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心目中的好聲算100分,根據我的經驗,構成好聲的要素各佔的分數大概是:
空間處理佔50分
器材優劣與搭配佔20分
音箱擺位佔10分
電源處理佔10分
線材搭配佔5分
調聲小道具佔5分
一個沒有適當聲波擴散吸收、控制殘響的房間,就算其他各項滿分,也僅是我所認為的50分而已,還不及格。
好的器材音質等音響二十要表現都會很優,沒有好的器材,沒有適當的器材搭配,至少也要扣掉20分。
音箱擺位很重要,可以降低空間影響,而且不需要花錢,但不會佔太多分數,把音箱鑲在牆上不需要擺位反而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就是明證。
電源處理是打基礎,隔離變壓器可以隔離噪聲,電源再生器可以重整電源波型與相位,接地可以讓電源更乾淨,這些都很重要。但即使沒有這些處理,聲音表現也不至於不及格。
當音響系統調整到最後一裡路時,細微的改變就會像最後一口氣那麼重要,此時線材與調聲道具就會發揮最大功效。少了這二項的總分10分,永遠都無法達到好聲最高境界。
以上是我聽音響幾十年的經驗,您不一定要贊同。我的好聲標準跟您的好聲標準可能也不同,您不同意也是正常。
有人私下問我,總編是以什麼依據來排好聲的100分?為何空間佔50分?器材本身優劣與搭配佔20分等?
我的回答是:我以影響聲音的巨細來論重要性排序並給分。
為何空間要佔50分?一套音響器材,擺在音響店聽、拿回家聽、在第三人的空間那裡聽,同樣一套音響器材,但是聲音表現絕對是完全不同。這是因為空間的聲學特性完全制約了這套音響器材所發出的聲音。就如每個人都有獨一的指紋,每個空間也有獨一的聲紋,音響器材的聲音表現都被壟罩在這獨一的聲紋中,就好像孫悟空再怎麼翻觔鬥也逃不脫如來佛的掌心。所以,我把空間對好聲的影響列為50分。
在同一個空間中,不同的音響器材都會有不同的聲音特質,不同的器材搭配也會有讓人驚訝的改變,所以器材本身的優劣與搭配要佔20分。
音箱擺位絕對可以改變聽感,因為音箱在空間中任何一處的位置,都會引來不同的聲波複雜反應,耳朵可以很敏銳的感受到不同。不過,不管音箱怎麼擺,都脫離不了空間聲紋的制約,也脫離不了音響器材本身的特性與搭配結果,所以我只給他10分。
電源很重要, 因為擴大機的心臟就是電源,電源不穩、不乾淨、不夠力,直接就影響音樂的表現能力。但即使只從壁插取電,也不至於難聽。電源處理好,可以讓音響更好聽,但並沒有一刀斃命的效果,所以我給10分。
線材與調聲道具所引起的聲音改變是細微的,但是在最後關頭,這細微的一點點就會變成關鍵性的一點點,絕對不能忽視,缺了這一點點,音樂聽起來就會不對勁。所以這二項我加起來給10分。
希望我的解釋能夠釋疑。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音響調聲學基本概念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MQA與D類擴大機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實體唱片的生存之道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添加微信號:sthificom 或掃描下圖二維碼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