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腎病很危險?若放任不管,這4個器官可不答應!

2020-12-20 家庭醫生在線網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出現高血壓的疾病,高血壓則容易引發腎臟方面的問題,這就很可能會出現高血壓腎病,這種腎病極容易在高血壓發作時期迅速加速。那麼高血壓腎病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危害呢?應該如何治療高血壓腎病?

高血壓腎病存在哪些危害?

1、血管危害

首先需要知道,高血壓與腎病是會相互影響的,出現高血壓腎病時,對於代謝功能的障礙是非常巨大的,如果高血壓在發作期間症狀就要更加嚴重一些,很可能引發動脈硬化,出現局部栓塞的情況,此時血管腔變窄就很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的其他疾病出現,而且疾病一旦出現就很有可能危及生命,此時即便想要進行治療,由於腎功能的損傷,有時藥物副作用可能較大,這樣就會影響到患者治療的效果。

2、損傷心臟

血壓的正常才能保證心臟的運作,所以當高血壓持續出現時,心臟很容易受到影響,而出現功能上的異常。一般的高血壓可以通過長期藥物進行控制,合理使用藥物就能保證症狀的穩定。但是出現高血壓腎病,是由於高血壓與腎病長期互相影響,很容易出現血壓忽高忽低或是長期保持過高的情況,這樣就很容易加大心臟的負擔,出現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情況。

3、影響大腦

眾所周知,高血壓患者會因為長期高血壓出現局部的血栓,這些血栓一旦脫落,就有可能堵塞到某個部位的血管而引起栓塞的情況,這也就是高血壓患者出現中風的原因之一。這種情況非常容易使腦部血管破裂出血,而腦出血時就會引發中風,患者在短時間內可能出現生命危險,即便及時的進行治療,也會有嚴重後遺症,導致患者偏癱或全身癱瘓,不能正常的生活。

4、加重腎病

長期的高血壓容易導致腎病,因此在高血壓腎病發作時,對於腎臟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是長期出現功能障礙和負擔過大的情況,就很容易引起腎衰竭的出現,這就代表著腎功能已經接近缺失,再進一步很容易引起尿毒症,出現尿毒症就很嚴重了,需要長期進行透析或者腎臟的移植,才能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高血壓腎病

高血壓腎病的治療一般是需要對高血壓和腎病同時進行控制,才能有明顯效果的,否則很可能在控制高血壓或腎病以後,另一項疾病得不到控制而引起症狀上的加重。一般可以考慮藥物對血壓進行控制,其次在生活上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來緩解腎臟上的損傷。對於症狀嚴重的患者,還可以進行對症治療來減少腎臟功能的異常。

目前很多人都不是非常了解高血壓腎病,因為高血壓腎病同時發作時,往往都讓人認為是高血壓導致的,單純的治療高血壓病不能有效治癒高血壓腎病。因此有兩種,同時出現的相關症狀時,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之後才能保障有效的治療。

相關焦點

  • 腎病並不沉默!身體4處部位疼痛可能是腎臟求救,放任不管很危險
    因此保護腎臟就是在為健康爭取機會,關注、警惕腎病前兆更是有必要。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人口數佔比在11%左右,這意味著至少有一億人口是腎病患者,還有相當一部分對自己的腎臟損害毫無察覺。腎病的確是一種較為隱匿的疾病,發病機制複雜,早期症狀輕微。但我們的身體是機警而靈敏的,當腎臟真的出現異常情況時,也會給出提示「信號」,接下來就看我們是否能注意到了。
  • 既有高血壓,又有腎病,該重點治哪個?
    腎病和高血壓密不可分,二者可以互為因果:高血壓可以導致腎病,叫做「高血壓腎病」;腎病也可以引起高血壓,叫做」腎性高血壓」。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病因不同:高血壓腎病的病因是高血壓,而腎性高血壓的病因是腎病。它倆不都是既有高血壓、又有腎病嗎?實際上又有什麼區別?
  •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腎病風險增加,怎麼辦?
    研究發現,高血壓與糖尿病互為因果關係,靶器官損害、臨床後果均相互影響,因此常常合併發生,形成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壓糖尿病。所以,兩者被稱為「同源性疾病」。腎臟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損害的共同靶器官。據美國早年醫學統計,腎衰的前兩位原因分別是糖尿病(43.8%)和高血壓(26.8%)。由此看來,如果高血壓與糖尿病共存,對腎臟的損害更為嚴重。有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即使被控制,腎衰照樣發生。而高血壓不但是腎病的病因,也是腎病的結果。腎病進展,出現腎結構變化,會導致血壓升高。綜上所述,早期發現血壓升高並早期治療,對預防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腎損害也非常重要。
  • 腎病不痛不癢?若身體4處疼痛,也許是腎在「發脾氣」,別不在意
    腎臟作為人體重要的一個排毒代謝器官,幫助促進體內毒素排出,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運轉。一旦腎臟受損的話,就會導致機體系統紊亂,也會誘發腎臟疾病,危害個人健康,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保養。而腎病也並非不痛不癢,如果以下四處出現疼痛的情況,也許是腎在發脾氣,希望你能夠注重適當的調理。腎病不痛不癢?若身體4處疼痛,也許是腎在「發脾氣」,別不在意水腫時胸悶疼痛。當腎臟受損時,體內水分代謝受到影響,也會導致水鈉滯留,出現水腫的情況,伴隨出現胸悶胸痛的情況。
  • 妊娠期高血壓很危險,關於它的5個常識,準媽媽們都該知道
    妊娠期高血壓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續性高血壓易引起腦血管破裂和腦出血,同時也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和心力衰竭,使得多個器官衰竭以及胎盤早剝,最終威脅生命。1、妊娠期高血壓定義妊娠期高血壓是指女性懷孕20周後第1次發生高血壓,舒張壓超過90毫汞柱,收縮壓超過140毫汞柱,做尿蛋白檢查時呈現陰性,生完孩子後5個月左右能恢復正常。
  • 最新研究:男性高血壓,容易發生高血壓腎病
    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腎病,腎病本身就會再次反過來加重高血壓,同時有一部繼發性高血壓,就是因為腎病導致的。所以我們一直科普,大家要重視血壓,要早發現,早控制高血壓,這樣才能降低因為高血壓導致的腎病,才能避免這對歡喜冤家導致的惡性循環。
  • 高血壓可能引起的身體危害,樣樣打擊主要器官,最嚴重的是心和腦
    一個朋友打電話向我諮詢,今年35歲的他平時血壓偏高,但一直不肯吃藥,這幾天假期酒席飯局較多,觥籌交錯也是難免,果然這兩天測血壓明顯升高,最高達到了180/110mmHg,朋友問我該怎麼辦? 高血壓被稱為慢病之王,迄今為止,高血壓與糖尿病一樣,只能藥物控制,無法治癒。
  • 新型肺炎:除了乾咳發燒,4個「信號」不容小覷,可別放任不管
    說起新型冠狀病毒,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人心惶惶的一件事,而現在在短短的幾十天內,新型冠狀病毒被感染的機率也是不斷的增加,這對多數人來說,也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也有以下這4種現象,希望你不要傻傻忽略了。新型肺炎:除了乾咳發燒,4個「信號」不容小覷,可別放任不管頭痛: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因為用腦過度或者是感冒發燒的情況,往往會伴隨出現頭痛的現象,而這個時候,多數人會選擇服用一些止痛藥來緩解。
  • 得了高血壓,醫生提議4個器官,要重點呵護,並不是白費事
    而得了高血壓之後,可能需要長時間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否則血壓總是忽高忽低的,在無形中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甚至是危及生命。而得了高血壓之後,醫生提議有4個器官,是需要重點呵護的,並不是白費事。經過臨床數據調查顯示,高血壓患者的腦卒中的風險要比常人高出6倍左右,並且致殘率和死亡率都是極高的,因此,得了高血壓的人群,平時對於大腦的保護要特別的重視。
  • 世界高血壓日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訂版
    每年的 5 月 17 日是世界高血壓日。據中國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顯示,2012~2015 年我國 18 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粗率已達到 27.9%(標化率 23.2%),這就意味著,平均每 4 個成年人裡,可能就會有一個高血壓患者。並且此次調查與過去的 5 次全國範圍內的高血壓抽樣相比,患病率總體呈增高的趨勢。
  • 腎病最危險不是尿毒症,這個併發症才可怕!
    很多人認知中覺得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腎病怎麼也會造成心臟血管的損傷,影響到心臟功能?一方面腎病本身是全身炎症反應的局部表現,受到炎症攻擊最嚴重,引起發生腎功能損傷。但其他器官其實也難免會受到牽連。
  • 取決於這5大因素,值得注意
    若尿液中蛋白質含量24小時超過0.15克,被稱為蛋白尿,尿常規定性呈現陽性。最讓腎病患者擔心的莫過於尿蛋白呈現有+號,當呈現4+時說明是大量蛋白尿,若一直放任不管會發展成尿毒症,最終只能通過透析活性移植的方式來維持生命。
  • 妊娠期高血壓對產婦威脅大,這5個常識須牢記,密切監測不可少
    1、妊娠期高血壓定義妊娠期高血壓是指女性懷孕20周後第1次發生高血壓,舒張壓超過90毫汞柱,收縮壓超過140毫汞柱,做尿蛋白檢查時呈現陰性,生完孩子後5個月左右能恢復正常。懷孕20周後有高血壓且伴有重要器官損傷和蛋白尿,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子癇前期。
  • 黃芪譽為「補氣高手」,常喝對身體有益,但2個禁忌切莫放任不管
    堅持喝一些黃芪泡水,也可以為身體補充所需的營養,增強自身體質,保護身體健康,還可以收穫以下這多個好處,一起來了解一下。黃芪譽為「補氣高手」,常喝對身體有益健脾除溼。脾胃是後天之本,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
  • 此2類藥物,不僅可治療糖尿病和高血壓,還可治療腎病
    高血壓領域的發展相對順利。近幾十年來學者們逐步研究發現,只要降壓達標,高血壓引起腎病、導致腎病進展為尿毒症的風險就會大幅降低,降壓是硬道理。但也要注意,即使降壓達標,腎損害的發生率仍然比普通人高。這就對降壓藥與降糖藥提出了要求:最好在降壓、降糖的同時,還能降低尿蛋白、防止尿毒症發生。普利/沙坦類降壓藥治療腎臟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普利/沙坦類降壓藥陸續問世。這類藥物不僅可以降低血壓,還可以降低尿蛋白、延緩腎衰竭進程。
  • 糖尿病腎病患者請注意,這4條飲食禁忌,千萬不要碰!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會很容易導致各種併發症的出現,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一種很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而對於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想要防止腎臟繼續惡化,需要注意好日常的飲食,尤其以下4個飲食禁忌千萬要牢記。
  • 腎病有什麼症狀 這些症狀是腎病的預兆
    但如果出現血尿或者尿液中有泡沫,就要敲醒警鐘了,很有可能是腎病。3.水腫出現水腫症狀就要考慮是腎臟出了問題了,因為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腎臟的代謝功能不好,自然會蓄積水。一般水腫先由眼瞼開始,部分會由下肢開始。嚴重者甚至波及到胸腔和腹腔,出現胸水和腹水。
  • 腎病是輕還是重?有4個衡量標準,其中2點決定是否會尿毒症
    判斷腎病嚴不嚴重,往往需要評估腎功能的情況,還有一些影響病情的關鍵指標,更全面系統的來衡量。那麼,哪些指標或症狀是衡量腎病嚴重性的標準?有四方面對腎功能的影響較大,腎友們對照看看,你屬於哪種?一、腎病具體的病理類型慢性腎病的病理類型多達數十種,受如環境、遺傳等先天因素及後天因素的影響,並不是所有人病理類型相同。
  • 什麼是高血壓 導致高血壓的原因是什麼
    由於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的影響,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高血壓的症狀,那麼什麼是高血壓?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患上高血壓該怎麼辦,如何治療高血壓?下面就然個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風險要素的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維護的知道不斷深入,高血壓的確診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現在認為同一血壓水平的患者發作心血管病的風險不同,因此有了血壓分層的概念,即發作心血管病風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平應有不同。
  • 血壓低於這個數,可能比高血壓更危險!這類低血壓60%的老年人都有...
    常言道「高血壓猛如虎」,尤其現如今高血壓患者數量龐大,且逐漸趨於年輕化,讓更多人有了恐懼之心,都希望血壓低一點、再低一點就好了。但血壓太低可能比高血壓更危險!生活中深受低血壓困擾的人不在少數,前段時間就有很多粉絲在留言想了解關於低血壓的健康知識。今天可可就給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