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光是人生最為璀璨的年華,雖然只有短暫的4年時間,卻是人生當中最為關鍵的黃金時期。在這沒好而閃亮的歲月裡,最有意義的收貨不是畢業後的一紙文憑,而是學習於成長。
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知識是未來這幾年內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該怎麼讀呢?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實際上就是迷失掉的,你在家裡每天看微博也在閱讀,你可以在裡面看任何的東西,但是那些跟大學生活的讀書是有區別的,在大學裡,讀書能夠讓你了解並研究當今世界和人類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李苦禪曾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書可以開闊視野,磨礪思維,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對於即將步入大學生尤為重要。
那麼,我們該如何讀書呢?我想我們不能僅僅為了讀書而讀書,而要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我認為在大學期間讀書一定要加以選擇,選擇有意義,有營養的書籍進行閱讀,面對浩如煙海的圖書,若不加以選擇,便如走入迷宮一樣,越讀越迷茫,既浪費時間又毫無收穫。
其次,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常試用批判性的思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
此外,在進行閱讀時一定要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這件事是不能投機取巧的,不能耍小聰明,讀書是通過自己的腦子,通過自己的眼睛讀到自己的心裡去的。
總而言之,作為大學生要充分利用寶貴時間進行閱讀,不斷豐富學識,鍛鍊思維,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