餘份有效問卷的報告顯示,今年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僅夠買半部蘋果手機,並且有四成過著「啃老」的生活。
  • 北大最慘博士生,待業18年混成「低保戶」,54歲還在「啃老」
    北京大學張進生貴為北大醫學博士生,畢業後卻待業18年,非但沒有光宗耀祖,反而混成了「低保戶」,已經54歲了,依然在「啃老」,因此也被稱為「北大最慘博士生」。苦讀這麼多年,最終卻無法成為醫生,更別提改變家人的生活狀況了。張進生倍感懷才不遇,他經常和女朋友抱怨現實不公,卻沒有想辦法改變現狀。最終做護士的女朋友忍受不了張進生的不思進取,毅然和其分手。
  •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兩年內一直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難?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兩年內一直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難? 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按道理來說這應該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但是,也因為大學生人數的不斷上升,直接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等到畢業後找到的工作,專業不對口、與期望薪資產生巨大反差等情況是有發生。
  • 畢業10年33歲女大學生沉迷啃老,父母說她卻被罵,網友:自作自受
    文/彩玉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現在有一種現象超級常見,那就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尤其是現在大學生已經遍地就是,每年參加高考和考上的大學生更是層出不窮,都說像現在大學生已經不值錢了,要是沒有一個高學歷,找工作就是雪上加霜。
  • 北京約10萬大學生已返校,每日返京學生流增至萬人
    【北京約10萬大學生已返校,每日返京學生流增至萬人】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目前本市已有約10萬大學生返京,每日返京學生流增長到1萬人。每所大學的教學和生活都在逐步恢復正常,全市93所高校和屬地建立了暢通的聯防聯控機制。
  • 大學生就業現狀及發展2006年度調查報告
    作為本次活動的內容之一,調查了解最真實的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了解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及需求,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畢業生、為高校、為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是本次調查主要目的之一。1.1調查目的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了解未來幾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了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
  • 日本"奪命高溫"一周熱死57人 近2萬人中暑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6日表示,7月29日至8月4日一周內,因中暑而住院的人數高達1萬8347人,57人因中暑死亡。據日本時事通信社6日報導,近一周內,日本有近2萬人因中暑住院,比上一周的5664人又增加了3.2倍左右。近一周的中暑住院人數和死者人數都達到這一季度的最高記錄。中暑住院的人群中,65歲以上的高齡人士佔54.3%。需要至少住院3周以上的重症患者有729人。
  • 新疆大學生手機閱讀現狀調查分析
    本文從閱讀目的、閱讀方式、閱讀時長、閱讀使用頻率、閱讀內容等角度,採用問卷調查等調研方式,以新疆大學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分析了手機閱讀的現狀及特點。 關鍵詞:手機閱讀;新疆大學生;問卷調查 手機閱讀是指用戶通過手機終端以在線或離線方式閱讀各類電子文本,如電子圖書、新聞、報紙、雜誌、貼吧、漫畫、小說、文獻、博客、郵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