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素食者越來越多,因為在他們看來,吃素有益健康。
湖南的龍先生也是這麼想的。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堅持吃素5年後,身體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時常感覺下肢麻木無力,有時候站都站不住,甚至還出現了精神障礙!
到底是怎麼回事?
吃素竟吃出一身病!
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他這是因為長年吃素,身體缺乏維生素B12引起的。蔬菜裡沒有維生素B12,肉裡才有。
據龍先生透露,他有十多年的飲酒史,後來發現自己身體變差,便決定戒酒,同時開始吃素養生。
起初,龍先生的飲食以蘿蔔、白菜等蔬菜為主,但偶爾還是會吃點雞蛋和肉;後來,只要一吃到肉,他就覺得噁心想吐,漸漸地,魚、肉、蛋都不吃了。
「5年多都不吃一點肉,難怪維生素B12缺乏這麼嚴重。」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黎小妍醫生說。
她介紹,含有維生素B12的食物,基本都是「葷」的,即肉類、蛋、奶製品等。
「特別是動物的肝臟、腎臟,維生素B12的含量比較高。」
此外,腐乳、豆豉等經過發酵的豆製品,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B12。
而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水果,卻基本都不含維生素B12。
龍先生嚴格吃素,魚、肉、蛋、奶等動物源食物都不吃,幾乎避開了所有含維生素B12的食物,而人體無法自制維生素B12,怎能不缺呢?
既是造血必需,又能營養神經
長期吃素,身體不適可以理解,但龍先生竟然還伴有精神障礙——情緒低落、憂鬱悲觀,還老是覺得「總有刁民想害朕」。
難道,這也跟缺乏維生素B12有關?
「人體神經的新陳代謝,離不開維生素B12。」黎醫生解釋道,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B12,神經會出現病變,進而引起各種精神障礙症狀。
英國還有一項研究表明,血液中維生素B12含量低於正常水平者,患老年痴呆的風險會更高。
此外,維生素B12還被叫做「紅色維生素」。
一方面,維生素B12是一種含鈷的紅色化合物;另一方面,它可以促進骨髓中核酸的合成及紅細胞的成熟、分裂,有增加紅細胞生成的作用。
所以,長期缺乏維生素B12,會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黎小妍提醒,缺乏維生素B12的早期症狀,包括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活動後氣短、心悸等,如有以上症狀,應該引起警惕。
除了吃素,腸胃不好的人也要當心
雖然維生素B12對人體極其重要,但每天所需的量並不多。成年人每天攝入3微克左右,便能滿足人體需求。
一般來說,正常飲食的人不會缺維生素B12,也不需要額外補充。但有一些特殊群體,相對比較容易缺乏。
像龍先生這樣嚴格吃素,就是其中一類。
此外,有消化道疾病,即人們常說的「腸胃不好」的人群,也有可能發生維生素B12缺乏。
「維生素B12的吸收需要2~3小時,且是唯一一種需要在胃黏膜分泌物『內因子』的幫助下,才能被吸收的水溶性維生素。」 黎醫生說。
而腸胃功能不正常的人,可能無法正常產生內因子,從而阻礙維生素B12的吸收。
再者,老年人本身腸胃功能減退,如若再患有腸胃疾病,就會更進一步地削弱身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能力。有研究數據顯示,30%左右的老年人,對維生素B12的吸收都處於不良狀態。
同時,飲食結構過於單一、營養條件不好的兒童,也可能會缺乏維生素B12,通常會表現為表情呆滯、反應遲鈍,以及一些精神異常。
此外,糖尿病患者也要格外當心,因為一些糖尿病治療藥物會干擾維生素B12的吸收。
不用專門補,吃多了會中毒
大多數B族維生素都不會在人體內蓄積,過量攝入的部分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唯獨維生素B12是一個異類。
雖然也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但維生素B12卻能夠蓄積在人體的肝臟內,超過儲存量的維生素B12才會隨尿液排出。
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在一刻不停地生成紅細胞,而維生素B12作為其中的重要原料,不可或缺。
為了避免在生產紅細胞的過程中,原料青黃不接,我們聰明的身體便會想辦法把維生素B12儲藏起來,以免它隨尿液、膽汁排出體外。
「除非是明確的、嚴重的維生素B12缺乏,或是需要用它來治病,否則,沒有必要單獨去額外補充維生素B12。」黎醫生建議,嚴格的素食者,可以通過複合維生素片補充缺乏的維生素。
她提醒,維生素B12不宜大量補充,過量可能會引起哮喘、皮疹等副作用。 此外,有些人可能還會對維生素B12過敏,嚴重者會導致休克,所以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