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情緒調查:超三成有起床氣,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張滿意)學期已過大半,桂林理工大學學生王美含突然變得煩躁不安。看到身邊同學參加各種活動,獲得獎學金,在社團中鍛鍊各種能力,而性格內向的她不善交際,且成績一般,情緒逐漸焦慮、煩躁起來,「其實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氣,但是很影響心情。」步入大學校園,學習任務、學生工作、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需要大學生獨立面對和處理,會給他們帶來一些情緒變化,無論是開心、焦慮,或是抑鬱、煩躁,這些情緒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學習和生活。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情緒狀況話題,對全國100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學生可以控制自己情緒,超三成學生有起床氣,學業壓力大、對未來迷茫、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要原因,超五成會因為小事發脾氣,超六成會以聽歌的方式發洩情緒。

圖為大學生是否可以控制自己情緒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超三成學生有起床氣

山東建築大學學生趙潔平常在學校實驗室比賽中經常遇到難題,以至於和同學出現矛盾。無論出現什麼狀況,他都盡力把自己的心情調整到平靜狀態,實在不行就去睡一覺,睡醒後,繼續進行實驗!「當自己不開心時,我會努力控制情緒,絕對不會讓情緒影響到身邊的人或事,我覺得這是成年人應該有的能力。」

在調查中,不少學生表示,學習和生活壓力大會容易導致不良情緒。同時,不少學生表示,作為成年人,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根據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83.4%的大學生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有網友表示,最難控制情緒的時候是早上起床時,容易有起床氣。在調查中,有34.69%的學生表示自己有起床氣。

濱州學院學生張明治平時興奮度比較低,特別是早上醒來情緒特別差,要很長時間才能調動起積極性。「現在正是考研的關鍵時期,為了平復早上的煩躁情緒,每天早上都會用冷水洗臉,讓自己清醒一點,保持一個平靜心態。」張明治介紹說,「有起床氣的同學一定要控制好情緒,發完脾氣很痛快,但傷害的是和朋友之間的感情,這樣太不划算!」

圖為大學生是否會因為小事發脾氣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對未來迷茫、學業壓力大、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因

鄭州財經學院應屆畢業生張煥然,最近忙於考教師資格證、畢業生結課和期末考試。當所有考試積壓到一起,張煥然很苦惱,並且很擔心自己髮際線後移。面對就業壓力,她表示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臨近畢業事情比較多,但我是專科不太好找工作,對未來比較迷茫。」

與張煥然一樣有相似狀況的大學生不在少數,根據中國青年網記者調查顯示,學業壓力大、對未來迷茫、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要原因,分別佔62.43%、60.54%和57.95%。

山東藝術學院學生劉家岐在二級學院擔任學生會主席,學生工作成為了他的生活主線,當多項工作同時布置下來又催得比較緊時,她的心情就會變得煩躁,工作效率也會下降很多,「不過,當事情一件一件完成時,煩躁的情緒也會隨之消失,帶來的是一種滿足感」。

圖為造成大學生情緒困擾的原因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五成會因小事發脾氣,超六成會以聽歌方式發洩情緒

成都大學學生白方正坦言,生活中,影響自己情緒的事情比較多。「別人眼中的小事在我眼裡變得重要,有時還會影響到我的學習和生活。一次班級調換座位,和同學鬧矛盾,班長沒有弄清情況就責備我,類似於這種小事情會在腦海裡一直重現,甚至影響到當天考試。」

對於現在這種狀況,白方正已經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他選擇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深入進去並積極地應對,現在有改善。「雖然還是會影響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但影響程度降低很多。」

在調查中,有55.5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發脾氣。而在情緒低落和發脾氣的時候,會選擇聽歌、睡覺、傾訴、追劇看電影、大吃一頓等方式發洩,分別佔67.79%、50.4%、37.97%、37.48%和28.93%。

新鄉學院學生牛一菲告訴記者:「情緒低落時很不想學習,和朋友在一起也會煩。」於是,她選擇旋律簡單輕快的歌曲平復情緒,還建立了心情不好時的專屬歌單,「聽歌很容易忘掉煩惱,壞脾氣一會兒就緩解了,這個方式屢試不爽。」

圖為大學生情緒低落時發洩方式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製圖

高校教師建議:大學生應合理髮洩情緒,正確處理問題

濰坊科技學院團委副書記王燕玲認為,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就要學會以成年人的方式處理問題,尤其是個人情緒問題,學會尋找不良情緒的合理髮洩渠道,讀書、聽音樂、運動等,都是比價好的情緒發洩方式。她認為,大學生應該培養不將個人不良情緒帶到學習和生活中,不將不良情緒發洩到他人身上的良好品質。

華北理工大學教師李旺澤目前擔任《大學生校園導論》的授課教師,他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多出生在2000年前後,出現這些問題很正常,「比如,有起床氣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情緒,其實也蠻可愛的。」但是,很多學生在大學往往會感到各種不適,產生不同程度的情緒,這些不適和情緒若得不到及時調節,將會影響他們的學業,甚至身心健康。

李旺澤建議,大學生首先要儘早樹立清晰合理的目標,制定好實施計劃,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係,分清主次不能凡事皆忙。其次是正確對待外在環境、人際關係,將小我融入大我,在宿舍、在集體中處理好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多換位思考,多溝通交流,把一件件小事、一個個小矛盾都解決掉。他還表示,除了採用聽音樂外,還可以通過朋友傾訴、吃東西、適度遊戲、跑步等方式合理地發洩不滿情緒。(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美含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起床調查:超7成大學生起床困難,天氣成賴床主因
    在大學生中,有多少人早上起床困難?導致起床困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他們對待賴床持什麼態度?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起床話題,對全國116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學生起床困難,靠定鬧鐘叫醒自己,天氣成學生賴床主要原因,超八成學生經常醒來後又睡著,超三成學生不贊成賴床,認為早起有利於身體健康。
  • 大學生暑假問卷調查:超6成在家中度過,超4成作息不規律
    結果顯示:超6成大學生暑假在家玩手機,近5成學生每天學習不足1小時,超3成學生0點後入睡,超4成學生暑期精神狀態欠佳,近4成學生對暑假生活不滿意,超4成學生暑假作息不規律、身體變差。 圖為大學生暑假度過方式比例。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調查顯示:超9成大學生有選擇困難症,主要是在買買買和吃喝的時候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選擇困難話題,對全國102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學生有選擇困難情況,主要體現在購物和飲食方面,出現選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目標不夠明確,超五成學生認為生活中出現選擇困難很正常,超三成學生會因此而影響到情緒和生活。
  • 大學生暑期作息情況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暑期作息話題,對全國217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作息規律,近七成學生24點前睡覺,多數學生認為玩手機、追劇看電影、刷短視頻是影響作息不規律的主因,超九成學生認為作息規律重要,多數學生期待利用假期養成作息規律習慣。
  • 大學生暑期作息情況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7日電(記者 李華錫 實習生 王宇鵬)暑假生活已過大半,那麼,這個假期裡,大學生們作息是否規律?他們是否按時睡覺和起床?每天的睡眠時長是多少?導致部分大學生作息不規律的原因又有哪些?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暑期作息話題,對全國217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 超八成大學生放假回家被父母嘮叨:背後是操碎的心
    「總能有挑出毛病的地方。」  一些大學生在網上直呼,「放假回家3天就被爸媽『嫌棄』了」。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高校的1622名大學生發起關於「大學生假期和父母相處情況」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5.02%的大學生都曾有過假期被父母嘮叨的經歷,47.23%的大學生嘗試和父母溝通,希望增進相互理解。
  • 大學生金融安全調查:超三成一知半解,近七成遇過信息洩露
    結果顯示:超三成學生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識,近七成學生遇到過個人信息洩露,超八成學生主要通過網絡了解金融安全信息,近九成學生認為應該加強宣傳力度,近九成學生認為面對金融安全問題時刻不能掉以輕心。大學生對金融安全知識了解情況比例圖。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清華教授支招理財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調查顯示近四成大學生經常熬夜 超兩成天天熬夜
    日前,中國青年網對全國1089名大學生展開調查,結果顯示:39.12%的學生經常熬夜,21.3%的學生一周熬夜7天,54.64%的大學生認為可以適當熬夜,87.97%學生認為「熬夜會導致其精神狀態不佳,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學習」,82.74%學生認為「養成早睡早起習慣可以減少熬夜,」玩手機、熬夜習慣、上網成為大學生熬夜主要原因。
  • 媒體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高校教授支招投資理財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有你嗎?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超六成返校後會減肥
    圍繞大學生假期體重變化話題,對全國 1631 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近四成胖了 4-6 斤;缺乏運動、美食誘惑、作息不規律成變胖主因,近六成大學生假期偶爾進行過體育鍛鍊,近九成擔心變胖影響形象,近九成認為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超六成開學後會減肥。
  • 大學生脫髮調查: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熬夜失眠為主因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643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半數學生在大學期間開始脫髮,超7成學生處於輕微脫髮狀態,超6成學生曾採取措施緩解脫髮;近8成學生認為脫髮影響學習生活,超7成學生認為脫髮會讓心情變差;「熬夜失眠」「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成脫髮主要原因,超9成學生認為少熬夜能緩解脫髮。
  • 大學生手機上網調查:超4成每天上網超5小時
    結果顯示:超4成學生每天上網超過5小時,超8成學生上網主要是社交聊天,多數學生認為手機上網讓行動支付、信息獲取、社交方式更便捷,近9成學生擔心網絡安全問題,多數學生期待5G的網速能夠更快、更方便於學習生活。
  • 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超六成返校後去……
    圍繞大學生假期體重變化話題,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1631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近四成胖了4-6斤;缺乏運動、美食誘惑、作息不規律成變胖主因,近六成大學生假期偶爾進行過體育鍛鍊,近九成擔心變胖影響形象,近九成認為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超六成開學後會減肥。
  • 大學生暑期作息調查:超四成作息規律,近七成24點前睡覺
    暑假生活已過大半,那麼,這個假期裡,大學生們作息是否規律?他們是否按時睡覺和起床?每天的睡眠時長是多少?導致部分大學生作息不規律的原因又有哪些?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暑期作息話題,對全國217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 大學生青春痘調查:超6成大學生有痘痘困擾 多數擔心形象變差
    結果顯示:超6成大學生有青春痘困擾,超4成學生「痘齡」5年以上,超5成學生處於輕度長痘狀態,超7成學生曾採取措施緩解痘痘,超8成學生認為痘痘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形象變差、危害皮膚健康、內心焦慮為主要顧慮,超9成學生認為應該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圖為大學生是否有青春痘困擾比例。
  •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超7成認為戀愛使學習和生活更有動力
    4成戀愛對象為同校;道德人品和性格長相,是大學生最看重的兩個戀愛條件;超7成大學生認為「戀愛使學習和生活更有動力」;超6成大學生表示「如果遇到愛的人會考慮以後結婚」。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製圖  近7成大學生談過戀愛 超4成戀愛對象為同校  根據中國青年網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
  • 大學生選擇困難調查:超九成有選擇困難,主要是購物和飲食方面
    那麼,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是否有選擇困難的情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對這種現象持什麼樣的態度?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選擇困難話題,對全國102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學生有選擇困難情況,主要體現在購物和飲食方面,出現選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目標不夠明確,超五成學生認為生活中出現選擇困難很正常,超三成學生會因此而影響到情緒和生活。
  • 大學生異地戀調查:超7成接受異地戀 多數認為分手是結局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與通訊社對全國574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7成大學生能夠接受異地戀,超7成大學生認為異地戀結局會失敗、分手,「缺乏溝通」「互相懷疑,缺乏信任」「長時間不見面,感情冷淡」是異地戀分手的主要因素,超6成認為異地戀情侶之間最重要的是「彼此信任和穩固的感情」,超5成認為異地戀之間保持感情的最好方式是「視頻、電話、聊天溝通感情」,超3成認為異地戀應該1個月見一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