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經過去大半,大學生們暑假之前雄心勃勃列下的讀書目標都完成了嗎?暑假之前收拾了一箱帶回家看的書打開過嗎?還是暑假結束後又原封不動地把一箱書帶回學校呢?揚子晚報記者針對受訪的106名大學生做了大學生暑期讀書情況微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80.19%的大學生暑假前有讀書計劃,僅有8.49%的大學生完成了預期的讀書目標,28.3%的大學生表示預期讀書目標完成了一半。而63.21%的大學生沒有完成預期的讀書目標。
現象
有讀書的心卻難有行動
「每次放假之前,我都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利用假期多看幾本書『充電』。回家前,在糾結要不要帶幾本書回家看呢?左挑右挑帶了兩本放在行李箱裡。等快開學了,整理行李箱時才想起,我還帶了兩本書回來呢!」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的劉同學向記者說起了她的煩惱。劉同學透露,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只發生在某一個假期。她曾經帶了計算機二級考試和英語六級考試的書打算假期好好複習。「剛放假一兩天有翻過前幾頁,六級單詞看了第一章,就再沒有下文了。暑假結束時,書上落了一層灰。」劉同學說,看不完還得帶回學校接著看,「書放在包裡既佔重量又沒有看過,心裡很不是滋味。」一來二去地折騰,劉同學也總結出經驗,「千萬別指望你的假期能用來學習!」
劉同學認為,假期裡阻礙她讀書的最大障礙就是網絡。「讀書的時候忽然遇到一個問題想去網上查一下。」然而一開電腦,書就被放在了一邊。劉同學說,開了電腦,就會順便登錄QQ、微博、人人這些社交網絡。「挨個看一遍好友的新鮮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注意力也被新出來的電影電視劇吸引走了。書就真的成了電腦前的擺設。」與劉同學的煩惱相似,河海大學的段同學也表示沒有完成讀書目標。「一覺醒來一上午就沒了。」段同學說,自己「一回家就比較懶。」段同學透露,她前一段時間在南京駕校練車,同時在學校團委做實踐簡報。回家後主要是休息和娛樂,看小說的時間居多。
「我一直覺得用手機看電子書不算讀書。而且我看的大部分屬於網絡小說,按我爸的話就是不務正業。」段同學笑笑說,自己的讀書計劃裡多是學術類或是雜文類的書。「覺得自己娛樂過分的時候就乖乖看書去了。」段同學說,「在學校看正經書的時候比較多,放假在家就不願走腦子了。」儘管假期不能完成讀書計劃,段同學認為還是有必要在開學以後把這些書讀完。「現在看的覺得自己記不住什麼,但是等到用的時候看來的知識會自動往外蹦,這種感覺挺好的。」
調查
看電影打遊戲「衝垮」讀書計劃
調查顯示,53.77%的大學生認為是忙於看電影聽音樂打遊戲導致讀書少,48.11%的大學生認為原因在於沒有讀書的氛圍,41.51%的大學生認為是忙於工作、實習和社會實踐,沒有時間所致。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王同學今年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身為一個考研成功的「學霸」,居然也沒有完成暑期的讀書計劃。
「考研考的其實是我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準確地說是應試的能力。」王同學說,考研期間他都是在圖書館學習的,「回到宿舍根本看不進去書。」王同學說,有幾次他曾幻想著圖書館閉館後,回宿舍能背一章政治或者一單元單詞,「就從來沒實現過」。然而,到了圖書館,安靜的環境和學習的氛圍讓他能高效地完成備考任務。「讀書和備考也是兩個概念。考試優秀的人不一定都愛讀書。」王同學說,「我是事件驅動型的人,沒有需求就沒動力。」暑期的計劃和考研的目標都一樣,要看到底有多大決心去實現它。
王同學分析出自己不讀書的三點原因。「首先就是懶,有電腦在就想著玩了。其次是沒自制力,我試過讀幾本書的,但是堅持不下去。讀書需要安靜心靜,然而這種場景和機會不多。」王同學說,「第三是成效慢。從書本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需要的時間比較久,而且要重複讀一本書才能了解它的思想。」
「讀書是打基礎的過程,尤其在我們這個沒有閱歷支持的年齡,否則說出來的東西會很空洞。」王同學雖然認可讀書的重要性,但也對讀書的必要性提出了質疑。「讀書不是我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看一些推薦的文章,或者和某方面比較厲害的大牛聊天,獲得知識的速度和成就感要高得多。」南京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餘同學也沒完成讀書計劃。她利用假期在南京某通信企業實習。「每到一個單位就要學習這個單位的系統,實習的時候要學習很多內容。這些實踐知識書本上不會提到。」餘同學說,學校教的知識只能用來打基礎,具體實際操作還得從零學起。實習回家已經很累,根本沒有心思讀書。
餘同學表示,通信行業的很多知識,並不是光讀書就可以習得。與其死讀書讀死書,不如早日進入單位實習積累經驗。同樣忙於實習的文科生小趙是揚州大學大三的學生,她表示,實習工作的狀態和平時學習上課的狀態是不一樣的,要面對更大壓力。「現在學生上大學有幾個是為讀書去的?還不是為了畢業找個好工作?」小趙說,現在實習也是為了將來找工作做準備,「畢竟你讀了幾本書也不可能寫在簡歷上,而實習和實踐的經歷也是很多企業都看重的。」
專家支招
參加書展和讀書會隨性地閱讀
東南大學圖書館館長顧建新表示,讀書對人的影響是慢慢體現的,書中學到的知識也能夠一生受用。顧館長分析了大學生們不願讀書的心理,他總結出三點:功利主義、網絡依賴症和浮躁。東南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錢鵬給大學生們支招,「我們和很多大學生交流過,他們想讀書卻不知道要讀什麼書。我們就給大家列一些書單,定期推薦一些經典讀物給大家閱讀。」錢館長說,「另外,就是建議大家看一看書展。」錢館長建議,大學生們可以參加讀書會。每周一次的讀書會,是相互監督讀書進度分享心得的好去處。
錢館長呼籲,希望大家每天留出一段時間,關掉電腦拋開手機走進圖書館,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籍。「可以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入手。隨性地閱讀,在閱讀中享受樂趣。」
看人家怎麼完成讀書計劃
案例1:
列計劃表寫讀書筆記
吉林大學大二劉同學
曬曬暑期書單
1、《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
2、《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困》作者:(印度)班納吉
3、《這個動蕩的世界》作者:龍應臺
4、《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作者:維克託·邁爾·舍恩伯格
5、《社會性動物》
6、《心智的無意識活動》
劉同學說自己現在每天讀書的時間差不多有8小時。劉同學介紹自己堅持讀書的好辦法是列計劃表和寫讀書筆記,「列計劃表就很生動啊,一邊看一邊寫讀書筆記的過程才能發現讀書的樂趣。」
一些枯燥無味的專著在劉同學眼裡也別有一番滋味。「《鄉土中國》寫得非常好,有大師的感覺。但是這樣的書不是單獨讀它就能讀懂的,首先需要有一些基本的積累,然後才會有興趣點。」
案例2:
加入讀書會定期寫讀書筆記
中國人民大學大二唐同學
曬曬暑期書單
1、《歷史研究》作者:湯因比
2、《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作者:修昔底德
3、《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作者:比爾·科瓦奇、湯姆·羅森斯蒂爾
4、《輿論》作者:李普曼
5、《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6、《陳力丹文集》作者:陳力丹
「我覺得讀書是一種愛好吧,就像別人喜歡攝影或者吉他一樣。」唐同學覺得書籍延展了自己人生的寬度,「能走出自己狹隘的小世界,去感受古今中外五彩斑斕的人生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唐同學表示,她的很多廣告創意和文字都來自閱讀。
唐同學也介紹了自己靜下心來讀書的方法,培養豐富的讀書氛圍。她加入了一個民間組織的讀書會,「每天會跟他們切磋一下最新的讀書心得,每周寫一篇兩千字的讀書筆記。」唐同學說,「對我們鍛鍊思維和口才、結交良師諍友還是很有幫助的。」
原標題:看電影打遊戲「衝垮」讀書計劃 暑期大學生讀書微調查,8成學生有讀書計劃,但60%完不成
來源: 揚子晚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