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遊在日本是如何破除「加拉帕戈斯效應」的?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日本遊戲一度代表了業界的最高標準之一,其市場長久以往也被視作是一個高度封閉的市場。

相較於日本遊戲產業的成熟,我國由於2001年以來的遊戲機禁令與盜版之害,成為國際公認的主機遊戲市場窪地,除了制度限制,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也使得遊戲行業難以健康生長。

但是主機遊戲和PC單機遊戲的孱弱,在2010年以後高速增長的智慧型手機使用率的催生下卻為手遊的勃興造就了一個得天獨厚的環境,國內手遊行業的高度活躍,根據MobData的數據,在國內所有手機網民中手遊玩家佔比55%,在所有手機APP中,手遊佔比21%。

根據Sensor Tower商店數據,2019年Q3有22款遊戲進入日本市場top100。從2018年Q1到2019年Q3,在top100中的收入佔比從1.7%攀升至16%。

手遊不僅在國內成為遊戲的中流砥柱,2018年以來國產手遊在日本不斷攻城拔寨,甚至一度倒逼日本手遊廠商,這中間的曲折確實很值得玩味。

一、遊戲孤島日本

日本是遊戲重鎮也是行業高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雅達利大奔潰」之後以任天堂、世嘉和索尼為代表的日式廠商不僅重整了遊戲市場,還通過與旗下工作室的緊密合作為互動娛樂這一大眾消費文化領域創造了無數的知名IP和新的玩法,在本世代更是力壓微軟的XBOX,成為了家用主機互動娛樂的領頭羊。

隨著2012年以來智慧型手機使用率不斷增長,日本移動遊戲市場也迅速爆發,大量老牌大廠諸如科樂美、史克威爾開始涉足手遊,新世代的玩家也放棄了以往的主機習慣,轉而投入手遊的懷抱,並表現出了非常高的投入度,根據SEGA Network旗下的GS研究所的數據,日本手遊市場人均消費額為全球最高,達到120$,具有非常高的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但是日本市場具備非同尋常的封閉性,這種封閉性不僅是由於發達的產業基礎,更根植於日本獨特的民族文化,典型的案例是2001年XBOX謀求登錄日本市場,但是主機上大X讓日本玩家感覺非常不吉利以及水土不服的遊戲陣容而遭到市場冷遇。

日本App Store的頭部領域也是鐵板一塊,常年以《怪物彈珠》《fate》和《智龍迷城》等國民級遊戲佔據榜首。

而有趣的是,以上遊戲在國外的接受度也不高。

島國日本的手機遊戲市場恰如太平洋的火山群島「加拉帕戈斯」,島上的生物產生了與外界不同的演化理路,產生了自己獨特的生態圈,而且有較強的封閉性。

不過2017年以來,中國手遊進入日本市場後,迅速的讓本土開發者感受到了衝擊,那麼中國手遊是如何破除「加拉帕戈斯效應」的?

二、中國手遊的三重突圍路徑

「智能相對論」第一次對國產手遊已經開始反噬日本市場產生直接的認知,是來源於一則2017年的無釐頭新聞。新聞提到,「忍者龍劍傳」之父,人稱「硫酸臉」的著名ACT遊戲的製作人板垣伴信,沉迷於中國工作室開發的手遊《戰艦帝國》而無法自拔,並且辭職擔當了這家遊戲工作室的顧問。

國內默默無聞的《戰艦帝國》登錄日本AppStore後取得排行榜第二的好成績

這則新聞讓人的詫異之處有二,首先是知名主機製作人竟然在玩手機遊戲?!其次是玩的竟然還是國產手遊並且還擔任了工作室的顧問?!

這則無釐頭新聞也讓當時的「智能相對論」認識到了日本遊戲市場在發生兩方面的變化,一方面是手機遊戲在對傳統主機遊戲產生一定的衝擊,其次是國產手遊在日本遊戲市場也在掀起波瀾。

進軍日本手遊市場,中國手遊的開發商和運營商選取了三重的突圍路徑:

•沒有經典IP,就把類型遊戲做到極致

在日本的移動遊戲市場中,除了典型的玩法創新型遊戲之外,強IP類遊戲始終佔據非常強的號召力,比如歷時三十年的「勇者鬥惡龍」的手機端遊戲,以及倚靠動漫、繪本、漫畫拓展了影響力然後再將影響力在手遊二次變現的「Fate系列」,今年在日本App Store磅房top20的《七龍珠Z—爆裂大戰》、和世界級經典IP作品《精靈寶可夢go》都屬於此類強IP作品。

這類強IP作品的特點主要是該遊戲某一類型的玩法或者領域的開創性經典作品、,歷經長期的多款作品迭代,比如《勇者鬥惡龍》系列,或者遊戲背靠IP具有經典的影響力,比如《龍珠》的漫改遊戲。

面對強IP類遊戲獨佔性和稀缺性,在日本市場表現較好的幾款中國手遊都選擇了以類型遊戲為核心的玩法。

網易旗下《荒野行動》2018年在日本全年營收達到404億元,「大逃殺」類遊戲並非中國首創,在PC端先後由「H1Z1」和韓國藍洞出品的「PUBG」進行統治,騰訊聯合藍洞用《刺激戰場》和《和平精英》與《荒野行動》三分國內移動端吃雞類遊戲的情況下,荒野行動在日本手遊江湖中另闢蹊徑的採取了「聯動知名IP」的打法,制霸了日本AppStore吃雞類手遊,在2019年Q3手遊營收中取得了第四名的優異成績。

在IP的選擇上,《荒野行動》的運營團隊選擇了次級IP的戰略,即熱度已經逐漸下降但是在玩家記憶中仍然保有關鍵位置的IP。荒野行動選擇與經典國民動漫IP《EVA》、經典街機遊戲《拳皇97》的聯動皆屬此列。第二個路徑則是與當前流行但是並未頂級的動漫IP進行聯動合作,比如《進擊的巨人》《pop子和pipi美的日常》則屬此列。

日本二次元文化是在太過濃厚,想要吸引日系宅玩家的DAU,必須要在內容上下功夫,吃雞的玩法萬變不離其宗,但是與其他IP聯動的內容則會產生炸裂的化學效應。

聯動玩法實際上是電腦遊戲中mod文化的一種延伸,玩家通過自主修改遊戲文件,將完全不屬於遊戲原本內容的人物、情節和畫面引入遊戲中,最終取得1+1>2的樂趣,不論在影視還是互動娛樂中都由來已久。

另外一款今年日本市場top10的遊戲是「有塔網絡」的《黑道風雲(Mafia City:War of Underworld)》,遊戲採取在國內流行度不高的SLG(策略遊戲)玩法,而採用了歐美黑道的內容設定,在一眾中世紀劍與魔法的同質化產品中玩出了差異。

根據App Annie的數據SLG已佔全球市場收入總量的40%,但是由於SLG玩法和內容的單一,導致常年霸榜的來來回回就是那麼幾款同質化作品,國內小作坊「有塔」把黑道話題和SLG融合起來,也屬於將類型化遊戲創新性的嘗試。

•《碧藍航線》《放置少女》:出師的二次元學徒

二次元內容中國從80年代就一直在學習日本,但是從產業的整體水平和發展程度上還有較大的差距。

日本二次元手遊方面,消費用戶年齡段比國內更高,意味著日本二次元消費要比國內更加成熟,2018年6月26日,日本在線遊戲協會召開了「在線遊戲/玩家營銷研討會」,席間披露的數據,二次元手遊的主要使用用戶是35歲左右的大叔。這主要是由於日本的動漫產業起步很早,受動漫黃金年代影響世代的年齡級別自然集中在80後,國內的二次元粉絲則主要以90後和80後為主。

2013年4月Kadokawa Games開發的《艦隊Collection》的卡牌類遊戲曾經一度吸引了大量國內二次元宅的關注。遊戲以女性擬人化軍艦的卡牌養成為主要玩法,同時在國內的二次元圈誕生了大量的衍生同人作品。

隨後被稱為二次元宅大本營的B站參與開發了《碧藍航線》,同樣採取了將穿艦女性擬人化的設定,2017年在日本上線,到2018年6月,在日本的用戶人數突破600萬人。

「艦娘」人物圖集

另款比較有代表性的遊戲是有愛互娛開發的三國題材二次元卡牌放置類手機遊戲《放置少女》,熟悉日式遊戲和動漫的讀者應該會知道,在「萬物皆可萌娘化」的日本二次元動漫遊戲文化中,三國題材除了是日本人非常喜歡的歷史題材以外,各路英雄被娘化處理也並不是第一回。

而這款卡牌類放置遊戲也才用了氪金抽卡+戀愛休閒養成的玩法,隨著對二次元文化脈絡把握的逐漸熟悉,國內廠商也開始了對此類主題的掌握逐漸得心應手。果然氪金沒有國界,該遊戲在日本App Store營收20top取得了18的好成績。

在二次元手遊的學習過程中,中國廠商成功從學徒熬到了出師。

•融合型遊戲從長期看是差異化的主賽道

2012年2月發布的《智龍迷城》和2014年曾被引進過國內過的《怪物彈珠》以及《白貓計劃》都可以稱之為日本的國民級手遊,但是在中國市場表現卻都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日式遊戲都受到日本遊戲史上兩款國民級別RPG的影響,一款是艾尼克斯的「勇者鬥惡龍」系列,一款是「最終幻想系列(FF)」系列的影響較大。

在很多報導和研究報告中都把這種遊戲當做消除類遊戲,但是如果從主要屬性上看前者採用了養成類RPG的遊戲模式,後者也有較強的RPG特性,兩款遊戲都採用Q版動漫風格設定是日本式手遊的核心特徵。

圖:《智龍迷城》與《怪物彈珠》界面,兩款遊戲都採用了Q版風格和豎屏的設定

相比國內受眾廣泛的「開心消消樂」,這兩款日本的國民級爆款手遊則顯得有些複雜的過分。而這種複雜的融合性恰好是其優勢所在,也是產業長期發展後進入過成熟期的必然選擇。

國內的RPG文化遠沒有日本來的深厚,歷史也從未誕生過國民級的RPG遊戲,反而是最經典的消除、跑酷類和FPS遊戲在國內更加深入人心。但是在日本市場,各種混合型玩法的三消類、卡牌類遊戲從80年代起就層出不窮。

三消和卡牌本身具有適合輕量級移動端的遊戲特性,而為其添加其他遊戲要素則是從內容和玩法上對其進行填充的,從而製造差異化特性的打法。

女性向休閒養成換裝類遊戲《閃耀暖暖》是混合類玩法的一個,在女性向遊戲中引入了一定的戰鬥和地圖元素,相當於為女性玩家的遊玩體驗也拓寬了維度。11月期間《奇蹟暖暖》在美日韓三個市場的收入佔其全球總收入近60%,也顯示出較強的海外掘金能力。

三、未來的手遊出海會如何

Rovio工作室主管Mishka Katkoff提到,在高度成熟的手機遊戲市場,將會面臨三個方面的問題,遊戲下載量的增長減速;玩家在手遊上的消費逐漸提高;這還意味著人們在手遊投入的時間大幅增長。

對他的判斷進行推論就是:手遊賽道想要打出不同,隨著遊戲開發成本越來越龐大,只依靠流量推廣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細分領域做到深耕,才能出奇制勝,而且回報率也會越來越高。

長期來看,遊戲市場將會從兩個角度繼續細分,一方面是繼續被不斷開發的優質IP,尤其是知名IP向移動端的遷徙會很重要,另一方面是新的遊戲玩法會被繼續創造出來。

•注重知名IP向手遊端整合

這一點在國內的手遊已經有所體現,比如網易的《第五人格》就購買了日本著名,漫畫家伊藤潤二的知名角色「雙一」納入到遊戲角色當中,而且第五人格的玩法也近似了PC端大火的《黎明殺機》。

谷歌在12月3日的Google Play官方博客公布了2019年度的各項大獎,其中由騰訊天美工作室研發聯合動視暴雪的《使命召喚手遊》勇奪最佳遊戲在內的三項大獎。該遊戲上線兩個月以來在全球已獲得超過1.72億次下載,吸金近8700萬美元。

使命召喚在主機端的號召力在眾多大作中逐漸顯的沒有曾經那麼耀眼而且後續乏力,但是進入移動端後,面對大量的輕量級玩家的吸引力則非常明顯。

知名的IP與手遊的聯動,知名玩法向手遊端的遷徙和模仿,是打出差異化道路的一個優質路徑。

•重視玩法創新和細分用戶群

即使在中國移動端遊戲已經全面入侵了日本手遊市場的現在,日本手機遊戲市場的頭部遊戲依然在玩法創新上做著文章。

在這一方面,中國手遊廠商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從2016年7月年老牌廠商任天堂的精靈寶可夢go進入遊戲市場並成為現象級遊戲之後,開始讓一眾開發者開始思考手機遊戲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寶可夢的大火固然有這一強力IP的加持,但是在手遊+AR的玩法則讓萬家和開發者都對對5G時代手遊可能的新玩法充滿了期待。

另外需要重視越來越細分的用戶群,比如女性手遊用戶的佔比在休閒類遊戲的使用上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而且細分用戶的忠誠度和消費頻率必然要高於常規用戶,在細分賽道上不要玩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最明智的選擇。

總而言之,中國遊戲徵服日本市場之路,其中的經驗可以為未來國產手遊的發展方向提供了諸多的借鑑和啟示。

相關焦點

  • 11月第四周日本地區手遊暢銷榜:國產手遊排第一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本周,日本地區Google Play暢銷榜排行第一,由《命運-冠位指定》獲得,本周排行上升一位。排行第二,由《智龍迷城》獲得,本周排行上升兩位。排行第三,則由《怪物彈珠》獲得。
  • 破除幹事創業的「洗碗效應」
    在社會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洗碗效應」:不洗碗的不會打碎碗,少洗碗的不易打碎碗,經常洗碗的哪怕技術已經爐火純青了難免也會有失手的時候。作為一名年輕幹部,我們莫要被「洗碗效應」斡旋掣肘,談「洗碗」色變,望「破碗」生畏,堅定不懼挑戰的信念,在風清氣正的環境中主動洗好更多更髒的碗。 破除「洗碗效應」,要有洗好碗的信念。
  • 今天,我們聊聊一些在日本意外「火了很久」的國產手遊
    近年來,不少國產手遊在日本意外成功了,比如《荒野行動》《黑道風雲》,甚至是官場、宮廷題材產品。 上次,我們談了國產手遊在日本市場發行時的預註冊和營銷情況,今天,我們聊聊一些在日本市場意外「火」了的國產手遊,一起探究日本市場和玩家的偏好和獨特性。
  • 《夢境連結》破100萬預約背後,今年18款+國產手遊強攻日本市場
    在日本做預約,能做到10萬還算過得去的水平,大多數有點名氣的產品在20萬或以上,比如《碧藍航線》和《明日方舟》用戶預約數是20萬,而上一款拿下100萬預約的國產手遊是4月發布的《龍族幻想》。 今年,日本市場十分熱鬧,多款重磅國產手遊相繼登場。
  • 日本漫畫抄襲國產手遊,中日網友怎麼說
    1月6日,日本漫畫《蟲奉行》(ムシブギョー)的最新話出現了一名新的角色「壹與」,這一身穿德式制服、長靴的女性角色很快就被人發現與國產手遊《少女前線》中的「毛瑟Kar98K步槍」擬人化設計非常相似,因此爆出疑似抄襲的消息。 《蟲奉行》是日本小學館旗下的漫畫,作者福田宏,目前在《周刊少年Sunday》上連載,在國內和日本都有一定人氣。
  • 《明日方舟》是國產手遊?為什麼是日語配音,二次元手遊大揭秘
    在端遊沒落的今天,二次元更是在手遊上大行其道。什麼?你說古風?你out啦!《明日方舟》便是這樣一款頂著「二次元」帽子的手遊,它是由鷹角網絡開發的一款國產戰略經營類遊戲,於2019年5月1日公測。這戰略經營,肯定就免不了抽抽抽,氪氪氪了吧?
  • Sensor Tower出海報告:PUBGM為首,國產射擊手遊海外成績傲人
    近期,來自Sensor Tower情報平臺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1月期間,國產手遊在海外市場收入排行榜前30名再度洗牌,出現多款新作手遊的身影。然而即便競爭愈發白熱化,在榜單前三中,依然可以看到騰訊射擊手遊大作《PUBG Mobile》(以下簡稱PUBGM)位列其中。
  • 明明是國產遊戲卻用日本聲優:是崇洋媚外割韭菜?真相揭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阿宅們漸漸發現曾經在動漫中聽到的那些熟悉的聲優出現在了自己的手機遊戲中,本來覺得隔著厚厚次元壁並且高不可攀的日本知名聲優們在國產遊戲的邀請中走下了神壇,各種日系手遊好像沒有幾個知名的日本聲優撐場子就沒有排面一樣。
  • 對加拉帕戈斯群島海獅你了解多少?加拉帕戈斯群島海獅知識大全
    加拉帕戈斯群島海獅,拉丁學名是Arctocephalus galapagoensis,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鰭足亞目、海獅科、海狗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Galápagos Fur Seal,命名人為Heller,命名時間在1904年。它是同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
  • 太平洋島神:加拉帕戈斯象龜
    加拉帕戈斯象龜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龜之一。特徵加拉帕戈斯象龜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龜。加拉帕戈斯象龜兩性異形,最明顯的雌雄兩性在外殼馬背型的種群中,雄龜有更多的角度和更高的前開口,讓其背負著一個更加極端的外觀。所有亞種的雄龜一般有較長的尾巴,殼尾的凹增厚邊較短,以便交配。由於加拉帕戈斯群島中不同島上的生態環境有明顯的差異,故不同亞種的象龜形態都不同,表現出不同類型的甲殼的形狀。
  • 九月第一周日本地區手遊暢銷榜:二次元手遊佔比依舊很高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本周,四人射擊RPG手遊《怪物彈珠》排行第一,上周的冠軍《命運-冠位指定》排行第二。排行第三是由本周進入排行前十的《龍珠Z:激戰》獲得,上周排行第二的懷舊RPG手遊《浪漫沙加Re:Universe》本周排行第四。
  • 「10分鐘看完」國產遊戲攻佔日本市場的這一年
    文/依光流&張譯中&龍之心2020年,國產手遊給日本市場帶來了極大的衝擊。比如今年最多的時候,日本App Store暢銷榜Top 50裡,有20款都是國產遊戲。不過,光說單天在榜產品量、單產品最高排行,或是單獨看短期表現,都很難說全國產手遊的具體表現。
  • 國產手遊佔海外Top50一成以上
    不過,在優異成績的背後也有值得深思的部分,因為國產遊戲在海外表現較好的大多數都是SLG以及類COC玩法的手遊,雖然收入有了,但創意不足,有跟風的成分在裡面。有些高收入手遊則是與本地發行商合作,尤其是東南亞地區,比如《奇蹟MU》、《拳皇98》、《亂鬥西遊》、《劍與魔法》、《劍俠情緣》等等。還有些則是乾脆成立海外研發公司,專門做定製化的手遊,比如樂元素在日本推出的《偶像夢幻祭》。
  • 為什麼去加拉帕戈斯群島 | 活動回顧
    ,火山噴發後的巖漿冷凝、堆積,形成了一座座火山島,早期加拉帕戈斯群島便這樣在火山中誕生了。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這兩種熔巖都十分常見。對他們來說,加拉帕戈斯群島是絕好的基地,在此襲擊從南美洲而來的西班牙貨船非常有利。17至18世紀,大批捕鯨船隊紛紛到來,把這裡當作食品補給站,捕殺了大量的象龜。隨著更多的人來到加拉帕戈斯,島嶼在地圖上的輪廓逐漸清晰,所標示的位置也越來越精確。
  • 一朝成功穩吃三年,日本iOS暢銷榜TOP100的策略手遊,中國產超5成
    《荒野行動》排名第4,自從在日本大獲成功後,這款現象級產品便一直穩居日本iOS暢銷榜頭部;排名第10的《黑道風雲》,得益於其在買量上的大筆投入(2月份日本安卓設備手遊推廣排行榜第8),《黑道風雲》近三個月來在iOS和安卓平臺的暢銷榜排名也始終較亮眼。國產出海遊戲最近風頭正盛的是《萬國覺醒》和《明日方舟》,分別於2019年12月和2020年1月登陸日本市場。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陸龜-加拉帕戈斯象龜
    成年加拉帕戈斯象龜身長1.5米,平均體重達到175千克,最高紀錄為400千克。與人類做參照就知道加拉帕戈斯象龜有多麼大加拉帕戈斯象龜分布於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的9個小島上。原有15個亞種(現部分亞種已經獨立為種),現在僅10個亞種還有野外存活的個體。
  • 老外沉迷國產手遊《率土之濱》,竟然做出這些奇葩舉動
    老外沉迷國產手遊《率土之濱》,竟然做出這些奇葩舉動大家在漫展上看到美國漫威電影中的"鋼鐵俠""美國隊長"已經見怪不怪,但是最近卻有一個美國小夥在推特上曬出了自己的COS照片,他COS的對象並不是別人,而是三國中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 陸龜中體型最大者,加拉帕戈斯象龜稱王!
    國內比較少見陸龜,所以都以為烏龜只生活在水裡,其實在大自然中,烏龜也有兩類,一類生活在水中,統稱為水龜,另一種就是生活在陸地上的陸龜,而陸龜中體型最大者,加拉帕戈斯象
  • 為什麼地處赤道地區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氣候卻終年涼爽?
    加拉帕戈斯群島又被稱為「科隆群島」,屬於南美洲厄瓜多,位於南美大陸往西大約1000千米的廣闊太平洋洋面上。島嶼總面積約為7500多平方千米,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地質歷史十分年輕,形成的時間可能不超過500萬年,是由海底的火山噴發不斷堆積而形成的島嶼,屬於火山島,其組成部分包括13個主要島嶼和50多個礁石,其中伊薩貝拉島是面積最大的島嶼。
  • 加拉帕戈斯群島:潛水愛好者的目的地清單終點!
    加拉帕戈斯群島因赫爾斯·比格爾(HMS Beagle)的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傳奇般的航行而聞名。這裡有豐富的歷史、豐富的水域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海洋生物。加拉帕戈斯群島是地球上最有機會看到「大貨」的地方之一,這裡除了能看到豐富的海底生物之外,還能在陸地上看到鬣蜥和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