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生面試環節,很多學校都會問學生在本科學習中讀過什麼書,然後圍繞學生讀過的書繼續考核,直到問到學生答不上來為止,往往幾個回合學生就敗下陣來。因為很多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安安靜靜坐下來認認真真讀一本書,沒有時間思考問題,課堂教什麼就學什麼,沒有學會如何去學習,只是被動的接受。
上述問題也是如今中國大學最糟糕的情況——大學生不讀書。很多學生的大學生活更像是在讀中學。在中國大學中,課程多少和大學層次是相反的。大學層次越低,課程越多;而課程越多學生讀書就越少。甚至一些大學還成立了考研強化班,大學還要繼續應試教育,難道不可悲嗎?在大學的教學中應該要強調學生自己讀書思考,而不是一味的上課。學生的學習是多方面的,除了專業知識的教授,還要注重人格、道德品質、生活能力的培養。
前一段時間一位29歲湖大碩士生跳江殉情,自幼家貧、靠愛心人士資助完成中南大學本科學業、繼而又考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的29歲陳同學,跳江自殺了。陳同學從2011年開始接受愛心人士資助。那時剛考上中南大學,家中沒有任何電器,窗戶上沒有一塊完整的玻璃,但陳同學的各種獎狀卻鋪滿了家裡一整面牆。碩士畢業後,正式入職廣州一家大型國企。但在和女友分手後選擇跳江殉情。在這麼多年中他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沒有得到關注,也沒有人告訴他應該如何調節,他給女友發簡訊說失去了陽光就去死吧,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的陽光。
其次中國大學生的一個現狀是忙於各種活動。如今的大學生課餘活動豐富多彩,各種社團、學生會等集體組織或學生自發組織的活動,除了上課給自己留了多少時間學習呢?參加活動本身並沒有錯,可以培養和鍛鍊協作精神,了解和認識社會,這也是大學「學習」的範疇,因為大學生最終是要走上社會的。但問題是,現在的大學,學生活動太多了,已經嚴重地影響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思維訓練。現在的大學越來越像街道、社區和自由市場,有各種各樣的表演活動、體育活動、文化活動,電影院、銀行、電信公司等都進入了校園,演員明星等也進校園搞宣傳活動,這些看似增加校園活力,其實是擾亂了學校秩序,在表面豐富、繁榮的背後是大學空虛、輕浮、躁動不安,這種浮躁不僅是表象的,更是精神的。
我們的學員幾乎每一個人都參與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但我們一直在提醒他們,避免在無意義的活動上浪費過多的時間,學生最主要的還是學習,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途徑、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提高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今的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按道理來說,學生的素質和專業能力也應該是越來越好的,但是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短視頻、遊戲、社交app等都是導致大學生越來越不讀書的重要因素。
如何讓大學生在大學裡真正讀大學而不是讀中學,這才是當代中國大學教育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這些都是必要的,但不能太多,大學最需要的是安靜而不是熱鬧。人不僅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能夠思考問題,但思考是需要環境和心境的,是需要以靜心閱讀為基礎的,不能憑空思考。大學生不讀書,這是當今中國大學最糟糕的情況,唯有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
對於我們的學員,我們在線下學習期間要求他們每天輪流分享讀書體會,將自己讀的書做成ppt給大家講解,既鍛鍊了他們的演講能力,又督促他們讀書學習,對於一些內向的同學來說尤為重要,最近一位大二的學員排名排到了第一名,但是平常講話細聲細語,這樣的表現力在將來外保面試的過程中是極為不利的,所以除了學生的學習之外,我們更加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個性化指導,針對不同的學生查缺補漏,促使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