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出版

2020-12-11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出版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 著名新聞記者、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南振中與大學生談讀書學習的新書《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日前由新華出版社出版。

  南振中曾任新華社總編輯,撰寫過許多有廣泛影響的新聞作品,出版有多部專著。2013年4月,南振中擔任母校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兩年間,他召開20多次師生懇談會,圍繞新聞傳播學科和專業教育中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2015年元旦前夕,南振中專門針對大學生讀書問題進行系統調研,向7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發放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學生的讀書興趣、動力、方法、經驗體會及矛盾困惑等諸多方面。南振中從同學們交回的答卷中篩選出70多個有代表性的問題,研究和思考後分別寫了回信。3月9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這些回信發到了提交答卷的大學生手中。

  本書精選了南振中寫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他在書中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閱讀體會,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地與大學生溝通交流,幫大家解疑釋惑。此書為當代大學生的讀書學習提供了有益指導。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一位老院長給大學生的75封信:大學該怎麼讀
    原標題:一位老院長給大學生的75封信  近日,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該院院長南振中贈送的400本籤名新書《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每部新書的首頁都有親筆題字,書中還夾了一封信函,每封信的內容都不盡相同。
  • 《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從心靈出發與學生溝通
    廣告學專業一位同學發言說:「高中階段學習目的明確,苦熬苦拼,就是為了考上一個好大學。走進大學校門,老師管得不那麼緊了,自由支配時間明顯增多,目標也越來越模糊,失去了拼搏的動力。」還有一位同學說:「高考前的衝刺太苦了,該喘喘氣了。」通過幾次座談,我了解到大學生與高中生學習環境、學習方式有很大差異。高中生學習主要靠老師傳授,大學生學習主要靠個人領悟。
  • 《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高考結束了,但求知之路...
    但是,面對即將進入大學生活的你,知道大學到底應該如何學習嗎?激發學習熱情的辦法很多,其中一條就是把學習培養成為一種個人愛好。人的愛好多種多樣:有的喜歡爬山,有的喜歡打球,有的喜歡遊泳,有的喜歡跑步,有的喜歡唱歌,有的喜歡跳舞。具體到每一個人,把什麼當成自己的愛好,主要靠自己去選擇。
  • 《大學該怎麼讀》引發師德師風討論
    利用春節假期給大學生一一回信,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南振中的「寒假作業」引發廣泛關注(本報3月20日有詳細報導)。《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日前由新華出版社出版。5月6日,《大學該怎麼讀》出版座談會在鄭州大學舉行。怎樣像南振中那樣為師、如何進行師德師風建設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探討的焦點。
  • 一位老院長給大學生的75封信
    近日,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該院院長南振中贈送的400本籤名新書《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每部新書的首頁都有親筆題字,書中還夾了一封信函,每封信的內容都不盡相同。
  • 《大學該怎麼讀》 看完你就知道了
    鄭州大學新傳院院長南振中的新書《大學該怎麼讀》  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文/圖  3月13日,《河南商報》刊發了「鄭州大學新傳院院長南振中寒假期間給學生寫70多封回信近9萬字」的報導。現在機會來了,南先生給學生的回信已結集出版。  大學有沒有起跑線?書該怎麼讀?拖延症怎麼破?話怎麼說才得體?大學生的很多困惑,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疑問  你是會迅速起跑 還是在原地踏步?
  • 品讀|寫信,回信,已成為古典而文藝的回憶
    書架上經常疊著百多封未回之信,「債齡」或長或短,長的甚至在一年以上,那樣的壓力,也絕非一個普通的罪徒所能負擔的。一疊未回的信,就像一群不散的陰魂,在我罪孽深重的心底憧憧作祟。理論上說來,這些信當然是要回的。我可以坦然向天發誓,在我清醒的時刻,我絕未存心不回人信。問題出在技術上。給我一整個夏夜的空閒,我該先回一年半前的那封信呢,還是7個月前的這封?隔了這麼久,恐怕連謝罪自譴的有效期也早過了吧?
  • 西安大學封了,大學生「瘋」了
    - 01 -封閉式管理,究竟怎麼封閉?「XX大學封閉管理」「封校狀態下的大學生」「大學什麼時候解封」@西西西安工程大學研三學生對於@西西來說 ,他們學校從9月2日開始封校,截至目前他已經超過兩個禮拜沒出校門了。幾天前,好朋友來學校看他,隔著校門的柵欄分明覺得像是「探監」。
  • 溫家寶總理給日本大學生回信:我很想念你們(圖)
    「我很想念你們」  ——溫家寶總理給日本大學生回信  「上智大學的同學們:收到你們精心設計,充滿深情的別致來信,心裡感到非常高興。你們樸實的語言和照片上的笑臉,讓我想起和你們一起打棒球的歡快情景。我很想念你們!」
  • 漯河一大學組織學生給父母寫家書 收到回信後讀哭很多人
    沙澧河畔 30餘名大一學生共讀家書5月30日下午,涼爽的夏風拂過沙澧公園的草坪上,30餘名大學生在這裡圍坐成一圈,他們的輔導員陳明傑拿出一沓信,逐個分發給大家,這是一封封父母寄來的信。「當時,陳老師讓同學們把家書朗讀出來,聽著其他幾名同學讀的內容,心裡就有點酸酸的,想著等會可千萬別落淚啊。」該校藝術設計系美術教育專業的何思君說,沒想到輪到自己讀的時候,剛讀了兩句,眼淚就止不住的奪眶而出。 自5月30日那次「紙短情長」活動之後,何思君依然會時不時拿出家書來看。
  • 成都18歲小信蟲收到81封各國名人回信
    這封信的封面上,工整地寫著信件最終的目的地「P.R. CHINA 四川成都」。跨過海峽、陸地和萬裡長空,這封信最終被一個18歲的高三男生接在手中。「牛津國際公學成都學校楊恩皓(Andy),有你的信件。」站在學校收發室中,楊恩皓拆開信,裡面是一份來自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禮物,一張籤著他姓名「Tony Blair」的照片。
  • @青年學子,我們一起來讀懂總書記的這封回信
    新華網 程瑤  【學習進行時】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這封情真意切的信是寫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118名畢業生的,也是寫給全國千千萬萬青年學子的。
  • 北大馬院學子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
    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以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精神,7月13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研究生會通過線上舉辦學習交流會。線上學習交流會會議由錢婷朗讀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封回信全文。聆聽了總書記的回信之後,學院碩博研究生代表分別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了感悟。
  • 鍾南山給柳州小學生回信啦!124個孩子每人一封,內容令人感動……
    來源:南國今報這兩天柳州市竹鵝小學校長吳蓉的一條動態成了朋友圈的大熱門,朋友們紛紛轉發,而剛開學的竹鵝小學的孩子們得到這個消息也是驚喜萬分,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鍾南山爺爺給這所學校的孩子們寄來厚厚一沓回信,足足124封。
  • 現在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大學應該怎麼讀?
    大學時光是人生最為璀璨的年華,雖然只有短暫的4年時間,卻是人生當中最為關鍵的黃金時期。在這沒好而閃亮的歲月裡,最有意義的收貨不是畢業後的一紙文憑,而是學習於成長。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知識是未來這幾年內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
  • 清華創客:總理回信是青年節最好的禮物
    5月4日,24歲的大學生肖宗祺在微信朋友圈這樣記錄。「禮物」是一封來自中南海的回信。下午3點,這封回信遞到「清華大學的學生創客們」手中,發信人是「李克強」。「青年願創業,社會才生機盎然;青年爭創新,國家就朝氣蓬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信中指出。「當時我們正在討論活動策劃方案。」清華創客空間創始人畢瀅告訴人民網記者,「收到總理的回信太激動了!」
  • 柳州這個小學124名學生,每人獲鍾南山院士回信
    新學期伊始,柳州市竹鵝小學校長吳蓉的一條動態成了朋友圈的大熱門,引得朋友們紛紛轉發,而剛開學的竹鵝小學孩子們得到這個消息也是驚喜萬分,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鍾南山爺爺」給這所學校的孩子們寄來厚厚一沓回信,足足124封。
  • 西安交大出版社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
    2020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對人教社基礎教育教材的出版工作進行了肯定,並在回信中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良傳統,推進改革創新,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引發...
    「總書記給咱們回信了!」連日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內一片沸騰,激動之情寫在師生們的臉上。  7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
  • 習近平新年賀詞中提到「四封來信」,是什麼信?他又是怎麼回的?
    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四封來信,和習近平主席的回覆。  習近平總書記給西藏隆子縣玉麥鄉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  幾十年來,桑傑曲巴和他的女兒卓嘎、央宗在西藏隆子縣玉麥鄉接力堅守,譜寫了愛國守邊的動人故事。  西藏隆子縣玉麥鄉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山陡路險,交通閉塞,現有9戶、32位鄉民,是我國人口最少、人均面積最大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