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作息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2020-08-22 新都教育


暑假生活已過大半,那麼,這個假期裡,大學生們作息是否規律?他們是否按時睡覺和起床?每天的睡眠時長是多少?導致部分大學生作息不規律的原因又有哪些?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暑期作息話題,對全國217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作息規律,近七成學生24點前睡覺,多數學生認為玩手機、追劇看電影、刷短視頻是影響作息不規律的主因,超九成學生認為作息規律重要,多數學生期待利用假期養成作息規律習慣。

圖為大學生作息規律情況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四成大學生假期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在接受調查的2179名大學生中,有43.64%的認為假期作息規律,會按時睡覺、起床;有14.96%的學生覺得自己的假期作息並不規律,也有41.4%的學生表示會依情況而定。

華中科技大學學生周一航因為假期一直在實習,養成了十分規律的作息習慣。「早上6點多就要起床,這讓我每天晚上11點前就要休息,不然第二天上班就沒有什麼精神了。」但是,作為獎勵,每到周末她都會「獎勵」自己「美美地睡個懶覺」,以此來告慰自己的假期生活。


沒有了學業課程的制約,不少大學生會選擇在暑假報復性熬夜。在中國青年網記者的調查中,有66.36%的學生假期會在晚上24點前睡覺,有23.86%的學生會在深夜0點至1點間睡覺,也有少數學生會熬到2點、3點。

這個假期,武漢科技學院學生俞清在實習之餘,還報了一個考研集訓營,每天都要上課做題打卡,閒暇時間還要處理社團納新等工作,每天都要忙到兩三點才能休息。她認為,自己可能就是那種閒不下來的人。為了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在假期超過身邊同學,即便是熬夜也會努力。

圖為大學生暑期晚上平均睡覺時間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玩手機、追劇看電影、刷短視頻成影響作息不規律主因

「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在家隔離,娛樂活動基本上就剩玩手機了。現在放假了,我的劇還沒追完。」皖西學院學生金春表示,疫情對他生活的影響還沒有「褪去」,即使前段時間每日都要上網課,他也還是會利用晚上的時間追劇,「有時候不知不覺就刷劇到凌晨,也沒什麼困意」。

像金春一樣熬夜追劇的大學生不在少數。根據調查數據顯示,86.23%的受訪者認為導致大學生作息不規律的原因是玩手機,而追劇看電影、刷短視頻和打遊戲也是三大主要原因。

武漢晴川學院學生鄭雨柔認為自己也是「入睡困難者」。這個假期,她摸索到了讓自己變得更規律的小技巧,「現在我每天都會寫日程安排表,明確自己第二天的任務安排,覺得有事情需要去完成,晚上就會克制住自己玩手機的欲望了」。


圖為導致大學生作息不規律原因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九成認為作息規律重要,超五成假期注重養成作息規律習慣

「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有好的心情,工作和學習效率也會高很多,所以假期我每天都按點睡覺和起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學生任月認為,在家保持良好的作息,可以使自己開學時儘快進入狀態,而且早睡早起可以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保障工作和學習任務高質量地完成。

中國青年網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91.83%學生都意識到了作息規律的重要性,超過半數受訪學生會選擇在假期注重養成作息習慣。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受訪者都意識到要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但真正做到規律作息的受訪者卻少了將近一半。天津外國語大學學生唐璐璇對此並不意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習慣性熬夜,其實他們不是不明白熬夜的危害,只是缺乏危機意識和自律性罷了」。

在唐璐璇看來,熬夜除了損傷身體外,還會繞亂正常的作息規律,造成晚不睡早不起、精神不振,這對正處於學習和提升自我階段的大學生來說,危害極大。她認為,熬夜所帶來的快感正在不斷蠶食同學們的自律性,形成惡性循環,最後可能很難改變。

圖為大學生認為假期作息規律是否正要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高校教師建議:合理制定出每天的計劃,並且付諸實施最為重要

「我很高興看到大部分學生都能擁有較高的自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假期基本能夠良好作息,這是保證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和實現目標的基礎和前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法學院輔導員趙延升認為,暑假是自主發展的重要階段,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明確目標,制定合理規劃,結合科學的時間管理,勞逸結合、提高效率、避免拖延。在長遠規劃的指導下,具體安排眼前生活,才能擁有一個自律高效、健康舒適的暑假。

淮陰工學院輔導員韓飛認為,作息規律其實是一種自律的表現,暑假時間充裕,更能體現出這一點,在適當休閒放鬆的同時要分清主次、調整好心態,合理制定出每天的計劃並且付諸實施最為重要,合理高效的作息也會讓很多目標一一實現。

對於大學生如何養成作息規律的習慣,韓飛建議,同學們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每天上午閱讀半小時、專業學習兩小時,下午運動健身兩小時小時、技能提升一小時,空餘時間學學烹飪、做做家務,把每天的時間合理安排好,21天就可以養成規律的習慣了,用行動和堅持去觸摸夢想的大門。

來源:中青網教育

相關焦點

  • 大學生暑期作息情況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暑期作息話題,對全國217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作息規律,近七成學生24點前睡覺,多數學生認為玩手機、追劇看電影、刷短視頻是影響作息不規律的主因,超九成學生認為作息規律重要,多數學生期待利用假期養成作息規律習慣。
  • 大學生暑期作息情況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7日電(記者 李華錫 實習生 王宇鵬)暑假生活已過大半,那麼,這個假期裡,大學生們作息是否規律?他們是否按時睡覺和起床?每天的睡眠時長是多少?導致部分大學生作息不規律的原因又有哪些?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暑期作息話題,對全國217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 大學生暑假問卷調查:超6成在家中度過,超4成作息不規律
    結果顯示:超6成大學生暑假在家玩手機,近5成學生每天學習不足1小時,超3成學生0點後入睡,超4成學生暑期精神狀態欠佳,近4成學生對暑假生活不滿意,超4成學生暑假作息不規律、身體變差。 圖為大學生暑假度過方式比例。
  • 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超六成返校後會減肥
    圍繞大學生假期體重變化話題,對全國 1631 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近四成胖了 4-6 斤;缺乏運動、美食誘惑、作息不規律成變胖主因,近六成大學生假期偶爾進行過體育鍛鍊,近九成擔心變胖影響形象,近九成認為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超六成開學後會減肥。
  • 社會藍皮書:近八成大學生晚上11點後睡覺,疫情期間早睡比例增加
    中國社會科學院12月21日發布的2021年《社會藍皮書》採用中國大學生追蹤調查數據發現,「熬夜」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普遍,近八成大學生晚上11點後睡覺。而在疫情期間,大學生早睡比例增加,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可以晚上11點前入睡。疫情期間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也有所改善。2019年調查數據顯示,只有8.9%的大學生在10點之前入睡。
  • 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超六成返校後去……
    那麼,仍在家裡的大學生有沒有變胖?變胖的原因是什麼?返校後會不會減肥呢?圍繞大學生假期體重變化話題,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1631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近四成胖了4-6斤;缺乏運動、美食誘惑、作息不規律成變胖主因,近六成大學生假期偶爾進行過體育鍛鍊,近九成擔心變胖影響形象,近九成認為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超六成開學後會減肥。
  • 調查顯示近四成大學生經常熬夜 超兩成天天熬夜
    原標題:大學生熬夜現象調查:近四成經常熬夜,玩手機、上網等系主因  組織社團協會活動、參加BIM畢業設計大賽、做施工組織課程設計……細數這個學期的學習、生活與工作,湖南農業大學學生盧文敏嘆息「不容易」,為了兼顧學習和工作,每天熬夜至凌晨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 大學生為何晚睡?三成熬夜因「熬夜久了睡不著」
    山東大學生為啥睡得晚?超一半在玩手機,男生比女生多  進入9月,各高校迎來開學季,一批批新生踏入大學校園,為高校增添了新的活力。為了解大學生生活狀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申請方,將逐步推出《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用大數據解析大學生生活圖景。
  • 大學生起床調查:超7成大學生起床困難,天氣成賴床主因
    在大學生中,有多少人早上起床困難?導致起床困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他們對待賴床持什麼態度?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起床話題,對全國116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學生起床困難,靠定鬧鐘叫醒自己,天氣成學生賴床主要原因,超八成學生經常醒來後又睡著,超三成學生不贊成賴床,認為早起有利於身體健康。
  • 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天玩網遊約2小時 近四成關注網紅
    對全國18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近六成的大學生都觀看過網絡直播,其中14.4%的大學生表示基本每天都看,至少每周都看1次直播的人數也超過樣本總數的五分之一。調研發現,男生觀看直播的頻率顯著高於女生,有一半左右的的女生看過直播,而有七成的男生都表示看過直播,基本每天都看直播男生比例明顯高於女生。「有近四成的大學生關注網紅。
  • 近四成大學生對個人時間管理不滿意
    ;Flag:十點上床。」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2004名大學生發起關於時間管理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3.3%的被調查者認為進行時間管理非常重要,24.9%認為比較重要,僅1.8%認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進行時間管理的僅有32.19%,62.57%偶爾管理,還有5.24%基本不管理。
  • 數據顯示近七成大學生失眠與就業壓力有關
    在受訪大學生中,近七成的人表示壓力大熬夜是失眠主因。  1468人參與了此次調查,其中大學生有1156人。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有78%的人認為自己患有失眠症,表現為入睡困難,多夢,睡眠淺易醒,醒後無法入睡。  「睡不著,醒得早,白天犯困沒精神,睡眠不好,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影響。」就讀於廈門大學醫學院的陳曉華感慨:生活壓力好大,失眠正成為一大公害。
  • 成都3個月近百年輕人暈倒 超七成網友作息不規律
    千萬注意了,華西醫院的醫生說了,這幾個月,好多年輕人因不吃早飯、生活不規律等原因在飯點前後暈倒,親,早睡早起到點吃飯,才是健康之道啊。  3月25日上午7點過,17歲女生代微在成都8路公交車上暈倒,多名好心人出手相助。公交車司機唐孝軍將代微送到醫院,並墊付了醫藥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醫生說,代微有低血壓,又沒按時吃早餐,所以暈倒了。
  • 調查:近四成大學生對個人時間管理不滿意
    :十點上床。」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2004名大學生發起關於時間管理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3.3%的被調查者認為進行時間管理非常重要,24.9%認為比較重要,僅1.8%認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但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進行時間管理的僅有32.19%,62.57%偶爾管理,還有5.24%基本不管理。
  • 近四成畢業生超30%薪水用來租房,回家還是堅守?
    日前,諸葛找房聯合華夏時報發布的《2019年畢業季租房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19年多數畢業生留在學校所在地工作,過半月薪不足5000元,近四成畢業生房租收入比超30%。 多數畢業生紮根母校地 畢業後去哪個城市工作生活,是畢業生面臨的一道重要選擇題。 《報告》顯示,近年來,二線城市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但從調研情況來看,畢業生在面臨就業城市選擇時,一線城市仍然受青睞。
  •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能成為社交「快捷鍵」嗎?
    【超七成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 能成為社交「快捷鍵」嗎?】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近1000名高校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調查顯示,72.48%的高校大學生願意主動「玩梗」;26.61%表示「順其自然」;僅有0.91%的高校大學生非常抗拒接收最新的網絡流行語。
  • 暑期成學生「整形季」,西安醫美消費群體學生佔比近兩成
    來源:西安晚報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西安醫療美容整形迎來一波高峰,學生群體佔到了兩成。準大學生們想以新面貌迎接開學,應屆畢業生也希望通過整形為自己就業加分。於是,不少學生趁假期進行雙眼皮、隆鼻、瘦臉、植髮等醫療美容整形,這已然成為一種普遍的年輕人消費現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業、求職的壓力較往年更大。
  • 大學生金融安全調查:超三成一知半解,近七成遇過信息洩露
    結果顯示:超三成學生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識,近七成學生遇到過個人信息洩露,超八成學生主要通過網絡了解金融安全信息,近九成學生認為應該加強宣傳力度,近九成學生認為面對金融安全問題時刻不能掉以輕心。大學生對金融安全知識了解情況比例圖。
  • 作業幫暑期招生業績:自有流量貢獻近七成新增學員,下沉市場成主力
    8月31日, 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發布2020年暑期業績:暑期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作業幫暑期業績中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自有流量成為直播課正價班學員增長的最核心來源(佔67%);二是外部投放採買後沒有轉化成學員的流量,有超過三分之二沉澱在作業幫APP。
  • 近5成大學生有強迫行為 自身性格系主誘因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753名大學生開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大學生有強迫行為,「自身性格」「生活環境」「學習、工作壓力大」是主要誘因,強迫行為對近5成學生學習生活造成困擾,超3成學生曾嘗試緩解強迫行為,「保持良好心態」「轉移注意力」「自我心理暗示」為主要緩解方法。圖為大學生是否有強迫行為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