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很多人都聽過,是指那些成天不工作生活,憑藉著老人的退休金收入等維持自己生活的子女們,很多人都很鄙視這種人,覺得是好吃懶做,榨取父母最後一滴血的債主,但現在中國家庭悄然出現一種新式可老族,我們來一起探討。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長沙一位54歲外賣員講訴自己的送外賣經歷,因為年紀大頭髮又早已經花白,被很多顧客商家搭話,他也是強顏歡笑,自己上有80多歲的老人要贍養,下有一個畢業三年待業在家的兒子,妻子也沒有什麼工作,家裡的重擔全都落在他一個人身上,外賣常常跑12個小時以上,工作雖辛苦但收益還是比較可觀。
在他心裡兒子才是自己的心結,也想跟兒子談心去外面走走找個工作,可是他卻聽不進去,時間一久,他開始擔心兒子是否有心理疾病,想讓去看但每次都被兒子「你才有病呢?」的對話戛然而止。
他也分析過自己原因,孩子想讀中專提前畢業工作可被他決絕了,最後兒子聽從安排念完高中後又讀了個大專,雖然也是學的之前喜歡的計算機專業,但卻一直找不到對口工作而在家待業3年之久。
他說:「自己年紀大了,外賣員只能跑到56歲,幹不了這份工作還能幹什麼,他和妻子常常談起此事。
據悉,有關媒體找到了他家,想幫助兒子做心理疏導,但兒子始終不願開門,所以未能見到其兒子,現在他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兒子能走出房門,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平淡生活。
對此事件,許多網友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有網友稱:不去工作整天呆在家裡,飲食起居又來父母養活真實氣憤;認為父母從小對兒子溺愛導致現在的結果。」
網友們各抒己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筆者認為,當今中國已經出現了一個新型的啃老群體,大學生群體,由於大學的逐年擴招,大學生也是越來越多,社會中的崗位已經很難滿足眾多大學生的需求量。
其一,很多高精尖的人才需求量大,但對於很多畢業大學生專業技術不過關導致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加入啃老群體。
其二,對於企業一些技術工種,工廠高級技工也是很稀缺,但對於很多大學生而言,工廠早已排除在外,事少、錢多、離家近的是自己理想工作。
第三,父母的溺愛早已經侵蝕他們的精神世界,曾經有遇見過一個上大學即將要畢業的女孩子,連過馬路都不會,還要被別人帶領下通過,父母的過度溺愛,孩子獨立能力的喪失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針對此類情況,部分大學生年輕群體,應根據自己個人特點去進行擇業,夢想、詩與遠方應該有,但我們現實生活更應考慮,先去試著自己走出去,先就業再擇業,這樣才能從迷途中逐漸醒悟,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才能為社會做貢獻!
對於大學生待業情況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想了解更多新鮮內容請關注:觀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