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批啃老族距今已經50年,如今「無老可啃」,他們生活如何

2021-01-08 豆寶奶奶育兒經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代人對於啃老族這個詞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作為社會上的「高齡未斷奶」群體中的一員,啃老族直到現在都在社會上廣泛存在著。實際上啃老族並不是80、90的專屬名詞,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出現了。

中國最早的一批啃老族出現在70年代,距今已經有五十年了,如果說新的啃老族還有老可啃,這批步入晚年的啃老族則已經完全「無老可啃」,他們的晚年生活如何成為了許多人好奇的內容。

0170年代的大學生啃老數十年,最終患病只能靠低保維生,現狀感慨

老家的村裡就有一個典型的啃老的例子。今年已經53歲的老周也是村子裡出了名的懶漢。作為村裡當年為數不多的大學生,老周現在遇到這種情況是每個人都沒有想到的。

老周的家裡並不是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貧困,他父親年輕的時候承包了村裡的豆腐坊,別看在70年代出現,老周卻從來沒有過吃虧受罪,在縣裡讀書的時候,老周的吃穿比城裡的孩子還要好。

經過多次的高考,老周終於考上了大學。雖然只是一所大專,在當時也已經是了不得了。就在大傢伙以為老周能徹底走出村子的時候,老周卻讓大家失望了。

剛畢業的老周遇上了改革失去了工作的分配機會,在市場化的大潮下,當時20多歲的老周完全沒了主意,只能是暫時回到了家,可是這一回家就開啟了長達三十年的啃老生活。

直到去年老周的老父親的去世,老周這才慌了神,可是已經啃老三十年的老周早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所有能力,在花掉了老父親一輩子的積蓄後,老周寧肯餓著也沒有出門工作的打算。

村委會見狀只能是為他申請了低保,當年的一代天驕現在只能低保維生,每個見過老周的人都會覺得十分感慨。

02學歷和社會變化不是啃老的遮羞布,孩子啃老表現從小就有徵兆

社會中像老周這種在家啃老的並不在少數,這一點其實在每年大學生就業方面表現淋漓盡致。

根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的畢業大學生中,有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而10萬人則是選擇「啃老」。這個數據在現在更是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而仔細看他們的理由,無非是自己學歷低,工作要求高,生活壓力大。這些客觀條件固然是生活壓力增加的現實,但是卻不能天然作為不工作,啃老的遮羞布。

國家對於繼續深造,繼續學習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可能讓一個在四五線畢業的本科生一下子在北京買一套房並不現實,可經過努力在當地安居也並不是不可能。大多數的啃老族只是習慣了衣來伸手的生活而已。

對於無老可啃人的悲慘下場,網友所說的「不值得同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03孩子啃老習慣的養成其實和父母脫不了干係,聰明的父母應該這麼做

1)教會孩子責任

父母應該從小為孩子樹立責任意識,讓孩子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責任意識,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做將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

「你不過來我便過去」,允許孩子失敗,但是不能讓孩子逃避,鼓勵孩子嘗試新的生活,而不是退縮到自己的翅膀下度過一生。

2)將權力還給孩子

允許孩子失敗,讓孩子從小就有失敗的權利。父母不要什麼事都為孩子做主,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父母需要明白,失敗並不是孩子的羞辱,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索來安排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只要做好輔助工作就好。

3)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很多父母都會從小為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這樣固然能給孩子產生激勵,同時也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壓力。當孩子發現自己不能實現父母的目標時,內心出現的失衡和害怕會讓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啃老就成為他們逃避的最好手段。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批啃老族已「無老可啃」,如今她們的「現狀」,值得反思
    這種行為是被人看不起的,但在"啃老族"看來,這種行為是非常正常的,而在"啃老族"的父母看來,這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能幫就要幫。案例村裡李大爺今年已經60歲了。他是中國第一批啃老族,由於是他家裡的獨生子,所以他父母健在的時候,對他呵護有加,簡直把他當成小皇帝一樣供養著,他從小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 70後大學生現已50歲,父母去世後「無老可啃」,如今靠拾荒過活
    ,每個時代都有啃老族,但是要說第一批啃老族應該是70後了。很多70後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後,依舊需要父母的幫襯,而如今大多數70後已經邁入50歲大關,他們的父母早已花甲,甚至已經去世了,「首批啃老族」已無老可啃,他們生活怎麼樣呢?
  • 第一批「啃老族」的父母已不在,「沒得啃」的他們,現狀如何?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啃老族」這個詞彙近年來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作為成年人的自己仍然不具備照顧自己的能力,依靠著父母的幫助度日。在國外,啃老的現象並不存在,因為父母們會在孩子成年後直接地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你應該自己照顧自己!」
  • 中國第一批啃老族步入晚年,無人可啃的他們現狀悽慘,網友:活該
    不願意給別人打工的他整天把「創業」掛在嘴邊,一事無成後心安理得地當起了啃老族。多年過去了,小王仍然抱著自己的創業夢一心啃老,當年名牌大學的光環也早就褪盡了光彩。而他的父母也因為一邊要還債,一邊要養兒子而積勞成疾。親戚朋友們更是聽夠了小王的「創業大計」,不願意再與小王來往。就這樣,小王和父母靠著微薄的養老金緊巴巴地生活了多年,成了當年第一批啃老族的一員。
  • 中國啃老嚴重?其實外國要更嚴重,第一批「啃老族」如今成這樣
    但如今很多人就算是到了該工作的年紀,卻常年住在家裡花父母的錢,自己也不出去工作,甚至還有人每個月花的是父母的養老錢,這種行為就是啃老。據統計,早在1999年中國就已經有了有15.6萬啃老族,到了如今,我國城市內約有30%的年輕人靠父母供養,60%的家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啃老現象。
  • 首批「啃老族」的父母已經逐漸離世,無人能啃後,他們的現狀如何
    首批「啃老族」的父母已經逐漸離世,無人能啃後,他們的現狀如何想讓孩子身上沒有哪些壞毛病,其實要從從小預防做起。等孩子染上了某些毛病之後再去改正,恐怕早就為時過晚。啃老族中一員,畢業就後沒有工作張先生是十足的啃老族成員,家中只有他一個孩子,所以父母對他特別上心,在他大學畢業之後,因為沒有找工作的念頭,父母也沒有強迫他。而且,家裡經濟條件還算不錯,也就縱容他在家裡呆了下去。
  • 第一批丁克家庭距今已經40年,他們的現狀如何?結局大多令人感慨
    用他們的話說:他們不需要對別人負責,只需要對自己負責。我國第一批選擇丁克的家庭距今已經有40年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如今已經步入晚年。這些人的現狀如何?真的能夠安享晚年嗎?他們對於丁克的看法有沒有發生改變呢?
  • 「啃小」已經成為流行,比啃老族還心安理得,孩子:求你做個人吧
    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底線的縱容的話,那孩子很可能因為過於受寵而變得不求上進,過於依賴父母,遇到難題找父母、沒錢了找父母,逐漸成為「啃老族」的一員。對於「啃老族」,很多正常人都覺得很匪夷所思,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給孩子養育成人,孩子不僅不回報父母,反而更加壓榨上了年紀的父母,讓人驚愕的同時不免有些瞧不起。
  • 日本「啃老族」已超450萬人!年過半百還靠父母養活,那中國呢?
    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都在"啃老"。很顯然,如今"啃老"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發現現在有大部分人都是"啃老族"。他們十分依賴父母,即便是已經長大成人,但還是一直需要父母的接濟,甚至有的就連日常生活都需要父母的接濟才能勉強過下去。他們通常抱著這樣一種心理,即使沒有掙錢父母也會一直管著他們吃喝,因為自己的父母不會忍心看著他們餓著凍著!
  • 日本骨灰級「啃老族」,宅家幾十年,把人間啃成地獄
    然而,如今的人們卻不全部都要經歷獨立這一人生階段,而這些人我們稱之為「啃老族」。提起「啃老」兩字,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所謂「啃老族」指的是年齡已成年且有謀生能力,但卻需要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長大不成人」便是這些人及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尷尬。據統計,在中國大約有65%的家庭存在啃老的問題,而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的啃老現象竟然比中國還要更加的嚴重!
  • 30年前的第一批「丁克家庭」,已經步入晚年,如今他們後悔了嗎?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前些日子新聞媒體發布了「三十年前的第一批丁克家庭已經步入了晚年」這一消息,隨之而來的是眾多網友關於「丁克」的討論。有些人想知道當初選擇丁克的人,現在後悔了嗎?他們過的是當初想要的生活嗎?其實答案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網友小琴和老公結婚時就決定丁克,只過二人世界。
  • 新型「啃小」正在悄然興起,比啃老族還可恨,父母反覺理所應當
    這類新型「啃小」雖然在社會中只佔據小部分,但是已經呈現出蔓延趨勢!當父母看到孩子當童模獲取更多的利益時,他們的初衷就會發生轉變。既然孩子可以幫忙賺錢,我們還用上班打工嗎?靠孩子當童模不就可以生活了?」比「啃老族」還可恨?
  • 第一批丁克家庭距今已經40年了,不生不養的他們能給我們什麼思考
    並在80年代出現在中國。中國的第一批選擇丁克的家庭至今已經40年了,當年陷入爭議的他們真的能自由自在地選擇自己的生活嗎?根據《中國年輕人生育意願報告》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出生人口為1723萬,比2016年減少了60萬左右,不難發現,80、90後的生育意願已經明顯下降。
  • 「啃老族」成為未來中國家庭「第一殺手」(圖)
    10月30日,讀者在湖北宜昌新華書店裡閱讀《「吃」爹「啃」娘》一書。據悉,該書通過一個個曲折離奇的真實案例,揭示了中國「啃老族」的生存現狀。中新社發劉君鳳 攝  文/梅志罡  最近十餘年,「啃老族」一詞在中國的都市中流行。許多處於青壯年階段的人,無論是否參加工作、有無收入、收入水平高低,都要繼續依靠父母養活。
  • 「啃小族」比「啃老族」更要不得
    對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表示,父母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應避免讓短視頻掙錢等成人式生活過早介入孩子童年。(9月28日《北京晚報》)一些本該工作的年輕人不工作,依靠父母的工資或退休金生活,被稱為「啃老族」而加以質疑和批評。
  • 「啃老族」現象為什麼越來越多?你了解「啃老族」嗎?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們並非找不到,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齡都在23-30歲之間,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2014年6月,山東立法禁「啃老」引發熱議。(感謝大家來看我的文章,我會每天發一篇哦!
  • 日本啃老族真實生活:不工作不社交,也不結婚,曾待家高達40年
    談到日本,很多人想到高速發展的國家,想到動漫二次元文化,但是很少有人會想到日本的啃老族,更不會有人知道啃老族已經遍及日本的每個角落。2019年6月1日,一位七十歲的老人熊澤英昭用刀殺死了自己44歲的兒子,隨後報警自首。
  • 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生沒有孩子的他們,現狀如何?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第一是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第二是不做官侍奉父母,專做啃老族;第三是盲目順從父母的愚孝。這其中第一條是多數人不能接受的,因為傳統的生育觀念認為「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優生優育」、「丁克族」逐漸成為年輕人嚮往的生活。
  • 啃老啃到七十歲!畢業於重點高中卻只工作2年,整日睡在垃圾中
    啃老族的現象在中國可謂是比較普遍的。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他們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 ,每日賦閒在家,衣食住行所有開銷全靠父母。如大學生畢業後放棄求職終日在家啃老;女子啃老直到30歲靠父母養老金過活…過著「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的啃老生活。而接下來小編要介紹的這位堪稱「骨灰級」的啃老族,啃老史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 「啃老族」折射人才消費短視
    調查稱,面對就業壓力,「啃老族」悄然出現,他們多為獨生子女,父母溺愛導致獨立生活能力低下、吃苦耐勞精神不強、依賴心理嚴重。尤其是近幾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增長快,就業壓力加大,一些學生在找工作過程中對家庭有較大的依賴感,「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據了解,目前在國內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啃老族」的現象。對此,媒體和專家學者都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