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麼讀書才是沒有白讀?

2020-09-05 宋洪大課堂

應該怎麼讀書?

時常看到朋友圈有人曬書單時說「我這一年讀了多少本書」。但事後,你有問過自己,看了這麼多書,書裡的知識你都吸收了嗎?你都運用了嗎?通過讀這些書,你是否真的比以前進步了? 比以前好多了? 比以前更有洞察力?或者,只是要經過市場的閱讀?我們時常會抱怨說,為什麼我看了很多書,卻感覺合上書之後,我完全不記得這本書裡究竟講了哪些內容,有一種白看了的感覺!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叫《為什麼你看了很多書,卻依然感覺什麼都沒有學到》,我也對自己過往以來的讀書經歷進行了回顧和梳理,發現了一些自己在讀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相信,大部分人讀書時,肯定一開始都會帶著問題去讀這本書。或者說在讀書的過程管理中常著疑問,我自然也不為外,但有很多時候,我會不斷發現學生自己讀完一本書後,吸收學習效果並不是可以很好,也沒有我們看到他們自己在生活環境中有了多大的改變和進步,而不好的原因究竟出現在哪裡呢?事實上,有知識之間未建立連接。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就是書中講到一個新的理論知識的時候,比如,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囚徒困境,書上也專門對這個混念進行了聞述和解釋,你當時好像也理解了這些闡述和解釋,當你看完整本書後,你本以為收穫滿滿。哪知合上書的那一刻,你卻完全忘記了一個囚徒生活困境的意思。我們究竟怎麼了! 這說明我們沒有真正吸收書中的知識。

當我們讀到一個有用的理論知識時,其實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書裡的信息解釋,而應該融會貫通,去回想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哪些現象可以被這個理論知識所解釋。因為只有這樣,不僅再一次加深了自己對這個知識的理解,也更加固了這個知識點在我們頭腦中的紮根。除了回顧過去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著眼於未來。意思就是說,對於書中的知識,我們還應該問問自己,「我的哪些行為是可以被這個知識所改進?將來我們自己會怎麼用它?」,在生活中,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帶著疑問,你可以看到你讀這本書,是以幫助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帶著問題看書,去尋求解答,最終又多收穫到了一些,多成長和進步一些!我覺的將我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實踐中,這樣才是真正的將知識融會貫通了,也才算沒有白讀一本書。


相關焦點

  • 沒有白讀的書
    程先利我初中沒有畢業就輟學了,是我自己不想讀的,覺得讀不讀書都無所謂,再說真也讀不進去了,那些個方程式、三角、幾何,它們認得我,我不認識他們。就這樣,我踏進了我們縣當時最大的工廠——棉紡織廠的大門。
  • 讀書,怎麼讀才好?
    讀書,除了在學校要讀書,出了校門更要讀書,怎麼讀呢?出了校門,書本就是老師,《論語》中有,「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叢書本中汲取營養,多讀書才能更好的適應,可是有人感嘆,為什麼讀了很多,過後就忘了,為什麼,讀了以後沒有覺得有什麼用處。
  • 讀書應該怎樣讀才好?
    讀書,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可是如何讀好,記憶好,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那麼如何讀書才更加科學有效呢?通讀一遍。對於讀書來說,最好能首先通讀一遍,不要求一字不漏地全部看完,你完全可以採取一目十行的方式,大體瀏覽一下書的主要梗概。
  • 書應該怎麼讀(家長鬚知)丨有卷讀書
    讀書大家都會讀,關鍵是讀什麼書,書應該怎麼讀。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一書未完,不看他書做事最好不要一心二用,讀書亦如此,讀書切忌急讀。如果書中內容興趣缺缺,則可以略讀,跳過不合適的地方即可,千萬不可囫圇吞棗的亂讀下去。而且書不讀完,就不要開始一本新的,最好不要幾本書一起讀,可以用不同的書互相借鑑,但是混搭的方式並不可取。正所謂一心不二用,讀書需專注。讀書講方法和讀書最搭的並非一杯咖啡,而是一支筆。
  • 「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知識分子只讀書而不修身,不就白讀了
    其實,別說是古人了,就算是對於今人來說,"修身"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畢竟你可以是一個沒有學識的人,但你一定得是一個有品德的人。清華大學的彭林教授曾經說過:"知識分子只讀書不修身,書就白讀了。"有很多人覺得彭教授是大題小做,不修身怎麼就白讀了呢?學習知識能夠讓人們更好的進行工作,間接為祖國的建設付出自己的貢獻,難道這就不是用處了嗎?那麼,彭教授的那一番話到底有沒有意義呢?
  • 青少年應該讀什麼書?怎麼讀書?文學大咖、語文名師這樣說
    8月16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今年的南國書香節上給青少年讀者們上了一堂特別的「文化自信·青春讀書課」。廣東的青少年閱讀狀況怎麼樣?青少年應該讀什麼書?怎麼讀好書?現場,廣東省教研院院長湯貞敏、廣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黃紅麗、廣東實驗中學教學處主任黎小敏,廣東省特級教師、執信中學語文名師曾湖仙等專家同場為在場的小讀者們上了生動一課。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不得不讀書目」「讀書,無論在什麼時代,總有他的目的性。」這話與當代人讀書的圖景應該是「相適宜」的,目的性,重要性,甚至越來越多的寫書人也抱著這樣的觀念,他們認為書就是商品。這樣的思維在一些成名已久的作家眼中,也越來越得到廣泛認可。
  •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讀書?有什麼方法沒有?
    我作為一個熱愛讀書,一年讀100多本書的孩子,雖然讀書不少,但是卻感覺似乎讀得快,忘得也快。往往讀得時候自己很陶醉,讀過之後,似乎什麼也沒有記住,這麼多書全都白讀了。所以,當我無意間翻到奧野宣之所著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時,光是序言就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作者說,「一味讀下去」等於沒有讀過,這不說得就是我麼?
  • 我有可能讀了本假書——破解教師「白讀書」現象的攻略
    「讀書時覺得書中說得很有道理,還沒來得及用就忘得乾乾淨淨,怎麼改變這種現狀呢?」我自言自語。「多讀幾遍。」我女兒在一旁插嘴。這是寒假中的家裡對話的一幕。從元旦開始,我堅持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每日的閱讀。不過,我覺得我很有可能讀了假書,不然就是患上了失憶症。為什麼讀得多多,卻大腦空空呢?面對教師這種白讀書現象怎麼辦!?
  • 現在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大學應該怎麼讀?
    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知識是未來這幾年內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大學生為什麼要讀書?該怎麼讀呢?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實際上就是迷失掉的,你在家裡每天看微博也在閱讀,你可以在裡面看任何的東西,但是那些跟大學生活的讀書是有區別的,在大學裡,讀書能夠讓你了解並研究當今世界和人類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 讀書,怎麼痛快怎麼讀吧
    讀書,怎麼痛快怎麼讀吧明偉方小時候,母親對我的家教極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是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儘管母親對我的坐相、站相、吃相等要求十分嚴格,但對我的讀書相卻分外寬容。不管是睡在竹床上看書,還是騎在牛背上、躺在草地上看書,母親都非但不生氣,還滿臉高興地說:「我的伢真是塊讀書的料呢!」在貧困的歲月,在偏僻的山村,一個少年無拘無束地讀著自己喜歡的書,這或許是留在我人生記憶裡最美好的一幅圖畫了。
  • 為什麼你讀了一堆書思維卻依然沒有提升?如何科學的讀書?
    老王認為,讀書是需要投入時間和金錢。如果讀書對你沒有一絲改變的話,那麼,你的讀書實在是一種浪費。到底該怎麼讀書呢?根據老王的實踐來看:1、先選擇書。說到選擇書,很多人都會一臉懵逼,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是讀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書,還是選自己喜歡的書呢?還是讀點人生哲理或者散文的書?這點,很多人都會受別人的影響,而不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讀書。老王功利性的認為,讀書,就應該能為自己的工作提供幫助,並能指導自己的工作,這樣的書才能精讀。但提升自己品位和生活情操的書,也要讀,閒暇時、假期裡都可以讀。
  • 人醜應該怎麼讀書——功利性讀書指南
    很多人都聽過知乎上的一句金名:人醜應該多讀書,這句話的原作者是@陳章魚 ,他是知乎上閱讀方面的達人之一,出了一本知乎鹽系列電子書《紙上得來:知乎陳章魚自選集》,今天他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閱讀觀點:他最近剛在知行上出臺,如果哪位在北京的讀者,有閱讀方面的問題,可以考慮當面請教一下。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教你通過讀書,改變人生
    本文作者/麗蘭導語 為什麼有些人讀了很多書,依然沒辦法改變命運?而有的人,即使沒有讀太多的書,甚至只讀過那麼一兩本,命運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呢?在我看來,讀書沒有改變的原因,一定是沒有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如果不懂得如何去讀書,無論你讀多少本,沒能給自己帶來改變,那就等於是白讀了。
  • 讀屏本是「零食」 讀書才是「正餐」
    兩種閱讀生態讀屏與讀書有天壤之別毛玉西:在「掌媒」時代,只有碎片化的內容,沒有碎片的人,願大家都能成為自主「掌握」的人。各類調研的數據都表明,伴隨讀屏時代的到來,紙質書刊的銷售量、流行度、閱讀率日益呈現衰落之勢,很多人正在與書籍報刊漸行漸遠。
  • 被人說「讀書讀傻了」,應該怎樣科學地反駁?
    先不說問題,我們先來想一想,平時一個人被說「讀書讀傻了」的時候,一般都是什麼時候?怎麼樣,有點眉目沒?是不是一般都是上過多年學的人,被自己的長輩或者沒怎麼讀過書的同輩甚至晚輩們嘲笑的時候?讓我們的思路再進一步。
  • 「名媛」應該怎麼讀?
    ——錢理群讓我們先做個簡單的測試題,測測你的語文水平:「名媛」的「媛」應該怎麼讀?答案是yuàn,而不是yuán。沒關係,你不是唯一讀錯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在微博上寫道:「了解了一下上海名媛事件,作為一個中文系教師,最大的收穫是才知道媛是讀第四聲而不是第二聲,之前都讀錯了。慚愧!」
  • 讀什麼,怎麼讀?
    讀什麼,怎麼讀?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3.22 星期三     近年來,提倡「閱讀」的呼聲來自四面八方,此起彼伏,與日俱增。
  • 阜陽初中生手繪讀書筆記 網友:四大名著白讀了
    網友:看了這麼多驚豔的圖文,頓時懷疑自己早年的四大名著算是白讀了,現在的初中生的才藝簡直就是逆天。 尹靚同學介紹她本人喜歡繪畫,老師讓同學閱讀名著的時候通過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於是她把繪畫和筆記結合起來做成圖文並茂的筆記,這樣更有利於加深對人物的了解和記憶,這種方式讓她更愛閱讀。 阜陽九中八(5)班語文老師李雪影稱,閱讀是語文的基礎,我一直想把名著閱讀落到實處。
  • 書不是這麼讀的,到底哪種讀書方法才是最好的?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博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培根讀書確實對人大有益處,所謂開卷有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