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生「嚴重過剩」,為何還要供孩子讀大學?讀書真的有用嗎

2020-12-14 阿蒙聊教育

文/阿蒙聊教育

人為什麼要上學?或許很少有人考慮這個問題,其實,答案也很清晰,因為讀書會改變我們的命運,可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就業的機會多了,讀書不再是唯一的出路,於是,就出現了「讀書無用論」。

今天,就來詳細講講,讀書到底有沒有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專的畢業生都能有「鐵飯碗」,大學就更不用說了,更是披著「金外套」,如今的社會,遍地是大學生,就算你是本科畢業,也未必能找到高薪工作,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呢?

「大學生活的也沒多精彩」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大學畢業生就業相當激烈,多數人畢業就等於失業,主要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以為上了大學,學歷高了,就對工作要求很高,薪酬不能太低,還要五險一金,不想加班,也不想有太大的壓力,而你的能力又差,找工作自然難。

還記得網上有一個視頻,讓我感觸很深,「3000塊錢僱不到一個農民,卻能僱到一個大學生」,雖然是一個搞笑段子,但也很諷刺,太多的大學生簡單工作不願幹,有難度的工作又幹不了,眼高手低,待業在家成為啃老族。

又有多少大學生,為了生活,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幹著又累又苦,薪水又少的工作,甚至要和沒上大學的人搶飯碗,又有多少大學生,每天為了幾口吃食,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掙錢,但有的沒上大學的人,白手成家,房子好幾套,開著豪車四處溜達,生活要多瀟灑有多瀟灑。

讀書無用論表示,「大學生活的也沒多精彩」,比別人多吃了幾年墨水,到頭來,還趕不上沒上大學的人,可即使這樣,大部分人依舊願意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這又是為何?

「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上大學」

讀書無用論或許只對金字塔尖的人有用,家庭經濟條件好,資源豐富,孩子不用努力,就能找到一份工作輕鬆又是高薪的工作,甚至呆在家裡一輩子都沒問題。

但中國14億多人口,普通家庭和貧困家庭佔絕大多數,他們的孩子不讀書行嗎?答案很明確,不行。一個農民想要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只能努力讀書,才能離夢想更近一些,讀書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

還記得,衡水中學殘酷的學習方式,引來網友熱議,很多人說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死讀書」,對身心發展不健康,但白巖松卻說:「他們出身普通家庭,讀書是他們改變命運最便捷的方式,不讀書拿什麼拼過富二代」。

多少農村父母說過,「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上大學」,因為他們嘗盡了半生的苦,拼命奮鬥掙錢,就是想讓孩子的一生過的甜一些,所以沒有人有資格說讀書沒用。多讀書考上一所大學,你會發現,上大學的好處很多。

上大學有哪些好處?

大學是一個新平臺,也是一個新起點,能夠開拓你的視野,讓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雖然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找到體面高薪的工作,但不上大學,就連一絲希望都沒有。

學習的知識多了,人的思想也會發生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同,論自主創業,上過大學的學生,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將事業做大,當然,凡事沒有絕對,只不過成功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雖然遍地是大學生,不是名校畢業,很難找到工作,但他們有很大的上升的空間,和被培養的能力,在職場中,更佔優勢,比如同一崗位的新員工,同樣都很努力,大學畢業的學生更容易升職。

上大學,讀更多的書,會讓你受益一生,成功的路確實不只一條,而讀書無疑是一條捷徑,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少吃苦頭,所以絕大部分的人會不惜一切讓孩子上大學。

寫在後面:

上大學的意義,不應該局限掙錢多少,工作有多體面,而是你內在提升了多少,給了你多少幫助,很多大學生活的不精彩,主要問題出在自身上,上大學不努力,上課睡覺,下課打遊戲,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讀書很有用,也更有必要上大學。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認為上大學有用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教育#

在這裡,你能看到更多有觀點,積極向上,有趣的內容,關注我,我們下期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嚴重過剩,既然如此「廉價」,父母為何還拼命供孩子讀大學
    大學生過剩的現狀:數量多,難就業在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現象的背後,逐漸堆積出了一個可怕的結果:當代大學生嚴重過剩。根據已公布的歷史數據,1977年到2016年的高考錄取率,直接從4.7%上升到82%。因此,今年的很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慘狀。讓人不得不認清一個現狀,如今的大學生過剩得「廉價」,企業和學生雙向選擇越來越難滿足。既然如此,那讀大學還有必要嗎?在廣大父母看來,不但有必要,還要拼盡一切都要供孩子讀上大學。
  • 為什麼那麼多人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大學生不是嚴重過剩嗎?
    為什麼那麼多人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現在大學生不是嚴重過剩嗎?歡迎討論!是因為大學是一塊入社會前的敲門磚。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還有就是因為出了社會,你在面臨想要找到好的工作的時候,人家公司門檻就在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及以下勿擾!那麼這些人就會被社會淘汰,難以立足。在我看來更像是人的虛榮心在作祟,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上個大學比較容易所以寧願再多混四五年也不願意去做些真正有用的事情,當然了這和社會對待學歷的態度也有關係。
  • 大學生「嚴重過剩」,為何父母還拼命供孩子讀書,父母:彌補遺憾
    #每一年都有成千上百萬的大學生畢業,畢業就要找工作,工作也越來越難找了,既然大學生的處境都這樣困難了,為什麼還有這麼的父母拼命的供孩子讀書。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在大家的眼裡有一個新的印象了——廉價勞動力。現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困難了,但是有不少公司就喜歡用剛實習的學生,因為用最低的價格就可以找到人。
  • 985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父母:砸鍋賣鐵供他讀書錯了嗎?
    自然的,對於現如今孩子的要求,大學畢業似乎就是一個人的標配了。然而,這樣看似普及率極高的大學生,他們畢業之後,真的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了嗎?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他們帶著一個家庭,甚至幾代人的期盼,好不容易通過高考這獨木橋,考上了大學。
  • 如今擁有大學學歷的人真是「滿大街」?讀大學真的有用嗎?
    前幾天有一位剛剛高考完的孩子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讀大學有用麼?這個孩子今年參加完高考之後,覺得自己並不理想。他現在非常糾結自己是應該直接到社會上參加工作,還是選擇讀一個不太好的大學,混個文憑。對於他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非常明確的,無論何時,讀大學都比我們想像的有用的多。在如今這個社會,沒有學歷說是寸步難行,連一份普通的工作都很難找到。
  • 高考錄取率拾級而上,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家長為何供子女上大學
    孩子上大學,哪怕是本科大學(名牌大學除外),又有幾位家長會欣喜若狂呢?肯定不會,因為現在孩子上大學,就好比多年前的孩子上中學差不多。大學生數量過剩,成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高考錄取率拾級而上,大學生的就業變得越來越難,甚至不少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那麼很多家長為何還要供子女上大學呢?首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幾乎大部分家長,生個男孩就想著望子成龍,生個女兒就想著望女成鳳。那么子女如何成龍成鳳呢?當然是通過讀書,通過考上名校不斷提高學歷層次來實現。
  •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為何讀書?
    也一定有孩子說:是父母逼著讀書的,我壓根就不想讀書,讀書是為了父母。的確,我們細細一想,當今社會,過於浮躁,不僅僅是孩子沒弄明白讀書的意義,甚至於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乃至於我們的國家,都不曾真正去引導孩子,為何讀書?
  • 讀大學真的有用嗎?
    然後在後臺給我留言,說,愷哥愷哥,我高三了,可是發現自己好像根本就不想讀大學,但是幾乎身邊所有的人都告訴我說,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大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愷哥,讀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其實作為一個過來人來講,我覺得一些蒼白的話語完全是不能說明讀大學到底是否有用。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大學也許是我們走出去最好的跳板。下面說兩個故事給大家聽聽。
  • 名校生遍地走,普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為什麼還要讀書
    隨著大學不斷地擴招,大學生也越來越多,於是便有了一種名校學生遍地走,普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說法。於是很多人便抓住了這一點不放,說既然名校大學生都已經遍地走了,普通大學生都已經難以找到工作了,為什麼我們還要浪費時間,還要浪費錢去讀大學呢,讀書還有什麼用嗎?
  • 過剩?你是不是還相信大學讀了沒有用?真實數據告訴你真相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很多人都曾經聽到身邊有些親戚會說「上個本科有什麼用,某某小學還沒有畢業,人家現在在北京有多少套房,開著什麼車」。可是事實真的如同那些人所說,大學生已經嚴重飽和,一塊磚頭砸下去都能砸死好多大學生的地步嗎?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下面這組數據。
  • 中國大學普遍現象:大學生不讀書
    上述問題也是如今中國大學最糟糕的情況——大學生不讀書。很多學生的大學生活更像是在讀中學。在中國大學中,課程多少和大學層次是相反的。大學層次越低,課程越多;而課程越多學生讀書就越少。甚至一些大學還成立了考研強化班,大學還要繼續應試教育,難道不可悲嗎?在大學的教學中應該要強調學生自己讀書思考,而不是一味的上課。學生的學習是多方面的,除了專業知識的教授,還要注重人格、道德品質、生活能力的培養。
  • 名校生遍地走,普通大學生畢業就失業,讀書有什麼用
    隨著大學不斷地擴招,大學生也越來越多,於是便有了一種名校學生遍地走,普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說法。於是很多人便抓住了這一點不放,說既然名校大學生都已經遍地走了,普通大學生都已經難以找到工作了,為什麼我們還要浪費時間,還要浪費錢去讀大學呢,讀書還有什麼用嗎?
  • 為什麼大學生嚴重過剩,出席高考的人數還逐年增多?
    ,就必須在大學時期努力提升本人了。技校等可以實行進修,那為何大學生嚴重過剩,出席高考的人數還逐年增多呢,原來原因很簡單。也可以說大學的結業證是找事情的通行證,但這裡也並不是以偏概全,並不是整個的事情都需要大學的學歷,不外或許就業機遇更多少許。
  • 關於上大學有沒有用,到底該不該供孩子去讀大學的一場精彩辯論
    上大學到底有沒有用,到底該不該供孩子去讀大學呢?最近我們老家就這兩個話題組織村民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辯論!辯論沒有明確誰是正方誰是反方,但明確了正反兩個主題,正方觀點是上大學有用,應該供孩子去讀大學;反方觀點是上大學沒有用,不應該供孩子去讀大學。
  • 讀大學真的有用嗎,尤其是一個二本?
    不管是一本還是二本,讀大學就是有用的。現在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了,知識是值錢的。一個普普通通的二本學歷雖然可能算不上什麼,但有了這個學歷,你就是個大學生,你是接受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在你走出校園的時候,很多單位的第一道門檻就是本科生,這時候你就會發現讀大學還是有用的。這樣的一個學歷,可能你自己根本不滿意。你不想要去一個聽起來很low的學校。也許你心懷凌雲壯志,但現在也要屈服於現實。從來沒有人規定,大學就是人求學的終點。大學畢業就意味著再也不用上學了嗎?這話誰也不會同意。
  • 大學生變得「不值錢」,比不上農民工,大學還有必要讀嗎?
    近年來,參加高考的人逐漸增多,大學生的數量直線攀升。曾經,大學生數量很少,一個鎮一個市能出兩個大學生那簡直就是轟動性的新聞,那個年代,國家還會為大學生分配「鐵飯碗」,那個年代的大學生真的很「吃香」。現如今,極少大學生有這樣的待遇了,本科學歷一抓一把,甚至有「畢業即失業」的說法。
  • 為什麼大學生三個字成了貶義詞?讀大學真的沒用嗎?
    在老一輩的印象中,大學生是社會棟梁之才,自身文化水平較高,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那一類人,但如今「大學生」三個字,卻成了書呆子小白, 剛出社會啥也不懂的人,諸如大學讀了有什麼用,到頭來還是賣豬肉。 現在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等言論。
  • 讀書真的無用嗎
    讀書真的無用嗎最近十幾年,「讀書無用論」在農村社會和城市普通市民中很有市場,在網絡上也經常沉滓泛起,興起網民大討論。一些人聽了也暈頭轉向了。我剛懂事起,我的父母就告訴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有出息;老師也說,高考不是農村孩子的唯一出路,但卻是農村孩子的最好出路!通過讀書走出了農村,去看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
  • 在人間,絕望中的希望,拼命供孩子讀書,好好學習不止是上大學
    一些彩禮比較重的地方男孩上大學必須要處對象結婚。這幾乎是他們的一個使命。甚至這也是他們家裡拼命讓男孩子讀大學的重要因素。這樣的家庭往往面臨這樣的選擇,就是要麼把孩子培養成大學生,要麼這個孩子就可打一輩子光棍,斷子絕孫。城市裡面有剩女也有剩男。
  • 讀書無用論:大學畢業一個月三千,真的就沒用了?
    你大學畢業一個月才三千塊,比我女兒差多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一些農村老一輩人眼裡,女孩子家讀書就是浪費錢,讀再多書又如何?最終還不是要嫁人不如不要浪費錢,早點出去打工!在農村這樣的現象還不少,我姑就是典型一個例子,她大女兒上了大學畢業後出來一個月三千塊她覺得白讀了,反而小女兒小學沒畢業如今一個月一萬塊,她以自己小女兒為傲,逢人就勸人家別讀書了讓閨女早點出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