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十首最美的中秋詩詞(修訂版)

2021-02-13 寶寶念詩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最核心的一部分。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從周朝的祭月,到後來的拜月,再到唐朝的賞月,中秋節日就正式形成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唐明皇夜遊月宮等神話相繼出現,唐朝自由、浪漫的精神氣質賦予了中秋文化瑰麗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到了宋朝,中秋就成了一個全民盛行的一個節日。到了當代,中秋儼然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

與春節、元宵、端午、重陽、除夕等相比,中秋節無疑是最有文化底蘊的一個節日。既有浪漫主義情懷,洋溢著中國人特有的詩情畫意;又有現實主義關懷,充滿著中國人心中的倫理家國。描寫中秋節的詩詞汗牛充棟,不可勝數,構成了中秋燦爛文化的一部分。中秋,一個文化的節日。

今天集中重溫十首最美的中秋詩詞。描寫月亮,最多最好的當屬李白。蘇軾《水調歌頭》一詞,為中秋詩詞中的絕唱。論壯闊和情懷,張孝祥《念奴嬌》並不輸給蘇軾。辛棄疾《木蘭花慢》,雖然很多人不很熟悉,但其科學追問卻在中國詩詞中獨樹一幟。

一、最雄渾的中秋詩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點評:張九齡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貶謫荊州,中秋之夜懷念遠方,寫了這首詩。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但又情感真摯,特別是前兩句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二、最寂寥的中秋詩詞——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點評:這首詩先寫中秋月色,再寫望月懷人,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像豐美,韻味無窮。

三、最有邊塞味的中秋詩詞——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點評:《子夜吳歌》分別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這首秋歌,寫徵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徵邊陲的丈夫(「良人」)。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李白描寫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等等,當然大部分不是寫中秋的。

四、最親情的中秋詩詞——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點評:明明是自己在長安,望月而遙想鄜(fū)州(今陝西省富縣)的親人。但詩歌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這種從對方設想的方式,寫出了一家人的真摯感情,經常被後人借鑑。

五、最清冷的中秋詩詞——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點評: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卻不是往年那個地方,自然,身邊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貶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鄉不見,孤苦伶仃。詩歌清冷至極,悲苦無形。

六、最感傷的中秋詩詞——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點評:作者蘇軾與其胞弟蘇轍(字子由)久別重逢,共賞中秋之月。如此賞心樂事,卻讓作者想到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詩歌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

七、最共鳴的中秋詩詞——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點評:這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來寫中秋的作品中,公認的絕唱。它構思奇拔,獨闢蹊徑,神話與現實、出塵與入世、感慨與曠達,層層交織,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也極富哲理與人情。通觀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八、最具科學幻想的中秋詩詞——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木蘭花慢

(宋)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裡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點評:一連串的發問,使得這首詞幾乎是中國古代最有科學色彩的一首詞。月亮為什麼能在空中不會掉下來?沉到海裡,不會被碰壞嗎?為什麼圓月漸漸變成一道彎月?是不是這邊沉下去,那邊就升起來?……八百年前的辛棄疾,竟然在詞中接觸到月亮繞地球旋轉這一科學現象。王國維讚嘆說:「直悟月輪繞地之理……可謂神悟。」辛棄疾還有一首《太常引》「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寫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九、最壯闊的中秋詩詞——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點評:碧空萬裡,水波不興,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長江之水為酒,把北鬥星當酒杯,再請天上的星辰萬象作為賓客來,和我一起細斟慢酌。此情此境,沒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這種壯闊、這種豪情,遍觀宋詞,無以復加。

十、最傷心的中秋詩詞——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綺懷

(清)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點評:詩人年輕時曾同自己的表妹兩情相悅,但以溫馨開始,以無言結局。在詩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紅牆雖然近在咫尺,卻如天上的銀漢一般遙遙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明明心中相愛,卻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讓人傷心至極?


可以看出,月亮是中秋最重要的主角。在我們的生活中,距離我們最近的星體,有太陽有月亮,兩者不可或缺。但如果要強行比較一下,太陽無疑重要得多。沒有太陽的光輝,地球將失去一切生命,月亮也會失去光彩。

但是,中國人,就喜歡歌頌月亮,不歌頌太陽。太陽在詩歌中甚至是負面的形象,比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比如「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太陽都是無情的象徵。神話中也有后羿射日的傳說。相反,中國人對月亮的詩歌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所以,有人說,中華民族是一個月亮化的民族,溫情,沒有暴力,也不那麼熱烈。似乎有一定道理。

不少人一知半解,以為只要有月的就是寫中秋。那是不對的。比如,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寫的是春月。劉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寫的也是春月。歐陽修「月上樹梢頭,人約黃昏後」,寫的是元宵月。古人七夕節的月寫得也很多,比如施肩吾「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各種張冠李戴的微信,不能全信。


(購買網紅《詩詞日曆》等請點擊「閱讀原文」

================================

寶寶念詩-韓可勝

baobaonianshi【←長按複製微信號】

以當代情懷,看古代詩詞;以「美詩+美圖+美文」為特色重新發現經典,帶孩子和父母念詩。感謝您關注「寶寶念詩」!感謝您每一次的閱讀、點讚和轉發!本文圖片據網絡。

相關焦點

  • 「中秋詩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詩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018-09-24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讀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⑵「海上」二句:遼闊無邊的大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使人想起了遠在天涯海角的親友,此時此刻也該是望著同一輪明月。謝莊《月賦》:「隔千裡兮共明月」。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說指親人。遙夜:長夜。怨遙夜:因離別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長。⑷竟夕:終夜,通宵,即一整夜。《後漢書·第五倫傳》:「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⑸憐:愛。滋:溼潤。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
  • 詩話中秋:有你的地方才是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故土難離,夜空中那一輪明月代表著團圓,代表著思念。明月的陰晴圓缺牽動著人們的喜怒哀樂。中秋之夜,讓人們更加想念遠方的家鄉、遠方的親人朋友。張九齡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及妻子而寫下了千古佳句《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中秋節小史之月亮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如果用一句詩將中秋佳節所蘊含的深意生動傳達出來,我想非唐朝開元名相張九齡的詩《望月懷遠》開篇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不可。海上生明月僅此一句,便足以讓張九齡於詩壇不朽!這句中秋佳節被引用最多的詩句,意象生動、意境遼闊,實乃千古佳句,將一月升而天下觀的壯闊景象,用極靜極簡的手法寫出來,藝術之感染力,非言辭可以盡述。在中國的文化裡,我想再沒有一種東西能像月亮一般成為文人墨客爭相吟哦寄意。古往今來,但凡名字見諸歷史的文學家,很少有沒寫過月亮的。寫月亮,尤其以中秋佳節最為繁盛。
  • 經典新聲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謝靈運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
  • 中秋專刊| 詩詞共中秋,佳節共此時
    本文共計3926字,閱讀時間大約需要8分鐘「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雲」。今天是中秋節,願月圓花好,問候佳節!年年中秋,歲歲月明。天上人間,共此良辰。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 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感動了萬千讀者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點明「望月」二字:在無邊無際的海上,月亮緩緩升起,皎潔的月光照耀著人間萬物,即使身在天涯海角,都能在此時共望同一輪明月。這一句被引用得很多,尤其是中秋節的電視節目。但時常會有人把「生」明月誤作「升」明月,其實是沒有體會詩人的擬人手法。一個「生」字,賦予月亮蓬勃的生命力,而不僅僅是「升」這一個物理現象了。
  • 中秋祝福|十首最美詩詞、十首詠月金曲,伴您花好月圓
    >&nbsp&nbsp&nbsp&nbsp又到一年中秋時&nbsp&nbsp&nbsp&nbsp在這月圓之夜,情寄明月,讓十首最美詠月詩詞和經典金曲捎去祝福與問候: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 十首最美中秋詩詞,每一首都讓人怦然心動!
    中秋是團圓節,人們聚於桌前,飲酒賞月,說著團圓美滿; 遠在異鄉的人,不能相聚,那便舉杯對明月,敬明天,敬過往,敬故鄉,敬遠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今日中秋:欣賞十首與中秋有關的古詩詞,感受那如畫般的月夜情懷
    中秋佳節,一家人聚在一起,闔家團圓、吃月餅、賞月,別提多開心了。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重合,更是喜上加喜。既可以過中秋節,又可以過國慶節。
  • 十首醉美中秋詩詞,與你天涯共此時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後臺回復「日曆」可獲取詩詞日曆和免費圖書聽優質好課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15句寫月亮的古詩詞,讀之令人神往
    古人先賢們望著頭上那輪明月,感嘆時空的浩瀚和生命的迷茫。張若虛雖然跟蘇軾之間相隔了幾百年,但是他們面對月亮的追問卻不謀而合,這也是古人對月亮最初的情感。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唐朝、張九齡很多古代詩人都對月亮情有獨鍾,用月光來寄託情感。
  • 中秋節古詩詞祝福語句子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很多漂泊在外的遊子選擇在這個時候回家團聚,這時候也是農村收秋之時,一年的辛苦勞作迎來了收穫的季節,中秋佳節,是我們的傳統的節日,是中文民族的文化傳承,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關於中秋的詩詞歌賦,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沉醉,這些美麗的句子,是文化,也是美好的祝福。
  • 有關中秋節的古詩詞句: 張九齡《望月懷遠》賞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時",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
  • 十首最美的中秋節詩詞,快和孩子開啟學詩模式吧!
    自古以來,歷代的文人們也對中秋佳節有著獨特的情懷,每逢中秋必作詩一首。下面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一些比較著名有特點的中秋節詩句。想要出口成章嗎,那就快來和孩子一起學習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 中秋節詩詞佳句鑑賞:十首最美的中秋節詩詞
    一、最雄渾的中秋詩詞——《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李白描寫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等等,當然大部分不是寫中秋的。 四、最親情的中秋詩詞——《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 【文脈頌中華】詩詞裡的中秋月,別樣美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13日電(記者 秦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對於象徵人月兩團圓的中秋佳節,中華民族歷來寄予了許多浪漫情懷,古人更是留下不少詩詞佳句望月抒懷,千古傳頌。一樣的中秋月,不一樣的中秋情懷,2019年中秋節來臨,讓我們在這闔家團圓的美好節日裡舉頭望月,重溫經典詩詞,感受那些穿越千年的浪漫情懷。
  • 10首中秋詩詞:今夜月明人盡望
    古往今來描寫中秋佳節、遣懷抒情的詩詞不勝枚舉。下面,分享十首最經典的中秋詩詞,一起來品賞吧!01、最膾炙人口的中秋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03、最雄渾的中秋詩詞 《望月懷遠》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海上生明月」原來是輪「湖北月」!與月和湖北有關的古詩詞,您都...
    楚天都市報9月22日訊(記者張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多人恐怕不會想到,國人在中秋時節最常引用的這句詩,恰恰寫於一千多年前的湖北。詩詞中與湖北相連的「月」,尚且不止「海上生明月」。情痴無關風月,歐陽修此詞,說的是清風明月本就先於人存在,「只是因為人移情在清風明月之上,清風明月便成為古人寄託情感的最普遍對象。」移情,讓月亮最終變成常用的詩歌意向,而古人選擇月亮來「移情」,在陳燕妮看來則是因為「月」的特質,「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它可以充滿在整個空間中,相隔天涯的人卻能看到同一輪月亮,月就在無意之間連接起了兩地的思念。」
  • 中秋月夜有多美?聽聽古代詩人怎麼說,六首詩詞帶你看最美的中秋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成就無比燦爛光華的高點,古往今來,留下多少中秋詠月名作。八月十五的夜晚,一輪銀月高懸,萬家燈火通明。星採分馳,與月色交相呼應,萬裡碧空,將明月襯託無暇。古來無數文人墨客,都對中秋之夜,有著一種非常深厚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