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生沒有孩子的他們,現狀如何?

2020-12-18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第一是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第二是不做官侍奉父母,專做啃老族;第三是盲目順從父母的愚孝。這其中第一條是多數人不能接受的,因為傳統的生育觀念認為「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優生優育」、「丁克族」逐漸成為年輕人嚮往的生活。

「丁克」是指代擁有生育能力而不生孩子的家庭。在我國90年代初期「丁克」成為一種新的婚姻時尚,夫妻雙方出於對分娩的痛苦、人生意義的追尋、自由的嚮往等多種因素而選擇不生育。如今30多年過去了,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生沒有孩子的他們,現狀如何?在生活中面臨這些考驗,讓人感慨?

01 感情易碎,缺少生命的延續

「丁克族」兩人需要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共度一輩子。但成年人的世界總會因各種各樣的事情引發矛盾,孩子作為愛情結晶,成為了連接夫妻感情的紐帶,能夠讓彼此冷靜下來權衡利弊,做出負責任的決定。沒有孩子,隨著時間推移夫妻感情會變淡,婚姻很容易出現裂痕,而且晚年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02 遭受周圍人怪異的目光和聒噪的評論

傳統的生育觀念在社會中根深蒂固,有些人習慣以「看客」的身份對他人不尋常的生活指手畫腳。面對親戚朋友怪異的目光、嘲諷的話語,「丁克族」不僅需要安慰長輩,還要花時間平復自己和伴侶的情緒。

人是社會性動物,始終離不開社會中的人而作為個體獨立存在。「丁克族」始終是社會上的少數群體,夫妻雙方必須擁有同等的意志力才可以抵擋住周圍人異樣的目光。

03 老年生活繁瑣無力

很多孤寡老人談及一生中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生病無人立床頭,死後不為人所知。「丁克族」較一般人群顯得更加獨立自主,但是隨著體力、腦力的衰退,我們終將衰老,往往需要藉助外力來繼續生活。而這時候,子女就成了最後的依靠。

雖然現在有很多養老社區,但麻煩兒女比麻煩外人更讓人心安。丁克族晚年沒有兒女陪伴在身邊,無法感受膝下承歡的快樂,彼此只能相互扶持著過日子,生活索然無趣。如果生病了,身邊也沒有年輕力壯的人照顧,會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婚姻幸福與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丁克族」是福是禍,我們只能從自己的需要和伴侶的期待出發考慮。值得肯定的是,「丁克族」有更多的時間享受二人世界的浪漫、書寫愛情故事的你儂我儂。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受到的考驗,都是值得用一生的時間來回憶和思量的。

丁克族有利也有弊,他們早年的生活讓很多人羨慕,但是晚年相對來說會辛苦些。你如何看待「丁克族」,你期待中的老年生活是什麼樣子呢?快來分享給我們吧。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一生無子是什麼感覺?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怎樣?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孩子,最近提到這個詞,我的嘴角就會不自覺的上揚,相信很多初為人父人母的人也是這樣的感覺吧。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上的天使,他們在天上看了好久、挑了好久,最後選擇了你當他的爸爸或者是媽媽,這樣的寶寶,怎麼能不愛?
  • 國內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
    導語在以往舊時代,在人們看來,如果沒有生下子嗣,這樣的行為也屬於不孝的行為,因為這樣會斷了自家的香火。但隨著時代的改革,人們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改變。現在很多夫妻都選擇了當"丁克族"。一輩子都無子女是啥感受?國內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呢?
  • 一輩子不要孩子,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
    國內第一批沒有後代的「丁克族」已經道路晚年,現在生活怎樣由於我國的文化傳統的影響,我們認為沒有後代就是最大的不孝,由於在父輩母輩那裡很難讓他們接受自己家的香火斷續的事實。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轉變,很多年輕人都在嘗試不生孩子,做一個丁克族。
  • 一生無子是什麼感覺?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
    那麼問題來了,很多小夥伴們一定很好奇一生無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吧?如今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當回首往事時,提及起他們這一生無兒無女的生活時這些人又是否後悔過呢?他們的現狀又是如何的?NO.1 盧先生:我曾經不顧父母的反對,選擇了成為「丁克一族」,本以為可以和妻子一起幸福的度過二人世界。
  • 一生無子是怎樣的感覺?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
    所以他們選擇不生孩子,不願意讓孩子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也不願意讓孩子到世界上來受苦。實現自我現在社會上很多人,不論男性女性,都有很強的事業心。工作中的激烈競爭讓他們不敢鬆懈,生孩子無疑會讓他們分心。但是選擇「丁克」,一生無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國內最早一批選擇「丁克」的人群已經進入老年時期。過去幾十年裡沒有孩子,輕鬆自由,現在老了又是怎樣的感受?答案很現實。晚年生活悽涼我的身邊就有一位老去的「丁克族」,他告訴了我,他的故事。
  • 國內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會不會後悔當初選擇?過來人說出心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丁克族」在我國出現已經過了幾十年了,第一批選擇做丁克族的人也大都進入晚年了 。01中國第一批「丁克族」,到了晚年有人會後悔嗎?過來人自訴經歷趙爺爺是恢復高考第一批的大學生,當年考上大學後認識了一生的伴侶陳奶奶,兩人都有好多認同感和話題,在對待家庭和孩子方面也是一樣,共同選擇了做丁克族。一方面他們家裡都是有很多個子女,家裡不愁沒有孫子;另一方面他們有更高的追求。
  • 中國首批「丁克族」已步入晚年,瀟灑了半生的他們現狀如何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丁克」的思想觀念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再我們國內流行的,現在距離首批「丁克族」已經30年左右了,他們的人生也開始步入晚年,那麼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有網友認為「丁克族」一時瀟灑了老了就後悔,也有網友認為丁克家庭和普通家庭也沒什麼兩樣,反而還多了自由。那麼,他們的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 「丁克族」的晚年,選擇怎樣的生活好?
    一生無子的人,生活中有什麼感覺?時至今日,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一、丁克是什麼意思?丁克,我們從英文單詞來解釋,它字面上大致意思是說:雙收入,沒有孩子。也就是一些有生育能力的人,卻選擇了不養孩子,並且堅持自己的選擇,認可這樣的生活方式。
  • 一生無子是什麼感覺?國內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如今狀況
    人們認為:「一生都沒有孩子?這太奇怪了!」但如今,隨著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並且第一批丁克族也步入了中年,大眾對「丁克」的看法也有了轉變。朋友小王夫婦便是一對丁克夫妻。他們結婚時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作為當時的「潮流青年」,他們一直堅持著丁克的想法。同時,這種想法也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在父母輩看來,「生孩子」應該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 國內第一批「丁克人」已步入晚年,如今大多這種結局,很少有例外
    前言丁克這一概念是從八十年代傳進國內的,丁克是指能夠正常生育的夫妻選擇不生小孩的統稱,在國內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批人,由於接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影響,都選擇了加入丁克的隊伍,由於社會壓力的增大,很多人都開始意識到生養一個孩子,所要付出的精力和成本都太大,所以很多人都覺得要養大一個孩子十分的困難,因此很多夫妻在婚前或者婚後都會商量著不生孩子,這樣既不會讓孩子跟著受罪,也會讓他們有了更多的二人空間
  • 第一批丁克族現狀怎麼樣了?超一半人表示:後悔當時的自私
    很多人都不太想要孩子,但就是怕以後後悔,晚年悽涼。這一點,其實看看第一批丁克族的現狀就知道了。勇做第一批丁克族,如今生活怎麼樣了?其實各有各的活法樓下的馮阿姨和老伴是當初第一批丁克族,年輕的時候也有過一段相當精彩的歲月。馮阿姨和老伴當初一個是學音樂的,一個是學美術的,曾經去國外留洋,接受過新思想的洗禮,思想比較開放。
  • 沒有孩子,晚年將孤老終生?第一批「丁克族」現在後悔了嗎?
    到如今中國的第一批 「丁克一族」到現在已經開始步入中老年生涯了。 他們如今的生活如何?有沒有後悔自己當年做出的選擇呢? 有人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來聽聽第一批「丁克族」的心聲吧(以下人物均為化名)。
  • 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後悔了嗎
    丁克是英文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音譯,意思是家庭雙收入卻選擇不要孩子。這些人他們本身具有生育能力但是卻選擇不生育。丁克家庭的夫妻,他們刻意擺脫傳統婚姻生活中,傳宗接代的觀念。他們嚮往過有質量的、自由自在的兩個人的生活。劉大姐50多歲了了,她沒有兒女,屬於丁克一族。
  • 國內首批「丁克族」開始退休,沒有孩子的晚年生活,讓人感慨
    國內首批「丁克族」開始退休,沒有孩子的晚年生活,讓人感慨丁克這個詞在現代社會已經被人們廣泛熟知,也有人在生活中選擇了丁克,因為他們不想要讓孩子來打擾自己的二人世界,也不想讓孩子拖自己的後腿。但是,丁克家庭最後卻會受到現實的教訓,因為現實總是殘酷的,丁克的後果也要他們自己承擔。
  • 第一批「丁克」家族已步入晚年,現在他們後悔了嗎?聽聽過來人咋說
    第一批"丁克"家族已步入晚年,現在他們後悔了嗎?聽聽過來人咋說兩個相愛的人結婚以後就一定要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這樣的觀念影響著大部分國人。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的出現了一群"丁克",這個群體崇尚自由,不願意被外界的因素束縛自己,所以選擇了不要孩子。正因為這樣,這個群體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比較特殊的,有很多老人家都表示不理解。不少家庭的老人還因為兒女選擇了做丁克族,而與他們斷絕往來。然而,即便孤立無援,家人不理解,還是有很多比較有想法的人走上了丁克這條路。
  • 步入晚年的丁克族說出現狀
    都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夫妻二人愛的延續,可世界上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思想比較先進,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有強烈的事業心,只想過二人世界,不想要孩子,被稱為「丁克族」。丁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外,是指有生育能力,經濟條件穩定的兩人,達成共識選擇不生孩子。
  • 第一批「丁克」家庭30年,沒有孩子的人生,晚年情況讓人唏噓
    有的夫妻嚮往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有的夫妻因為一方身體條件不允許,有的夫妻覺得養孩子生活負擔太重......基於各種原因,選擇不生育。如今30年過去,第一批丁克已步入晚年,他們究竟過得怎樣?是過著羨煞旁人的自由生活,還是悔不當初?
  • 第一批「丁克夫妻」已到晚年,他們後悔了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結婚生子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觀念,到了適婚年齡,長輩們都會在子女們耳邊嘮叨,希望他們可以儘快成家立業,早點生個娃抱孫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丁克族」多了起來,很多夫妻在婚後都不會選擇生孩子。只是很多人還是不能理解,丁克夫妻年輕時愛自由,任性不要孩子,那到了晚年時是否會比較痛苦呢?如今,第一批「丁克夫妻」已經到了晚年,他們後悔了嗎?我們來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 「丁克」族一生沒有孩子,他們晚年生活怎樣?是悽涼還是更輕鬆?
    01「丁克」族沒有孩子,他們晚年的生活會怎樣?當時很多先進的知識分子,接觸到了以後,大為推崇。那麼這些丁克族一生沒有孩子,他們晚年的生活怎樣?是悽涼還是更輕鬆?李芳蘭:不後悔自己的決定,但會感到遺憾。李芳蘭(化名)和老伴是當年的大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工廠裡工作,兩人相識相戀並且修成正果。
  • 第一批丁克族後悔了嗎?
    丁克」,是英文簡稱DINK(double incomes no kids)的音譯,指夫妻雙方主動選擇不要孩子,用雙份收入充分享受二人世界。這一概念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國內,到現在第一批丁克族已人到中年,於是網上開始有了這樣的話題討論:30年過去,中國第一批丁克後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