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讀書無用」的時代,你為什麼要上大學?(深度好文)

2020-08-27 大學英語王老師

你有沒有認真想過一個問題,在這個「讀書無用」的時代,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呢?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結束,再過一段時間,幾百萬學子將由此邁進大學的校門。然而,對於今天的大多數考生而言,金榜題名帶給他們的欣喜,已經很難如他們的前輩們那樣刻骨銘心了。

就在讀書無用論泛濫的當下,很多人開始相信,甚至堅信: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不如生得好,學歷再高都不如有一個好爸爸。因此,有人會說,如今考上了大學,不再意味著命運的改變,甚至還在逆向改變著命運。於是,對於很多學生,尤其是大多數農村學生而言,他們的內心開始迷茫起來: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上大學還有什麼意義嗎?

不可否認,今天考上大學已然無法和改變命運劃上等號了,畢竟單純地通過上大學來改變自己和家族命運的機會,如今已經十分渺茫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如今國內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已經使得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工作崗位有限,結果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甚至很多人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另一方面,大學裡高昂的學費和生活開銷,也是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比較沉重的經濟負擔。

時代的變化,卻讓很多人難以適應。

記得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當時由於大學生人才的極度稀缺,一個人只要考上了大學,也就意味著他(她)已經獲得了保證今後生活無憂的「鐵飯碗」,尤其是農村孩子,一旦考上大學,更是被形容為「鯉魚跳龍門」,也就意味著改變自身命運和家族命運的開始。

然而,如今在很多人看來,學歷的重要性早已經今非昔比,沒那麼重要了,甚至上四年大學接受高等教育,還不如讀兩年技校,讓孩子有一技之長,來得更切實際。而隨著大學的擴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畢業後,不得不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有些人甚至「畢業即失業」,不得不「斯文掃地」地和農民工搶飯碗,搶奪薪資微薄的工作機會,這也似乎在無形中讓他們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

大學生如今面臨的就業難問題,對許多地方,尤其是農村的中學生及其父母,發揮了一種反向的示範作用,甚至大學生成為他們眼中的鄙夷對象,於是乎,「讀書無用論」開始逐漸佔據了他們的心智,令人唏噓不止。

​且不說讀書無用論是多麼的荒唐與可笑,畢竟讀書無用論本身就是一種陷入了「倖存者偏差」的謬誤,存在著統計學和邏輯學上的極大的漏洞和缺陷,而在王樹振老師看來,讓孩子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大的意義,並不在於學到了多少知識,或者找了一份待遇多好的工作,而是為了讓孩子提高自身的見識、格局和人生的起點,有機會有能力更好地實現自我的成長,做更好的自己。

因為你未來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在什麼層次上思考問題,以及和什麼層次的人共事。雖然上大學並不是如今孩子的唯一出路了,但是上大學,尤其是上一流的大學,對於今天的許多人而言,依然是提高這個層次的成本最低的途徑,甚至是唯一的途徑。

就像你曾經吃過的東西,喝過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構成了你現在的身體一樣,正是你曾經讀過的書,接受過的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你現在的見識和格局,也成就了你現在的自己。這就是我們讀書和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我是王樹振,英語教學和教育專家,WGT英語學習法和青樹英語公眾號創始人,從事英語教學十餘年,自媒體教育大咖,分享教育知識,助力人生成長,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別總說讀書無用那是你不會讀書
    因為教師節網上有活動就買了三本書,被同事看到後一臉無奈又略帶鄙視的說:「你又買書了!有什麼用啊浪費錢!」我也是無奈一笑,已經習慣了這個場景都懶得去反駁什麼。但我覺得讀書真的是有用的。其實在中國人骨子裡沒有人是真的否認讀書對於我們的益處,古今都是如此。
  • 上了大學你會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題圖來源:中國日報上了大學你會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文 | 群學君身處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固然可以指責「階級固化」的趨勢愈發嚴重,階級上升的通道日益變窄,抱怨老天沒有給自己一個好爹,但是不要忘了,自從有人類社會那天起,我們就生活在不平等和貧富分化階層對立中,無論在哪一個時期,對哪一個社會階層來說,教育都是成本最低,風險最小,預期最穩定的成長途徑。加油,後浪們!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深度好文)
    每當有人勸你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以後找個好工作的時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即使為了不忤逆家長做出口是心非的應允。你心裡是不是也在想: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大學生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說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恢弘願景了;在這個萬眾創業人人有機會改變自身階層的時代中,大學生大多會把腦子讀壞,連交際能力都堪憂,能有啥出息……總之,在你的腦子裡已經將讀書無用奉為圭臬,將賺錢至上視為信條。
  • 【燕山星雲】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無用
    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會有這麼幾個同學:熬夜的黑眼圈掛在臉上,偏偏大言不慚地告訴別人自己從來不學習。明知課堂所學東西的價值,非要激進地說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毫無意義。他們幾乎是人格分裂的——一邊拼命地讀書,一邊一臉厭棄地說讀書無用。
  • 為什麼「學歷無用」、「讀書無用」之類的論調一直存在?
    首先沒讀過大學不等於沒讀過書,即使「學歷無用」也絕不等同於「讀書無用」。其次,高考高中狀元只是人一生中讀書的一個階段性成果,在這個階段他鑿壁借光、懸梁刺股,那麼其成為狀元享受尊榮正是努力讀書給予的回饋,但這並不意味著讀書可以一勞永逸。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讀書是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終其一生去堅持的修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當年說讀書無用的人,為什麼現在都在努力供孩子讀書?
    多年前那些說讀書有什麼用的人,現在都在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讀書。社會現實總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我們必須尊重社會運行中的規則。在中國,讀書其實包含了兩種含義。一是從讀書本意上引申的「學習」;而是從教育上引申的「高考」。我們只聽過讀書無用論,卻少有聽到學習無用論。大部分持讀書無用論的人,所指的都是讀書高考無用論,再說的確切一點就是「上了大學沒卵用,行行都能出狀元」。
  • 我為什麼反駁讀書無用論
    讀書無用論,這個理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眾多人宣傳,有些人認為這個說法不無道理,有些人則認為這個理論大錯特錯,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讀書無用論大概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年輕的時候辛辛苦苦的讀書,最後進入社會取得的經濟效益還不如不怎麼讀書的人多,換句話說就是上了這麼多年學,才掙那麼點錢,所以說最後就覺得讀書無用。第二個方面就是,讀書讀了這麼多年,最後長大了書中大部分的知識都給忘了,那麼我讀書幹嘛呢?
  • 趙麗穎《知否》一句話打臉:「讀書無用論」要禍害多少人?
    比這更蠢的,當屬「讀書無用論」。雖然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有一些字詞錯誤用法,但它在教育觀念上,倒是值得一誇。刷過這部劇的朋友,相信你已經知道我要說啥。讀書這項長期投資,已被證實其價值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 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還有人在鼓吹「讀書無用論」?
    導語:叔叔家的孩子從初中開始就學習不太好,腦子並不笨,甚至還有點兒小聰明,但是態度特別不端正,從來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勉勉強強花了錢進了縣城的高中,依舊不思悔改,從來都沒有意識到讀高中是為了考一個好大學,還常常晚上和班裡的「公子哥兒」一塊去網吧通宵打遊戲。
  • 大學老師告訴你,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
    01為什麼中國學生必須學習文言文?近日美國問答網站Quora上一位外國網友發此疑問,甚至使用了「逼迫」這樣的字眼,對此,一位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中國學生反問道:「你這個問題就好像我問英國學生為什麼要學習莎士比亞一樣。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蠢?」對於中國學生學習古文的疑問,Quora上經常有網友操心,晦澀難懂,日常也用不著,學了有什麼好處呢?
  • 老師不讀書,怎麼能教好書?(深度好文)
    文 | 溫儒敏1「呂叔湘之問」很多年前呂叔湘先生批評語文教學「少慢差費」,這種的狀況至今未有根本的改變,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未能抓住培養讀書興趣這個「牛鼻子」。如何解決信息過量可能造成焦慮這個問題?面對信息過量現象,要有自覺,讓自己具備一點信息傳媒素養,知道現代信息傳播的規律。對資訊時代帶來閱讀方式的一些重大的變化(比如傳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動面對,不是被裹挾。
  • 你現在偷的懶,將來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深度好文)
    2、這個社會在極嚴厲的懲罰不讀書的人每當有人勸你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以後找個好工作的時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你心裡是不是也在想: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大學生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說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恢弘願景了;在這個萬眾創業人人有機會改變自身階層的時代中,大學生大多會把腦子讀壞,連交際能力都堪憂,能有啥出息……總之,在你的腦子裡已經將讀書無用奉為圭臬,將賺錢至上視為信條。
  • 讀書真的無用嗎
    也正是由於讀書貴、就業難,致使許多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即使在國家義務教育階段全免費、高中高職免學雜費、大學政府資助和貼息貸款的優惠政策下,不少上完初中、識幾個莊戶字的農村學生就不再上學了,少數學業優秀的貧困生不得不望重點高中、大學校門不能繼續深造而興嘆。人們不禁發生疑問:繳費讀大學還值不值得?在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上完大學也找不到好工作,這就使得新的「讀書無用論&34;的趨勢。
  • 這個社會,讀書真的無用了嗎?
    這個社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掀起了一股「讀書無用論」的社會思潮。「讀書有什麼用,即使你讀書再厲害,考上了名牌大學,最後還不是給人家打工的,還不如趁年輕早點出來混社會,或者將來會更有出息。」「對啊對啊,你看看現在,還不是經常在新聞裡看到某某名牌大學畢業出來的學生給那些初中畢業的老闆們打工。」
  • 你可知那「讀書無用」的時代:一類學生上中專,二類學生上高中
    你可知那「讀書無用」的時代:一類學生上中專,二類學生上高中。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銷售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在那個時代,教育還沒有像我們現在這樣普及,教育資源十分稀缺,如果家裡有一個大學生的話,的確是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事情。在社會上的工作也是十分好找的,只要你是大學生,走到哪裡都好使。 我們再重點分析一下上了中專的李萍。就如標題所說的那樣:「一類學生上中專,二類學生上高中。」也許我們難以想像在當時,真的會有一類學生放棄上高中、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去中專嗎?
  • 【特別關注】讀書無用,你怎麼看?
    在這篇筆記中,他描述了自己返鄉的見聞:交通沒有以前那麼擁擠,但家鄉人與人之間聯繫漸漸疏遠,而農村裡年輕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質的壓迫,知識的無力感也十分強烈。 不僅「鄉土中國」由此困惑,城鎮父母也有所懷疑。他們每人手裡拿著一個寫有文字的告示板站成人牆,旁邊還停放著一輛價值千萬的勞斯萊斯古斯特,一位戴著金項鍊、金戒指、金手錶的男人站在豪車旁指揮人群,吸引了眾多圍觀群眾。但這也的確反映了一些社會上的觀點;「有了黃金屋,就不用讀書了?」初中男生小虎的媽媽透露,小虎在學校老是鬧著要輟學,他表示:「自己家裡有12套房,光收租就夠吃三輩子,為什麼還要上學?」
  • 讀大學的好處很多,但偏偏有人說「讀書無用」,這是為什麼?
    讀大學是年輕人的夢想,即使被冒名頂替16年後的陳春秀,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還想圓自己的大學夢,可社會上偏偏有人說「讀書無用」。前幾天到理髮店理髮,一位中年大媽和理髮師聊天:「我的兒子初中畢業,在村裡搞養殖,建了別墅,買了車。幾個上大學的都不如我們家,我看讀書無用,不如讓孩子早點出來打工、創業。」
  •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讀書無用論」?
    曾有段時間,父親一直提起:「你讀了這麼多書,又賺不到錢,讀書有什麼用?」隨著教育成本的不斷上升,有相當多的家長特別是農村家庭中產生了讀書無用的感覺!一到過年,某些親戚、長輩、前輩帶著高高在上的姿態指指點點:這孩子上學上傻了,啥人情世故都不懂,就會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大學有個毛用?看看隔壁(同村)誰誰沒讀多少書,又開公司又接工程賺了很多錢!
  • 深思考-14、你為什麼要讀大學?(好文推薦)
    【認知這個世界-深思考-第14期-你為什麼要讀大學?(深度好文)】深思考-14、你為什麼要讀大學【深度好文】02:19來自認知這個世界有一天,一個朋友到我家串門,在聊天中問了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讀大學?這個問題好像很好回答,但是又很難回答,因為我不知道他問題的真實目的。
  • 《知否》一句話打臉,「讀書無用論」禍害多少人
    人類歷史上最蠢的話,一定繞不過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比這更蠢的,當屬「讀書無用」。知醬之前發的知否相關文章,提到了一些字詞錯誤用法。錯了立正挨打,官方的態度,在後期修復版本裡可見一二。懟過了來說說優點,這部劇在教育的觀念上,倒是值得一誇。刷過劇的朋友,相信你已經知道我要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