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該如何讀書,如何看待讀書?

2020-12-11 變二十七

1

你為什麼會讀書?又或者你為什麼會讀這本書?

內向其實並不會對一個人的存在感造成多大的損害,真正讓一個人存在感淡薄的,是平庸。

我們大部分人在最初買一本書,讀一本書的時候,都有明確目標,比如「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本書很流行」「學習需要不得不讀」這就是每個人讀書的最初「目標」。

可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卻會讓「目標」模糊化,那麼怎麼才能保持最初的目標呢?根據《實用性閱讀指南》中的方法:「不管讀什麼書,都要帶著主動意識去閱讀,這樣你會更加專注,因此你也會更加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穫。」我們不妨做個實驗,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周圍有多少紅色的物體,在心裡數一數,當你睜開眼睛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的世界裡只有這些紅色物體,這就是主動意識,讀書也這樣,明確自己的「目標」然後,再去閱讀,這樣你才能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當你的才能支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其實,有時候也會問自己,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任何用處呢?其實,當你擁有這個思想的時候,你其實就已經落了下成,因為關鍵原因不在於「讀了多少本書」而是在於「你有過多少行動」。

比如,我最初在讀書的時候,光想著多讀書,讀的書越多越好,讀完這本就換下一本,最後什麼也沒留下,這樣可不行,因為讀書就是為了應用,即使,你只讀過一本書,但是你要是能把這本書讀透,並且把你所學到了轉換成了實際行動,那麼你就沒白讀。

你想得到你從未擁有的東西,就要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把書中的內容付諸行動呢?其實,方法很簡單,比如:一邊讀書一邊做讀書筆記,試圖掌握一本書的結構層次,製作一本書的思維導圖,設立行動目標等等。

我們要記住書,就在那裡。我們並不孤單,當我們心憂難安,面對突如其來的孤獨而不堪承受的時候,當我們悲苦無助,不甘軟弱無力的掙扎而咬牙痛恨的時候,請記住,書中有重塑人生的力量。

讀書讀到一定程度,是可以提升一個人氣場的。但這不是書本的作用,是思考的作用;又或者這不是思考的作用,是主見的作用。胸中有丘壑之人,總是格外清楚自己該作何選擇,怎樣去做。這種隱然的自信,就是一種氣場。它意味著你即使不跟隨眾人也不會惴惴不安。而這就是讀書的意義。

把時間交給閱讀

相關焦點

  • 文科大學生如何寫作讀書報告
    對大學生來說, 尤其如此。精讀可以奠定基礎, 博覽可以開闊視野。本學科基礎性的經典著作是治學的底子, 必須精讀。「讀書先務精而不務博, 有餘力乃能縱橫。」 (《先正讀書訣》) 精讀之後, 最好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文字作品, 這就是讀書報告、讀書札記。寫作讀書報告, 是科學研究的起步。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經說過:「好的讀書報告簡直就是一篇好的學術論文。」那麼讀書報告怎麼寫呢?
  • 【讀書筆記】大學生村官談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對領導幹部提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要求。總書記的這條要求不僅適用於領導幹部,對我們大學生村官來說更需要時刻銘記在心,督促自己養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好習慣。愛讀書,是指要培養讀書的興趣和動力。
  • 如何看待「大學生滿大街」,讀不讀書已經無所謂的論調?
    讀書無用論起源於滿大街的大學生沒找到理想和工作,他們畢業就失業,與一般的初中生一樣,甚至都比不過小學沒畢業的人。當然,這只是少數學生才會這樣生活得如此落魄,不能代表主流事實。事實證明,學歷越高的群體,在收入,工作,生活,前途等各方面都會比低學歷的要優厚得多。
  • 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 「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今年獲評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的《我的二本學生》一書作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黃燈說。
  •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該如何看待部分大學生的「眼高手低」現象
    但如何去評價和看待這種現象,絕對不能從直觀的意義上去評判這種現象,應該從辯證的角度,多方位地去看待這個問題。為什麼要這樣說呢?1.這種現象既然會普遍的存在,肯定有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單一的從直觀的意義上去給出一種批判,是絕對不可取的。
  •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 「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今年獲評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的《我的二本學生》一書作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黃燈說。
  • 徐復觀:應當如何讀書?
    在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子路已經說:「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在今日,讀書在整個為學中所佔的分量,當然更見減輕。可是,讀書固然不是為學的唯一手段,但世間決沒有不讀書而會做出學問,尤其是在大學裡的文科學生。所以對於青年學生而言,「應當如何讀書」,依然不失為重要的發問。我是讀書毫無成績的人,所以只有失敗的經驗,決無成功的經驗。
  • 如何提高讀書效率,達到有效讀書?
    看到後來作者寫到她讀書都會做筆記,所以基本讀過的書都能記得,並且清楚知道書裡面的內容。起初疑惑我也做筆記呢,為什麼人與人的閱讀效率相差那麼大?直到讀了日本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我才恍然大悟,我只知道一味讀書做些摘抄,不知道讀書需要理解內容才能記住,做好筆記才能提升效率。
  • 「讀書無用論」又有市場,作為年輕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
    這個時候「讀書無用論」就開始擁有市場了。昨天就有一個學生來問我,稱老師你的工資才2500元,已經輟學出去的那位同學能拿到三四千的工資,那我們讀書還有什麼前途呢?類似的情況同樣發生在同一天,一些學生到辦公室找我聊天表示「某某的爸爸就是讀書不好,現在還不是當老闆,而在還開上了豪車」「現在網上做直播,打打遊戲就可月入好幾萬」「搬磚似乎一個月也能掙個三四千,還不用早出晚歸」這些問題拋給我,竟讓我無言以對,作為一個邊疆地區月收入僅在2500左右的教師對於這樣的問題確實難以一時間解決。那麼作為教師該如何駁斥這種「讀書無用論」呢?
  • 關於大學生讀書的話題
    大學生讀書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但日前一項在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完成的大學生閱讀現狀調查卻顯示出問題的嚴重性,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大學生表示不知道讀什麼書,同時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如何讀書,並希望獲得專門人士的指導。
  • 碎片化閱讀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常言道,學無止境,讀書確實沒有止境,然而讀書卻有境界。有的人為生計而讀書,有的人為炫耀博學而讀書,有些人為興趣而讀書,有些人則為有獨立的思想而讀書。想要做到第四種境界可以說是難之又難,但只要你願意,誰也不能剝奪你在書本中與世界偉人談心的權利。
  • 我們為何讀書?如何讀書?(1)
    這正是問題所在:作為一個在讀的大學生、研究生,如何為自己的世界觀的形成打基礎?我想從學生生活的特點說起。人其實有兩種生活的:首先是現實的物質生活,它是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同學們有時會覺得每天過著「從宿舍到教室、圖書館到食堂」的三點一線的生活非常枯燥,就是感受到這樣的時、空的限制。
  • 如何看待大學生兼職?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大學生和以前的大學生已經有所不同了。現在的大學生大多不如以前的人刻苦學習,因為,讀書已經不再是學生在大學裡唯一要做的事了,現在的大學,要求培養出的是全面型人才。圖片來源於網絡大學生被要求全面發展,越來越多的社團組織和兼職"闖入"了大學。其中,兼職就是很多大學生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大學生會在大學的時候選擇做一些兼職。不過,雖然這個想法是不錯,卻也還是存在一些隱患。
  • 《快速閱讀術》,學會如何制定讀書計劃,如何寫讀書筆記?
    自四月份開始寫讀書筆記以來,也有近半年時間了,但是仍然沒有一種固定的讀書筆記格式,這一直讓我很困擾。網上有很多固定的讀書筆記格式,比如康奈爾筆記,洋蔥閱讀法裡提到的九宮格筆記,印象筆記裡的筆記模板等。今天,帶著如何寫讀書筆記,如何規劃讀書日程的問題,又重新閱讀了印南都史的《快速閱讀術》這本書。如何寫讀書筆記?印南敦史給出了呼吸式閱讀的方法。1.一行採集:摘取最具有魅力的片段。
  • 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深圳|書香節|蔣方舟|書展|孩子|黃燈
    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
  •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來自第二屆深圳書展的聲音
    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  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  「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今年獲評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的《我的二本學生》一書作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黃燈說。
  • 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最近加入了百家號,嘗試把自己的讀書筆記、電影評論以及人生感悟記錄下來,希望大家共同進步。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煩惱,明明讀過一本書,自己也知道大概內容,但是別人問起你,你卻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讀書筆記沒做好,中心思想沒抓住。所以今天要談的是,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 現在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大學應該怎麼讀?
    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知識是未來這幾年內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該怎麼讀呢?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實際上就是迷失掉的,你在家裡每天看微博也在閱讀,你可以在裡面看任何的東西,但是那些跟大學生活的讀書是有區別的,在大學裡,讀書能夠讓你了解並研究當今世界和人類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 如何讀書才是正確方法?
    在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個讀書與不讀書的人的區別有哪些?」在這個問題下有將近兩千個回答,將近一萬七千人關注,被瀏覽了一千五百多萬次。當初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也許不會想到這個問題會成為熱門,但從這個問題下,我們卻可以看見很多人對讀書的疑惑。許多成功人士在提到如何獲得成功時,都會把讀書放在第一位。
  • 讀書5年,如何高效讀書,我推薦4種實用的讀書方法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針對這個思考,從「我們為什麼讀書」、「怎麼選書」以及『如何高效讀書"三個方面來聊聊讀書這件事。一、我們為什麼讀書?一旦知道自己是讀書是為了什麼,確定了讀書的目標,接著就可以進行第二步,也就是我接下來要談的第二個問題——如何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