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或是天生或是後天不注意,造成成年後頭髮少、發質差,整個人看著不靚麗、不精神。那麼我們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頭髮狀況呢?答案肯定是有的。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怎麼讓頭髮變濃密。
要長頭髮就得先說說頭發生長需要什麼,我們也好有的放矢。
頭發生長需要適合的頭皮環境
很多人分不清頭髮和頭皮。其實最主要的頭髮是死的,怎麼折騰都行,頭皮是活的是細胞組成,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生長。頭皮長頭髮,這就要求我們要區別對待。頭皮適合生長的溫度是35~38度。頭皮酸鹼度最好是弱酸性5度左右。頭皮怕乾燥,怕風吹,會導致頭皮乾裂頭癢頭皮屑增加,怕紫外線直射殺傷毛囊。反過來頭皮不怕溼,頭油有保溼殺菌作用。頭皮也不怕髒,每天洗一次和每個月洗一次,針對頭發生長來說沒有什麼區別。這也是偏遠山區沒有條件,很長時間洗一次頭,頭髮照樣長得很好的原因。
頭發生長需要血液供給和充分的營養
毛囊生長主要依賴頭皮毛細血管供血提供營養,運走代謝產物。而營養主要來自於飲食吸收和循環系統。所以頭髮要長得好,首先得飲食得當,吸收充分,循環系統運轉正常才行。這三個因素缺一不可。像偏食營養不充分,或者光吃不吸收、吸收不好、吸收了血液循環不暢等,都會直接造成頭髮問題。
頭發生長需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休息
現在科學表明頭發生長和精神有密切的關係。精神壓力是為數不多可以直接作用在頭髮上的因素之一。像我們經常聽說一夜白頭一夜掉發等都是這個原因。所以學會改善、控制精神狀況很重要。另外休息也可以對頭皮頭髮產生影響,這主要是因為頭皮處於人體位置最高,人直立時,血壓最低,血流最慢,獲得的血液也是最少的。人體直立時期頭髮基本上不生長。只有在平躺時,頭皮位置相對心臟持平,血壓上升,血流大增,這個時候頭部固定,頭皮鬆弛,是毛囊生長最為旺盛的時候,頭髮也快速生長。很多人睡眠好,頭髮也相對較好就是這個道理。
上面講解了頭發生長的幾個要素,我們主要要針對這些要求,調整我們的生活習慣、作息飲食等。只要這三個條件具備,頭髮自然而然也就能長好了。飲食上我們多吃五類食物,確保營養充分,魚蝦,紅肉,樹生堅果,水果,膠原蛋白。還可以針對自己的身體特點,對應調整飲食屬性改善身體狀況。
對於脫髮一段時間不長頭髮,或者很長時間發量只減不增的朋友也不要拖,應該立即在頭皮上噴塗毛基質營養液,主動擴張頭皮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毛基質營養液包含生發所需營養,通過表皮吸收直達毛囊,直接促使頭髮快速長出。而且毛基質營養液乾燥後還可以在頭皮形成一層疏油膜,保護頭皮環境,保溼,防曬,通風,控油。是我們臨床常用來穩定頭皮環境的生發方法。
身體血液循環促進主要靠運動。要多做劇烈運動,促進血壓瞬間增高,對毛細血管形成衝擊,增大血流。減少或者不做時間長、發熱量大的運動,以避免頭皮溫度過高,血液全部集中到四肢,頭皮供血減少。例如短跑、遊泳、倒立等都是不錯的生發運動。另外也要增加睡眠。
頭皮環境保護,主要是讓頭皮自我調節控制,少人為幹擾,尤其是現在的化工產品。能不洗就不洗,能不碰就不碰。保持頭皮的原生態。日常生活中少染、少燙、少梳理。就好像花草長不好,我們要避免陽光直射,少水少肥養起來。如果長不好就太陽暴曬,天天澆水、施肥、鬆土、清潔葉子,這樣不但長不好,花草反而死得更快,所以關心則亂。
有的時候思路不對怎麼努力都不行,所以一定要確定方向慢慢來。頭發生長比較緩慢,長一根頭髮怎麼也要2、3個月,從發量來看有的時候三五個月才能有些變化,所以放鬆心態,找對方法,只要方法正確,頭髮變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