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棵大樹,我們都是一片葉子,但都不是最後一片

2020-12-20 笑取說事

隨著節令的延伸,秋天一步步地走過,顯露出自己的清逸從容來。綠的榕樹,綠的松樹,綠的棕櫚,綠的扁桃。遠山含黛,近水澄碧,除了日愈成熟的稻田鋪陳開來的一地金黃,這裡是看不到層林盡染的景致的。在這個地方,這個時間並不能成為季節的一個時段,只是網絡上電視上鋪天蓋地的絢爛秋色,向我們宣示著一個季節的來臨。早上起來,窗外秋陽杲杲,少了些許夏時的熱辣張揚,透著單屬於這個季節的柔和白淨,一派秋天才有的安詳寧和。幾天前的一場雨,像是給大地來了一場淋浴,掃除夏天殘留的暑氣,撥露出了秋天的清朗澄淨。天高氣遠,微風颯然,走在路上,空氣清清爽爽,通通透透的,讓人忍不住來幾個深呼吸,借用季節的微涼,濾掉縈繞心頭的一些煩躁。廣場齊平如掌的草坪,照樣繡滿叫不出名字的各色小花,說不出的小家碧玉。一群群紅色的小蜻蜓,在清悠悠的晨風裡安靜從容地飛,完全看不到夏天的那種惶急。

高速公路邊,街道花園裡,居民陽臺上,開滿了一大叢一大叢粉紅、紫紅、大紅的三角梅,層層疊疊,無法形容的坦蕩熱烈,把生命渲染到極致。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三角梅的花苞,它以三為量,三瓣環蕊成一朵,三朵連成一枝,三枝連成一簇,再一簇簇地聚集到枝條上,展開羽翅,飛揚跋扈地演繹出內心的狂野。記得三角梅的花語是:沒有真愛是一種悲傷,不知道有誰會注意它濃烈的花苞下那顆怯生生的柔弱的初心。誰能渡心?換我,寧可隨一片落葉許下一世清淺,也不會要這些所謂的花瓣製造出的華麗假象的。真的羨慕北方一葉知秋的深遠意境,即便是倉惶敗退,也是個性分明,不像南方經年如一,日日平常。可看著小區裡如孔雀屏開放的棕櫚和爬滿圍牆的藤蘿,絲毫沒有秋末冬初的寒瑟,心裡不由釋然了,人生自古是不能兩全的,人心是,景色也是,總會在失去什麼時得到另一些什麼,我沒有聽到絲絲入扣的秋聲,卻享受著花紅樹綠的視覺盛宴,也算是有所失有所得吧。

茉莉花停止了它大半年不歇不休地綻放,甘蔗依然青綠著,如幔,如帳。樹枝上的柿子已經完成了一輪生長,清香誘人,用孩子們的話說,像一個個小紅燈籠。街邊的水果攤上滿是新鮮的柑橘與柚子,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不知鄉親們一年的勞作能否在這個十月詮釋一種精神的願望。幾朵純白的雲悠悠地飄過湛藍的天空,隨著幾隻遲雁靜靜遠去。漸漸西移的落日灑出千萬縷餘暉,濃墨重彩地在天邊染出濃淡交融的橙色。半城瑟瑟半城紅,這樣的景致是可以醞釀出一幅畫的,只可惜我沒有透納、康斯泰布爾這樣的神筆,描繪不出這瞬息萬變的色彩與光影的變幻,只能把它鐫刻心間了。不由已是月上中天,秋天的月色,特別的清影扶疏,坐在窗臺前仰望滿天星鬥,風清月白,夜涼如水,一股秋天的微涼充盈心間。碧海青天夜夜心啊,星羅棋盤也抹不去孤月的清孓,看似近在咫尺,其實他們只是各在遠處構成風景而已。也罷,些小的病痛算什麼,就如這一片片青青翠翠日復一日,坦然,淡然,安然,釋然,妥帖地把記憶安頓,任由流年菲薄,自現世安好。

秋天,真是一個讓人感慨頗多的季節。當你還在厭倦夏日的炎陽時,當你還昏昏欲睡在午後打盹時,不知不覺樹葉已經在逐漸由綠變黃了,也許開始只是一片兩片,你以為是枯死的。此時各類果實實在誘人。樹葉的魅力完全被覆蓋了。你看那紫色晶瑩的葡萄或者開始泛紅的蘋果,你就不再抱怨時間了,每個季節都有可以討好人們臉色的東西,只是人類真是太貪婪了,竟然每天都想要自己喜歡的天氣和食物。沒有一點耐心。季節依舊輪迴著,在該熱的時候熱了,在該冷的時候冷了,這是多麼奇妙呀。

說到喜悅,大多是因為秋天是個收穫頗豐的季節。小時候的課本上說「秋天到,秋天到,地裡莊稼長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黃。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園裡果子長得好。枝頭結柿子,架上掛葡萄,黃澄澄的是梨,紅彤彤的是棗。」那時候,眼前仿佛就是一片豐收景象,其實很多東西是沒有口福的。印象最深的是嫩玉米,將已經飽滿的綠玉米棒子掰下來,用煮、烤等方式變熟,那真是秋天最好美食。但是這個享樂的時間是比較短暫的,玉米老得很快,所以總是覺得還沒有吃夠就沒有了。玉米其實真是寶貝,在北方,有兩個節日和玉米有關,一個是臘八節,一個是二月二。

玉米在這些節日裡都是主角。臘八節是北方很傳統的節日,熬臘八粥是很有講究的活動。我記得把玉米要打磨成黃豆大小,太大太小都不行,在鍋裡要煮好幾個小時,然後再加入調料、花生、黃豆、核桃仁、菠菜、紅蘿蔔、豆腐、豬肉等等,全家人就把這個當主食,要吃好幾天,然後剩下的還可以加些麵條。這大概是因為那時麵粉很珍貴,就把玉米作為主食了。現在人們吃臘八粥的似乎越來越少。但是每年母親都會做一些,因為我是特別喜歡這個的。而二月二炒玉米豆更是家家都做得事情,即使有爆玉米花的,我還是覺得玉米豆更有嚼勁,味道也更濃。上學時,口袋裡裝著玉米豆,有時忍不住上課吃一個,那嘎嘣的聲音經常引起老師的注意,有時就被沒收了,還要在課堂上做一番檢討。下課時候,大家都會搶著吃玉米豆,有時口袋都被撕破了。那時總是很餓,誰有點吃的都比較眼饞。放學的路上,還會經常去玉米地裡折綠玉米杆吃,有的很甜,如同甘蔗。有經驗的同學總能找到香甜的玉米杆,也很奇怪,有的田裡玉米杆甜的很多,有的就沒有。原來是化肥的作用。現在很多人都不吃玉米杆的,因為化肥太多了,的確也不甜了。

秋天的紅薯也是很不錯的美食,那時烤紅薯就是在做飯的時候,或者在火爐上,為了美食就拉起了風箱,不斷翻轉,讓火慢慢將紅薯變熟,也不管鍋裡的飯怎麼樣了。有一次都將飯煮糊了。現在滿大街的烤紅薯生意也不錯。曾經買過幾次,都覺得味道不好,大概是紅薯質量不好,或者就是火候問題吧。紅薯經過油炸也是很不錯,由於菜油較貴,油炸紅薯當時是用來招待客人的,或者過年時才可以吃到。紅薯還用來做粉條,是另一種美食。每到深秋,我大概都要感冒一次。

感冒時不停流鼻涕、打噴嚏,有時咳嗽不斷。這時候我就知道是天氣變化最劇烈的時候。冷空氣隨著降雨一次次撲來。等到早晨看見白霜時,大概冬天也就到了。只有到了這時,才突然覺得秋天真的很短暫。人說的秋風掃落葉,其實大概是冬天的風吧,因為秋葉滿地時,已經看不到果實了,只有空蕩蕩的枝條在顫抖著,這是最令人傷感的時候。突然想起小說《最後一片葉子》,這篇令人嘆惋的小說如同一部哲學,人的弱小和偉大都在困苦才可以看得到,這大概是每個人需要經歷的。生活是一棵大樹,我們都是一片葉子,但都不是最後一片。

相關焦點

  • 《做一片美的葉子》
    《做一片美的葉子》作者:金波      朗誦:播音部陳哲遠遠望去,那棵大樹很美
  • 一片葉子有沒有故事
    (雅萱) 曾經在樹幹上緊密相偎的一片片葉子,使仰望的人們分不清彼此,只憑藉著其在枝頭的位置才會對某一片留下印象。當秋風吹來,葉子們各自散落,你便不知那個它去了哪裡。
  • 一片葉子竄成一棵樹,還能年年開花
    導語:玉樹是很多花友喜歡種植的品種,它生命力旺盛,不用過多澆水,生長速度也很快,而且真的可以將它種植成為一棵"樹"盆栽在家中甚至能夠年年開花,極大程度上美化居家環境。一般情況下我們是將玉樹養在一個花盆裡面,它會從很小的一個形態,經過悉心養護之後,會迅速的長得很高很大,今天就教大家怎麼把一片葉子竄成一棵樹,還能保證其後續年年開花。
  • 這植物,一棵就「一片葉子」,目前「珍貴稀少」,遇見請立刻保護
    從出生到小孩,再從小孩到大人,如今已是三十而立之齡,也身為人母,現在想想真的很怕時間再從我們身邊跑過,不知道朋友們此時此刻的內心也是否跟筆者一樣。那不說這些了,我怕待會說著說著就越說越多了,我們就回歸主題吧。今天要給大家科普的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植物,也許好多朋友們都沒有見過,當然,這是相對的,或許有的還真見過了,只是不認識它而已。
  • 生命教育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
    書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葉子和它的夥伴們經歷了四季的變化,逐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美好的事物,在於給別人帶來快樂,明白了死亡並不是代表一切毀滅,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對於這樣一本不可多得的生命教育類繪本,值得0-99歲所有人去閱讀。
  • 一片葉子
    一次整理舊書,一片葉子從惠特曼的《草葉集》裡掉了下來。烏桕!烏桕!時光一下子倒轉三十年,定格在那個金秋十月最後一個周日的下午。我走出漢語言文學自學考試的考場,曹老師拎著一袋書迎了上來。我接過手,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有《海涅詩選》《歌德十四行詩》《草葉集》等,我愛不釋手,全然忘了這個月曹老師大概不能吃肉了。
  • 一棵就長一片葉子,個頭還不到10釐米,但價值卻極為珍貴
    摘要:一棵就長一片葉子,個頭還不到10釐米,但價值卻極為珍貴。各位讀者們,大家好,在科普今天這種野生物種之前,小編想跟大家先討論一個話題,就是關於農村一些外貌極為特殊的野生植物。我們都知道,植物界相當的浩瀚,別說是某個物種的數量,就連種類都是難以數得清楚的。而在這如此繁多的物種中,產生一些外貌特殊的植物,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了,也是因為外貌的特殊,所以也時常遭受破壞,畢竟人是關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打個比方吧,假如在山裡見到一種很特殊的植物,大部分人的內心都想去採摘或是觸碰一下。
  • 「優秀散文」葉子和大樹的故事
    葉子的身子微微搖曳,多麼完美的身材,多麼曼妙的舞姿!「沙沙,沙沙……」風兒仍在呼喚她的名字。葉子又望了一眼大樹,輕嘆一口氣,早晨的露珠——或許是離別的眼淚——滾落。她沒有再掙扎。葉子要的,不是平淡但卻穩當的生活,而是浪跡天涯的漂泊。她的眼神裡閃過一抹決然。大樹配合著她,放開了手。臨走前,葉子問大樹:「你為什麼不挽留我?」
  • 深秋的銀杏,每一片葉子都是一首詩
    葉子是要落的,黃的、紅的、褐的、紅黃相間的,大大小小的各式樹葉,在風中飄飛。武學小說中有一招叫秋風掃落葉,與現在的場景頗有幾分相似,不過現在的氛圍只存其形,還要再加三分詩境的美感。拾起一片枯葉,半卷著,葉脈依舊清晰,純淨的古銅色如辛勞的老農那滄桑卻質樸的臉龐。
  • 最後一片葉子人物的性格特點
    《最後一片葉子》中老畫家貝爾曼是整篇小說的靈魂,關於他的語言與行動有寥寥數筆,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脾氣暴躁、性格直率、善良純真的老人。這個老人成了喬安西與休易的保護神,他用生命換來的傑作,實現了他一生的夙願。
  • 小小的葉子,大大的智慧|《最後一片葉子》所蘊含的三點辯證思維
    聊起「首先」,人們往往侃侃而談,似乎永也說不詳盡;而提到「最後」,人們常常用寥寥數語作結,又或習慣似的做一總結性發言。這是「首先」與「最後」的區別,也是我們對待「首先」與「最後」的一般態度。小說裡的最後一片葉子使瓊西認識到了自身想法的錯誤和生命的可貴與頑強。它見證了瓊西從萬念俱灰到重獲新生的轉變,卻令貝爾曼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磚牆上的葉子是貝爾曼的最後一幅畫作,雖然沒有憑此成為有名的畫家,但這片飽含愛意的葉子道出了他高尚的人格與捨己為人的精神品質。
  • 一片葉子擁有樹——鄧康延
    一片葉子在擁有一棵樹之前,先擁有著陽光和信心。一位美國大學畢業生疾奔進加州報館問經理,「你們需要一個好編輯嗎?」「不需要。」「記者呢?」「也不。」「那麼排字工、校對員呢?」「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也沒有。」「那麼你們一定需要它了。」大學生從包裡掏出一塊精緻的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僱用。」
  • 楓葉的每一片葉子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特點,每一片葉子都是有生命的
    在這張照片當中能看到有兩個小船在湖面上,並肩前行著,面前的景色,是舉世無雙的景致,大自然很神奇,能夠創造出這樣多舉世無雙的景色,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看到的只是九牛一毛,說實話,這些景色美的不分伯仲,哪一個都可挑大梁!這個巖石直接從懸崖的縫隙中流淌了出來,看上去特別的壯觀。
  • 最後一片葉子 The Last Leaf - Bedtime Story
    最後一片葉子 從前,在一座高山上有一個小鎮,鎮上都是些窮畫家。Sue and Johnsy were both training to be painters. They lived in a little brick house at the edge of town.蘇和約翰西都在接受繪畫訓練。他們住在城市邊緣的一座小磚房裡。
  • 一片葉子當大樹,二片葉子活千年,世界珍稀旗艦植物亮相世園會
    世界公認的溫室三大珍稀旗艦植物中,這兩種植物都榜上有名。除了巨魔芋和千歲蘭外,本次展覽還有樹蕨、雜交豬籠草、酒瓶蘭錦等植物。此次展出的是巨魔芋巨大的葉片,它的葉子十分有特點。巨魔芋是草本植物,葉片卻能長成六七米,頂生三到五分歧的大型複葉茂密如樹冠,粗壯的葉柄猶如「樹幹」,一整片葉子看起來就像一棵大樹。
  • 一棵死掉的大樹,會如何映射出人的善惡和選擇呢?——探秘繪本...
    但圖片卻讓我有些迷惑,近景是一對母女和一隻古代牧羊犬,遠景在一片綠色的草地中間,一棵枝葉繁茂的橡樹。到底誰是愛麗絲,哪棵是艾莉絲的樹呢?封面上的人物和大樹有什麼關係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翻開了書。一、大樹和艾莉絲一家1、大樹生長在艾莉絲一家購買的土地上。
  • 2019年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及答案—種一片樹葉
    ①埋下一片樹葉,固執地相信它終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這便是兒時最美麗的夢。   ②我4歲那年的秋天,枯黃的葉子從高高的樹枝上飄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覺得很美。玩賞了半天,我忽發了一個奇怪的想法:這個曾經是樹伯伯身上一分子的葉,把它種進土裡之後,必定可以長出一棵同樣的大樹!
  • 秋天,畫一片帶來生命希望的葉子
    這幅畫的靈感來自歐亨利短篇小說「最後的葉子」。故事的人物兩個藝術家 --一個年輕女孩和一個老畫家。年輕的藝術家患有肺炎,正在失去生活的意志。從她的窗戶,她可以看到一條常春藤藤蔓在建築物上穿過一條狹窄的小巷。隨著冬季的到來,藤蔓正在失去葉子。
  • 讀歐亨利作品《最後一片葉子》,樂觀可以戰勝一切病魔
    我們沒辦法決定自己的生死,但是,可以樹立生的希望,頑強抵擋病魔。讀歐亨利小說《最後一片葉子》,故事中的人對於繪畫事業的執著,對生的希望的嚮往,無不令人動容。蘇珊和蘇艾在格林威村相遇,因為志同道合,兩人合作成立了一間畫室。肺炎的突襲,打亂了她們生活的節奏。瓊珊感染上了肺炎,病情很不樂觀。
  • 三年級語文《最後一片樹葉》閱讀理解及答案
    最後一片樹葉 秋風越刮越猛了。樹上只剩下了最後一片樹葉。  一隻鳥兒飛來了,停在枝頭。它聽到樹葉正在嘆息,就問:「你發什麼愁?告訴我,我是一隻快樂的鳥兒。」  樹葉說:「你很快樂,我可不快樂,我快要死了。」  鳥兒笑了:「你應該快樂才對呀。你知道那些已經落在地上的樹葉在哪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