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為何讀書?

2020-07-31 高中學習天地2020

一直想寫這樣一個主題的文章,不少的家長,一談到孩子,尤其是提及學習,那真叫「談學習而色變」。

「和他聊別的還行,一聊學習,他就不理我了!」

「每次問他學習情況,他總說,就那樣啊,從來都不願和我多說一句~」

「我很想他多學一點,我是為了他好,難道這樣,也有錯嗎?」

「……」

以上,是很多家長的心聲吧?

我們總在過多地強調,對孩子進行吃苦的教育,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實際上,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躍發展,如今的家庭,大多數都是「家道殷實」,至少對於撫養孩子方面,可謂是物質條件優渥。

成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孩子從小,父母為其提供最為充裕的物質保證,不愁吃,不愁穿。

別說吃苦了,對於很多孩子而言,甚至連「苦」是什麼玩意兒,都不清楚,又如何吃苦?

學習上,課業多一點,叫苦叫累,甚至很多家長都心疼孩子,說學習好苦好累。

是的,學習從來都是一件苦差事,從來不倡導所謂的快樂的學習,即便快樂,那也是苦中有樂。

是學習取得進步,學到新知識,品嘗學有所成的快樂,並不意味著,學習的過程是快樂的。

吃不了學習的苦,將來步入社會,只會吃更多的苦。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為何讀書?

也有不少悲觀的論調,現在的孩子心靈過於脆弱了,動輒就是跳樓,各種自尋短見的悲劇發生……

那麼,到底是孩子的心靈脆弱了,還是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發生變化了呢?

很多時候,我們該問一問,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

相信不少的孩子回答:讀書,為了錢,為了能賺到更多的錢。

也一定有孩子說:是父母逼著讀書的,我壓根就不想讀書,讀書是為了父母。

的確,我們細細一想,當今社會,過於浮躁,不僅僅是孩子沒弄明白讀書的意義,甚至於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乃至於我們的國家,都不曾真正去引導孩子,為何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國夢之實現而讀書……」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

這樣的豪言壯語,在今天看來,可能在很多孩子乃至於父母看來,那都像是一個笑話不是嗎?

你會告訴你的孩子,「為中華的偉大復興而讀書」嗎?

顯然不會!

可能你無非就是在告訴孩子,言傳身教也好,潛移默化也罷,讀書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不僅僅是某一個家庭,某一個個體,而是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搞清楚,為何而讀書。

解決不了讀書的問題,很多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為何讀書?

記得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裡,有過這樣一段精彩的劇情,少年時代的毛澤東,入學一師的第一天晚上,校長孔昭綬到宿舍看望學生。

孔:「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要來讀師範?諸位今日走入師範之門,習教育之法。」

「今後還要致力於民國之國民教育,如果不解決為何讀書這個問題,勢必學而不得其旨,思而不知其意。到頭來呀,自己五年的大好青春和一番苦功,都不知下到什麼地方去了……」

「大家都知道,我們一師素稱千年學府。自南宋理學大儒張南軒先生在此地創辦城南書院至今八百餘年。雖經天災,雖歷戰禍,雖經朝代變遷,帝王更迭,而綿綿不息直垂於今日。如孫鼎臣、何紹基,如曾國藩、李元度,如譚嗣同、黃興,歷代人才輩出而燦若星辰,成為我湖湘學派生生不息之重要一支……」

「為什麼?我想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經世致用。」

「何謂經世,致力於國家,致力於社會謂之經世。那麼何謂致用?以我之所學,化我之所用謂之致用。」

「經世致用者,就是說,我們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我們讀書的目的,我們求學的動力,是為了學得知識,以求改變我們的國家,改變我們的社會。我們湖南人歷來讀書,只為了兩個字:做事。做什麼事呢?做於國於民有用之事。」

毛:「那校長,什麼樣的事?才是於國於民有用的事?」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為何讀書?

孔:「亂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以今時今日論,我認為首要大事,當推教育。我中華百年積弱,正因為民智未開,只有大興教育,才能以新知識,新文化。掃除全民族的愚昧和落後。」

「教育人人,則人人得治。人人自治,則社會必良。社會改良,則人才必盛。人才既出,則國勢必張。以此而推論,當今之中國,有什麼事比教育還大。欲救國強種,有什麼手段能比教育還強?所以,讀師範,學教育,他日學成,以我之所學,為民智之開啟而效綿薄,為民族之振興而盡一己之力,這不正是諸位經世致用的最佳途徑嗎?」

這一段看上去所謂「說教」,卻是道出了我們讀書、教育的真諦所在,經世致用,言簡意賅,卻是意味深遠,回味無窮。

這位孔校長所談的讀書目的,高屋建瓴,抑或無論高度,還是深度,提出了為何讀書這個問題。而教育,「教育人人,則人人得治。人人自治,則社會必良。社會改良,則人才必盛。人才既出,則國勢必張。

這樣的教育真諦,恐怕不僅僅是放在那個年代,或者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為何讀書?

聲明:來源 |由高中學習天地公眾號(ID:gzxxtd)原創。

尊重版權,如存在文章/圖片/音視頻使用不當的情況,請隨時與我聯繫協商。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為何讀書?

相關焦點

  •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
    把焦點擺在享受生活,感恩以及造物主的愛之上,這些都會消除我們負面的情緒,因而容許你擁有更多的生命力,更多的活力,並因此而更關心別人,更有耐心以及更能接納人。我們必須活在當下,當下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你一旦不再以未擁有的一切為重心,就會開始真正的體驗當下。
  • 您真的懂孩子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您真的懂孩子嗎?在孩子想吃冰淇淋的時候,她會怎麼表現呢?有的孩子看到別人吃冰淇淋,她的眼珠子會一直看著那個人,而拉著孩子的媽媽缺嘴裡不停地說,這麼熱,快點,太曬了!走快點。我們回家!媽媽心裡想至少回家會有風扇或者空調吹,比在外面舒服多了!而孩子此刻眼裡只有別人手上的冰淇淋,她不會管太陽曬得熱,她也不會聽到媽媽的話,她內心並沒有那麼渴望回家。
  • 如何愛孩子才能收穫感動?你懂嗎?
    愛孩子早晚會收穫感動。前天晚上不知道是由於受涼還是飲食不當,凌晨1點多小孫女突然說自己不舒服,睡夢中把我喊醒告訴我說:阿嫲,我好像生病了,頭暈頭痛。我一聽趕緊從床上爬起來,看到孩子很難受的表情,還好,本人是兒科主任,發揮工作特長對這種小事自己處理一下就可以了[呲牙],一邊安撫孩子
  • 你是真的覺得讀書無用,還是只是不願意吃讀書的苦?
    你是真的覺得讀書沒用嗎?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讀書有用,一個人如果多讀點書,提高素養,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會更多一些。同樣智力水平的人,多讀點書也會&34;。兩個人從事同樣工作時,多讀點書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做事的水平也會更高,讀書依然有改變命運的力量。為什麼會有人說讀書無用呢?
  • 讀書真的很重要嗎?
    「我特別佩服學習好的人,更佩服那些從小地方考到北京985院校的人,我真的特別佩服他們,他們可能教育資源比我差很多,但他們最後付出的的努力比我多多少倍,我想不到,能有這麼好的結果,我特別佩服這種人,現在我是發自心底的佩服,可能上高中的時候,我爸說,你看誰家的孩子誰家孩子我說那怎麼了,不就學習好嘛有什麼,但是我現在知道了
  •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
    歲末年初聽兩位知名教育專家談過同一個觀點: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十佳班主任鄭立平說「教孩子先要懂孩子」;教育部首批領航校長、首批荊楚教育名家、黃石八中校長郭茂榮說「教之本在知心」……這個論述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既不新穎也不艱深,半年來卻時時盤繞在我腦海,我總在思量:我真的懂眼前的孩子嗎?
  • 你還在堅持讀書嗎
    接學生放學,去早了,擠在人群中等,身邊的幾位家長在熱火朝天的吐槽孩子,「早就管不了了,說啥都不聽,」不聽就不聽吧,還嫌我囉嗦,」我家兒子更可氣,竟說我懂什麼呀,還整天教育我」……,我心想,可不是嗎,深有同感啊,這時,一位媽媽說的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都上高中了,說這些話也難怪呀,你們想想,他們天天在學習,在成長,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而我們整天忙著掙錢養家,平時也不怎麼讀書學習,除了上學時學的那點老本
  • 孩子:「媽媽,會讀書真的很重要嗎?」疑問給我成長教育的答案
    在十多年成長教育工作裡,總會聽到一些孩子問:」媽媽,會讀書真的很重要嗎?「當然,經歷社會洗禮後的父母是知道讀書很重要,但作為父母的您會如何回答孩子?這裡,每個父母有著各種不同回答,也許是」讀書能讓你長大賺大錢「,也許是」長大後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等等與金錢利益連接的「正確」回答。
  • 你真的懂得如何讀書嗎?
    很多朋友經常會讓我推薦書單,但其實,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比不斷地去讀書更加重要。或者,你的筆記裡,有一頁「推理小說詭計大全」,那就更好了。把它寫進去,簡化、歸納、總結,時時翻看,一目了然。至於摘錄書上的內容,純屬浪費時間,拍照即可。或者記錄關鍵字,需要時GOOGLE一下即可。
  • 家長們,您真的認為愛孩子就是懂孩子嗎?
    總認為自己非常愛孩子,認為自己能教育好孩子。可是隨著教育時間的增長,在和孩子們打交道的無數個日日夜夜之後,突然有一天發現原來的自己知道的是少之甚少。發現了一個比較直觀的問題,那就是——不是孩子每天在努力學什麼,而是作為老師,作為家長,我們是否也該學點什麼了。 有時我會不斷反思自己:平時我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是愛孩子,那你真的是了解孩子嗎?
  • 如今大學生「嚴重過剩」,為何還要供孩子讀大學?讀書真的有用嗎
    讀書無用論表示,「大學生活的也沒多精彩」,比別人多吃了幾年墨水,到頭來,還趕不上沒上大學的人,可即使這樣,大部分人依舊願意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這又是為何?但中國14億多人口,普通家庭和貧困家庭佔絕大多數,他們的孩子不讀書行嗎?答案很明確,不行。一個農民想要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只能努力讀書,才能離夢想更近一些,讀書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
  • 幸福習習社:懂比愛更重要!今天,你讀懂你的孩子了嗎?
    幸福習習社:懂比愛更重要!今天,你讀懂你的孩子了嗎? 做了2年多的線下諮詢後,我跟袁先生決定成立生命密碼幸福習習社,最初的初心是想要把生命密碼真正的落地,真正的幫助到別人。 不僅讓大家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後,怎麼去調整。
  • 微信上線的6個新表情,它們含義你真的懂嗎?
    最近,微信上線了6個新表情↓↓↓然而這幾個表情的含義你真的懂嗎?來看看網友們的分析↓↓↓官方含義:嘆氣職場含義:心累社交含義:嘆氣都是鄙視你的形狀官方含義:翻白眼你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嗎?什麼?你還沒有新表情?來來來,手把手教你一起更新!
  • 文 你真的懂得如何讀書嗎?
    你做筆記時,需要將其歸納、簡化、畫出脈絡,其實就是進行深度加工的過程。同時,做筆記時,時時注意將它與相關內容聯繫起來,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腦,提高這些內容的活躍程度。比如,你讀一部推理小說,讀完,可以做一個歸納:這部小說用了什麼詭計?屬於什麼類別?相似的小說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高下優劣如何?
  • 你真的懂孩子們嗎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上天的一份饋贈。不過,有的孩子被贈與的多,有的孩子被贈與的少,或許還是少得可憐。對於萬物之始,我們始終心存浪漫,但對於其中的艱難,我們卻無法預料。 最近在看紀錄片,問自己,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真的懂嗎?我們能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嗎?從孩提時的養育到上學時的輔導,從初高中的學習到結婚生子的旅程,我們能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嗎?
  • 孩子,我為什麼要求你讀書?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這段話在微博上瘋傳了一段時間,它是作家龍應臺和21歲兒子的一次交心。希望孩子有選擇的權利,用它詮釋父母們逼迫孩子用功讀書,應該也沒什麼毛病吧?
  • 三階英語:學過無數遍的語法,你真的懂了嗎?高中的孩子都該看看
    三階英語:學過無數遍的語法,你真的懂了嗎?高中的孩子都該看看 2020-08-26 15:01 來源:知了邦課堂
  • 讀書的這4個好處,你真的知道嗎
    突然發現,讀書,可以讓我們看到這世間很多的美景和趣聞,可以讓我們更加有效的利用好人生短暫的幾十年。經常讀書,但是,讀書的這4個好處,你真的知道嗎?1. 讀書可以增加一個人談吐的質量和深度。讀書,可以讓你掌握知識,而知識就像呼吸 一樣,吐納之間,可以見人的氣質與涵養。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你獲得優越感,而優越感某種程度上又是建立自信的一種方式,這是讀書最明顯的一個功效。也是相當一部分人想要讀書的目的。2.讀書可以保持大腦的活躍。讀書可以讓你大腦活躍起來,防止它失去能力。
  • 不讀書的你,真的了解讀書的意義嗎?
    不管讀書到底有沒有用,不讀書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讀書所能帶來的好處的;無論是對哪個階層的人來說,讀書或多或少都會對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以及精神層面產生一定的影響。下面羅列出一些讀書多的好處:1、知識面和眼界更廣。
  • 「你看過的書最後都長成你的骨頭和肉。」丨《讀書讀書》
    ,我不知道這裡面的邏輯要怎麼理解,「豬肉」、「豬跑」,「吃過」、「見過」,挺諷刺的不是嗎?出於好奇,我特意查了一下,據說出自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孩子們這麼大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關於這句話的解釋,很有意思:常用於比喻人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卻也聽過、見識過,略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