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聲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021-02-08 長安文化教育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謝靈運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前乎此的有謝莊《月賦》中的「隔千裡兮共明月」,後乎此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都是寫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於各人以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在不同的體裁中,謝莊是賦,蘇軾是詞,張九齡是詩,相體裁衣,各極其妙。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仍是張九齡作古詩時渾成自然的風格。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懷遠之情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遙夜」,長夜。「竟夕」,通宵。詩人思念遠方的友人,以至於徹夜難眠,埋怨長夜漫漫。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承接頷聯,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憐」,愛憐。「滋」,沾溼。上句寫詩人徘徊於室內。吹滅蠟燭,更加愛憐灑滿一地的銀色月光。下句寫流連於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溼了身上的衣裳。這就把徹夜難眠的形象傳神的描繪出來。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不堪」兩句,構思奇妙,意境幽清,沒有深摯情感和切身體會,恐怕是寫不出來的。這裡詩人暗用晉陸機「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兩句詩意,翻古為新,悠悠託出不盡情思。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餘韻嫋嫋,令人回味不已。


相關焦點

  • 每日讀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⑵「海上」二句: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使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親友,此時此刻也該是望著同一輪明月。謝莊《月賦》:「隔千裡兮共明月」。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說指親人。遙夜:長夜。怨遙夜:因離別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長。⑷竟夕:終夜,通宵,即一整夜。《後漢書·第五倫傳》:「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⑸憐:愛。滋:溼潤。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
  • 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感動了萬千讀者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點明「望月」二字:在無邊無際的海上,月亮緩緩升起,皎潔的月光照耀著人間萬物,即使身在天涯海角,都能在此時共望同一輪明月。這一句被引用得很多,尤其是中秋節的電視節目。但時常會有人把「生」明月誤作「升」明月,其實是沒有體會詩人的擬人手法。一個「生」字,賦予月亮蓬勃的生命力,而不僅僅是「升」這一個物理現象了。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十首最美的中秋詩詞(修訂版)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
  • 「中秋詩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詩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018-09-24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秋節小史之月亮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如果用一句詩將中秋佳節所蘊含的深意生動傳達出來,我想非唐朝開元名相張九齡的詩《望月懷遠》開篇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不可。海上生明月僅此一句,便足以讓張九齡於詩壇不朽!
  • 有關中秋節的古詩詞句: 張九齡《望月懷遠》賞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15句寫月亮的古詩詞,讀之令人神往
    古人先賢們望著頭上那輪明月,感嘆時空的浩瀚和生命的迷茫。張若虛雖然跟蘇軾之間相隔了幾百年,但是他們面對月亮的追問卻不謀而合,這也是古人對月亮最初的情感。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唐朝、張九齡很多古代詩人都對月亮情有獨鍾,用月光來寄託情感。
  • 詩話中秋:有你的地方才是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故土難離,夜空中那一輪明月代表著團圓,代表著思念。明月的陰晴圓缺牽動著人們的喜怒哀樂。中秋之夜,讓人們更加想念遠方的家鄉、遠方的親人朋友。張九齡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及妻子而寫下了千古佳句《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螞蟻莊園9月27日答案:海上生明月的下一句詩是
    今天的問題是小雞寶寶考考你,海上生明月的下一句詩是?還不知道答案的玩家朋友們快來跟小編一起往下看看正確答案吧!螞蟻莊園9月27日答案:海上生明月的下一句詩是問題:小雞寶寶考考你,海上生明月的下一句詩是?答案:天涯共此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詩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海上生明月」原來是輪「湖北月」!與月和湖北有關的古詩詞,您都...
    楚天都市報9月22日訊(記者張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多人恐怕不會想到,國人在中秋時節最常引用的這句詩,恰恰寫於一千多年前的湖北。詩詞中與湖北相連的「月」,尚且不止「海上生明月」。情痴無關風月,歐陽修此詞,說的是清風明月本就先於人存在,「只是因為人移情在清風明月之上,清風明月便成為古人寄託情感的最普遍對象。」移情,讓月亮最終變成常用的詩歌意向,而古人選擇月亮來「移情」,在陳燕妮看來則是因為「月」的特質,「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它可以充滿在整個空間中,相隔天涯的人卻能看到同一輪月亮,月就在無意之間連接起了兩地的思念。」
  • 少兒創意美術《海上帆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課題名稱:海上帆船適合班級:裝飾線描班年齡:7--9歲課時:2課時教學重難點:1.使孩子能夠學會帆船的畫法,並了解帆船的基本科普知識(起源,發展,應用)。
  • 新潮電波鐘 團購「共此時」
    共此時電波鐘表產品接受的是國家授時中心河南商丘低頻時碼發播臺的信號。以河南商丘為中心,半徑2000公裡的範圍內都能比較好地接收到時間信號。共此時電波鐘取義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另外共此時電波鐘是完全靜音走時,即使耳朵貼近鐘面也無任何聲響。 (團購方法:撥打電話:4007007898 暗號:揚子晚報讀者)  陳鬱
  • 中秋專刊| 詩詞共中秋,佳節共此時
    本文共計3926字,閱讀時間大約需要8分鐘「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雲」。今天是中秋節,願月圓花好,問候佳節!年年中秋,歲歲月明。天上人間,共此良辰。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 天涯明月刀手遊KFC炸雞桶怎麼購買?天涯明月炸雞桶兌換券獲得方法...
    天涯明月刀手遊跟KFC聯名啦,如果你是天涯明月刀的玩家千萬不要錯過了這次的活動。你如果購買KFC炸雞俠影就可以獲得兌換券了,到時候可以在遊戲中兌換禮包。又好吃又好玩還有禮包,如何超值的活動,大家千萬不能錯過喲!
  • 天涯共此時:關於月亮的各種知識 青島人賞月線路推薦
    問來問去也不得答案,只能望月而寄託美好的願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不管身處何地,中秋賞月之際都盼望著人生的團圓。同說一輪月解讀千萬種科普月月亮究竟從何而來?關於月亮的起源,最主要的理論是大碰撞理論,認為月亮是由天體碰撞形成的。
  •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10個字令他一詩成名,卻也被爭議千年
    同樣的,在古詩詞中還有一個比較特定的意向,每每都被詩人們用來表達思鄉之情,這個意向就是「月」,就像「詩仙」李太白那句膾炙人口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是用月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不過本期筆者要說的是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張九齡的一首詩,也是一首望月思鄉詩,開篇10子就堪稱驚豔,讓他一詩成名,堪稱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海上明月共潮生(一)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她去撫摸紙張背後凸起的紋路,想到的都是一整個錶盤的陽光。陸海,陸海,她嚴潮原來也有今天。她經常能在食堂看到他,站在12號窗口的隊伍的末尾,她就站在13號。陸海想必和她一樣都是不願意奔飯的性子,慢悠悠笑嘻嘻晃到食堂,肉賣完了,打兩個素菜也能吃得開心。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或用月亮表達孤獨,如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或用月亮表達思念,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用月亮表達離愁,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總之,有關月亮的古典詩詞數不勝數。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來看看他是如何用月亮來表達思念之情的。
  • 《天涯明月心》| 一輪明月,牽引兩代思緒
    配音:王文鍇老師推薦人:袁靜老師推薦理由:這篇文章是來自袁靜老師的分享,她在推薦中寫道:文章巧妙地通過父親將母親的心願告訴兒子,使兒子猛然醒悟,有了回家的強烈願望,作者又特意把時間安排在中秋節,在船快要到達港口時,船卻突發故障,又生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