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學生讀書調查:8成有讀書計劃 60%完不成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暑假已經過去大半,大學生們暑假之前雄心勃勃列下的讀書目標都完成了嗎?暑假之前收拾了一箱帶回家看的書打開過嗎?還是暑假結束後又原封不動地把一箱書帶回學校呢?揚子晚報記者針對受訪的106名大學生做了大學生暑期讀書情況微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80.19%的大學生暑假前有讀書計劃,僅有8.49%的大學生完成了預期的讀書目標,28.3%的大學生表示預期讀書目標完成了一半。而63.21%的大學生沒有完成預期的讀書目標。

  現象

  有讀書的心卻難有行動

  「每次放假之前,我都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利用假期多看幾本書『充電』。回家前,在糾結要不要帶幾本書回家看呢?左挑右挑帶了兩本放在行李箱裡。等快開學了,整理行李箱時才想起,我還帶了兩本書回來呢!」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的劉同學向記者說起了她的煩惱。劉同學透露,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只發生在某一個假期。她曾經帶了計算機二級考試和英語六級考試的書打算假期好好複習。「剛放假一兩天有翻過前幾頁,六級單詞看了第一章,就再沒有下文了。暑假結束時,書上落了一層灰。」劉同學說,看不完還得帶回學校接著看,「書放在包裡既佔重量又沒有看過,心裡很不是滋味。」一來二去地折騰,劉同學也總結出經驗,「千萬別指望你的假期能用來學習!」

  劉同學認為,假期裡阻礙她讀書的最大障礙就是網絡。「讀書的時候忽然遇到一個問題想去網上查一下。」然而一開電腦,書就被放在了一邊。劉同學說,開了電腦,就會順便登錄QQ、微博、人人這些社交網絡。「挨個看一遍好友的新鮮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注意力也被新出來的電影電視劇吸引走了。書就真的成了電腦前的擺設。」與劉同學的煩惱相似,河海大學的段同學也表示沒有完成讀書目標。「一覺醒來一上午就沒了。」段同學說,自己「一回家就比較懶。」段同學透露,她前一段時間在南京駕校練車,同時在學校團委做實踐簡報。回家後主要是休息和娛樂,看小說的時間居多。

  「我一直覺得用手機看電子書不算讀書。而且我看的大部分屬於網絡小說,按我爸的話就是不務正業。」段同學笑笑說,自己的讀書計劃裡多是學術類或是雜文類的書。「覺得自己娛樂過分的時候就乖乖看書去了。」段同學說,「在學校看正經書的時候比較多,放假在家就不願走腦子了。」儘管假期不能完成讀書計劃,段同學認為還是有必要在開學以後把這些書讀完。「現在看的覺得自己記不住什麼,但是等到用的時候看來的知識會自動往外蹦,這種感覺挺好的。」

  調查

  看電影打遊戲「衝垮」讀書計劃

  調查顯示,53.77%的大學生認為是忙於看電影聽音樂打遊戲導致讀書少,48.11%的大學生認為原因在於沒有讀書的氛圍,41.51%的大學生認為是忙於工作、實習和社會實踐,沒有時間所致。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王同學今年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身為一個考研成功的「學霸」,居然也沒有完成暑期的讀書計劃。

  「考研考的其實是我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準確地說是應試的能力。」王同學說,考研期間他都是在圖書館學習的,「回到宿舍根本看不進去書。」王同學說,有幾次他曾幻想著圖書館閉館後,回宿舍能背一章政治或者一單元單詞,「就從來沒實現過」。然而,到了圖書館,安靜的環境和學習的氛圍讓他能高效地完成備考任務。「讀書和備考也是兩個概念。考試優秀的人不一定都愛讀書。」王同學說,「我是事件驅動型的人,沒有需求就沒動力。」暑期的計劃和考研的目標都一樣,要看到底有多大決心去實現它。

  王同學分析出自己不讀書的三點原因。「首先就是懶,有電腦在就想著玩了。其次是沒自制力,我試過讀幾本書的,但是堅持不下去。讀書需要安靜心靜,然而這種場景和機會不多。」王同學說,「第三是成效慢。從書本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需要的時間比較久,而且要重複讀一本書才能了解它的思想。」

  「讀書是打基礎的過程,尤其在我們這個沒有閱歷支持的年齡,否則說出來的東西會很空洞。」王同學雖然認可讀書的重要性,但也對讀書的必要性提出了質疑。「讀書不是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看一些推薦的文章,或者和某方面比較厲害的大牛聊天,獲得知識的速度和成就感要高得多。」南京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餘同學也沒完成讀書計劃。她利用假期在南京某通信企業實習。「每到一個單位就要學習這個單位的系統,實習的時候要學習很多內容。這些實踐知識書本上不會提到。」餘同學說,學校教的知識只能用來打基礎,具體實際操作還得從零學起。實習回家已經很累,根本沒有心思讀書。

  餘同學表示,通信行業的很多知識,並不是光讀書就可以習得。與其死讀書讀死書,不如早日進入單位實習積累經驗。同樣忙於實習的文科生小趙是揚州大學大三的學生,她表示,實習工作的狀態和平時學習上課的狀態是不一樣的,要面對更大壓力。「現在學生上大學有幾個是為讀書去的?還不是為了畢業找個好工作?」小趙說,現在實習也是為了將來找工作做準備,「畢竟你讀了幾本書也不可能寫在簡歷上,而實習和實踐的經歷也是很多企業都看重的。」

  專家支招

  參加書展和讀書會隨性地閱讀

  東南大學圖書館館長顧建新表示,讀書對人的影響是慢慢體現的,書中學到的知識也能夠一生受用。顧館長分析了大學生們不願讀書的心理,他總結出三點:功利主義、網絡依賴症和浮躁。東南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錢鵬給大學生們支招,「我們和很多大學生交流過,他們想讀書卻不知道要讀什麼書。我們就給大家列一些書單,定期推薦一些經典讀物給大家閱讀。」錢館長說,「另外,就是建議大家看一看書展。」錢館長建議,大學生們可以參加讀書會。每周一次的讀書會,是相互監督讀書進度分享心得的好去處。

  錢館長呼籲,希望大家每天留出一段時間,關掉電腦拋開手機走進圖書館,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籍。「可以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入手。隨性地閱讀,在閱讀中享受樂趣。」

  看人家怎麼完成讀書計劃

  案例1:

  列計劃表寫讀書筆記

  吉林大學大二劉同學

  曬曬暑期書單

  1、《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

  2、《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困》作者:(印度)班納吉

  3、《這個動蕩的世界》作者:龍應臺

  4、《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作者:維克託·邁爾·舍恩伯格

  5、《社會性動物》

  6、《心智的無意識活動》

  劉同學說自己現在每天讀書的時間差不多有8小時。劉同學介紹自己堅持讀書的好辦法是列計劃表和寫讀書筆記,「列計劃表就很生動啊,一邊看一邊寫讀書筆記的過程才能發現讀書的樂趣。」

  一些枯燥無味的專著在劉同學眼裡也別有一番滋味。「《鄉土中國》寫得非常好,有大師的感覺。但是這樣的書不是單獨讀它就能讀懂的,首先需要有一些基本的積累,然後才會有興趣點。」

  案例2:

  加入讀書會定期寫讀書筆記

  中國人民大學大二唐同學

  曬曬暑期書單

  1、《歷史研究》作者:湯因比

  2、《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作者:修昔底德

  3、《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作者:比爾·科瓦奇、湯姆·羅森斯蒂爾

  4、《輿論》作者:李普曼

  5、《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6、《陳力丹文集》作者:陳力丹

  「我覺得讀書是一種愛好吧,就像別人喜歡攝影或者吉他一樣。」唐同學覺得書籍延展了自己人生的寬度,「能走出自己狹隘的小世界,去感受古今中外五彩斑斕的人生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唐同學表示,她的很多廣告創意和文字都來自閱讀。

  唐同學也介紹了自己靜下心來讀書的方法,培養豐富的讀書氛圍。她加入了一個民間組織的讀書會,「每天會跟他們切磋一下最新的讀書心得,每周寫一篇兩千字的讀書筆記。」唐同學說,「對我們鍛鍊思維和口才、結交良師諍友還是很有幫助的。」

  原標題:看電影打遊戲「衝垮」讀書計劃 暑期大學生讀書微調查,8成學生有讀書計劃,但60%完不成

 來源: 揚子晚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暑期大學生讀書調查:讀書計劃虎頭蛇尾?
    近日,記者對中南民族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80多名學生進行調查,收回的問卷調查表顯示,七成學生有讀書計劃,其中,超半數完不成,還有二成人坦承,帶回家的書一頁沒翻,估計到開學也沒時間翻了。本來定好讀書的時間去哪了?調查顯示,56.8%的大學生認為,看電影、追劇、打遊戲,時間一晃就沒了;還有30.4%的學生是在兼職打工、實習或社會實踐,沒時間讀書;另有12.8%的學生稱「不清楚」。王翔說:「我的書桌上就擺放著電腦,每次讀書前,我都會先打開電腦。說是先看一下QQ信息,看有沒有人找我。」
  • 大學生讀書調查:近五成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小說最受歡迎
    那麼,大學生每天花多長時間用於閱讀?最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書?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讀書話題,對全國864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學生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超四成學生每月讀書不足一本,小說、名著、傳記最受學生歡迎,近六成學生對自己讀書的情況不滿意。大學生每天平均讀書時間比例。
  • 最新調查超五成日本大學生每天讀書時間為「零」
    人民網東京2月27日電(吳穎)據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全國大學生活協同組合聯合會近日公布的第53次大學生生活實際狀態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日本超五成的大學生每天讀書時間為零。這是自2004年採用現今的調查方式以來,讀書時間為零的比率首次超過5成。
  • 超四成大學生每月讀書不足一本 小說最受歡迎
    那麼,大學生每天花多長時間用於閱讀?最喜歡讀什麼類型的書?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讀書話題,對全國864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學生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超四成學生每月讀書不足一本,小說、名著、傳記最受學生歡迎,近六成學生對自己讀書的情況不滿意。
  • 大學生暑假問卷調查:超6成在家中度過,超4成作息不規律
    結果顯示:超6成大學生暑假在家玩手機,近5成學生每天學習不足1小時,超3成學生0點後入睡,超4成學生暑期精神狀態欠佳,近4成學生對暑假生活不滿意,超4成學生暑假作息不規律、身體變差。 圖為大學生暑假度過方式比例。
  • 大學生暑期作息情況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7日電(記者 李華錫 實習生 王宇鵬)暑假生活已過大半,那麼,這個假期裡,大學生們作息是否規律?他們是否按時睡覺和起床?每天的睡眠時長是多少?導致部分大學生作息不規律的原因又有哪些?
  • 大學生暑期作息情況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7日電(記者 李華錫 實習生 王宇鵬)暑假生活已過大半,那麼,這個假期裡,大學生們作息是否規律?他們是否按時睡覺和起床?每天的睡眠時長是多少?導致部分大學生作息不規律的原因又有哪些?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暑期作息話題,對全國217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 大學生不愛讀書?新時代大學生表示不背這個鍋
    近日,中國青年網圍繞大學生讀書話題,進行的一個問卷調查結果又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據中國青年網對全國864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學生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超四成學生每月讀書不足一本,小說、名著、傳記最受學生歡迎,近六成學生對自己讀書的情況不滿意。
  • 新年讀書計劃:從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開始
    新年之際,又到了很多人做新年計劃的時候了。常聽身邊朋友念叨,年年有計劃,年年不執行。問及詳細,大多是讀書計劃與健身計劃,這兩個「計劃熱詞」是出現頻率最高也是完成率最低的,今天重點說說讀書。從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開始「我今年要讀50本書」、「新年計劃每周讀一本書」、「今後每月讀一本書」,諸如此類的閱讀計劃數不勝數,但好多計劃到頭來都成了空想。計劃後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執行,要想扭轉無執行的局面,筆者建議先從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開始,這裡推薦「微節律」這個小竅門。
  • 日本調查:生活費用不斷增加 四成大學生根本不看書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傅南康】日本全國大學生活協同組織聯合會日前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的生活費用不斷增加,讀書時間明顯減少,四成大學生「根本不看書」。日本活力門網站27日稱,這項調查以全國30所大學8930名在校學生為對象,調查內容包括學生的生活費、日常生活和政治意識等。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大學生的看書時間。
  • 調查:日本一半以上大學生讀書時間為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日本全國大學生活協同組合聯合會2月26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53%的大學生回答一天的讀書時間為零。讀書時間為零超過半數,是將讀書時間列入調查項目的2004年以來首次。年輕一代逐步「遠離書籍」的現狀明顯,此外還出現了許多打工學生讀書時間為零的結果。
  • Reading Is Fundamental:調查顯示美國兒童暑期讀書時間減少
    根據美國為孩子提供免費圖書和讀寫資源的公益組織「閱讀是基礎」(Reading Is Fundamental)和美國最大的連鎖品牌—梅西百貨公司(Macy」s)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7%的家長把閱讀視為孩子暑假最為重要的活動
  • 大學生暑期作息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暑假生活已過大半,那麼,這個假期裡,大學生們作息是否規律?他們是否按時睡覺和起床?每天的睡眠時長是多少?導致部分大學生作息不規律的原因又有哪些?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暑期作息話題,對全國217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 大學生情緒調查:超三成有起床氣,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
    結果顯示:超八成學生可以控制自己情緒,超三成學生有起床氣,學業壓力大、對未來迷茫、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要原因,超五成會因為小事發脾氣,超六成會以聽歌的方式發洩情緒。圖為大學生是否可以控制自己情緒比例。
  • @梅州準大學生:學習實踐兩不誤,這個暑期「充電」忙
    「準大學生」們都是如何度過這個暑假的呢?連日來,記者探訪發現,這些學生們的活動涵蓋了方方面面:考駕照、旅遊、讀書充電、打暑期工……「準大學生」們的暑期生活可謂豐富多彩。讀書「充電」為大學生涯做準備雖然高考已結束,但學習並未終止。
  • 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近5成暴飲暴食 近8成飯後不運動
    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近5成曾暴飲暴食 近8成飯後不運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蔣宇駿) 晚自習下課後,長沙醫學院學生王萌收到了媽媽發來的微信,囑咐她要按時吃飯,少吃涼的東西,多注意身體,避免腸胃病復發。
  • 說說你的暑期讀書收穫
    暑期名著專列嘉獎令獲得嘉獎的方法請把你在暑期讀書的最大收穫寫下來(如果曾參加過快報讀書會暑期名著專列活動,請註明參加過哪幾站,但並不以此作為獲得嘉獎的理由),並留下姓名、年齡和手機號碼,通過以下方式發給我們(截止時間為8月11日0點)。
  • 幼兒教師暑期個人讀書計劃
    作為幼兒教師,要多讀書,讀好書,常寫讀書筆記,讓自己養成一種愛讀書的好習慣。讀書,能夠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專業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著創造的活力和快樂。讀書,能夠改變教師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師去不斷地思考教學工作、生活、生命,從而實現自我人生層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華。
  • 大學生閱讀報告顯示女生更愛讀書 就業率超過男生
    那麼90後大學生對讀書這件事有著怎樣的態度和觀點呢?對此,人人網對大學生最近8個月的讀書情況進行了調查,並發布90後大學生閱讀報告。  其中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在每10位喜歡閱讀的大學生中,竟然有6位是女生。那麼,在高校雲集的西安,我們的大學生又在讀些什麼,看些什麼呢?
  • 漫漫暑期讀書好時節 好生初中為教師制訂讀書計劃
    暑假來臨,為進一步提高教師文化素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打造學習型教師群體,鄒平好生初中開展了「走進教育名家,感悟育人真諦」暑期教師讀書系列活動。學校為每位教師準備了《發現高效課堂密碼》等教育名著,號召大家在暑期自我充電;利用微信平臺建立了「好生初中讀書者聯盟」讀書群,定期向大家推送優秀文章;暑假期間開放學校圖書室,方便老師們借閱。同時,要求全體教師切實做到讀書與思考相結合,緊密聯繫自己教育教學實踐,讀出自己的思考與見解,培養自己獨特的思維與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