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兩年依舊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

2020-12-16 教育新風向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兩年依舊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

自從我國大學擴招之後,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幾乎都達到了就業的峰值,所以自然會有很多同學開始抱怨就業困難,但是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兩年後,依舊在家待業,對於這樣的學生,真的是因為就業困難嗎?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絕大多數同學之所以自己找不到工作,並不是因為就業大環境的問題,也就是說還是因為個人能力不足,這些大學生基本都是在大學裡混日子,每天玩遊戲,時不時還選擇逃課曠課,對於這樣的學生,畢業後自然沒有企業願意要,所以只能呆在家裡抱怨就業難了。

其次,還有一部分同學之所以畢業兩年還在家待業,主要是想集中精力考上一些鐵飯碗的單位,就比如部隊文職人員或者公務員等等,一旦考上這些崗位,不僅工作非常穩定,而且福利待遇也都不錯,所以這些同學即便是沒有生活來源,也願意去嘗試一下。但其實,像這樣絲毫沒有工作經驗,盲目選擇「鐵飯碗」的同學,上岸的機率往往也小得可憐。

最後,一部分同學其實並不是就業難,對於這些同學來說想找工作其實很簡單,只是自己眼高手低,好工作自己沒能力,但是差一點的工作自己又不相干,剛好家裡人也比較溺愛這些孩子,所以導致他們不願意就業,乾脆就選擇在家啃老了。

因此,雖說如今就業競爭力確實挺大,但如果畢業後兩年依舊沒有找到工作,那完全是自己活著家庭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不要整日虛度光陰。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兩年內一直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難?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兩年內一直在家待業,真的是因為就業難? 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按道理來說這應該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但是,也因為大學生人數的不斷上升,直接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等到畢業後找到的工作,專業不對口、與期望薪資產生巨大反差等情況是有發生。
  • 那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待業在家快崩潰了…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大學畢業,還在家待業的嗎?下面一連串的互動:我啊,我就一直待業在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能怎麼樣!有,現在就是不知道幹些什麼好。我呀,感覺畢業以來做了太多錯的選擇了,本來還有幾個offer,可挑來揀去現在啥工作都沒有了。
  •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
    為何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待業在家等考公務員?大學生就業難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畢竟現在的大學生也沒有幾十年前那麼吃香,每年幾百萬大學生畢業,往往前一年的大學生還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後一年的畢業生就又將湧入求職市場,一茬接一茬,但是,這也只是外部環境而已,雖然說就業難,但是只要肯努力,還是能找一份不錯工作。
  • 發現了沒,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在家待業,真的是就業難的原因?
    隨著全國高校的不斷擴招,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就業壓力隨之增大。很多大學畢業生希望能找到一份與自己專業對口,薪資待遇優厚的理想工作。進入社會職場後,才發現現實是殘酷的,專業不對口、與期望薪資存在差距、工作地點不合適等原因,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真的太難了。
  • 2020大學生就業問題,究竟比往年困難多少?
    大家好,馬上2020年5月份了,距離大學畢業還有2個月!今年的就業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中小企業,甚至大型企業面臨著倒閉!今年的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確實比往年要困難!當今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可以說,今年遍地都是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和失業人員!」畢業就是失業」這種問題曾經離我們大學生非常遙遠的現象,如今正在眼前!據教育部統計2020年,全國普通大學生畢業人數在553萬.比2019年多了69萬人!而2019年的就業率在70%,所以說2020年會有近150萬畢業生的工作將面臨問題!
  • 中國大學生生活現狀調查:57萬大學生待業在家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屢屢碰壁,「沒有經驗」成了他們被拒之門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學生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棄了手中的就業機會。種種原因,造就了一支龐大的「大學生失業軍團」。   據《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在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中,有近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10多萬人選擇「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對工作的滿意率也只有47%。
  • 大學生畢業後,寧可待業也不進工廠打工,究竟為什麼?
    但是如今有個現象,那便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對於工廠他們是不屑的,甚至目標是非辦公室類型的公司不進,不然的話,寧願待業。這種現象雖說還是相對較少,但卻是存在的。那麼,為何大學生寧願待業,也不願意進工廠打工呢?工廠打工,又真的丟了大學生的臉嗎?想要高工資但又沒能力,怎麼才能突破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職場那些事兒。
  • 如果一個人在家呆了兩年不做事,還能找到工作嗎?
    一、在家待業,需分析是什麼原因 待業在家長達兩年的時間,也需要客觀了解其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呢? 主要是擔憂入職以後,因為工作壓力大等原因導致其身體復發疾病,那麼企業則算是招了一個「拖油瓶」。 總之,具體的問題還得具體分析,也要看管理者們在意的是什麼要素。
  • 大學生畢業待業三年,中國家庭新式啃老族,給我們的啟示有哪些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54歲外賣員講訴自己的送外賣經歷,因為年紀大頭髮又早已經花白,被很多顧客商家搭話,他也是強顏歡笑,自己上有80多歲的老人要贍養,下有一個畢業三年待業在家的兒子,妻子也沒有什麼工作,家裡的重擔全都落在他一個人身上,外賣常常跑12個小時以上,工作雖辛苦但收益還是比較可觀。
  • 54歲還每天送餐12小時,只因兒子在家待業三年不出門
    因為他也有他的苦衷,這位「外賣大爺」上有80歲的老父親需要照顧,妻子也沒有穩定的工作,他有一個兒子,已經在家待業三年了,他想讓兒子先找一份工作再說,可是兒子根本不聽,也不跟他溝通。他有腰間盤突出,大家應該知道,外賣經常是要送上樓的,很多高層還好,有電梯,反而那些老舊小區,七八層的是最難送的,因為需要爬樓,年輕小夥子怕上去都會氣喘籲籲,更何況是一位年過半百的「外賣大爺」。可能大家都在想,大爺不還有個兒子嗎?為什麼兒子不出來工作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呢?我們繼續聽這位「外賣大爺」說。
  •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只能在家啃老,這些原因很現實
    ,社會就業競爭就會越來越殘酷,如果在大學裡學習是很受歡迎的專業的話,就職的情況就好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只能在家啃老,這些原因很現實。受歡迎的專業那麼多,像金融、計算機,但是,不能讓大家學習這個專業,所以,大多數人學習的是其他專業,因此,不到每年6月的畢業季節,很多人都會煩惱,例如,現在是大學生的實習期間,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困擾的人很多。
  • 大學生畢業後的「三種選擇」:工作、深造、在家待業!你怎麼看?
    大學畢業後無非三種選擇,一是就業,二是深造,三是家裡蹲。首先說就業,其實剛畢業的大學生大部分是不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的,因為自身的觀念與社會一定會有所差別,而且說實話才畢業沒有工作經驗,也確實無法勝任很多工作,至少從工資上來講,是比較低的水平。
  • 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很難就業,為什麼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
    相信很多人經常會說,現在大學生已經不值錢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很難就業,面臨的競爭非常激烈,以前的大學生考上大學國家可以安排工作,慢慢發展成找工作,現在的大學生找工作已經非常困難,想找一份待遇好的工作可謂難上加難。
  • 小夥大學畢業一門心思考公務員 待業兩年多考四次
    一名專門待業考「碗」的考生,因為工作不稱心,將希望寄託於公務員考試,足不出戶專心備考長達兩年多。專家認為,待業考公務員並不可取。  13日16:30,青島公務員筆試申論科目結束。從李滄路小學考點走出來的小郭已經是第四次奮戰公務員考試了,跟前幾次相比,他覺得這次把握大了一些。從2010年大學畢業開始,小郭已經待業考「碗」兩年多了。
  • 這三個專業的學生,畢業等於「在家待業」,考研也沒有好出路
    目前,我國高校設置的專業門類很多,可以說數不勝數,涉及方方面面,每年,很多高考生也在為自己選擇什麼專業而發愁。在這麼多的專業中,有幾個非常受歡迎的,被稱為熱門專業,如財經、法律、教師等。同時,有些很受歡迎,有些則不那麼受歡迎。可以說這幾個專業的學子,「畢業」也就相當於「失業」。
  • 「我的未來不是夢」—畢業大學生各取所需
    濱州在傳媒網—濱州日報訊隨著考生的增多、大學的擴招,當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畢業後並沒有找到工作,沒錯,他們待業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了待業,他們都在如何面對現在的處境,有些什麼想法?
  • 最容易成為啃老族的3種大學生,畢業就一直待業在家,父母管不了
    沒想到有些同學在大學畢業之後不但不去找工作,反而每天待在家無所事事,讓父母養著自己。前不久就有新聞報導,某知名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後五年一直在家待業,也不出去找工作。每天在家做的事情就是上網打遊戲。父母勸說次無果,最後把父母逼得上網發帖求助。在我國雖然有很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都會自覺去找工作,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大學生好逸惡勞。即使畢業後仍然不想去工作。
  • 現在有些大學生甘願在家閒著,也不來學門手藝,為什麼?
    很多人是家裡的獨生子父母的期望,很多人是家裡的獨生子,也有很多人可能是家裡甚至村裡唯一的大學生,所以不論是自己還是父母對於以後的工作選擇都不會是手工行業,可能自己家裡人做了一輩子的手工皮具,我上完大學還回去做手工皮具,那我上大學幹什麼,家裡人也會感覺沒有光彩
  •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在家啃老,找不到工作又不願做底層工作,怪誰?
    拿他身邊人為例,他表姐的兒子大學畢業兩年,一直在家啃老;他堂哥的小女兒剛剛大學畢業,也不出去找工作。而除了他們,他的同事中也有不少人的孩子大學畢業後閒賦在家。於是他問我:「如何看待這些現象?很多大學生找不到理想工作又不願做底層工作,這怪父母們對孩子太溺愛嗎?」
  • 大學生畢業不找工作,真的是因為就業難?父母和老師應該怎麼辦
    但是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後把國外的「間隔年」概念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們也做了一次特殊的「旅行」,這次「旅行」的地點是家裡,他們每天在臥室和餐廳間「旅行」,他們在手機遊戲中體驗「旅行」的意義,他們把「間隔年」發展成了我們一個新的名詞,一個新的苦惱——「慢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