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學生滿大街」,讀不讀書已經無所謂的論調?

2020-12-12 孖無悔觀教育

讀書無用論起源於滿大街的大學生沒找到理想和工作,他們畢業就失業,與一般的初中生一樣,甚至都比不過小學沒畢業的人。當然,這只是少數學生才會這樣生活得如此落魄,不能代表主流事實。事實證明,學歷越高的群體,在收入,工作,生活,前途等各方面都會比低學歷的要優厚得多。

要說現在大學生滿大街都是,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我們不得不了解一下我們國在1999開始的高校擴招運動:《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是基於解決經濟建設和教育的發展而提出的,其最大的特點是全國所有高校都要擴大招生。

該擴招計劃目標是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以上,基本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此外,2020年全國各地也將全部普及高中教育,到時候只要學生在小學初中不輟學,都有機會就讀高中進而直接普及高等教育。從1999年開始高校擴招至今已經有20年,到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基本算是已經開始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那麼,我們國家為什麼要擴招那麼多大學生呢?這是有一定原因的。1992年我國要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和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很多國企改革後出現了很多下崗工人,國企也不能大規模的接收大學生了。1998年國家基本不分配大學生的工作,讓他們自主擇業,或者雙向擇業。

當時出現的情況就是經濟發展疲軟,大學生就業困難,但是一些企業卻招不到專業的大學生,大學生供求出現了矛盾。1998年經濟學家湯敏提交《關於啟動中國經濟有效途徑—擴大招生量一倍》,建議中央擴大招生數量。建議書稱高校擴招有幾種好處:1、中國大學生數量遠遠不夠,平均數量上還遠低於同等發展水平的國家,甚至連印度都比不上。2、高校擴招可以拉動投資和內需,刺激經濟發展。3、高校數量和教師可以接納更多學生,普及高等教育有利於民族振興。

建議被採納後國家制定了以「 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為目標的擴招計劃。1998年全國高中生報考人數為320萬人,錄取108萬人。到了1999年規模擴招,錄取160萬人,往後都是每次都比上一年擴招幾十上百萬學生,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多達上千萬,錄取人數將近900萬,包括高職高專擴招100萬人在內,高考錄取人數會達到87.29%,2020年高等教育普及之路已經成為現實。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擴招的學生越來越越多,高校教育教學壓力越來越大,教育教學質量明顯下降很多,社會上雖然大學生滿大街都是,但是真正符合工作單位需要的人才的卻沒有幾個,甚至有些技術崗位還缺口幾十萬上百萬人,有些大學生卻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反常現象。2012年,教育部針對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的事實發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教授必須給本科生上課。

高等教育擴招後也曾對國家的經濟和教育等方面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比如高中的升學率變高,更多學生能考上大學,圓大學夢。擴招後,每年畢業幾百萬的大學生,國民學歷與整體素質得到顯著提高,國與國外受教育水平差距逐漸縮小。提升高中錄取率後,很多學生上大學讀書,推遲了他們就業的時間,緩解就業壓力。教育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投資,擴招還可以發展經濟,拉動內需。短時間內實現教育發展階段的飛躍,帶動基礎教育,中等教育等各階段的教育發展。

擴展後的高等教育積極影響很多,消極影響也很多。比如教育質量的下滑和基礎設施的不足,這是擴招後最大,最現實,也最難解決的問題,它涉及到經濟文化等問題,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時間可以解決。擴招政策客觀上扭曲了大學畢業生的供求體系,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就業率和薪水的下降,使大學生的薪水和普通農民工的工資還少,最終讓讀書無用論有了事實論據支撐。

綜上所述,大學生滿大街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優秀的大學生某領域的專業畢業生卻很缺乏。大學生數量上一直在增加,教育教學質量卻降低了,導致大學生的就業都成問題,讀書無用論就越來越盛行。其實,對於我們國家有14億人口來說,目前的大學生還不算多,如果不信看看自己社區,村子裡有多少位大學生,和多少位初中生畢業的學生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相關焦點

  • 研究生已經滿大街都是,非雙不值錢?雙證碩士的含金量到底如何?
    研究生已經滿大街都是,非雙一流不值錢?雙證碩士的含金量到底如何?現在隨著全民學歷的提高,以前很值錢的本科學歷,在如今含金量也在逐年降低。大學學歷如果不是985重點畢業,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優勢。想要未來能夠得到更好的職業發展,最好的選擇是繼續提高自己的學歷。如今大學畢業後選擇考研究生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想要考研究生說起來容易,但真正想要成為985名校的碩士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研究生學歷已經「爛大街」?幼兒園老師招的是碩士,本科白讀了?
    文/小琦說教育最近幾年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熱議的話題,不管是985高校畢業生,還是本科大學生,亦或者是專科生,都會在畢業的時候面臨這個問題。所以現在提升學歷,已經成為了很多學生的目標,這個時候考研就成為了很多人的途徑,研究生的競爭逐年都在增長。
  • 大學生該如何讀書,如何看待讀書?
    1你為什麼會讀書?又或者你為什麼會讀這本書?我們大部分人在最初買一本書,讀一本書的時候,都有明確目標,比如「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本書很流行」「學習需要不得不讀」這就是每個人讀書的最初「目標」。可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卻會讓「目標」模糊化,那麼怎麼才能保持最初的目標呢?
  • 滿大街都是大學生,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上大學真不如打工嗎?
    這樣看來,大學學歷越來越不值錢的情況下,讀大學是否真的有必要呢?還有部分人認為如今滿大街都是大學生,大學學歷已經不值錢,與其花費時間和金錢去上一所一般的大學,不如去學一門技術。技術學精,不愁找不到工作。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讀書真的不如打工學手藝嗎?
  • 大學生「滿大街」的年代,學歷還重要嗎?答案很簡單卻讓人心酸
    今年的高考考生超過千萬,被各類高校錄取的考生有七八百萬,按照這個進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也能達到這個數,真正的是大學生「滿大街」的年代。而每年都有很多的大學生從事著與本專業絲毫不相干的工作,甚至還有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容身之地,有很多本科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
  •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該如何看待部分大學生的「眼高手低」現象
    但如何去評價和看待這種現象,絕對不能從直觀的意義上去評判這種現象,應該從辯證的角度,多方位地去看待這個問題。為什麼要這樣說呢?1.這種現象既然會普遍的存在,肯定有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單一的從直觀的意義上去給出一種批判,是絕對不可取的。
  • 王者榮耀:吉尼Gini離職去美讀書引發熱議!三種論調,你認同哪個
    去年九月,我收到了美國聖託馬斯大學的offer,但那時秋季賽已經開始,和校方溝通後把入學的日期延遲到了今年的3月。在年前,奇妙夜之後我就已經提出了離職的申請。16年從上戲畢業後,我一直都有想要重回校園繼續讀書的願望。在KPL工作的這幾年,我十分熱愛也很感恩我的工作。在年前去面籤的時候,籤約官問我「誰將支付你的學費?」
  • 讀書好還是不讀書好?真的那麼難區別嗎!
    在老家,我一個83年出生,2005年普通本科畢業的人,算不上普通,但也非常普通。成績普通、學校普通、畢業工作更普通。老家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樣,鄉裡鄉親愛點攀比,我這個普通的讀了些書的大學生就顯得有點尷尬了。
  • 滿大街都是大學生,提升學歷多份技能迫在眉睫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滿大街都是」,很多人會根據這個現象得出讀大學沒有用的結論。他們覺得,現在大學生都這麼多了,也就變得不值錢了,讀個本科學歷也沒什麼意義了。,讀大學才會越來越重要。在以前,幾百個人裡都出不了一個大學生的時候,你可以不把大學學歷當回事,因為你受到的競爭壓力還太小。但是現在每10個人裡就有1個大學生,而且每年還在增加,所以競爭就變得越來越激烈。如今大學學歷也正在成為職場人士的標配,你想找個體面點的工作,如果沒有專科以上學歷,那就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 「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還有人說讀書無用嗎?
    「讀書有啥用?你看現在滿大街都是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家長無奈地說。「讀書有啥用?你看那麼多名牌大學畢業的不都給我打工嗎?」只讀過小學的企業老闆說。「讀書有啥用?一天睡覺逃課談戀愛,畢業就失業。」路人說。烏鎮飯局的大佬哪一個不是滿肚子的墨水?
  • 如何看待『大學生寄髒衣服回家洗』
    聽眾朋友,洗衣服本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一浸一揉就能解決,再不濟也可以把衣服扔進洗衣機。可現實情況卻讓人匪夷所思,憑著依賴慣性,大學生把髒衣服寄回家交給父母洗,再通過快遞寄回來,成了郵政的一種新業務。     聽到這項「新業務」,真是讓人覺得啼笑皆非,快遞業確實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
  •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事實上,深圳作為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2.5歲的年輕城市,已經連續29年蟬聯人均購書量全國第一。閱讀,也被視為這座城市創新文化氛圍的重要形成原因。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
  • 青島大學生性觀念很開放 7成人認為同居無所謂
    大學生談戀愛的在高校已經司空見慣。目前,有的高校為了引導大學生能夠走好 「戀愛」這個人生的必經階段,開設了戀愛心理課,受到大學生的追捧。學校的態度,已經從前幾年的「不提倡、不反對」,慢慢地走向正確引導。  對此,不少人都問,戀愛課到底有沒有必要?
  • 研究生爛大街了,還有必要讀嗎?一定要讀!
    很詭異的是,社會上「研究生已經爛大街了,還不如本科生」的言論甚囂塵上。作為大學本科、碩士、博士一路讀下來、最終在高校當了十幾年的教師認為,這種言論可以休矣,我們國家研究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研究生持續擴招要持續進行。
  • 現在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大學應該怎麼讀?
    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知識是未來這幾年內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該怎麼讀呢?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實際上就是迷失掉的,你在家裡每天看微博也在閱讀,你可以在裡面看任何的東西,但是那些跟大學生活的讀書是有區別的,在大學裡,讀書能夠讓你了解並研究當今世界和人類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 中國大學普遍現象:大學生不讀書
    在研究生面試環節,很多學校都會問學生在本科學習中讀過什麼書,然後圍繞學生讀過的書繼續考核,直到問到學生答不上來為止,往往幾個回合學生就敗下陣來。因為很多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安安靜靜坐下來認認真真讀一本書,沒有時間思考問題,課堂教什麼就學什麼,沒有學會如何去學習,只是被動的接受。
  • 【讀書筆記】大學生村官談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對領導幹部提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要求。總書記的這條要求不僅適用於領導幹部,對我們大學生村官來說更需要時刻銘記在心,督促自己養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好習慣。愛讀書,是指要培養讀書的興趣和動力。
  • 本科學歷真的「爛大街」嗎?大學生擴招,讓更多學生接受本科教育
    大學生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的稀罕人物,也很少見一個孩子考上一所普通大學,就要全村跟著慶祝的感人盛況。甚至最近這幾年也開始流行起「本科生已經爛大街」的說法。不論是從企業的招聘要求,還是985院校的集體存在感越來越強,也都似乎在印證著這個說法。
  •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痛批大學生」:揮霍青春,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文/耕耕教育2020年參加高考人數超過千萬,但大家似乎忽略了今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據相關數據調查,2020年將有874萬大學生畢業,並且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讓本就就業形勢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有很多畢業生慌了,也有的畢業生表示無所謂。
  • 如何看待大學生兼職?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大學生和以前的大學生已經有所不同了。現在的大學生大多不如以前的人刻苦學習,因為,讀書已經不再是學生在大學裡唯一要做的事了,現在的大學,要求培養出的是全面型人才。圖片來源於網絡大學生被要求全面發展,越來越多的社團組織和兼職"闖入"了大學。其中,兼職就是很多大學生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大學生會在大學的時候選擇做一些兼職。不過,雖然這個想法是不錯,卻也還是存在一些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