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FPGA的24點離散傅立葉變換結構設計

2021-01-07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 基於Good—Thomas映射算法和ISE快速傅立葉變換IP核,設計了一種易於FPGA實現的24點離散傅立葉變換,所設計的24點DFT模塊採用流水線結構,主要由3個8點FFT模塊和1個3點DFT模塊級聯而成,並且兩級運算之間不需要旋轉因子,整個DFT模塊僅僅需要14個實數乘法器,布局布線後仿真工作時鐘頻率可達200 MHz。首先根據Good—Thomas算法將並行的24路輸入信號分成3組,每組8路信號,並進行並/串轉換,得到3路串行信號;其次,將3路串行信號分別輸入至3個FFT IP核模塊進行8點FFT運算;然後,將上述3個FFT IP核模塊同一時刻輸出的3路信號進行3點DFT變換;最後,將得到的3路並行輸出信號分別進行串/並轉換,得到24路DFT輸出信號。此外,設計的24點DFT結構還具有很好的擴展性,通過修改FFT IP核變換點數參數便可實現長度N=3×2n點DFT。
關鍵詞 24點DFT;FPGA;Good—Thomas映射算法;FFT IP核

由於具有高集成度、高速、可編程等優點,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已經廣泛用於多種高速信號實時處理領域中。離散傅立葉變換(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尤其對應的快速傅立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是數位訊號處理中的一種基本變換。基於FPGA的FFT設計和實現是眾多應用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眾多FPGA晶片廠商和研究工作者一直致力研究的內容。
目前,Altera和Xilinx公司都提供了可塑性很強的FFT IP核,只要改動相應的參數設置,就可以應用於不同產品中。國內不少大學及研究所也已經採用FPGA晶片設計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FT。然而,目前絕大多數基於FPGA的FFT主要採用Cooley—Tukey映射算法實現基2和基4結構的點FFT。這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問題:1)某些場合中所採用的DFT變換點數不一定滿足,例如24點、48點等DFT無法採用上述FFT結構實現;2)採用Cooley—Tukey映射算法將高點數的DFT分解成若干個低點數DFT過程中,採用多級流水線結構實現FFT,但每一級輸出結果需要乘以相應旋轉因子後再進入下一級運算,從而增加了複數乘法器資源的使用。
以Xilinx公司Virtex IV晶片為硬體平臺,結合Xilinx公司ISE10.1軟體提供的FFT IP核,提出一種適合FPGA實現的基於Good-Thomas算法的24點DFT結構。相對於已有的FFT結構,設計的DFT結構不僅能夠充分利用FFT IP核優良特性,還能大大節約複數乘法器資源的使用。同時,該結構還能擴展至變換長度N滿足N=3×2n的DFT。

1 24點DFT實現原理
1.1 Good—Thomas映射算法
基於Cooley—Tukey映射算法和Good-Thomas映射算法的FFT均可以將長度為N=N1N2的DFT分解成N2個N1點DFT和N1個N2點DFT級聯的形式。尤其基於Cooley—Tukey映射的FFT是最為通用的FFT算法,能夠適應於任意N1和N2長度下的DFT。相對基於Cooley-Tukey映射的FFT,基於Good —Thomas映射的FFT只能適應於N1和N2互質情況下的DFT,但N1點DFT與N2點DFT之間的中間結果不需要採用旋轉因子進行調製,從而能夠大幅節約複數乘法器的使用。
假設輸入序列x(n)長度為N=N1N2,其中N1和N2互質,則基於Good—Thomas映射的FFT實現步驟如下:

從以上步驟可以看出,基於Good—Thomas映射的FFT,雖然與基於Cooley—Tukey映射的FFT實現原理相似,但輸入/輸出索引映射不同,而且沒有旋轉因子。


相關焦點

  • 傅立葉變換算法(一)
    其中an和bn是實頻率分量的幅度。離散時域傅立葉變換   離散傅立葉變換是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DTFT)的特例(有時作為後者的近似)。DTFT在時域上離散,在頻域上則是周期的。DTFT可以被看作是傅立葉級數的逆變換。離散傅立葉變換   離散傅立葉變換(DFT),是連續傅立葉變換在時域和頻域上都離散的形式,將時域信號的採樣變換為在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DTFT)頻域的採樣。
  • 基於傅立葉變換的黃金價格周期性實證研究
    基於傅立葉級數而發展起來的傅立葉變換(Fourier Ttransform)是一種信號分析的方法,可以將連續信號或者離散信號拆分成為固定頻率的正弦或者餘弦成分,也可反過來用這些成分合成初始信號。因此,傅立葉變換的本質是從時域分析的框架轉向了頻率分析的框架。以下圖為例,在時域中看似毫無規律可言的信號,反映到頻譜圖中卻一目了然,僅僅是三個頻率信號周期疊加的結果。
  • 數位訊號處理系列串講(離散信號的頻域分析之一)——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
    離散信號的頻域分析,分為5節。本文對第一節: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DTFT(Discrete-Time Fourier Transform)的內容進行總結。當然,首先要需要理解英文縮寫DTFT的含義:離散D、時間T、傅立葉變換FT,連起來就是DTFT。注意第二個T(也就是Time),至關重要。它是「離散D」這個特性所描述的主體:也就是,時間是離散的。本節內容包括下列內容:
  • 在MATLAB中如何實現快速傅立葉變換
    對於傅立葉變換的類型:非周期連續信號採用傅立葉變化;周期連續信號採用傅立葉級數;非周期連續離散信號採用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周期離散信號採用離散傅立葉級數。四種信號均為 (‐∞,+∞) 上的無窮信號,而計算機只能處理離散的、有限長度的信號。四種傅立葉變換總結如下表所示。表1
  • 從頭到尾徹底理解傅立葉變換算法(上)
    離散時域傅立葉變換離散傅立葉變換是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DTFT)的特例(有時作為後者的近似)。DTFT在時域上離散,在頻域上則是周期的。DTFT可以被看作是傅立葉級數的逆變換。離散傅立葉變換離散傅立葉變換(DFT),是連續傅立葉變換在時域和頻域上都離散的形式,將時域信號的採樣變換為在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DTFT)頻域的採樣。在形式上,變換兩端(時域和頻域上)的序列是有限長的,而實際上這兩組序列都應當被認為是離散周期信號的主值序列。
  • 基於FPGA的成像聲納FFT波束形成器設計
    水聲成像技術不僅能夠探測海底結構,而且相比於傳統視頻設備,其優點是呈現的圖像幾乎不受水文條件的影響,無論在軍用還是民用領域,聲成像技術都是未來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的主要技術之一[1]。 對要求實時成像的成像聲納來說,成像速度是衡量其性能優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 簡述計算機三大變換的聯繫和區別 (傅立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z變換)
    f(t ) 是t 的周期函數,如果t 滿足狄裡赫萊條件:在一個以2T 為周期內f(X ) 連續或只有有限個第一類間斷點,附f(x ) 單調或可劃分成有限個單調區間,則F(x ) 以2T為周期的傅立葉級數收斂,和函數S(x ) 也是以2T 為周期的周期函數,且在這些間斷點上函數是有限值;在一個周期內具有有限個極值點,絕對可積。則有下式成立。稱為積分運算f(t ) 的傅立葉變換。
  • 淺談傅立葉變換:關於傅立葉變換的幾種幾何學解釋
    話不多說,咱們直接來看看傅立葉級數的一般形式。對於滿足狄裡赫利(Dirichlet)條件的周期信號,可以分解為一組成諧波關係的正弦信號,或者說該周期信號做傅立葉變換可以得到一組傅立葉級數。若有周期信號x(t),則經過傅立葉變換可得到如下形式:
  • 傅立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的辨識!
    傅立葉變換在物理學、數論、組合數學、信號處理、概率論、統計學、密碼學、聲學、光學、海洋學、結構動力學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在信號處理中
  • 傅立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的意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0827.htm  傅立葉變換在物理學、數論、組合數學、信號處理、概率論、統計學、密碼學、聲學、光學、海洋學、結構動力學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在信號處理中,傅立葉變換的典型用途是將信號分解成幅值分量和頻率分量)。
  • 傅立葉變換
    奇妙的是,現代數學發現傅立葉變換具有非常好的性質,使得它如此的好用和有用,讓人不得不感嘆造物的神奇:傅立葉變換是線性算子,若賦予適當的範數,它還是酉算子;傅立葉變換的逆變換容易求出,而且形式與正變換非常類似;正弦基函數是微分運算的本徵函數,從而使得線性微分方程的求解可以轉化為常係數的代數方程的求解.在線性時不變的物理系統內,頻率是個不變的性質,從而系統對於複雜激勵的響應可以通過組合其對不同頻率正弦信號的響應來獲取
  • 對傅立葉變換、拉氏變換、z變換詳細剖析
    1、關於傅立葉變換變換?(另一種說法)對於周期函數f,傅立葉變換就是把這個函數分解成很多個正弦函數fn的和,每個fn的頻率是f的n倍。所謂二次諧波,就是函數f2的頻率為f兩倍的那個函數。(另二種說法)周期信號的傅立葉級數的意義是信號在每一個離散頻率分量處的幅度;非周期信號的傅立葉變換可以理解為周期無窮大的周期信號的傅立葉級數。
  • 傅立葉變換與拉普拉斯變換的物理解釋及區別
    傅立葉變換在物理學、數論、組合數學、信號處理、概率論、統計學、密碼學、聲學、光學、海洋學、結構動力學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在信號處理中,傅立葉變換的典型用途是將信號分解成幅值分量和頻率分量
  • 泰勒展開,傅立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的意義
    傅立葉變換傅立葉變換在物理學、數論、組合數學、信號處理、概率論、統計學、密碼學、聲學、光學、海洋學、結構動力學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在信號處理中,傅立葉變換的典型用途是將信號分解成幅值分量和頻率分量)。傅立葉變換的物理意義是:將通常在時域表示的信號,分解為多個正弦信號的疊加。
  • 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在MATLAB中的實現
    對於傅立葉變換的類型:非周期連續信號採用傅立葉變化;周期連續信號採用傅立葉級數;非周期連續離散信號採用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周期離散信號採用離散傅立葉級數。四種信號均為 (‐∞,+∞) 上的無窮信號,而計算機只能處理離散的、有限長度的信號。四種傅立葉變換總結如下表所示。表1
  • 基於多相濾波結構的信道化及FPGA實現
    信道化接收機是對某個頻段的信號全概率接收的接收機,而基於多相結構的信道化接收機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的信道化接收機對同一頻段信號而言所需硬體資源更少,且更易於實現。其相對傳統的信道化接收機憑藉其高效的多相結構,使其在多信道處理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是接收機的發展趨勢。
  • 基於FPGA的可擴展高速FFT處理器的設計與實現
    摘 要:本文提出了基於FPGA實現傅立葉變換點數可靈活擴展的流水線FFT處理器的結構設計以及各功能模塊的算法實現DFT(離散傅立葉變換)作為將信號從時域轉換到頻域的基本運算,在各種數位訊號處理中起著核心作用,其快速算法FFT(快速傅立葉變換)在無線通信、語音識別、圖像處理和頻譜分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 傅立葉級數傅立葉變換深入理解完整版
    抱歉,這不是一句雞湯文,而是黑板上確鑿的公式:傅立葉同學告訴我們,任何周期函數,都可以看作是不同振幅,不同相位正弦波的疊加。在第一個例子裡我們可以理解為,利用對不同琴鍵不同力度,不同時間點的敲擊,可以組合出任何一首樂曲。而貫穿時域與頻域的方法之一,就是傳中說的傅立葉分析。
  • 傅立葉變換是個偉大工具
    法國科學學會屈服於拉格朗日的威望,拒絕了傅立葉的工作,幸運的是,傅立葉還有其它事情可忙,他參加了政治運動,隨拿破崙遠徵埃及,法國大革命後因會被推上斷頭臺而一直在逃避。直到拉格朗日死後15年這個論文才被發表出來。拉格朗日是對的:正弦曲線無法組合成一個帶有稜角的信號。但是,我們可以用正弦曲線來非常逼近地表示它,逼近到兩種表示方法不存在能量差別,基於此,傅立葉是對的。
  • 「趣味數學」傅立葉變換及其在人工智慧中的應用
    介紹傅立葉變換是數學中最深刻的見解之一,但不幸的是,它的意義被埋在一些荒謬的方程中。傅立葉變換是一種把東西分解成正弦波的方法。這個名字來自一個數學家叫傅立葉。在數學術語中,傅立葉變換是一種將信號轉換成其組成成分和頻率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