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高校教授支招投資理財

2020-12-14 齊魯壹點

近年來,不少大學生逐漸深入使用金融產品,了解投資理財知識。那麼,有多少大學生參與過投資理財?投資理財過程中主要擔心什麼?偏好哪種投資理財方式?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針對大學生投資理財話題,對全國15157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

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六成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半數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信息

投資者教育是對投資理財的消費者進行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的行為。那麼,有多少大學生聽說過投資者教育?調查顯示:63.67%的大學生沒聽說過投資者教育,32.74%的大學生稍微了解,比較了解的大學生僅佔3.58%。

在接觸「金葵花在行動」大學生創意短視頻徵集活動前,桂林理工大學學生潘菲菲(化名)從沒聽說過「投資者教育」這個概念。由於她日常生活中對投資理財不感興趣,很少有投資行為,也沒有接收過相關科普信息,所以對這個概念知之甚少,「我覺得應該加強一下這方面的教育,畢竟工作後有可能會用的。」

現實中,大學生獲取投資理財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那麼,大學生最希望以什麼形式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呢?根據中國青年網調查顯示:51.04%的受訪者喜歡短視頻的形式,其次是在線或線下課程、書本圖冊和網站圖文稿件,分別佔比30.82%、9.33%和8.81%。

大學生是否有過記帳行為比例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

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學生王巖沒有進行過記帳行為。他認為,現在處於學生階段,花錢雖然零碎但不多,而且自己沒有記帳習慣,「很多電子消費都有帳單和流水,一般用不上記帳。」

和王巖一樣從來沒有過記帳行為的大學生不在少數。調查顯示:有53.37%的受訪者表示沒有過記帳行為。而在有投資理財行為的大學生中,78.58%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父母給的生活費,其次是兼職、獎助學金、勤工儉學,分別佔比7.63%、5.43%和5.24%。

「大學生投資理財可以讓自己對金錢的使用有一個更好規劃,有時候也可以應對一些緊急用錢的情況。」湖南科技大學曾潔進行投資理財有一段時間了。她每月生活費2500元,會用500-700元放進理財軟體進行理財。她認為,大部分學生還都沒有實現經濟獨立,經濟來源大都來源於生活費,所以一般都是使用生活費進行投資理財。

大學生金融投資工具偏好比例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主要考慮因素

本次調查顯示,有46.63%的大學生有過投資理財行為。那麼,他們更偏好哪種金融投資工具?根據中國青年網調查:81.42%的大學生偏好銀行存款,其次是基金、保險、股票、債券,分別佔比40.07%、26.22%、13.07%和11.86%。

對於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張凌雲而言,理財方式就是將錢存到銀行卡收利息。她認為,很多同學會願意選擇存款這種方便簡單的方式,原因是了解的理財形式不夠多,「大多數人可能還是不敢去冒險嘗試一些有風險,自己又並不太熟悉的項目,轉而可能還是偏向於存款這種低風險、可控的方式。」

在投資理財中,許多投資者會著重考慮產品的安全、服務、收益等因素。那麼,大學生對於選擇投資理財產品,會著重考慮哪些因素?調查數據顯示: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收益高低成大學生比較看重的產品條件,分別佔比81.1%、78%和64.27%。

此外,在本次調查中,79.97%的受訪者遇到過不了解相關知識和權益保障方法的問題,還有66.58%的大學生預計未來畢業工作3年內會有投資或理財需求。

山東職業學院學生孟英傑參與投資理財已經三年時間。他考慮到資金限制和安全風險等因素,著重考慮購買大銀行的基金進行投資。「因為大學生本身沒什麼收入,資金來源也不多,所以應該主要考慮產品信譽和安全風險。」他說,雖然收益不是很多,但是基本上沒有風險,他還會繼續考慮參與投資理財。

大學生選擇投資理財產品著重考慮因素比例圖。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 製圖

專家支招:可根據興趣學習投資理財知識 適度付諸實踐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建議,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適度付諸實踐。理財知識學習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挑選適合自己的課程;實踐可以挑選一些公募基金產品,參考理財經理的建議,規避風險,獲得經驗。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團委宣傳部部長王向東認為,有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說明近年投資者教育話題在青年群體中並未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其背後可能存在兩方面原因:一是現有投資者教育存在專業性過深但趣味性不強、實用性欠缺的問題;二是大學生在認知中忽視投資者教育的重要,並在選擇性接受機制下忽視了相關知識獲取。

為此,王向東對大學生在理財方面給出建議,希望每位大學生要做一個熱心的金融資訊關注者。平常多看經濟新聞,關注國家大事和政策信息,同時利用網際網路查看有關短視頻或圖文資訊,學習各種投資理財知識,還可利用課餘時間考一些有價值的證書,比如會計從業資格證、證券從業資格證等,提升自己的價值。

相關焦點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清華教授支招理財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大學生希望獲取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和信息形式比例圖。
  • 麥可思調查報告:中國大學生月均生活費1212元 超三成嘆不夠花
    ——月均消費1212元,男生愛社交 女生愛美食 這份名為「大學生消費理財觀」的調查,採取網絡調查的方式完成,調查對象僅為在校大學生,收回2016年在校大學生的有效答卷共1289份。 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為1212元(不含學費、家庭與學校間往返交通費)。
  • 調查顯示超4成大學生自己或身邊人曾遇金融詐騙
    為此,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防範金融詐騙話題,對全國10518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過金融詐騙,電信詐騙、非法校園貸、釣魚網站系導致被騙的常見類型,超九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被騙原因是防詐騙意識淡薄,近六成表示喜歡通過短視頻獲取防騙知識。
  • 調查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金融詐騙
    為此,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防範金融詐騙話題,對全國10518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過金融詐騙,電信詐騙、非法校園貸、釣魚網站系導致被騙的常見類型,超九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被騙原因是防詐騙意識淡薄,近六成表示喜歡通過短視頻獲取防騙知識。
  • 調查顯示:超4成大學生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金融詐騙
    此類案件在校園中並非個案,讓大學生了解防範金融詐騙知識,提高金融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全國10518名大學生圍繞防範金融詐騙話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身邊人曾遇到過金融詐騙,電信詐騙、非法校園貸、釣魚網站系導致被騙的常見類型,超九成受訪者認為大學生被騙原因是防詐騙意識淡薄,近六成表示喜歡通過短視頻獲取防騙知識。
  • 大學生理財指南丨不想月光?那你一定要學會這些方法!
    所以,小編希望同學們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費,儘量不要負債哦~說到記帳小編最近看到一個針對大學生投資理財話題,對全國15157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不了解投資者教育,超五成希望通過短視頻獲取投資理財信息,超五成沒有過記帳行為,近八成投資理財資金來源於生活費,超八成偏好銀行存款,產品信譽、安全風險成大學生投資理財主要考慮因素。
  • 超三成大學生沒談過戀愛!電子科大校長給男生支招,收穫終身伴侶
    高校開學,最重要無疑是開學典禮校長的「第一課」,主題一般以激勵新生為主,比較嚴肅,而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勇在開學典禮上說起了「愛情」,為男生找女朋友支招,恐怕是第一次吧。這不,在本科生開學典禮上,曾校長直接建議新生:要與四川大學、財大等高校的學友(主要指女生吧)多交流,既涵養跨學科素養,又收穫終身伴侶。大學畢業時還沒有談過戀愛,是成電男生的失敗。至於成電的女生,本來就很優秀,肯定很「搶手」!
  • 大學生金融安全調查:超三成一知半解,近七成遇過信息洩露
    結果顯示:超三成學生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識,近七成學生遇到過個人信息洩露,超八成學生主要通過網絡了解金融安全信息,近九成學生認為應該加強宣傳力度,近九成學生認為面對金融安全問題時刻不能掉以輕心。大學生對金融安全知識了解情況比例圖。
  • 調查顯示:超9成大學生有選擇困難症,主要是在買買買和吃喝的時候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選擇困難話題,對全國102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學生有選擇困難情況,主要體現在購物和飲食方面,出現選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目標不夠明確,超五成學生認為生活中出現選擇困難很正常,超三成學生會因此而影響到情緒和生活。
  • 大學生春節消費調查:超7成消費不足千元 近半數花的壓歲錢
    近日,圍繞大學生春節消費話題,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619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7成大學生春節消費沒有做規劃,超7成消費不足千元,超7成沒有超過預算,超4成春節消費經費來自壓歲錢,吃喝、購物、聚會系主要消費類別,超6成認為應理性消費。圖為大學生春節消費錢數是否超過預算比例。
  • 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超六成返校後去……
    圍繞大學生假期體重變化話題,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1631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近四成胖了4-6斤;缺乏運動、美食誘惑、作息不規律成變胖主因,近六成大學生假期偶爾進行過體育鍛鍊,近九成擔心變胖影響形象,近九成認為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超六成開學後會減肥。
  • 調查顯示近四成大學生經常熬夜 超兩成天天熬夜
    日前,中國青年網對全國1089名大學生展開調查,結果顯示:39.12%的學生經常熬夜,21.3%的學生一周熬夜7天,54.64%的大學生認為可以適當熬夜,87.97%學生認為「熬夜會導致其精神狀態不佳,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學習」,82.74%學生認為「養成早睡早起習慣可以減少熬夜,」玩手機、熬夜習慣、上網成為大學生熬夜主要原因。
  • 大學生脫髮調查: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熬夜失眠為主因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643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半數學生在大學期間開始脫髮,超7成學生處於輕微脫髮狀態,超6成學生曾採取措施緩解脫髮;近8成學生認為脫髮影響學習生活,超7成學生認為脫髮會讓心情變差;「熬夜失眠」「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成脫髮主要原因,超9成學生認為少熬夜能緩解脫髮。
  • 融360報告:超三成受訪者遭遇過理財投資騙局 需警惕理財噱頭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30.22%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或騙局」、「面對投資理財騙局,90後受害最深」、「社交媒體、電話簡訊和網站APP廣告推送為主要渠道」、「股票推薦騙局、網絡賺錢遊戲騙局和網絡博彩騙局成為主要噱頭」……1月14日,融360維度發布《中國大眾投資理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
  • 大學生理財 從理開始學
    從今天起,駐青高校拉開了大一新生報到的序幕。最近在網上,「大一每月生活費多少才合適」的話題引發熱議,參與微博調查的大學新生每月生活費多在1000 -2000元左右。對於很多大學新生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自己掌握這麼多錢的支配權。而家長們卻普遍擔心,孩子支配錢的能力有沒有跟上?
  •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超7成認為戀愛使學習和生活更有動力
    4成戀愛對象為同校;道德人品和性格長相,是大學生最看重的兩個戀愛條件;超7成大學生認為「戀愛使學習和生活更有動力」;超6成大學生表示「如果遇到愛的人會考慮以後結婚」。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華錫製圖  近7成大學生談過戀愛 超4成戀愛對象為同校  根據中國青年網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的
  • 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超六成返校後會減肥
    圍繞大學生假期體重變化話題,對全國 1631 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四成大學生假期變胖,近四成胖了 4-6 斤;缺乏運動、美食誘惑、作息不規律成變胖主因,近六成大學生假期偶爾進行過體育鍛鍊,近九成擔心變胖影響形象,近九成認為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超六成開學後會減肥。
  • 最新調查超五成日本大學生每天讀書時間為「零」
    人民網東京2月27日電(吳穎)據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全國大學生活協同組合聯合會近日公布的第53次大學生生活實際狀態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日本超五成的大學生每天讀書時間為零。這是自2004年採用現今的調查方式以來,讀書時間為零的比率首次超過5成。
  • 大學生起床調查:超7成大學生起床困難,天氣成賴床主因
    在大學生中,有多少人早上起床困難?導致起床困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他們對待賴床持什麼態度?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圍繞大學生起床話題,對全國1166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學生起床困難,靠定鬧鐘叫醒自己,天氣成學生賴床主要原因,超八成學生經常醒來後又睡著,超三成學生不贊成賴床,認為早起有利於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