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認真想過一個問題,在這個「讀書無用」的時代,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呢?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結束,再過一段時間,幾百萬學子將由此邁進大學的校門。然而,對於今天的大多數考生而言,金榜題名帶給他們的欣喜,已經很難如他們的前輩們那樣刻骨銘心了。
就在讀書無用論泛濫的當下,很多人開始相信,甚至堅信: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學歷再高都不如有一個好爸爸。因此,有人會說,如今考上了大學,不再意味著命運的改變,甚至還在逆向改變著命運。於是,對於很多學生,尤其是大多數農村學生而言,他們的內心開始迷茫起來: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上大學還有什麼意義嗎?
不可否認,今天考上大學已然無法和改變命運劃上等號了,畢竟單純地通過上大學來改變自己和家族命運的機會,如今已經十分渺茫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如今國內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已經使得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工作崗位有限,結果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甚至很多人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另一方面,大學裡高昂的學費和生活開銷,也是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比較沉重的經濟負擔。
時代的變化,卻讓很多人難以適應。
記得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當時由於大學生人才的極度稀缺,一個人只要考上了大學,也就意味著他(她)已經獲得了保證今後生活無憂的「鐵飯碗」,尤其是農村孩子,一旦考上大學,更是被形容為「鯉魚跳龍門」,也就意味著改變自身命運和家族命運的開始。
然而,如今在很多人看來,學歷的重要性早已經今非昔比,沒那麼重要了,甚至上四年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還不如讀兩年技校,讓孩子有一技之長,來得更切實際。而隨著大學的擴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畢業後,不得不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有些人甚至「畢業即失業」,不得不「斯文掃地」地和農民工搶飯碗,搶奪薪資微薄的工作機會,這也似乎在無形中讓他們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
大學生如今面臨的就業難問題,對許多地方,尤其是農村的中學生及其父母,發揮了一種反向的示範作用,甚至大學生成為他們眼中的鄙夷對象,於是乎,「讀書無用論」開始逐漸佔據了他們的心智,令人唏噓不止。
且不說讀書無用論是多麼的荒唐與可笑,畢竟讀書無用論本身就是一種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謬誤,存在著統計學和邏輯學上的極大的漏洞和缺陷,而在王樹振老師看來,讓孩子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學到了多少知識,或者找了一份待遇多好的工作,而是為了讓孩子提高自身的見識、格局和人生的起點,有機會有能力更好地實現自我的成長,做更好的自己。
因為你未來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在什麼層次上思考問題,以及和什麼層次的人共事。雖然上大學並不是如今孩子的唯一出路了,但是上大學,尤其是上一流的大學,對於今天的許多人而言,依然是提高這個層次的成本最低的途徑,甚至是唯一的途徑。
就像你曾經吃過的東西,喝過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構成了你現在的身體一樣,正是你曾經讀過的書,接受過的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你現在的見識和格局,也成就了你現在的自己。這就是我們讀書和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我是王樹振,英語教學和教育專家,WGT英語學習法和青樹英語公眾號創始人,從事英語教學十餘年,自媒體教育大咖,分享教育知識,助力人生成長,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