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懂孩子嗎?

2020-08-28 基層校長看教育

歲末年初聽兩位知名教育專家談過同一個觀點: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十佳班主任鄭立平說「教孩子先要懂孩子」;教育部首批領航校長、首批荊楚教育名家、黃石八中校長郭茂榮說「教之本在知心」……這個論述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既不新穎也不艱深,半年來卻時時盤繞在我腦海,我總在思量:我真的懂眼前的孩子嗎?


半月前,已讀大二的女兒一番話讓我頗為震驚,她談到個人成長中的幾次心理危機,概嘆生命個體、人生歷程的艱辛和不易。在我周邊、幾乎所有認識她的人眼裡,女兒都是一個樂觀開朗、健康陽光的孩子,從出生以來她沒有過缺少關注和關愛,我們也有意識地鼓勵引導她獨自面對解決一些矛盾事務,讓她多歷練自己……可就是這樣一個在父母眼皮底下長大,看著很安全、很皮實的孩子,她說她很多次想到過逃離、多少次萬般委屈、好幾次近乎崩潰……

也許是初高中生活還離得很近、那些感覺那種心情還沒有淡忘,也許是大學總在做有些品質的思考訓練、內裡邏輯外部表述能基本駕馭,女兒的回顧與反思總能給我很多啟示。對同一個問題,當我試圖還原當時自己的理解,得到的大多是她同一句答覆:你看到的是表象!


我們有多少次看到的都是表象?我們有多少次能彎下腰來細心觀察、仔細聆聽?我們知道孩子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嗎?我們甚至還有沒有一顆願意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愛心?

我們不會認為因為自己的冷漠、因為收了一部手機、因為幾句呵斥……會給孩子多大傷害;因為相隔太久,我們早已淡忘了青少年時代自己曾經稚嫩的內心;我們真的不知道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怎麼就讓孩子不堪重負;我們不知道看似平靜表象下、孩子內心是怎樣的翻江倒海?

作為成年人,歲月和經歷讓我們越來越有經驗,也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世故,我們會習以為常,我們會熟視無睹,我們的內心會變得堅硬,我們會慢慢失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能力……你覺察不出孩子貌似堅強背後的脆弱,你體會不到孩子膽怯囁嚅卻鼓足了勇氣,你揣摸不清孩子異常表現暗藏什麼心理……因此,我們不能高興著他(她)們的高興、幸福著他(她)們的幸福、煩惱著他(她)們的煩惱!最後一詞以蔽之——代溝!


教育工作者總談教育教學,其實沒有教育,遑論教學?俗話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如果一個老師對學生的了解僅限於知識的掌握、成績的優劣、分數的高低……學習之外一概莫知,這樣的老師即便學科專業再好,肯定也算不得好老師的。四十五中秉承「關愛教育」,我們主張教師要公正公平,給孩子信任感;有專業智慧,給孩子方向感;要積極陽光,給孩子正能量;要善做善成,給孩子成就感。關愛孩子就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這是我們共同的價值追求!這其中懂孩子、了解孩子是前提和關鍵!

如何才能懂孩子、了解孩子呢?電視劇《三叉戟》裡「名提」潘江海教誨徒弟:要深入了解審訊對象,如生活中小細節、喜歡的小物件……最後才能讓找準切入點、有的放矢!是不是孩子一不學習我們就心裡發慌?是不是師生之間不談學習就無話可說?是不是學生一提到遊戲我們就會去抵制?……教育不同於預審,但「隔行不隔理」,潘江海的這番話其實能給我們有益的啟示!


2020年6月17日星期三

相關焦點

  • 您真的懂孩子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您真的懂孩子嗎?在孩子想吃冰淇淋的時候,她會怎麼表現呢?有的孩子看到別人吃冰淇淋,她的眼珠子會一直看著那個人,而拉著孩子的媽媽缺嘴裡不停地說,這麼熱,快點,太曬了!走快點。我們回家!媽媽心裡想至少回家會有風扇或者空調吹,比在外面舒服多了!而孩子此刻眼裡只有別人手上的冰淇淋,她不會管太陽曬得熱,她也不會聽到媽媽的話,她內心並沒有那麼渴望回家。
  • 家長們,您真的認為愛孩子就是懂孩子嗎?
    總認為自己非常愛孩子,認為自己能教育好孩子。可是隨著教育時間的增長,在和孩子們打交道的無數個日日夜夜之後,突然有一天發現原來的自己知道的是少之甚少。發現了一個比較直觀的問題,那就是——不是孩子每天在努力學什麼,而是作為老師,作為家長,我們是否也該學點什麼了。 有時我會不斷反思自己:平時我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是愛孩子,那你真的是了解孩子嗎?
  • 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孩子出了問題,殊不知是我們大人本身出了問題。今日群裡的一個家長發了日常與孩子相處的兩個小片段,閱讀的那一刻,除了深深的感動,還有更多的感恩。我決定把它寫下來,與親愛的家長們分享。清晨我在群裡發了一個分享,如果我們專注在快樂的想法上面,就會製造出心中的快樂。如果我們的心靈是快樂的,細胞也會是快樂的。
  • 可是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你很想教育好孩子嗎?
    家庭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家長的自我察覺與成長;家庭教育的基礎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庭教育的目標是孩子的成長成才教育的成︀功,不應該是單純地高分數,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展︄現自︍信、激發潛能、樹立夢想、提︃升人生的價值觀。平庸還是出眾,往往根源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 你真的懂孩子們嗎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上天的一份饋贈。不過,有的孩子被贈與的多,有的孩子被贈與的少,或許還是少得可憐。對於萬物之始,我們始終心存浪漫,但對於其中的艱難,我們卻無法預料。 最近在看紀錄片,問自己,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真的懂嗎?我們能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嗎?從孩提時的養育到上學時的輔導,從初高中的學習到結婚生子的旅程,我們能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嗎?
  • 家長必讀 | 不同年齡段孩子學習英語差異化很大,家長真的懂嗎?
    很多家長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安排,當然首先還是需要從幼兒開始。英語學習不能是盲目跟從的,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分開進行,從幼兒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主。那麼不同年齡段孩子學習英語差異化很大,家長真的懂嗎?
  • 「聽話的孩子」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
    我們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追求的目標就是孩子聽話,好好吃飯 好好睡覺 好好學習,聽話 ,這個聽話是指聽家長的話,以家長的意願為導向,就在寫下這些字時,我剛對6歲的女兒說 「聽話,好孩子,快去洗刷.......」
  •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和孩子做朋友,真沒那麼難
    在與兒童的交往中,我們需要懂孩子,才能打開並觸動他們內心最寶貴的東西,和他們一起歡笑、幸福、成長。但是如果我們幫助孩子明確問題並共同制定出一個解決方案,孩子就會學到更多的東西,自己想出獨特的辦法。我們可以先確認孩子的感受,告訴孩子我們知道沒有排在前面會很傷心。
  • 辛巴燕窩事件給我們的警醒:你真的懂燕窩嗎?
    自古以來,燕翅鮑就被我國的吃貨定義為高端食材的代表,在以前,這是達官貴人才吃得起的,普通人別說吃了,就連看一眼都難,而隨著現代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這些高端的食材也慢慢進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逐漸變得平民化,其實作為一個普通人,別的作為食材我沒啥看法,畢竟不管是山珍還是海味,它們都是食物,但是這燕窩我就真的是有點看不懂了,
  • 數學真的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嗎?
    今天我們聊一聊數學這們讓人又愛又恨的學科。很多人一聽數學這門學科渾身充滿恐懼,對之畏懼。看到難題時果斷選擇放棄,遇到簡單題時又很難得分。有些人久而久之就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對之情不自禁地產生畏懼心理。然而真的是我們能力不夠嗎?數學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嗎?
  • 三階英語:學過無數遍的語法,你真的懂了嗎?高中的孩子都該看看
    三階英語:學過無數遍的語法,你真的懂了嗎?高中的孩子都該看看 2020-08-26 15:01 來源:知了邦課堂
  • 誇孩子「懂事」真的好嗎?孩子「懂事」就是好孩子嗎?
    正是這句話讓馬伊琍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自己過分的嚴厲,讓孩子變得膽怯,不再開朗活潑。其實,懂事的孩子真的懂事嗎?如果真的愛孩子,就不要逼著他們懂事。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1、不要總和孩子說自己多辛苦,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孩子是天真無邪的,她最愛和最信任的永遠是自己的父母,她看到父母哭,傷心,她也會默默地低下頭,開始胡思亂想是否是自己導致的,想要給父母承擔壓力。
  • 你真的懂自己的孩子嗎?你眼中的孩子也許很片面,問問老師、朋友
    不管你是職業女強人還是全職媽媽,不管你是高學歷還是農婦,在做媽媽上都是「平等」的,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次學習如何做一個媽媽,沒有人天生就是一位好媽媽,什麼都會,什麼都懂。雖然育兒書籍滿天飛,各種育兒期刊、公眾號充斥在我們周圍,但是為什麼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呢?因為我們的孩子不一樣,我們的心也不一樣。
  • 家教指導:說服孩子接受學習(一)孩子為什麼會不懂我們?
    如果孩子接受了學習,苦中也有樂;如果孩子不接受學習,簡直就是苦海無邊。馬上就要開學了,你身邊的孩子有沒有真正接受學習?作為家長,除了準備租房陪讀,還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哪怕是微小的改變。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專題探討:如何說服孩子接受學習?
  • 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孩童只是我們忽略了!我們真的懂孩子嗎?
    受疫情的影響孩子學校放假改為線上教育!為了疫情的控制我們家長也在積極的配合。同時呢我們也難得與自己的孩子有了相處的時間!在這段與孩子長期相處的時間裡我發現了好多問題!1.孩子的教育輔導問題(我們做父母會不耐煩的說教孩子)作業寫的慢、錯題多。
  • 父母真的懂自己的孩子嗎?別著急,看完這篇,再回答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常常認為自己是大人,肯定比孩子懂得多。也常常自以為很懂孩子,可實際情形是這樣的嗎?看看下面幾個場景:一個小嬰兒,平時媽媽給他洗澡總是在澡盆的右邊,今天媽媽不在,奶奶是左撇子,在他左邊幫他洗,孩子開始哇哇大哭......
  • 我們真的可以改變孩子嗎?
    Coach8 ICF國際認證教練班學員、線上特殊教育機構聯合創始人)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後臺我們真的可以改變孩子嗎媽媽自己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不夠好」、「不行」,特別想做「好」從而情緒不穩定,這種不穩定情緒傳遞給孩子,孩子也會是焦慮的,人和人之間的感受是流動的,這並不是我們期待給到孩子的。在互動的溝通過程中,給對方發現轉變後所能帶來的正面價值意義才是改變的王道。
  • 如何選擇洗衣液你真的懂嗎?
    如何選擇洗衣液你真的懂嗎?洗衣液作為一款居家生活必備品,不僅能加速衣物汙漬的去除能力,還能讓衣物保留持久清香,帶來舒適的居家體驗。但即便是家居中最常見的生活用品,怎樣選擇去汙效果好的洗衣液?家務事裡最常見的就是洗衣服,每天我們都要換下穿著一天的髒衣物,雖然每天經歷洗衣,但你真的了解嗎?現在的人們對於生活最渴望的就是健康,衣服是貼身之物,所以我們也要注意健康洗衣的問題。聞它的味道是不是特別的清香,如果是清香的話可以放心使用,說明是純植物的。
  • 三年級的孩子學EV3機器人,真的學懂了嗎?
    也碰到有家長問我,現在很多機構都有樂高EV3的機器人班,我是不是應該讓孩子去學?以及很多家長關心,幾歲孩子玩機器人是最合適的?其實,關於EV3機器人的問題,我一直想和大家探討一下。一是EV3適合什麼年齡的孩子學習?二是如果家長在家是不是自己能搞定孩子學機器人這事兒?三是如果報班學習、競賽,這筆投入對家長來說劃不划算?
  • 幼小銜接什麼意思,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你真的懂嗎?
    很多家長,至今都不太懂幼小銜接是什麼意思,幼小銜接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真的就是因為幼兒園不能教授小學知識嗎? 如果真的只是因為這一點點,我想幼小銜接市場不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後,開始興致挺高,可幾天下來就會發現,孩子總是丟三落四,不是把鉛筆盒丟在家裡,就是忘了老師讓他帶什麼東西,老師上課講了什麼也說不出來,上學的興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別膽小、孤僻,有什麼事情也不對老師說,上課尿憋急了寧願尿褲子也不舉手請假;有的孩子不會聽講,不做作業不說,連基本的課堂常規也不懂,上課隨便下位、說話、喝水,老師今天講,孩子明天又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