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唱的好,誰唱的不好,要看用怎樣的評判標準,民國是出大師的時代,京劇界人才輩出流派紛呈,前後七位鬚生各有各的精彩。
馬連良能夠在前後四大鬚生裡都佔有一席之地,足以見到他的實力冠絕!而于魁智算得上是當今老生的頭牌,論名氣他可以當之無愧的稱老生第一。
再加上近些年于魁智跟梅派大青衣李勝素組合,各種地方跑,也積攢了不少的人氣。那麼于魁智和馬連良的《空城計》孰強孰弱呢?由於他們二人不是一個時代的,不好對比,這裡我儘量客觀的說一下。
首先,于魁智和馬連良不是一個時代,但兩個人都是一個時代的佼佼者。按照流派創造上來說,于魁智不及馬連良。畢竟那個時代的戲曲氛圍和如今不同。
民國時期,唱戲是以營生為目的的,唱的越好越受人歡迎,越受人歡迎就得越好好唱,所以他們需要好好鑽研,甚至自立門派。
而當代則沒有這樣的環境,現如今京劇雖然說傳承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幾乎沒有市場啊,相比於民國時期,現在喜歡京劇的人實在是太少了。當然這不是京劇不好了,而是時代變了,人們不再單純的以戲曲作為唯一的消遣方式了。
時代不同,我們不能拿開宗立派作為標準來要求當代的演員。因為這樣的話,當代演員是沒人能夠超越民國時期的演員了,因為他們沒有開宗立派啊!
再來看看他們二人的《空城計》,馬連良的《空城計》只有一個錄音,且那時的錄音質量很差,而于魁智的音頻有十來個版本,基本上都是高清無損配置畫面的。
作為晚輩,我不敢妄議兩位誰唱的好(當然人們普遍認為馬連良高于魁智好幾個檔次),但我想說的是,時代不同沒法作比較,可能在專業程度上,于魁智不及馬連良。
但在京劇日漸衰微的今天,我們需要的是于魁智這種高清無損的音頻,需要的是能將戲迷吸引住,需要的是更能貼近新時代戲曲演員。
馬老先生的專業無可厚非,但我們也不能缺少了于魁智這樣的演員,因為現在的戲曲界更需要于魁智這樣的人。還有就是,現在人過度崇古抑今,我就覺得于魁智的《空城計》唱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