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高考結束了,但求知之路...

2020-12-15 中國財富網官方

高考剛剛結束,很多學生都沉浸在高三與高考結束的喜悅當中。但是,面對即將進入大學生活的你,知道大學到底應該如何學習嗎?

激發學習熱情的辦法很多,其中一條就是把學習培養成為一種個人愛好。

人的愛好多種多樣:有的喜歡爬山,有的喜歡打球,有的喜歡遊泳,有的喜歡跑步,有的喜歡唱歌,有的喜歡跳舞。具體到每一個人,把什麼當成自己的愛好,主要靠自己去選擇。人的愛好一旦形成,就不會計較它的苦和累。有人作過測算:一個體重60千克的人,遊泳1小時消耗360卡路裡的熱量;打羽毛球1小時消耗456卡路裡的熱量;跑步1小時消耗900卡路裡的熱量;爬山1小時消耗的熱量會更多。喜歡運動的人常常累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可是很少有人抱怨苦和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運動已經成為他們自己選擇的一種愛好。長時間裡持續不斷地愛好同一項運動,就會養成不容易改變的習慣,苦和累也就融入了快樂的感受之中。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喜愛運動那樣,把學習選擇為個人愛好,進而培養成為一種良好習慣呢?

學習的樂趣可以從三個方面去體驗:一是打破「眼界局限」的樂趣。1925年秋,埃德加·斯諾考進美國密蘇裡大學新聞學院。他閱讀了馬克·吐溫的《赫克培姆·芬》。

這部小說描寫主人公沿密蘇裡河漂流的故事,打開了斯諾的眼界,引起他的遐想。他和另一夥伴也想扎一個木筏,沿著密蘇裡河進行漂流旅行。這部小說成了斯諾嚮往冒險旅行的原動力。後來,斯諾又從《悲慘世界》一書中發現了某些外國人物,雨果為他打開了一個陌生的新世界。斯諾從閱讀中感受到了打開眼界的樂趣。

二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樂趣。英國哲學家培根在《論學問》一文中說:「閱讀使人充實,讀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閱讀有助于堅定人生追求、提升思想境界、增添精神力量,你們可以從閱讀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三是拓展認知空間的樂趣。學習可以把「無知」轉化為「有知」;持續學習可以把「知之甚少」轉化為「知之較多」。這種無止境的追求,蘊含著極大的樂趣。

有的年輕朋友問:「我們也知道學習重要,可就是『三分鐘熱度』。怎樣才能克服這種毛病?」學習激情不能僅靠外部約束來維繫,主要靠學習成果和思考成果來點燃。新傳院傳播學專業2014屆碩士研究生郭晨,酷愛讀書,並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研究成果。她參與由汪振軍教授主持的《文化產業創新研究》《中原文化改革發展問題研究》《鄭州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問題研究》,均獲獎。她還獲得2012年河南省碩士研究生英語演講比賽優秀獎、鄭州大學第八屆研究生論文大賽二等獎、鄭州大學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集體三等獎。畢業前夕,郭晨談起大學生活感悟時說:「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是人們為什麼堅持讀書學習,就是因為這件事讓我們感到痛並快樂著。為了儘早嘗到讀書的甜頭,我邊輸入、邊輸出。當自己的付出得到社會認可時,就會感到快樂,從而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去讀書學習。」(本文節選自《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有刪改)

《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

南振中 著

ISBN: 9787516616062

新華出版社 2015.4

定價:38.00元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出版
    原標題:《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出版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 著名新聞記者、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南振中與大學生談讀書學習的新書《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日前由新華出版社出版。   南振中曾任新華社總編輯,撰寫過許多有廣泛影響的新聞作品,出版有多部專著。
  • 《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從心靈出發與學生溝通
    廣告學專業一位同學發言說:「高中階段學習目的明確,苦熬苦拼,就是為了考上一個好大學。走進大學校門,老師管得不那麼緊了,自由支配時間明顯增多,目標也越來越模糊,失去了拼搏的動力。」還有一位同學說:「高考前的衝刺太苦了,該喘喘氣了。」通過幾次座談,我了解到大學生與高中生學習環境、學習方式有很大差異。高中生學習主要靠老師傳授,大學生學習主要靠個人領悟。
  • 一位老院長給大學生的75封信:大學該怎麼讀
    原標題:一位老院長給大學生的75封信  近日,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該院院長南振中贈送的400本籤名新書《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每部新書的首頁都有親筆題字,書中還夾了一封信函,每封信的內容都不盡相同。
  • 一位老院長給大學生的75封信
    近日,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該院院長南振中贈送的400本籤名新書《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每部新書的首頁都有親筆題字,書中還夾了一封信函,每封信的內容都不盡相同。
  • 《大學該怎麼讀》引發師德師風討論
    利用春節假期給大學生一一回信,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南振中的「寒假作業」引發廣泛關注(本報3月20日有詳細報導)。《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日前由新華出版社出版。5月6日,《大學該怎麼讀》出版座談會在鄭州大學舉行。怎樣像南振中那樣為師、如何進行師德師風建設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探討的焦點。
  • 《大學該怎麼讀》 看完你就知道了
    鄭州大學新傳院院長南振中的新書《大學該怎麼讀》  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文/圖  3月13日,《河南商報》刊發了「鄭州大學新傳院院長南振中寒假期間給學生寫70多封回信近9萬字」的報導。現在機會來了,南先生給學生的回信已結集出版。  大學有沒有起跑線?書該怎麼讀?拖延症怎麼破?話怎麼說才得體?大學生的很多困惑,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疑問  你是會迅速起跑 還是在原地踏步?
  • 大學生「沒用」?讀不讀大學的差距,看完這5點真相你就懂了!高考再...
    2020年,該群體數量預計達到874萬人。 2 讀不讀大學的區別 群體數量的不同 在中國,大學生真的遍地都是嗎? 其實並不是!
  • 大學生「沒用」?讀不讀大學的差距,看完這5點真相你就懂了!高考再累也值了
    這幾天,#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的話題衝上熱搜,引發眾網友的熱烈討論,當你仔細看看網友們的評論,會發現大家都是傾向性地表示:差別當然大!@秦古雙萌:差別當然大啦,我讀了大學,現在還覺得自己是個寶寶,我那些沒上大學的同學,大都已經有寶寶了,有的都生二寶了,上學真好!
  • 清華、港中大(深圳)、北大都給考生回信!哪封戳中你心了?
    高考已過去半月有餘,結束了短暫的調整期,考生和家長馬上又將投入到志願填報的工作中。無論如何,正值青春的考生們要明確, 高考失利不代表人生的失敗,永遠不要放棄夢想和拼搏。  深圳新聞網訊 高考已過去半月有餘,結束了短暫的調整期,考生和家長馬上又將投入到志願填報的工作中。
  • 高考結束後的第一件事——謝謝你沒有收到那封信
    今天看到一個話題:#高考結束後的第一件事#回想起自己,那年高考結束了,我小心翼翼地將珍藏已久的信件投入信箱。那是一份青春歲月的見證,亦是一份少女情懷的抒發。後來,我並沒有收到回信。雖然也會有失落感,但是211的錄取通知書,讓我知道新的天地正在等待著我。沒有進入玫瑰園,卻已收穫綻放的花香。對他的欣賞,鞭策自己不斷努力,比肩優秀,收穫成長的快樂。
  • 北大馬院學子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
    《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以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精神,7月13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團委研究生會通過線上舉辦學習交流會。線上學習交流會會議由錢婷朗讀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封回信全文。聆聽了總書記的回信之後,學院碩博研究生代表分別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了感悟。
  • 大學生「沒用」?讀不讀大學的差距,看完這5點真相你就懂了!
    既然大家一致認為:讀不讀大學差別大,這個問題又為何會衝上熱搜,引發激烈討論呢?據教育部統計,2017年中國大學畢業生達795萬人;2018年畢業生突破800萬大關,高達820萬人;相比十年前,如今大學生數量可謂是翻了很多倍,很多人覺得:現在大學生街上一抓一大把。
  • 西安大學封了,大學生「瘋」了
    - 01 -封閉式管理,究竟怎麼封閉?「XX大學封閉管理」「封校狀態下的大學生」「大學什麼時候解封」於是,網絡上便開始盛傳「封校大學生請假理由集錦」。請假時間超過三天,則在假期結束回學校時,需要帶著核酸檢測證明。@林一風說,其實在上個學期,從五月初到七月底,他們也是那些被封校的孩子。在食堂吃飯、取快遞也成為了一項耗時、耗力的活動。
  • 高考結束後,該不該去日本留學?
    正值畢業季,大輝醬最近收到了很多糾結高考後如何規劃的問題,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高考結束後,該不該去日本留學?想要去日本留學的同學該如何進行準備。去日本考大學也是需要經歷「留學生高考」的,簡稱EJU考試。它是面向留學生的統一考試,參加完留學生考試之後,然後進行目標大學的出願和校內考筆試面試,最終全部合格的同學,就可以被錄取了。 那麼哪些同學適合高考後就去日本讀學部呢?★首先是國內用日語參加高考的同學。
  • 高考結束,留學起步—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帶你順利走上留學之路
    高考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  實際上,無論「高中」還是「落榜」,學生們都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尤其是在高考成績不理想,可能無法進入心儀學校、專業的時候,許多學生選擇了出國留學。  那麼,考得好還能不能錦上添花?高考失利又不願入讀專科就真沒有出路了嗎?
  • 高考結束,想「免費」讀大學,有3條路可走,學生和家長鬚知
    高考結束之後,高三學子們即將踏上徵程,前往嚮往已久的「象牙塔」,對於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來說,如果想免費讀大學,其實有3條路可走,學生和家長都有必要了解。現在國家非常重視大學生當兵,現在徵兵的重點也是向大學生傾斜,大學生參軍入伍可以分為這幾種情況,分別是高校新生入伍,在校生和大學畢業生入伍。大學生當兵在部隊有很多發展的「機遇」,比如在部隊考士官學校,考軍校,專升本,提幹,轉士官,轉文職等等。
  • 孩子高考結束,別再放任自流了,讓孩子多經歷這些有助於大學成長
    ,會更加有助於孩子以後在大學裡面的發展和成長,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所以趁高考完的這段時間,一定讓孩子多讀一些有意義的書,這樣才能在精神層面更好的提升自我。4.提前了解大學,為自己的大學生涯做好一定的規劃很多人和我一樣,上大學之前,對大學其實是比較陌生的,不懂在大學裡面到底該怎麼去提升自我。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個80後CEO給大學生的忠告
    「有了目標,就像安上了加速器」中國的高等教育很糟糕,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關鍵是高中學生和家長們不知。高考,至今被封為魚躍龍門的最佳渠道。但同一時刻,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在經歷一場高等教育的質量下行。曾經引以為傲的素質教育節節敗退,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們也不再胸懷夢想、力圖改變世界,而是一頭扎進早已被設計好的道路,複製他們父母的生活。
  • 溫家寶總理給日本大學生回信:我很想念你們(圖)
    「我很想念你們」  ——溫家寶總理給日本大學生回信  「上智大學的同學們:收到你們精心設計,充滿深情的別致來信,心裡感到非常高興。你們樸實的語言和照片上的笑臉,讓我想起和你們一起打棒球的歡快情景。我很想念你們!」
  • 漯河一大學組織學生給父母寫家書 收到回信後讀哭很多人
    沙澧河畔 30餘名大一學生共讀家書5月30日下午,涼爽的夏風拂過沙澧公園的草坪上,30餘名大學生在這裡圍坐成一圈,他們的輔導員陳明傑拿出一沓信,逐個分發給大家,這是一封封父母寄來的信。「當時,陳老師讓同學們把家書朗讀出來,聽著其他幾名同學讀的內容,心裡就有點酸酸的,想著等會可千萬別落淚啊。」該校藝術設計系美術教育專業的何思君說,沒想到輪到自己讀的時候,剛讀了兩句,眼淚就止不住的奪眶而出。 自5月30日那次「紙短情長」活動之後,何思君依然會時不時拿出家書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