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反駁讀書無用論

2021-01-11 鳳簫吹動

讀書無用論,這個理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眾多人宣傳,有些人認為這個說法不無道理,有些人則認為這個理論大錯特錯,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讀書無用論大概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年輕的時候辛辛苦苦的讀書,最後進入社會取得的經濟效益還不如不怎麼讀書的人多,換句話說就是上了這麼多年學,才掙那麼點錢,所以說最後就覺得讀書無用。

第二個方面就是,讀書讀了這麼多年,最後長大了書中大部分的知識都給忘了,那麼我讀書幹嘛呢?

我認為讀書無用論只是一種片面的、短視的視角,它只看到了某一個時刻,一個人的能力和所擁有的資源不匹配,或者說是文憑和他現在的收入不匹配,就認為這個理論是對的,但是這背後更複雜的原因,讀書無用論並沒有看到。

首先,人生本就複雜難言,沒有哪條路是完全安全,可以確保成功的。在過去的歷史裡,讀書幾乎只是貴族們的特權,到後來封建科舉制,老百姓們才有機會通過讀書考取功名,封妻蔭子。那麼些個寒窗苦讀的日子,最後才有金榜題名的那一刻。因為歷史上教育資源來之不易,所以大多數人比較珍惜,另外讀書與晉升的途徑聯繫密切,所以讀書無用論這個觀點很少出現。

現代社會的教育跟過去相比是井噴之勢,有更多的人有機會去讀書,也就有更多的人有機會去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不得不說這些人也有著千差萬別。

有的孩子,父母是農民,他們常常告訴孩子,我們苦點無所謂,你好好念書,將來會有本事的,相信這句話很多孩子都聽說過。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農村出身的孩子,或許很能吃苦,但是因為視野受局限,他們並不知道,這些知識,該怎麼用來賺錢。他們看到的倒是老家鄰居開挖掘機,已經給家裡買了輛麵包車。對比自己,仍然在大學裡念著不知所以然的書,花著父母的錢。

有的孩子,父母是研究生學歷,早早就讓孩子看書看電影,學英語練舞蹈。這樣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旦選擇努力,那麼他們擁有的視野和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幫助他們看得很遠很遠。

其次,在這麼大的世界中,每個人都走著不同的道路。高考早已成為千軍萬馬的搏殺,最後的勝利者走進好的大學,而失敗者則走進社會的滾滾紅塵中,留下失敗的嘆息,然後就用消極的語氣告訴你,讀書無用,你看我讀過書,最後不還是混成這個樣子。還有的人可能沒讀過書,但是在社會上飽受挫折,那些挫折你可能都無法想像,最終他們成為成功的人士,而那些不願意努力的人就以他們為榜樣,不去讀書,然後這些人就會說,你看他們不是也沒上過學,最後不也是成功了。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讀了很多書,最後年紀大了都忘了,以前初高中學的各種東西等到大了根本就用不到,這樣看,好像讀書也的確沒什麼用。但是我建議你不要這麼想,因為即使這些東西你以後可能用不到,但是人生的終點已定,每個人的壽命都只有那麼久,你有為何不趁這些時間內多體會一下這個世界的美好呢?

讀書,或許不能讓我們直接賺到錢,但是我們還是要讀書,為什麼這樣做,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些知識是正確的,我們確實是要這麼做的,而且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不讀書,你可能什麼都得不到。

相關焦點

  • 「讀書無用論」是錯的嗎,我們能夠反駁嗎,我們有資格反駁嗎?
    現在的網絡上面,自由的言論很多,只要你不談論政治,有時候謠言都能滿天飛,更不必說一些人發表自己的個人觀點了,那是完全沒有什麼限制了,想說什麼就能夠說什麼,只要自己認為對的,只要自己認為有理,黑的都能夠說成白的,更不必說關於讀書的話題,許多人都在宣揚「讀書無用論」,那麼,他們的說法是錯的嗎?我們能夠反駁嗎,而我們是否有反駁的資格呢?從現實的角度看待這句話。
  • 讀書有用論和讀書無用論一樣有害
    前一段時間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然後隨之而來是各種非常有意思的駁斥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個人認為這些隨處可見的反駁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本身並不能真正克服讀書無用論,甚至是讀書無用論的幫兇。簡單來說,兩種觀點實際上是一種。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簡單來說。
  • 高考在即,讀書無用?一張表反駁讀書無用論!
    高考在即,卻有人說讀書無用?廢話不多說,我用這份清單來反駁你,請看。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蘇寧張近東(南京師範大學【學士】)傳統行業:新東方俞敏洪(北京大學【學士】)華住酒店集團季琦(上海交通大學【學士、碩士】 )比亞迪王傳福(中南大學【學士】、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碩士】)萬達王健林 (遼寧大學)萬通馮侖 (西北大學【學士】、中央黨校)看完這份清單,你還覺得讀書無用嗎
  • 用網紅現象反駁讀書無用論,不攻自破!
    幾乎每一代人都遭受過「讀書無用論」的衝擊。特別是在當下網紅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嚮往當網紅,因為當網紅的收入遠遠大於多數寒窗苦讀大學生的收入,不禁讓人懷疑:讀書真的還有用嗎?本文話題:用現實的網紅現象來反駁讀書無用論,希望年輕一代更能認清,知識的力量才是無窮的!
  • 「讀書無用論」漫談
    但面對物價飛漲,樓市居高不下的社會現實,「讀書貴、就業難」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小學幾元錢的學費演變到如今「入園難、上園貴,貴過大學學費」的程度,一個幼兒每年上萬元的學費已不再是新聞了。特別是1999年國家高校擴招後帶來的「就業難」這一事關個人前途和家庭幸福的重大百姓生活問題,直接導致了廣大農村新的「讀書無用論」捲土重來。
  • 有一種讀書無用論,叫做「倖存者偏差」
    這種讀書無用論,在農村裡常常被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像這種讀書無用論,就是典型的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思維當中了。雖然有些個別人,沒有讀過多少年的書,卻因各種機緣巧合與努力下,走向了成功。但是更多的人,卻努力了一輩子,仍然難以成功。
  • 最全面反駁讀書無用論:讀不讀書,有什麼區別?
    讀書有沒有用呢?這個問題已經被說了無數遍,仍然有人高中退學,妄想一夜成名;一些老闆鼓吹讀書無用論,以不讀書為榮;這種怪現象是如何來的呢?筆者今天就來幫大家分析分析。成功具有偶然性,但成功也有基本條件在談到讀書對我們的影響的時候,大部分信奉讀書無用的人,都會舉出一些例子,比如臉譜網創始人,比如鳳姐,比如韓寒。馬克·扎克伯格從哈佛大學退學,創辦臉譜網;鳳姐因為不當言論爆紅,一下子粉絲無數;韓寒退學後三年裡每年出一本書,都是本年度最暢銷的圖書。然而,這些被拿來當作不讀書就能成功的例子,實在是過於無知。
  •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讀書無用論」?
    1「讀書無用論」相對應的就是「讀書萬能論」。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讀書最初是貴族們的特權,直到封建時期科舉制度的產生讓農民、商人等群體有機會通過讀書考取功名,金榜題名封妻蔭子,擺脫低下身份成為貴族,從此光宗耀祖!讀書和晉升通道緊密聯繫在一起,讀書成為晉升最佳途徑,從此也成就讀書萬能論。
  • 從一個讓老師啞口無言的問題開始說起:對讀書無用論的批駁
    從一個讓老師啞口無言的問題開始說起對讀書無用論的批駁有一次老師上課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前一段時間,她去一個學校訪談,其中一個老師說他近一段時間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擾然後她自顧自地說開了,我家開了七八家麻辣燙店,每月進帳四十多萬,既然我不學習吃穿不愁,我為什麼要好好學習?說完之後老師啞口無言,自那以後這個老師就被這個問題所困擾,越想越覺得自己很失敗。這實際上是一個關於讀書無用論的問題,這個老師缺少對物質的價值與成功的評判標準,已經陷入其中的思維陷阱不可自拔了。那麼我們該如何反駁類似的觀點呢?
  • 《知否》一句話打臉,「讀書無用論」禍害多少人
    比這更蠢的,當屬「讀書無用」。知醬之前發的知否相關文章,提到了一些字詞錯誤用法。錯了立正挨打,官方的態度,在後期修復版本裡可見一二。懟過了來說說優點,這部劇在教育的觀念上,倒是值得一誇。刷過劇的朋友,相信你已經知道我要說啥。
  • 別再說「讀書無用論」了,宋運輝就是最大的反駁
    別再說「讀書無用了」,《大江大河》中的宋運輝就是最大的反駁。宋運輝是那一代人的縮影。很多農村來的學子,就是通過刻苦學習考上大學,然後在城市奮鬥。實現身份上的華麗轉變。或者回到農村,運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總之,自己的命運的改變了。這部電視劇,就是一部個人奮鬥史呀。關於《大江大河》中的宋運輝,您還有什麼分享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告訴小編哈。
  • 讀書無用論的反思
    「百無一用是書生」,如果說讀書無用,古人已經直接回覆你了。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書,國家要以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形式推行義務教育,讀書最後的作用是什麼?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現在人人都能認識字了,甚至英語也能簡單看懂一些了,又開始討論讀書無用論來了。為什麼呢?
  • 從德雲社的學歷如何看讀書無用論?
    他們其中大多數人的學歷不高卻能做的這般,不禁讓人再回到「讀書無用論」這個問題上面。我認為這是兩回事,為什麼呢?首先,相聲是屬於民間說唱曲藝,是藝,簡單的說是學藝。相聲說起來也算是比較難學的,從相聲的入門到登臺其實需要很久的時間去學習的,期間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有的還不一定就能學會。
  • 我們經歷過幾次「讀書無用論」?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至少經歷過四次「讀書無用論」風行的時代,每一次都與社會大環境的變動緊密相關,我們且不去討論「讀書無用論」是否正確,先看看它是怎樣產生的?白卷英雄」——那個年代的「讀書無用」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第一次「讀書無用論」興起了。1966年秋「停課鬧革命」,運動開始了,城市內的學校率先停課,該年底農村學校也陸續停課。
  • 兩次考上北大均放棄,為何說這也是一種「讀書無用論」
    當然,復不復讀,為什麼而讀,是個體的選擇,旁人無從幹預。關鍵是這些個體的現象,折射出了一些普遍的公共問題和微妙的社會心態。比起高等教育帶給人的學識教育、思維鍛鍊、眼界培養、心境提升等長遠的益處,更願意抓住當下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金錢利益。這是一種短視的功利主義思維,何嘗不是「讀書無用論」的一種表現。
  • 「為什麼要讀書?」孩子提出「讀書無用論」,龍應臺的方法很管用
    文丨洛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孩子都有選擇讀書的權利,有些孩子喜歡讀書,有些孩子卻認為讀書是無用功。孩子的思想有著自己那一套,讀書與否,都要學會做人,才能在社會立足。為什麼孩子會有「讀書無用」的想法?
  • 別再相信讀書無用論,拼命讀書是大多數人的捷徑
    讀書無用論 千萬別當真,拼命讀書是大多數人的捷徑。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結束了,2020年的高考,因為疫情,來得晚了一些,但是頻頻傳來的喜報,卻來得剛剛好。最近,朋友圈,微信群基本上被高考狀元刷屏了,各種採訪、各種贊助和獎勵表揚,十年寒窗,一朝成名,著實不易。讀書無用論是本世紀最大的謊言。
  • 讀書無用論有多可怕:那些不讀書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讀書無用論有多可怕:那些不讀書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讀書有什麼用啊?就在9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就近年來農村地區流行的「讀書無用論」提出問題,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對此做出回應:他承認「讀書無用論」的確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大行其道,這是一個客觀而現實的問題,如果家長們認為,讓孩子上學無法讓他們接觸到更好的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自然會質疑讀書的重要性。
  • 為什麼「學歷無用」、「讀書無用」之類的論調一直存在?
    長期以來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我可以大膽預測,積極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人,大多是從讀書中獲益然而卻別有居心或者另有所圖的人。真正沒讀過什麼書的人反而不會宣揚這種論調,一來是因為他們缺少傳播的介質,二來是因為他們往往對自己沒能有讀書的機會,或者沒能好好珍惜讀書的機會而追悔莫及。我認識一些沒有讀書但是人生得意的人,他們經常對自己沒有文化而頗感遺憾甚至是悔恨,他們往往相信如果當初多讀書,現在一定會更好。而至於那些因為好運又或者其他原因一夜暴富的人,他們中的部分人得意忘形而宣稱讀書無用,不值一駁。
  • 讀書無用論,並不一定是錯的
    那就是「為什麼班上的小混混當上了老闆,而成績好的還在為首付發愁?」關鍵是這個問題,你說是還是不是,都很微妙。如果你說不是,那身邊立刻有人可以連名帶姓舉出誰家那誰誰的案例,光速糊你熊臉。如果你說是,那更奇怪了,小混混當上了老闆怎麼了,在歷史悠久的中華五千年裡,乞丐也能當皇帝。至於成績好的還在為首付發愁,也不是新鮮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