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2020-08-28 後浪之舟

就業前景對於許多高考生來說都是填報志願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就在7月9日,麥可思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該報告顯示了一系列2019屆大學本科和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新趨勢以及就業綠牌和紅牌專業:

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紅綠牌專業反映的是全國總體情況,各省區、各高校情況可能會有差別。

2020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體工程、信息工程、網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藝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020年高職就業綠牌專業包括:鐵道機車、鐵道工程技術、社會體育、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發電廠及電力系統、物聯網應用技術

報告撰寫方介紹,本科的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網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高職的社會體育連續三屆是綠牌專業。行業需求增長是造就綠牌專業的主要因素,連續綠牌說明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持續較好。

2020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包括:繪畫、音樂表演、法學、應用心理學、化學。

2020年高職就業紅牌專業包括:法律事務、語文教育、烹調工藝與營養、小學教育、導遊。

本科的繪畫、音樂表演、法學、化學,高職的法律事務、語文教育連續三屆是紅牌專業。這與相關專業畢業生供需狀況、人才培養是否與社會需求匹配有關。

相信許多考生閱讀完這份報告後,內心的天秤都會向立刻傾斜,但是文科是不是就如同報告在紅所說的是紅牌專業呢?是否就業前景黑暗、薪資水平不高呢?

事實上,發布這個報告的麥可思公司,是中國首家高等教育管理數據與諮詢的專業公司。

雖然是高等教育領域的專家,但未必對招聘的認知是充分的。

一、專業不是決定就業的核心因素。

我們在大學學到的知識和我們在工作上要用到的知識和技能其實有很大差距。所以專業對口只是敲門磚,工作更加考驗的是個人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畢竟如果工作後大家都要重新開始,那麼與其一定要專業對口,還不如招聘學習能力強,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年輕人。

怎麼判斷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是否符合工作要求呢?

1、證明學習能力:畢業院校,在校成績

2、證明適應性:實習經歷,校內或者社會活動經歷

除非這個專業實在是門檻太高,比如學醫,學法和高尖端技術。否則專業對就業的限制真的很小。畢竟在頭部公司的眼裡,普適性崗位不需要專業。簡歷上中的實習經歷,畢業院校,掌握的技能,學校裡的項目比專業更加重要。

普適性崗位的範圍:

網際網路行業所有非工程師相關崗位,包括運營(客戶運營、內容運營、新媒體運營、用戶運營、電商運營)、產品、營銷、增長、銷售、HR、財務、數據分析、戰略、人力、IT、管理、財務諮詢公司(含審計所)的諮詢顧問

外企的功能性崗位:

銷售(含獵頭)、營銷、人力、行政、客服、供應鏈、採購

不包含高門檻的強技術型崗位:

醫生、高校教師、心理諮詢師這類需要獨立資質的崗位;

專業領域的工程師:

從網際網路的架構師、製造業、通信業、房地產相關的工程師 、設計師

二、沒有機構能預測未來,數據不代表一切

選到一門熱門專業,再到畢業,包括考研考博。再出來找工作時已經過了4-8年時間,這期間的就業局面難以預測。

比如在2011年的時候,可能有人能夠預料到智慧型手機普及帶來的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期,但誰能在2011年預測2018年的網際網路寒冬季?

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上述的紅牌也不一定是紅牌,綠牌也不一定是綠牌!每個時間段的「熱門」或者是「冷門」,都是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會發生顛倒,不同的專業就業情況在不同的時間都會發生變化。

就單純根據某一年的就業情況而武斷認定所謂的」紅牌「和」綠牌「,反而只會誤導填志願,就業數據只是一段時間的反饋。

今年的考生們已經報完志願了,一切塵埃落定。但請不要因為自己的專業在這篇報告中屬於紅牌專業而自怨自艾。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未來瞬息萬變,好好利用大學生活豐富簡歷、提高個人能力,比後悔更重要。如果真的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到了大學後也有機會轉專業。這份報告對上一年的總結作用,遠大於對未來的展望。

相關焦點

  • 解讀《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2020年這個畢業季,註定非比尋常。受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求職、招聘、面試、籤約,節奏需要重新調整。我們該如何研判大學生就業的總體形勢?22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景分析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發布
    央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記者覃勇)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跟蹤撰寫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9日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日前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分析
    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報告》顯示,受疫情衝擊,畢業生的期望行業、崗位、工作地點等發生改變,大學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而薪酬福利、職業發展和工作生活平衡是大學生求職主要關注因素。一線、新一線城市及部分省會城市成為畢業生期望就業城市首要選擇。
  • 「就業雖困難,但依然充滿希望」——解讀《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來源:光明日報】2020年這個畢業季,註定非比尋常。受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求職、招聘、面試、籤約,節奏需要重新調整。我們該如何研判大學生就業的總體形勢?22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全景分析疫情影響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
  • 以就業為導向|依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來決定專業選擇
    7月9日,《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正式發布。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該報告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至今已是第12次發布。《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包括《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兩部分組成。
  • 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本科生就業創業收入問題
    最近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給出了我們中國各畢業生的薪資水平。一2015~2019年本科生收入對比這是2015年到2019年大學生的畢業生月收入的變化情況。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二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這幾個專業就業薪資最高!
    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受疫情影響,就業任務很重。我猜你肯定想知道大學生就業率總體情況如何?一起看看吧!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於7月發布,針對2019屆畢業生畢業工資水平、工作地選擇和紅綠牌專業等方面,報告通過相關數據,呈現了當下畢業生的工作現狀。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報告出爐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經測算,今年畢業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報告》主要針對高校畢業生群體進行分析,學校所在地不僅覆蓋31省市,還有部分境外地區的學生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薪資最高的大學專業是哪些?
    小編寄語 2020年度的高考算是結束了,放鬆撒歡過後的同學和同學家長估計又得開始忙志願填報,開始擇校擇專業了。剛好《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今日發布了,分享給大家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選擇專業會有幫助。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這2大專業今年最難就業
    【鼎恆商學院新聞中心 嶺東】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一方面,就業中的絕對主力軍——各大公司、單位中的很大部分都採取削減人數的措施以應對下行的經營狀況;另一方面,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874萬,比去年同期增加40萬人。而同樣由於疫情的影響,本來畢業生就業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校招活動被取消,這無疑也使得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
    麥可思研究院9日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就業藍皮書:2020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就業報告指出,本科生國內讀研比例從2015屆的13.5%上升至2019屆的15.2%;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 《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發布 大學生健康狀況如何?
    重視學業卻因此而焦慮,關注護膚養生卻經常通宵達旦,渴望健康卻偶爾被不良生活方式「打敗」……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大學生的健康狀況究竟如何?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解讀:六大賺錢專業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月收入最高的6個本科專業,集中在工學、經濟學、管理學和理學這幾個學科門類,一起跟著小編看看吧:①計算機類計算機專業熱度高居不下,隨著開設計算機專業學校越來越多,每年畢業生數量也越來越多,就業競爭將更為激烈。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新經濟行業受到青睞
    表1.1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情況據教育部統計,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逐年攀上,2020年將再創新高,達874萬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不僅對宏觀經濟產生較大影響,對大學生就業市場也造成了衝擊。
  • 中國人民大學&智聯招聘: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
  • 《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發布 大學生的健康狀況究竟如何
    -------------------  重視學業卻因此而焦慮,關注護膚養生卻經常通宵達旦,渴望健康卻偶爾被不良生活方式「打敗」……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大學生的健康狀況究竟如何?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中青校媒聯合丁香醫生共同發布的《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大學生總體健康狀況良好,一些生活方式需要改進,並已逐步形成健康意識,特別是對健康生活方式關注度高。
  •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202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人,再創新高。但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宏觀經濟形勢嚴峻,對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根據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大學生招聘需求人數為1237萬,佔全國需求的10.19%,求職申請人數為896萬,佔全國共計的10.56%。
  • 202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哪些專業更「吃香」?
    我們經常說好專業好就業那怎樣才能稱作是「好專業」呢?評判標準肯定包含了就業前景和薪資待遇那麼2020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又如何?一、2020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今年由專業機構麥可思公司發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針對畢業半年後、三年後、五年後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進行了調查分析,報告結論如下:1.畢業生起薪上漲
  • 《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6-2017》發布
    本網記者 趙徐州/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曾江)12月29日,《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6-2017》在東北師範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發布。報告以「總—分」式結構為主,由一個主報告和兩個分報告構成。其主要研究成果已通過專場發布會、網絡、學術會議、諮詢報告、學術期刊及專著等途徑向社會廣泛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