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女作家韓江憑小說《素食主義者》獲2016年度國際布克獎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韓國女作家韓江憑小說《素食主義者》獲2016年度國際布克獎

獲獎作品《素食主義者》(The Vegetarian)英文版小說封面。

北京時間5月17日晨5:00,2016年度國際布克獎在倫敦揭曉。46歲的韓國女作家韓江(Han Kang)憑藉小說《素食主義者》(The Vegetarian)成為贏家,這本書的譯者、28歲的英國女孩狄波拉·史密斯(Deborah Smith)將與其分享總共5萬英鎊的獎金。這是韓國作家首次入圍並獲得國際布克獎,韓江是韓國十分活躍的小說家。曾獲韓國文學小說大獎以及韓國文壇的李箱文學獎。 在本屆國際布克獎中,與韓江一起獲得提名參與競爭的,還有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

《素食主義者》是韓江首發於2004年的作品,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影片曾入圍2010年的美國日舞影展「最佳劇情片」獎。《素食主義者》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向本分的韓國媳婦永惠(Yeong-hye),受到一次夢境的刺激,某一天忽然下決心戒掉肉類,成為一名素食主義者。她的這一決定令其身邊的所有人都詫異不已。永惠的舉動其實象徵了她對於韓國守舊傳統的叛逆。而隨著故事的發展,她的顛覆行為愈演愈烈。種種由暴力、羞恥、欲望所驅動的行為,逐漸將一段原來再正常不過的伴侶關係推向令人恐懼的方向。早在2004年該書在韓國出版後,就因其探究人類內心壓抑的瘋狂與傷痕而備受關注。

2016國際布克獎結果公布後,國際布克獎評委會主席博伊德·唐金稱:「《素食主義者》是一本令人過目不忘的小說,極有力量並且富有創意,它獲得2016國際布克小說獎當之無愧……由三種不同聲音、通過不同的視角做敘述的這部精煉之作,以忐忑又優美的筆調,描繪了一個普通女性對緊緊束縛自己的所有守舊傳統與思想的抵抗。在一種既抒情又撕裂的文風之下,作品揭示出這種強烈對抗對於女主人公和她身邊所有人的衝擊。」他表示:「這本凝練、精美而令人不安的書將長久縈繞於人心,甚至潛入讀者的夢中。狄波拉·史密斯精準的翻譯,恰好對應了小說每一處峰迴路轉的美麗與恐怖。」

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或Booker Prize,又簡稱the Booker),榮獲布克獎幾乎已經成為"最好看的英文小說"代名詞,是廣受世界矚目和討論的小說獎。該獎項 從1969年開始頒發,每年頒發一次。布克獎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與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美國普利茲文學獎相媲美的文學獎。一開始只有英國、愛爾蘭及大英國協國家的英文原創作家有資格入圍參評。2014年,作為英語世界最知名的文學獎布克獎,迎來了其設立45年來最大的規則改變:全世界所有用英語寫作的作家都可以參評布克獎。此次規則改變,受益最大的就是美國作家,作為英語寫作的最大一支,他們終於可以參與到布克獎的遊戲之中。其中,布克國際文學獎面對世界作家,非英語作品譯成英文出版的小說,一旦獲獎,翻譯者將與作者平分獎金。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 張杰

相關焦點

  • 韓國女作家擊敗帕慕克獲國際布克獎,與英譯者平分5萬英鎊
    韓國女作家擊敗帕慕克獲國際布克獎,與英譯者平分5萬英鎊 澎湃新聞記者 邢春燕 2016-05-17 12:03 來源:
  • 國際布克獎獲獎小說英譯者:翻譯酬勞低,全世界一樣
    騰訊文化 張璐詩 發自英國倫敦2016國際布克獎開創了英國重要文學獎的先河:首次將翻譯小說置於聚光燈中央,譯者和作者地位平等,共享獎項和獎金。這樣一來,它在極大程度上成為了一個翻譯文學獎。正因如此,本屆國際布克獎新鮮出爐的獲獎小說《素食主義者》,不但引發了大眾對其作者——韓國作家韓江的關注,也讓其譯者——28歲的英國女孩狄波拉·史密斯(Deborah Smith)備受矚目。
  • 韓國小說《素食主義者》獲得布克國際文學獎
    2016年布克國際文學獎揭曉,韓國作家韓江憑藉《素食主義者》摘得桂冠。圖為韓江和英文版譯者德博拉·史密斯2016年布克國際文學獎入圍的作品競爭激烈,分別來自安哥拉、澳大利亞、中國、義大利、土耳其以及韓國,而評委們最終將桂冠頒發給韓國作家韓江的作品《素食主義者》。這本書在今年出版是本年度最情色文學小說之一,講述的是一位女性下定決心不再吃肉的故事,被大西洋兩岸的讀者冠以「離奇、空幻和有犯罪傾向」。
  • 《素食主義者》:了不起的寧靜之感
    日前,2016年度國際布克獎在倫敦揭曉。46歲的韓國女作家韓江憑藉小說《素食主義者》成為贏家,這是韓國作家首次入圍並獲得國際布克獎。韓江是韓國十分活躍的小說家,曾獲韓國文學小說大獎以及韓國文壇的李箱文學獎。在本屆國際布克獎中,與她一道獲得提名參與競爭的,還有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
  • 閻連科、帕慕克雙雙落敗:韓國小說家韓江以《素食主義者》獲改制後...
    讀書報記者王胡報導四十五歲的韓國小說家韓江以所著《素食主義者》戰勝了卡夫卡獎得主閻連科和諾貝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於北京時間昨天凌晨在倫敦的頒獎晚宴上獲得了2016年的曼氏布克國際獎。
  • 中文譯者:《素食主義者》融合了美與慾念的追問
    [摘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一直非常看好韓國作家在國際獎項的極大衝擊力,他曾預言作為韓國文壇的中堅力量,韓江極有可能成為韓國當代作家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人選。編者按:北京時間5月17日凌晨,2016年度國際布克獎在倫敦揭曉。46歲的韓國女作家韓江憑藉《素食主義者》成為贏家。這部小說2013年9月由重慶出版社引入大陸。騰訊文化經授權刊發中文譯者千日的譯前譯後記。
  • 《熔爐》原著作者出新作,還有更多韓國女作家與現實同行
    《熔爐》韓文版封面、電影劇照除了近期繼續推出新作《親愛的女兒》的孔枝泳,還有多位女性作家一起與現實同行:趙南柱出版於2016年的《82年生的金智英》是近十年韓國現象級的作品,去年推出中文版後同樣引發熱議;那一年,另一位女作家韓江獲得了國際布克獎,成為首位摘得該榮譽的韓國作家以及首位亞洲作家;33 歲的金愛爛成為最年輕的李箱文學獎大獎得主;開創九十年代新文學場景的作家之一的金仁淑
  • 由布克獎說開去:那些外國文學獎
    4埃斯·埃德揚 《混血藍調》 加拿大人,首次入圍布克獎短名單。《混血藍調》是她的第二部小說。其處女作曾被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為2004年年度難忘圖書。    橘子獎的創立初衷是不滿文學獎過度偏愛男作家的傾向,而要為女性作家爭取聲音,因此它只接受女作家的作品。  科斯塔圖書獎分最佳小說、小說處女作、童書、詩歌和傳記五類,每一類各有一本獲獎作品,然後再從五本中選出一本年度獲獎圖書。
  • 書單| 布克獎50周年 最好看的英文小說都在這裡了
    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s)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大獎之一,已經成為"最好看的英文小說"代名詞。自1969年開始頒發,每年頒發一次,布克獎已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
  • 盤點2017最值得期待的英文小說
    在這一年裡,一批人們期待已久的作家不約而同獻出新作:以《微物之神》奪得布克獎的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將推出新小說《至樂部門》,年屆七十的保羅·奧斯特時隔7年推出新長篇《4321》。 此外,我們還將讀到短篇聖手喬治·桑德斯、安·比蒂、佩內洛普·萊夫利等人的新作品。以下是騰訊文化盤點的2017年值得一讀的新小說。
  • 2017最值得期待的英文小說有哪些
    騰訊文化 吳永熹對小說讀者來說,2017年將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小說大年」。在這一年裡,一批人們期待已久的作家不約而同獻出新作:以《微物之神》奪得布克獎的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將推出新小說《至樂部門》,年屆七十的保羅·奧斯特時隔7年推出新長篇《4321》。 此外,我們還將讀到短篇聖手喬治·桑德斯、安·比蒂、佩內洛普·萊夫利等人的新作品。
  • 書單| 布克獎50周年,最好看的英文小說都在這裡了
    布克獎(The Man Booker Prizes)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大獎之一,已經成為"最好看的英文小說"代名詞。自1969年開始頒發,每年頒發一次,布克獎已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
  • 錢佳楠︱翻譯的政治與美學陷阱:從《素食主義者》英譯談起
    2016年,由她翻譯的韓國作家韓江(Han Kang)作品《素食主義者》(The Vegetarian)榮膺改革後首屆英國「國際布克獎」,但不久之後,英語譯文在國際文壇掀起的風暴一度被英國《衛報》戲稱為「韓江門」。懂韓文的學者在對比原文和英文後大驚失色,直呼這是兩部完全不同的作品。
  • 布克獎公布短名單,奧斯特和喬治·桑德斯入圍小說將出中文版
    另兩名作家此前已經入圍過布克獎,蘇格蘭作家阿莉·史密斯(Ali Smith)攜描寫英國脫歐的小說《秋天》(Autumn)進軍短名單,這也是她第四次向布克獎發起衝擊,英國的巴基斯坦裔作家莫欣·哈米德憑《出走西方》( Exit West)入圍,在這本書中,難民可以通過黑色的大門逃離到世界的其他地方。
  • 女作家蕾拉·斯利馬尼因《甜蜜的歌》獲2016龔古爾獎
    巴黎時間11月3日傍晚,2016龔古爾獎結果公布。摩洛哥裔法國作家蕾拉·斯利馬尼(Leila Slimani)的作品《甜蜜的歌》(Chanson douce)獲得今年的龔古爾獎。蕾拉·斯利馬尼是第12位獲此獎的女作家。《甜蜜的歌》被稱為一部「可以嚇到家長」的小說。它曾經是法國的冠軍暢銷書,小說的開頭就充滿懸念:「這個嬰兒死了。」它講述了一位「完美」的保姆,謀殺兩個她看護的孩子的故事。小說改編自真實事件:2012年,一位多米尼加保姆因為雙重謀殺罪,在紐約被起訴。蕾拉·斯利馬尼自己就是一位35歲的母親。
  • 布克獎五十年:對於經典的爭議,成就「不完美中的完美」
    1971年,奈保爾憑藉《自由國度》得獎,「在世最好的英語作家」的王冠至今仍由他榮膺;1974年「後殖民文學巨匠」南非女作家納丁·戈迪默的 《自然資源保護論者》、1980年「寓言編撰家」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的《啟蒙之旅》,1983年「南非文壇雙子星」之一的庫切的 《麥可K的生活和時代》、1989年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他們獲得布克獎之後,最終又紛紛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無疑也是布克獎專業眼光的佐證。
  • 布克獎權威認證,2017 最好看的 13 部英文小說
    原標題:布克獎權威認證,2017 最好看的 13 部英文小說作為"最好看的英文小說"代名詞的布克獎,於 2017 年7 月 26 日公布今年入圍長名單。此次一共 13 位作家入圍,其中包括不少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已經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茲小說獎的科爾森·懷特海德,多次入圍布克獎的莫欣·哈米德、扎迪·史密斯,以短篇小說而聞名的喬治·桑德斯,等等。諸多實力作家的角逐讓今年布克獎的爭奪戰更為激烈。
  • 她憑什麼寫了維多利亞時代,就成為布克獎史上最年輕得主? | 埃莉諾...
    當時67歲的吉姆·克雷斯,這位曾宣布封筆的作家,以一個夏天的村莊裡的故事《收穫》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評論家們都認為這部作品最有可能奪得當年度的布克獎。為什麼是她獲得了布克獎?所有人都想知道原因。22歲時,埃莉諾·卡頓出版了處女作《彩排》,由此一舉成名,英國媒體稱她為「年度小說黃金女孩」。那時人們只是注意到一個年輕女作家的問世,期待她創作出更棒的故事,但誰也沒有想到,5年之後,她便寫出了布克獎歷史上篇幅最長的獲獎作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