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理財 從理開始學

2020-12-27 青島新聞網

從今天起,駐青高校拉開了大一新生報到的序幕。最近在網上,「大一每月生活費多少才合適」的話題引發熱議,參與微博調查的大學新生每月生活費多在1000 -2000元左右。對於很多大學新生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自己掌握這麼多錢的支配權。而家長們卻普遍擔心,孩子支配錢的能力有沒有跟上?對此,島城多家銀行的理財師建議,對於沒有固定經濟來源、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大學生來說,在大學期間首先要培養科學的理財觀,學會規劃支出,並且把錢用在刀刃上。

案例:大學三年生活費年年漲

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記者調查發現,對於這個問題,不同家庭條件、不同消費習慣的大學生的答案差異很大,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大學生生活費呈上漲趨勢。


「大一每月生活費1000元,大二每月1200元,大三每月1500元。」小李是島城一所高校的大三學生,她給記者粗略算了一筆帳,「每個月除了吃飯外,還要買衣服和化妝品,聚餐、看電影、充話費,差不多是『月光』。如果碰上『雙11』『雙12』,看到一直想買的東西有折扣,一衝動,當月就花超了。」那麼,生活費花超了怎麼辦?如今,很多大學生選擇「分期來湊」。小李說,她曾經用消費貸款分期購買了某名牌粉底液,「跟父母要錢,他們問東問西,跟同學借錢又不好意思,我怕麻煩,付款時就選了花唄。」不過,她坦言自己有點後悔,因為衝動過後才意識到並不是非買不可的東西,而且消費貸款有一定的風險。

建議:理性消費把握每月收支

「理財的第一步,就是把握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學會記帳,做好規劃。」光大銀行青島分行東海路支行理財經理慈楠楠建議,大學生培養科學消費觀,可以使用記帳APP,記錄自己的每一筆消費支出,看看錢都花在了哪裡,從而把握自己的周收支、月開支。


由於現在很多消費場景都是線上支付,不用現金,非現金類的消費不容易把握尺度。「這一代大學生使用紙幣的機會比較少,很多大學生感覺錢就是帳戶上的一個數字。」慈楠楠說,由於大學生對錢沒有直觀的概念,容易衝動下單,沉迷於消費陷阱,而記帳可以養成控制支出的好習慣。她建議大學生要理性消費,勤儉節約,把錢花在刀刃上。除了節省不必要的支出外,還可以把對自己沒用的東西置換成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比如看完的書可以通過二手書店賣掉後再買新書。另外,理財師建議大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做一些兼職,既能增加收入,也能增加社會實踐,還可以儘快形成對現金的概念,「這樣再花錢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錢只是一個數字了。」


嘗試理財培養鍛鍊財商隨著理財市場的快速發展,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越來越低。理財師建議,大學生節省下來的錢,可以嘗試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大學生的資金主要是父母給的生活費,可能不多,但與其全在活期裡放著,不如嘗試做投資理財。」興業銀行青島分行零售金融部產品經理劉美君建議,大學生可以選擇門檻較低、靈活性較高的現金管理類的銀行理財產品,優點是可以隨用隨取,手機銀行就可操作。而對於獎學金、壓歲錢等較大筆資金,如果一時用不著,慈楠楠建議大學生可以選擇三個月、六個月等固定期限的穩健型理財產品,「比如打算明年寒假旅遊,可以提前做好計劃,今年9月開學的時候買理財,明年寒假旅遊就可以用。」另外,兩名理財師都認為,大學生可以適當嘗試基金定投,既起到強制儲蓄的作用,也慢慢接觸權益市場,「比如每月10日父母打生活費,可以約定11日定投基金100元。」


通過鑽研和了解金融知識,既可以為將來奠定一定的基礎,還可以培養鍛鍊財商,掌握一些理財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大學生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對較低,因此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以謹慎穩健為主。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理財的利與弊!
    有關大學生到底該不該理財,好像一直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 大學生理財的資金來源、是否會影響學習?對人生有什麼影響? 首先,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理財這個遊戲的,當然了,我早已不是學生。 為什麼我說理財是遊戲呢?
  • 大學生理財有多猛:生活費2000元,理財收入8000!!!
    大學生就做到月入8000,可能嗎?還真可能!
  • 大學生理財情況調查報告
    近78%的學生認為,理財很重要,作為大學生需要理財,10.63%的學生認為理不理財無所謂,11.44%的學生認為不重要,原因是根本沒有錢去理財。在大學生眼裡,理財是什麼呢?原來還真有不少人認為理財就是記帳啊!記帳就是記帳嘍,怎麼能叫理財呢!大部分人認為理財是讓錢保值增值,是一種投資,恭喜你們,答對了!整體來看,同學們對於理財的認識還是沒有跑偏的。
  • 大學生理財小白手裡有一萬五的存款,該如何理財呢?
    當時我也挺為難的,學生還是沒有收入的群體,能夠存下15000塊錢的存款,而且還有理財意識,同齡人中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但是作為大學生還是要以學業為重,如果在,學習開支和生活開支以外,還有一筆閒錢,也是可以用來投資的,雖然錢不多,但是能夠鍛鍊一個人的財商思維,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所以假如這15000塊錢的存款是閒錢的話,大財師兄我還是支持學習理財的。
  • 大學生理財乾貨篇(一)
    前兩天說要寫這個話題,大學生理財,因為要收集資料,所以到今天開始寫。不知道朋友們看過多少關於理財的文章,或者書籍。稍微了解過的人,應該都知道,不管你是學生,還是上班族,還是大老闆,還是資本家,都需要理財。人人都需要理財。因為財與生活息息相關。「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已經是一句被念爛的名言了。
  • 最為大學生如何理財掙錢?
    隨著理財意識觀念科普開來,理財的重要性得到空前重視。許多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他們都開始提高他們的財務管理意識,希望在今後進入社會後,奠定良好的經濟基礎。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呢?大學生理財方法一、合理的消費習慣由於大學生大多沒有經濟來源,他的經濟主要來源於家庭父母,在日常消費中,一點不注意可能就會超支每月的生活費用。大學期間需要面對花花綠綠的小社會,在消費上很容易走向弊端。
  • 老班帶你做規劃 大學生理財不再發愁!
    爸媽到也沒說什麼,但是我看到她理財裡的姐妹都說理財要趁早,可是作為大學生的「錢小白」,一沒錢(還都花了),二不懂如何理財(學醫的)。腫麼破?  親愛的錢小白同學,這一課,我們就專門為你來講講大學生群體如何開始理財之路。  理財關鍵詞:記帳、儲蓄、意識、自我提升
  • 支付寶給武漢高校「打借條」助力大學生給拆遷村上理財課
    近日,武漢大學生給安徽拆遷村村民上理財課的視頻火了,網友都稱讚這位大學生是最帥「拆二代「。支付寶官方還向他就讀的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打起了借條,希望支持這位學生在全國農村辦50場理財課,教村民們防騙知識和理財技巧。安徽太湖縣龍安村因城市規劃被拆遷,村裡50多戶都拿到了拆遷補償,折算下來少的幾百萬,多的有上千萬。
  • 如今大學生消費和理財正處於一個怎樣的現狀?
    為此 ,以廣州市的高校為例,分析大學生消費觀念和大學生的理財現狀,旨在進一步引導大學生進行理性合理消費,樹立健康消費觀念,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由於大學生金融知識還是相對匱乏的,所以在選擇金融產品還是較為謹慎的。從調查數據中看出大學生的理財風險偏好大多數都是厭惡風險的,在大學生的心理對於理財的看法是參差不齊的。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理財觀念還是較為缺乏的。
  • 「錢怎麼又花光了」:大學生理財從記帳開始
    由這個學生的引例,我們談談大學生投資理財教育的必要性。01什麼是投資理財教育投資理財教育是對投資理財的消費者進行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的行為。那麼,有多少大學生聽說過投資者教育?有機構專門的調查顯示:63.67%的大學生沒聽說過投資者教育,32.74%的大學生稍微了解,比較了解的大學生僅佔3.58%。
  • 大學生應該如何理財
    說到大學生理財,一部分人首先就會認為「大學生哪有什麼財可理」?其實理財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理財短期內可以實現初步的理財目標,長期來看還能培養自己的理財習慣,積累投資經驗,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那麼大學生如何理財呢?  適合大學生投資的產品特點  大學生要根據自己的群體特點和資金狀況,選擇合適的投資理財產品。
  • 農行城東支行發起大學生理財月活動
    溫州網訊 溫州農行城東支行近日發起大學生理財月,為方便廣大學生辦理金融業務,特別開通了綠色通道,安排專門的窗口和人員對「準大學生」服務。   炎炎夏日,轉眼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一批准大學生在懷著對大學生活美好嚮往的同時,也正在細心準備著上大學時應隨行攜帶的必備用品。
  • 大學生理財指南丨不想月光?那你一定要學會這些方法!
    小編相信很多學弟學妹們都不太清楚每天花了多少錢,而這些錢又都花在了哪裡。
  • 【工作動態】2020年「黃炎培杯」全國大學生投資理財技能大賽閉幕...
    【工作動態】2020年「黃炎培杯」全國大學生投資理財技能大賽閉幕式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成功舉行 2020-12-10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適合大學生的理財方法——黃金積存
    步履匆匆的遠方行者們慢慢的向那個名為故鄉的地方靠攏,其中不乏像筆者一樣的剛剛畢業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群體。在過去的一年,或許曾為19年的壓歲錢欣喜若狂,或許為暑假高額的學費開銷愁眉不展,抑或許為曾經的雙十一雙十二的開銷懊悔不已。總之,當自己踏上了大學這一條道路,與社會的經濟交集自然而然的不可避免。
  • 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 清華教授支招理財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李華錫)近年來,不少大學生逐漸深入使用金融產品,了解投資理財知識。那麼,有多少大學生參與過投資理財?投資理財過程中主要擔心什麼?偏好哪種投資理財方式?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針對大學生投資理財話題,對全國15157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 適合大學生小額投資的穩健理財方式,有哪些?
    有哪些適合大學生投資的小額,穩健型理財方式?對於在校大學生,基本上大部分開銷都來自父母的給予,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在讀期間,一邊做兼職擴展收入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作為大學生能有理財投資的規劃思想,是非常不錯的。
  • 大學生有5000元獎學金,該全部花掉,還是理財與投資?
    而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曾經後悔,自己在大學時沒有認真學東西。而在大學期間,對於某些相對優秀的人來說,獎學金二字想必並不稀奇,但是,得到獎學金後怎麼花便成了難題。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獲得了5000塊錢獎學金,是該拿這筆錢去讀書與健身,還是買基金股票等理財產品?
  • 大學生能用2000元零花錢做什麼理財呢?
    有網友提問——「大學生能用2000元零花錢做什麼理財呢?」,其實,現在理財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意識到了理財的重要性,但是作為一名大學生而言,由於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所以能夠存下來的積蓄不多,抗風險性也比較小。2000元的本金太少,難以形成規模。
  • 媒體調查顯示超五成大學生從未記過帳,高校教授支招投資理財
    近年來,不少大學生逐漸深入使用金融產品,了解投資理財知識。那麼,有多少大學生參與過投資理財?投資理財過程中主要擔心什麼?偏好哪種投資理財方式?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針對大學生投資理財話題,對全國15157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