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系統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0-12-24 民航事兒

民航事兒】相信很多「出差狗」們對機場排隊安檢深惡痛絕,如果說有種安檢設備全部成像過程僅需三秒左右,這算不算是民航旅客的福音?這就是美國L3公司生產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設備。在近期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機場技術、設備、設計和服務展覽會」上,該L3公司在國內的總服務商北京瑞源華德科技有限公司展出型號為SAFEVIEW的設備吸引了大量的業內人員的關注。在現場演示的過程中,不斷有人試圖在身上隱藏一些物品來挑戰毫米波設備的準確,但在高科技面前全部落馬。

做過飛機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過安檢的時候取出身上的東西後首先要經過一個金屬探測安檢門,而後安檢員會使用手持金屬探測器從上至下再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手工檢查,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金屬探測門只對金屬物品敏感,而對陶瓷、玻璃、塑料等非金屬物品卻無能為力。安檢門+全身手檢模式效率較低,客流高峰時安檢通道前旅客排起長龍是比較常見的情況。毫米波可以透過衣服實現成像,對各類金屬非金屬危險品均可識別,確保安檢的全方位無死角。毫米波設備的引入可以極大提升安檢的準確性,提高安檢效率並有效降低安檢員勞動強度。

毫米波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您大可放心,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設備採用電磁波工作方式,發射的電磁波強度比手機還要低,完全沒有必要對健康擔心。人體隱私被洩露?沒有問題,毫米波設備藉助人偶卡通模型,將攜帶的違禁物品用紅框標識出來,即保護了個人隱私又醒目提示安檢員手檢位置。

根據相關人士的介紹,「L3公司是首家推出商業化的毫米波人體成像系統的公司,2007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安裝了世界第一臺Provision型毫米波設備,目前在全世界已有2000餘臺設備在全世界的航空領域投入使用。當前展示的SafeView型已經是L3公司的第四代升級產品。」

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設備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已經大面積使用,隨著中國民航局正式頒布毫米波人體成像安全檢查設備鑑定標準的出臺,不久的將來,國內機場旅客人身安檢也即將進入毫米波技術的時代。

相關焦點

  • 昆明機場投入使用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設備
    近日,昆明機場國內安檢5、7、25號通道安檢自助驗證閘機和國內安檢25號通道毫米波人體成像安全檢查設備投入試用。其中,在國內安檢25號通道試用的毫米波人體成像設備將替代傳統金屬探測安檢門,實現了毫米波人體成像技術與民航安檢工作的融合,意味著「智慧安檢」服務將為旅客帶來全新的過檢體驗。
  • 毫米波,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2019年,國際電聯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 期間,各國代表經過激烈討論,確認了5G毫米波的法定頻譜範圍:全球範圍內,將24.25GHz-27.5GHz、37GHz-43.5GHz、66GHz-71GHz頻段,標識用於5G及國際移動通信系統未來發展。
  • L3獲美國TSA第二代安檢系統價值2.45億美元合同
    L3 ProVision 二代毫米波緊湊型安檢系統。   L3 ProVision 二代毫米波緊湊型安檢系統。    根據該合同,L-3將為TSA 提供其全新的 Provision 2系統。Provision 2是一款小型人員安檢系統,與廣泛部署的 ProVision. ATD 系統一樣,具備無圖像威脅檢測功能和安全的毫米波技術。ProVision 2能夠檢測金屬和非金屬物品,如武器、爆炸物以及其他違禁品。
  • 航天科工三院三維掃描安檢門入駐首都機場
    原標題:航天科工三院三維掃描安檢門入駐首都機場 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研發的毫米波人體三維掃描成像安檢門日前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2航站樓完成安裝,意味著國內首次由民航主管部門組織的毫米波安檢正式試用。
  • 施一公、顏寧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國內媒體動不動就喊「諾獎級」成果的今天,到底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對冷凍電鏡技術做出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國內兩位學術明星施一公和顏寧的工作離不開冷凍電鏡,他們也曾被媒體讚美做出了「諾獎級」的工作,他們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呢?施一公和顏寧這對師徒同為結構生物學家,他們在CNS(Cell、Nature、Science)上發表了數十篇論文。
  • 中國電科:研發中國自己的毫米波與太赫茲測試儀器
    他們,以中國電科「一五五三」發展戰略為指引,樹牢「四個意識」; 以「製造世界一流毫米波太赫茲測試儀器」為目標,堅定「四個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國防、科技、電子信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持技術創新; 多年來致力於毫米波太赫茲信號發生、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和毫米波太赫茲測試儀器及應用系統的設計研製工作;
  • 成都機場人體安檢儀被指有X射線輻射或影響健康
    在進入機場後,嚴女士看到朋友圈流傳的《如何評價雙流機場等地採用X射線投射人體的「弱光子人體安檢儀」》一文,才意識到自己剛剛經過了X射線的輻射。「我真的很氣憤,如果有育齡女性接受安檢,對胎兒產生影響,那我們能不能去告機場?」嚴女士說,不管怎樣,機場起碼要給旅客知情權,而不是自己「偷偷地搞」。據悉,這道安檢是機場的入門安檢,是入機場的「必經之路」。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發布AI安檢儀 智能安檢時代將到來[組圖]
    中國網 董寧 攝影        中國網訊(通訊員 王若影 )4月25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發布了新款AI人體安檢儀,宣布這款搭載人工智慧處理器的安檢儀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安檢儀性能表現搶眼。無輻射的安檢體制、毫米級的解析度、0.7秒的判讀速度、高達95%的檢測率,性能指標均為國內第一。
  • 幹涉式毫米波成像輻射計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2009年12月29日,「十一五」863對地觀測與導航領域專題課題驗收會在北京舉行,由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承擔的「幹涉式毫米波成像輻射計關鍵技術研究」課題通過驗收。該課題為「十一五」本領域首批立項的專題課題之一,主要目標是針對當前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對微波/毫米波有效載荷的迫切需求,開展以分時採樣綜合孔徑技術為核心的關鍵技術攻關,以解決真實孔徑系統天線口面過大以及傳統綜合孔徑系統單元天線數目過多的問題。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災害性天氣現象頻發的大背景下,開展此項研究具有特別意義。
  • 「無人駕駛」:4D成像毫米波雷達將掀起「革命」?蘋果自動駕駛汽車...
    今年年初,Waymo發布的第五代感知系統中,為自動駕駛量身定製了4D成像雷達系統;而傳統毫米波雷達巨頭大陸集團已經宣布了新型ARS 540毫米波雷達,這款4D成像雷達最快將於2021年中實現量產,寶馬或將成為首家使用4D成像雷達的汽車製造商;華為近期也發布了4D成像雷達。2021年被視作4D成像雷達進入了市場化量產元年。
  • 無輻射、非接觸、不停留的太赫茲安檢「神器」 了解一下?
    目前,我們在合肥市以及安徽省,包括國內的其他的一些省份,也已經開展了相應的使用。從行業上來看,不僅僅是在復工企業的使用,在一些學校還有一些商場或者酒店,現在也開始在使用。此事過後,美國加強了航空安檢措施,並開始在各大機場運行X射線人體掃描儀,但X光一是會對人體產生電離輻射導致健康危害,二是X光成像的清晰度對人體隱私構成了嚴重威脅,由此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隨後,用X光掃描人體被叫停。
  • 5G毫米波輻射對人體危害大?不必擔心!
    5G毫米波對人體危害真的很大嗎?"5G基站密度極其高,因為是毫米波,這麼微波的、高頻率的、幾千兆的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因為3G、4G它可能是低頻、波長長一點(因此對人體影響不大)。在5G波長這麼短的毫米波,這種高頻的情況下,可能會對水分子和氧的某些震蕩頻率產生共振。
  • 我們離現代化還有多遠
    原標題:我們離現代化還有多遠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綜合國力大幅提升。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1979年到2012年,我國GDP年均增長9.8%,而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
  • 毫米波技術-麵包板社區
    毫米波的潛在應用,包括毫米波成像(mm-wave imaging)、亞太赫茲(sub-THz)化學探測器,以及在天文學、化學、物理、醫學和安全方面的應用。 重要頻率包括90GHz、140GHz,以及300GHz以上或者叫做THz區域。
  • 從晶片到產品,國產毫米波雷達產業鏈全面梳理!
    EE4esmc·國產毫米波雷達晶片廠商盤點1.加特蘭微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EE4esmc加特蘭微電子致力於應用在汽車輔助及自動駕駛、安檢成像、智能家居等領域的77GHz CMOS工藝毫米波雷達晶片的研發。2017年,該公司發布了第一代77GHz毫米波雷達射頻單晶片。
  • 成都機場「弱光子人體安檢儀」到底安全嗎?
    近日,成都雙流機場因採用一種名叫「弱光子人體安檢儀」的設備,被推至風口浪尖。有網帖稱,「弱光子」實則就是採用X射線進行檢測,其輻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成都市環保局則表示,機場在使用該安檢儀前並未得到環保部門批准。  10月1日凌晨,雙流機場公開回應稱,將採取措施改進防爆安檢工作。
  • 用AI進行安檢掃描讓你不再苦苦排隊
    Evolv 表示,該系統可在一小時內掃描 800 位乘客,他們身上攜帶的鑰匙、硬幣或者手機不會影響掃描結果。「掃描的過程越快越好,這一點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人工智慧教授 Aaron Elkins 說道,「有些安檢站還在使用金屬探測儀,是時候要更新一下設備了。」毫米波掃描儀可提高工作效率,是因為它能夠同時識別金屬製品和非金屬製品(如3 D 列印搶和爆炸物)。
  • 3D列印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器官列印離我們還有多遠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器官列印離我們還有多遠 OFweek醫療科技網 發表於 2020-03-26 09:26:51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國產毫米波雷達晶片廠商盤點 1.加特蘭微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加特蘭微電子致力於應用在汽車輔助及自動駕駛、安檢成像、智能家居等領域的77GHz CMOS工藝毫米波雷達晶片的研發。2017年,該公司發布了第一代77GHz毫米波雷達射頻單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