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論」又有市場,作為年輕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

2021-01-11 yang老師說教育

前些日子一個輟學的學生到附近的KTV打工,他表示目前他的月收入在三千塊左右,如果平時加班多,可以領到四千多的工資。要知道四千多的工資已經超過了在偏遠地區教書教師的工資,要知道現在我的工資也僅僅是2500塊左右,而作為一名輟學的高中生,能夠在一個四五線城市擁有三四千的工資,對於在校的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而一些老師累死累活也不一定有這樣的收入。這個時候「讀書無用論」就開始擁有市場了。

昨天就有一個學生來問我,稱老師你的工資才2500元,已經輟學出去的那位同學能拿到三四千的工資,那我們讀書還有什麼前途呢?類似的情況同樣發生在同一天,一些學生到辦公室找我聊天表示「某某的爸爸就是讀書不好,現在還不是當老闆,而在還開上了豪車」「現在網上做直播,打打遊戲就可月入好幾萬」「搬磚似乎一個月也能掙個三四千,還不用早出晚歸」這些問題拋給我,竟讓我無言以對,作為一個邊疆地區月收入僅在2500左右的教師對於這樣的問題確實難以一時間解決。那麼作為教師該如何駁斥這種「讀書無用論」呢?

首先第一種方式就是直接回擊學生的言論。一般情況下教師想到的回擊語言是「雖然工作不分高低貴賤,但是你將來當公務員,白領還是去工地搬磚或者是掃大街都是由你的分數決定,就目前的形式而言讀書為將來的你提供的選擇權,讀書越多越好選擇權就越大,不讀書只有別人選擇你而不是你選擇別人」,這樣的話語能夠直截了當地將學生的問題懟回去,這種方法固然好,但是有一個缺點是對於叛逆的學生來說,聽多這樣的話語反而助長其叛逆心理。

第二種駁斥方式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比如說用網絡上一些熱點事件來剖析,如那位北京大學畢業賣豬肉的學生,很多人非常不理解為何堂堂一個北京大學畢業生要去賣豬肉,真的是浪費了學歷,浪費了那麼多年以來的努力,讀書真的太沒用了。但是如今你再去看看這位賣豬肉的北大高材生,你會發現他已經靠賣豬肉賺了18億人民幣同樣是賣豬肉,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大學生賣豬肉,結果也會不一樣,因為他們的發展空間以及人脈資源是不盡相同的。不過這樣的例子雖然很有說服力,但是這個北大高材生的例子離學生太遙遠,很多學生壓根就沒聽說過這個例子。為此這樣的駁斥方式缺陷也很大。

第三種駁斥方式就是通過自身經歷以及學生周邊的人和事來引發學生們的共鳴。首先講解一些自身考教師的經歷,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遇到的關於學歷以及讀書有關的事件,比如說一些地方招聘教師如果是研究生的直接免筆試或者免筆試同時免面試,如果你覺得這是你的隱私,可以告知他們去一些企業招聘的地方,看看一些企業招聘的學歷要求,這樣學生才會懂得「讀書無用論」是如此的荒謬。

在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讀書無用論」的問題上,老教師要比年輕教師有經驗,因為他們所教過的學生較多,看到的例子也很多,他們隨隨便便一個例子就可以將學生說得心服口服,為此年輕教師除了以上三種方式之外,還應向學校的老教師學習經驗。

相關焦點

  • 新「讀書無用論」真在撕裂著鄉土中國,網友:讀書真的有用
    很顯然我們從偉人那裡看到了讀書的好處,不止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是功在千秋的大收穫。一、關於「讀書無用論」的小故事6月18日,雍村清晨。14歲的初二學生王齊早早背起了書包,今天和往常不同,因為他將隨母親一起到自己的學校――雲香九年一貫制學校參加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他打電話問同村的同學張偉要不要一起去,可是電話那頭傳來了另外一個人的聲音。
  • 我們經歷過幾次「讀書無用論」?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至少經歷過四次「讀書無用論」風行的時代,每一次都與社會大環境的變動緊密相關,我們且不去討論「讀書無用論」是否正確,先看看它是怎樣產生的?白卷英雄」——那個年代的「讀書無用」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第一次「讀書無用論」興起了。1966年秋「停課鬧革命」,運動開始了,城市內的學校率先停課,該年底農村學校也陸續停課。
  • 讀書有用論和讀書無用論一樣有害
    前一段時間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然後隨之而來是各種非常有意思的駁斥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個人認為這些隨處可見的反駁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本身並不能真正克服讀書無用論,甚至是讀書無用論的幫兇。簡單來說,兩種觀點實際上是一種。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簡單來說。
  • 我為什麼反駁讀書無用論
    讀書無用論,這個理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眾多人宣傳,有些人認為這個說法不無道理,有些人則認為這個理論大錯特錯,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讀書無用論大概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年輕的時候辛辛苦苦的讀書,最後進入社會取得的經濟效益還不如不怎麼讀書的人多,換句話說就是上了這麼多年學,才掙那麼點錢,所以說最後就覺得讀書無用。第二個方面就是,讀書讀了這麼多年,最後長大了書中大部分的知識都給忘了,那麼我讀書幹嘛呢?
  • 讀書無用論的反思
    「百無一用是書生」,如果說讀書無用,古人已經直接回覆你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書,國家要以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形式推行義務教育,讀書最後的作用是什麼?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現在人人都能認識字了,甚至英語也能簡單看懂一些了,又開始討論讀書無用論來了。為什麼呢?
  • 我們該如何反擊「讀書無用論」?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答案是絕對是有用的。為什麼會有「讀書無用論」呢?我們首先引用一句名言:不要對一件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的說沒意義——袁朗。袁朗要討論讀書有沒有用,首先問問你自己有沒有認真學習,認真讀書?要討論學歷有沒有用,首先問問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畢業生?有不少大學畢業十幾年後的人,看到曾經成績不如自己的小學同學或者其他學歷不如自己或者畢業學校不如自己的人,掙得工資比自己多,就開始怨天尤人,叫嚷讀書無用。
  • 「讀書無用論」漫談
    也正是由於讀書貴、就業難,致使許多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即使在國家義務教育階段全免費、高中高職免學雜費、大學政府資助和貼息貸款的優惠政策下,不少上完初中、識幾個莊戶字的農村學生就不再上學了,少數學業優秀的貧困生不得不望重點高中、大學校門而興嘆。 那麼,讀書真的無用嗎?
  • 從德雲社的學歷如何看讀書無用論?
    德雲社這幾年的發展是迅速的,也漸漸的走入大多數人的視野裡面,他們以相聲的表演形式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其中有熟知的德雲社boss郭德綱,還有在歡樂喜劇人走紅的嶽雲鵬、張雲雷等人。他們其中大多數人的學歷不高卻能做的這般,不禁讓人再回到「讀書無用論」這個問題上面。
  •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讀書無用論」?
    1「讀書無用論」相對應的就是「讀書萬能論」。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讀書最初是貴族們的特權,直到封建時期科舉制度的產生讓農民、商人等群體有機會通過讀書考取功名,金榜題名封妻蔭子,擺脫低下身份成為貴族,從此光宗耀祖!讀書和晉升通道緊密聯繫在一起,讀書成為晉升最佳途徑,從此也成就讀書萬能論。
  • 「985廢物論」和「讀書無用論」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但 985 工程院校仍然是國內頂尖高校的老牌標誌,畢竟所有985工程院校都是雙一流高校,而雙一流高校名單裡不一定有985工程院校名單。但是,即便985高校陣容如此豪華,近年來網上還是有出現類似「985廢物」的聲音。
  • 鼓吹讀書無用論的那些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有用?
    那麼是哪些人在提起過讀書無用論呢?一、一些人云亦云的那些人;在金錢至上的社會中,一切以金錢為主,鄉情,信任,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在金錢的衝擊下變得支離破碎。鼓吹讀書無用論是一種對知識的不屑,用金錢衡量著世間的一切,價值觀的不同,另外由於投資和回報率很難的問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而大學裡的一些頹廢的做法更是讓人難以贊同。
  • 別再相信讀書無用論,拼命讀書是大多數人的捷徑
    讀書無用論 千萬別當真,拼命讀書是大多數人的捷徑。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結束了,2020年的高考,因為疫情,來得晚了一些,但是頻頻傳來的喜報,卻來得剛剛好。最近,朋友圈,微信群基本上被高考狀元刷屏了,各種採訪、各種贊助和獎勵表揚,十年寒窗,一朝成名,著實不易。讀書無用論是本世紀最大的謊言。
  • 本科生為何工資低,這該如何解決,防止讀書無用論
    近幾年,社會上出現這樣一種現狀,那就是本科生畢業之後,工資都比較低,甚至還不如早早輟學就去打工,因此讀書無用論也逐步有了市場,那到底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下面讓我們分析一下:二、現在學校的教育都是停留在書面上,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到的理論知識強,而不去進行實際操作,畢竟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才是有作用的。還有就是學校的教學內容有的和社會上所需要用到的技能可以說是差了好多,因此有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後到了工作崗位是需要自身去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勝任的,當然這並不包括有些優秀的學生早已預料到了這種情況而提前提升自己的能力,這無疑是有先見之明的。
  • 「為什麼要讀書?」孩子提出「讀書無用論」,龍應臺的方法很管用
    文丨洛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孩子都有選擇讀書的權利,有些孩子喜歡讀書,有些孩子卻認為讀書是無用功。孩子的思想有著自己那一套,讀書與否,都要學會做人,才能在社會立足。為什麼孩子會有「讀書無用」的想法?
  • 「讀書無用論」這種東西,總是十年八年的來一次
    輟學的原因,「因為教育質量問題,因為厭學或者學習困難輟學的學生可能佔到輟學學生的60%以上,而且主要是初二、初三的學生。」  自2007年「兩免一補」政策在全國範圍內推開後,加上國內整體經濟發展的帶動,絕對貧困導致無法讀書的現象得到了遏制。即便是經濟因素導致的輟學,多數還是家庭不願意負擔基礎教育增加的成本,而更傾向於讓他們輟學,節約開支,甚至去打工。
  • 辯論中得真知 大學生駁斥「讀書無用論」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5月14日訊(通訊員 程婧)「農民工起薪高於大學生,讀書有用嗎?」「大學生做保安,再次證明讀書無用嗎?」「大學生掏大糞,我們到底該不該讀書?」……近日,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的300餘名學生就在校園裡探討大學生的學習動機,並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你如果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話,不讀書的話,憑什麼在社會上立足,拿什麼自力更生?」
  • 讀書不如當網紅,不高考也能成才?讀書無用論真的正確嗎
    之後我也從這位小朋友那裡了解到,他們班上的同學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偶像明星,很多人長大了都想當明星,還有很多人甚至是想當網紅,想當網紅的還不在少數。當明星我還可以理解,畢竟很多人都有一個音樂夢想或者表演夢想。但把網紅當做自己的人生夢想,就真的沒多大意義了。明星若是能夠留下什麼經典作品的話,就算過個幾十年,也還是會有人會想起他們。
  • 《知否》一句話打臉,「讀書無用論」禍害多少人
    《知否》裡生於古代、長於深閨的明蘭(趙麗穎飾),卻給出現在看也不過時的反駁:「依我看,讀書無用論這話,就是騙人的。」「讀書,畢竟不是女孩子的分內事」,祖母故意陳述的觀念,誘明蘭說出這句話。明蘭反駁「讀書無用論」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下同)明蘭的解釋帶著特定的時代印記。「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閒得慌?
  • 「讀書無用論」重出江湖?怕不是在做夢
    但最近總是聽到一些「讀書無用」的言論,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父母是否還會有這種想法:讀不讀書不重要,還不如早點出來社會學習一門手藝,社會上那些當大老闆的,沒幾個讀過多少書的!這種想法的根源是錯誤的!如果你作為一名家長,還有這種想法的話,請及時改掉這種錯誤的想法;如果你是一名學生的話,請不要聽家長這種胡話!
  • 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還有人在鼓吹「讀書無用論」?
    這幾天,「學歷到底有用嗎」這個話題又登上了微博熱搜,自古以來,對於這個話題的爭論似乎從來沒有斷過,科舉制度和人才選拔制度讓無數學子寒窗苦讀,高考和考研讀博又一直是現代社會越來越熱的主流,「讀書無用論」為何一直有人吹捧,學歷到底有用嗎,讀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