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超9成大學生有選擇困難症,主要是在買買買和吃喝的時候

2021-01-11 騰訊網

在生活中,每天都會面臨很多選擇,大到人生機遇,小到吃飯購物。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出現選擇困難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生活。那麼,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是否有選擇困難的情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對這種現象持什麼樣的態度?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選擇困難話題,對全國102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學生有選擇困難情況,主要體現在購物和飲食方面,出現選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目標不夠明確,超五成學生認為生活中出現選擇困難很正常,超三成學生會因此而影響到情緒和生活。

圖為大學生是否有選擇困難情況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九成學生有選擇困難,主要體現在購物和飲食

「我選不出來,太難了!」這句話是太原理工大學學生黃海鑫的口頭禪,從吃飯到專業選課,他總是第一時間找同學幫忙做選擇,「總怕自己選錯,漸漸有了被選擇支配的恐懼!」

類似黃海鑫的同學不在少數,根據中國青年網記者的調查顯示,94.74%的受訪學生有過選擇困難的經歷。那麼主要在哪些方面會出現這一問題,76.61%受訪學生表示會在購物時出現選擇困難,選擇「飲食」選項的學生有60.82%,選擇「日常生活也常常發生」選項的學生有57.99%。

「選擇困難症真的是太痛苦了,經常選不出來買哪個,最後哪個也沒買,白白糾結半天。」南華大學學生李家明告訴記者,別人網購時會享受購物時的樂趣,而自己總是糾結在不同商品的對比,不同商品的價格、質量、外觀各不相同,這讓他很是頭疼。

對於石河子大學學生鍾婷來說,出門時的選擇是最困難的。每次出門,她都會花費好多時間挑衣服,直到選好心儀的搭配才肯出門。「雖然經常把衣櫃弄得一團亂,但換來的是更好的形象,所以這樣的選擇我認為是有意義的。」

圖為主要在哪些方面會出現選擇困難。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三成會影響情緒和生活,目標不夠明確係主因

唐山學院學生張鵬幾天前參加了公務員考試,他並沒有感覺到如釋重負,反而焦慮起來,因為考試結果還沒有出,他想要做一些其他準備。朋友給了他很多建議,比如準備省考、參加2021年考研、準備明年的春招……「雖然選擇很多,但是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感覺自己壓力很大,十分煩躁,什麼事也做不下去。」

和張鵬一樣因為選擇困難而影響到生活的學生不在少數,本次調查結果顯示:32.75%的大學生遇到選擇困難時不會影響情緒,但會消耗時間和精力;30.6%的大學生會因此心情煩躁,影響接下來的事情。當談及出現選擇困難情況的原因時,65.69%的大學生認為是因自身目標不夠明確導致,其次是容易被他人影響和不相信自己判斷,分別為56.53%和48.34%。

「我做過最困難的選擇就是高考報志願了,聽講座、諮詢老師、查閱資料,但我了解得越多,反而越糾結,感覺每個人說的都很有道理。」河北大學學生王虎表示,當時只顧著收集各種資料,反而沒有認真思考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學科是什麼,匆匆選擇了一門「熱門」學科,「如果再選一次,我一定優先考慮自己喜歡的專業和城市,在這個基礎上做選擇。」

圖為出現選擇困難問題的原因比例。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五成學生認為生活中出現選擇困難很正常

本次調查顯示,選擇困難現象較為普遍,那麼,大學生對生活中的選擇困難現象持什麼樣的態度?調查顯示,有56.82%的學生認為「很正常,好多人都這樣」,其次認為「無所謂,事情解決了就行」和「不好,這是不獨立的體現」,分別為23.49%和19.69%。

每天到吃飯的時候,中北大學學生金澤都會糾結吃什麼,「站在食堂的窗口前,覺得哪個都想吃,但是讓自己選,就猶豫不決。」金澤說,她很怕在瑣碎小事上做決定,覺得十分麻煩,「但同學們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每天討論吃什麼已經很平常了。」

衡水學院學生孫曉嬈對大學生選擇困難情況持「無所謂」的態度,她認為,雖然選擇的時候遇到困難,比較糾結,但最後不管通過什麼方式能夠解決就可以,「最終結果很重要,選擇困難我也已經習慣了。」

高校教師建議:明確目標,認識想要的,相信自己的選擇

南昌工學院青年教師夏育盛認為,當下「選擇困難」已成為很多學生面臨的問題,小到購物、飲食,大到升學就業。他建議,首先對自己要有一個客觀準確的認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是追求更完美自我的過程。其次是樹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選擇,珍惜當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

桂林理工大學團委教師劉茜雯認為,人生經常面臨著諸多選擇,無論大事小事,在選擇面前,你會怎麼做,是果斷肯定還是猶豫不決,其實都有可能。現在很多大學生在選擇面前,越來越不自信,有甚者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為此,她建議,要破除選擇困難,大學生可以通過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目標,正確認識自己想要的,學會相信和欣賞自己,來增加選擇的自信心,會發現選擇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黃海鑫、王虎、金澤為化名)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實習生 張宇

本文系中青網教育(ID:zqwjypd)原創,轉載請留言並註明出處

留言爆料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選擇困難調查:超九成有選擇困難,主要是購物和飲食方面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選擇困難話題,對全國102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學生有選擇困難情況,主要體現在購物和飲食方面,出現選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目標不夠明確,超五成學生認為生活中出現選擇困難很正常,超三成學生會因此而影響到情緒和生活。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清華教授支招理財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大學生春節消費調查:超7成消費不足千元 近半數花的壓歲錢
    近日,圍繞大學生春節消費話題,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61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7成大學生春節消費沒有做規劃,超7成消費不足千元,超7成沒有超過預算,超4成春節消費經費來自壓歲錢,吃喝、購物、聚會系主要消費類別,超6成認為應理性消費。圖為大學生春節消費錢數是否超過預算比例。
  • 媒體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高校教授支招投資理財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調查顯示近四成大學生經常熬夜 超兩成天天熬夜
    日前,中國青年網對全國1089名大學生展開調查,結果顯示:39.12%的學生經常熬夜,21.3%的學生一周熬夜7天,54.64%的大學生認為可以適當熬夜,87.97%學生認為「熬夜會導致其精神狀態不佳,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學習」,82.74%學生認為「養成早睡早起習慣可以減少熬夜,」玩手機、熬夜習慣、上網成為大學生熬夜主要原因。
  • 大學生脫髮調查: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熬夜失眠為主因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643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半數學生在大學期間開始脫髮,超7成學生處於輕微脫髮狀態,超6成學生曾採取措施緩解脫髮;近8成學生認為脫髮影響學習生活,超7成學生認為脫髮會讓心情變差;「熬夜失眠」「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成脫髮主要原因,超9成學生認為少熬夜能緩解脫髮。
  • 調查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金融詐騙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李華錫) 近日,有媒體報導,安徽一名大學生遭遇校園詐騙案件,損失8萬餘元。此類案件在校園中並非個案,讓大學生了解防範金融詐騙知識,提高金融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為此,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防範金融詐騙話題,對全國10518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過金融詐騙,電信詐騙、非法校園貸、釣魚網站系導致被騙的常見類型,超九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被騙原因是防詐騙意識淡薄,近六成表示喜歡通過短視頻獲取防騙知識。
  •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超7成認為戀愛使學習和生活更有動力
    4成戀愛對象為同校;道德人品和性格長相,是大學生最看重的兩個戀愛條件;超7成大學生認為「戀愛使學習和生活更有動力」;超6成大學生表示「如果遇到愛的人會考慮以後結婚」。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製圖  近7成大學生談過戀愛 超4成戀愛對象為同校  根據中國青年網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
  • 調查顯示超4成大學生自己或身邊人曾遇金融詐騙
    為此,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防範金融詐騙話題,對全國10518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過金融詐騙,電信詐騙、非法校園貸、釣魚網站系導致被騙的常見類型,超九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被騙原因是防詐騙意識淡薄,近六成表示喜歡通過短視頻獲取防騙知識。
  • 調查顯示:超4成大學生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金融詐騙
    此類案件在校園中並非個案,讓大學生了解防範金融詐騙知識,提高金融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全國10518名大學生圍繞防範金融詐騙話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過金融詐騙,電信詐騙、非法校園貸、釣魚網站系導致被騙的常見類型,超九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被騙原因是防詐騙意識淡薄,近六成表示喜歡通過短視頻獲取防騙知識。
  • 大學生情緒調查:超三成有起床氣,超八成可以控制情緒
    結果顯示:超八成學生可以控制自己情緒,超三成學生有起床氣,學業壓力大、對未來迷茫、學生工作繁忙系困擾情緒的主要原因,超五成會因為小事發脾氣,超六成會以聽歌的方式發洩情緒。圖為大學生是否可以控制自己情緒比例。
  • 你有「選擇困難症」嗎?
    生活中,無論是大事小事,常常糾結再三,無法做出決定,這種現象被稱為「選擇困難症」。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84.7%的受訪者自稱有選擇困難症。要克服選擇困難,50.5%受訪者認為應加深自我了解。
  • 調查顯示:大學生壓力主要來源四方面
    新華網廣州1月24日電廣東省青少年工作領導小組24日發布的《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壓力在廣東大學生中普遍存在,79.5%的大學生感覺有壓力,而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家庭期望、就業、考試以及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等。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大學生擔心就業前景,半數畢業後考研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81所高校大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調查顯示:近9成大學生對就業前景擔憂,超5成學生畢業後選擇考研,超7成學生畢業後選擇優先考慮去一二線城市工作,超8成學生期望薪資在5000元以上,超4成學生就業時優先考慮「個人發展前景」,當工作不稱心時超8成學生選擇邊就業邊擇業。
  • 大學生暑假問卷調查:超6成在家中度過,超4成作息不規律
    結果顯示:超6成大學生暑假在家玩手機,近5成學生每天學習不足1小時,超3成學生0點後入睡,超4成學生暑期精神狀態欠佳,近4成學生對暑假生活不滿意,超4成學生暑假作息不規律、身體變差。 圖為大學生暑假度過方式比例。
  • 母親節調查:超5成大學生說過「我愛你」 多數認為陪伴是最好的禮物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43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顯示:超9成大學生知道母親節時間,超9成記得母親的生日、年齡;超8成會在母親節送禮物,超7成認為陪伴是母親節最好的禮物;超9成每周至少主動聯繫母親一次,電話、微信QQ、視頻成大學生聯繫母親的主要方式;半數學生每次與母親通話時長超過10分鐘,超半數曾對母親說過「我愛你」。
  • 選擇困難症真的是因為窮嗎?為什麼會有選擇困難症
    選擇恐懼症,也稱作選擇困難症。顯而易見是不自信和逃避責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識,害怕失敗。患上這種病的人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在幾個選擇中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很恐慌,驚慌失措,甚至汗流浹背,最後還是無法選擇,導致對於選擇產生某程度上的恐懼。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擔心就業前景 半數畢業後考研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81所高校大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調查顯示:近9成大學生對就業前景擔憂,超5成學生畢業後選擇考研,超7成學生畢業後選擇優先考慮去一二線城市工作,超8成學生期望薪資在5000元以上,超4成學生就業時優先考慮「個人發展前景」,當工作不稱心時超8成學生選擇邊就業邊擇業。
  • 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原來熬夜和失眠是罪魁禍首…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643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半數學生在大學期間開始脫髮,超7成學生處於輕微脫髮狀態,超6成學生曾採取措施緩解脫髮;近8成學生認為脫髮影響學習生活,超7成學生認為脫髮會讓心情變差;「熬夜失眠」「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成脫髮主要原因,超9成學生認為少熬夜能緩解脫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