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第一是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第二是不做官侍奉父母,專做啃老族;第三是盲目順從父母的愚孝。這其中第一條是多數人不能接受的,因為傳統的生育觀念認為「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優生優育」、「丁克族」逐漸成為年輕人嚮往的生活。
「丁克」是指代擁有生育能力而不生孩子的家庭。在我國90年代初期「丁克」成為一種新的婚姻時尚,夫妻雙方出於對分娩的痛苦、人生意義的追尋、自由的嚮往等多種因素而選擇不生育。如今30多年過去了,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生沒有孩子的他們,現狀如何?在生活中面臨這些考驗,讓人感慨?
01 感情易碎,缺少生命的延續
「丁克族」兩人需要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共度一輩子。但成年人的世界總會因各種各樣的事情引發矛盾,孩子作為愛情結晶,成為了連接夫妻感情的紐帶,能夠讓彼此冷靜下來權衡利弊,做出負責任的決定。沒有孩子,隨著時間推移夫妻感情會變淡,婚姻很容易出現裂痕,而且晚年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02 遭受周圍人怪異的目光和聒噪的評論
傳統的生育觀念在社會中根深蒂固,有些人習慣以「看客」的身份對他人不尋常的生活指手畫腳。面對親戚朋友怪異的目光、嘲諷的話語,「丁克族」不僅需要安慰長輩,還要花時間平復自己和伴侶的情緒。
人是社會性動物,始終離不開社會中的人而作為個體獨立存在。「丁克族」始終是社會上的少數群體,夫妻雙方必須擁有同等的意志力才可以抵擋住周圍人異樣的目光。
03 老年生活繁瑣無力
很多孤寡老人談及一生中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生病無人立床頭,死後不為人所知。「丁克族」較一般人群顯得更加獨立自主,但是隨著體力、腦力的衰退,我們終將衰老,往往需要藉助外力來繼續生活。而這時候,子女就成了最後的依靠。
雖然現在有很多養老社區,但麻煩兒女比麻煩外人更讓人心安。丁克族晚年沒有兒女陪伴在身邊,無法感受膝下承歡的快樂,彼此只能相互扶持著過日子,生活索然無趣。如果生病了,身邊也沒有年輕力壯的人照顧,會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婚姻幸福與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丁克族」是福是禍,我們只能從自己的需要和伴侶的期待出發考慮。值得肯定的是,「丁克族」有更多的時間享受二人世界的浪漫、書寫愛情故事的你儂我儂。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受到的考驗,都是值得用一生的時間來回憶和思量的。
丁克族有利也有弊,他們早年的生活讓很多人羨慕,但是晚年相對來說會辛苦些。你如何看待「丁克族」,你期待中的老年生活是什麼樣子呢?快來分享給我們吧。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