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區舉行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動物體外受精胚胎實驗...

2020-12-15 東營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卉 李夢雨 東營報導

  12月8日上午,河口區舉行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動物體外受精胚胎實驗室啟動儀式。

  河口區委副書記、區長田兵兵主持啟動儀式。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局長唐建俊,東營市副市長韓利學,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邵明君,中國農業大學遺傳育種教授張沅,新加坡澳亞投資控股集團CEO艾格·考林,山東省畜牧獸醫局辦公室主任張紹存,畜牧與畜禽廢棄物利用處處長李流航,東營市政府副秘書長徐曉輝,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阿里斯迪爾·皮爾森,東營市現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柳寶旺,河口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呂國強,副區長徐文棠、胡琳以及有關專家、教授、省內外奶業、肉牛協會、合作企業負責人等參加活動。

  阿里斯迪爾·皮爾森在致辭時指出,中國奶牛養殖者現在認識到了優質遺傳物質所帶來的收益,並且在最近幾年已經用到了全球最好的公牛。我們將為中國奶牛養殖者提供一條可以和世界最好的牧場去競爭的道路。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河口區給予了我們相當大的支持與耐心,非常感謝,我們也期待在後續項目中有更密切的合作。

  邵明君在講話時說,澳華生科引進美國百特利公司的動物體外受精尖端技術,在國內建立首家體外胚胎實驗室,並與中國奶肉牛規模化養殖領導者澳亞集團攜手合作,此舉可謂恰逢其時,可稱可贊。希望公司將引進的先進技術儘快投產落地,帶來效益,產生價值,不斷創新,降低體外胚胎生產的成本,並做好技術示範與推廣,推動全國牛群的遺傳改良和生產性能的提升,促進牛業高質量發展。

  張沅在致辭時指出,這個實驗室的建立對中國胚胎生物技術的使用、提高胚胎改良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相信會推動國內體外胚胎生產技術和實用化產業化的發展。對於高產奶牛的快速繁育、自主培育優秀公牛,乃至奶牛群體的改良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艾格·考林在致辭時說,對於奶牛業發展來說,遺傳育種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牛單產水平不斷提高最主要的推動力。通過這種合作,對澳亞整個遺傳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同時為中國奶業發展提供了更多遺傳的可能,願合作實驗室項目發展順利。

  唐建俊在致辭時指出,本次項目將為奶業發展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奶牛體外受精實驗室的開啟將從良種高效快繁上提供突破支撐,將為奶業區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實驗室駐紮在河口這片熱土上,不僅凝聚激活更多奶業發展資源要素,而且將更快更好的使這項技術成果應用於東營。下一步將加大良種繁育政策的扶持,繼續開展消費引導,為實現奶業現代化貢獻山東力量。

  韓利學在致辭時說,實驗室的啟動,將補齊東營市奶牛良種繁育關鍵的一環,推進奶業產業構建「飼草飼料—良種繁育—規模養殖—乳品加工—廢棄物利用」一體化全產業鏈體系,對於東營市在新發展格局下發展現代畜牧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公司在奶牛種質提升上取得新突破,將優質胚胎和奶牛遺傳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懇請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東營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支持東營全方位開展科技合作、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東營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主動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

  唐建俊和阿里斯迪爾·皮爾森共同為胚胎實驗室揭牌。

  隨後,與會人員共同參觀胚胎實驗室,併到東營澳亞肉牛養殖有限公司、東營神州澳亞現代牧場、富友聯合澳亞乳業有限公司實地參觀考察,並聽取有關情況匯報。

  據了解,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依託行業領先的體外受精(IVF)尖端繁殖技術,與澳亞集團開展奶牛胚胎生產合作,加速牛群的遺傳改良和繁殖,實現「試管奶牛」產業化,標誌著河口區奶牛優秀種質快繁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同時,補齊東營市奶牛良種繁育關鍵一環,推進奶業產業構建「飼草飼料—良種繁育—規模養殖—乳品加工—廢棄物利用」一體化全產業鏈體系。

  「該項目可以輻射周邊350公裡牧場,年產胚胎1.2萬枚,產值五千萬元,下一步我們將依託該項目形成奶牛良種繁育的產學研基地,推動河口區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河口區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丁輝告訴記者。

  「現在根據我們現實做的經驗的話,比如說我們平均的頭胎牛今年的水平可能是年單產10.5噸,胚胎移植的後代的話,我們平均的水平現在的話能達到11.5噸,同樣的管理水平下,遺傳技術方面它就貢獻1噸的產量。」澳亞集團營運長楊庫說道。

  「有了這個技術,在進口高端母牛方面可以節省很大的成本,對中國畜牧業發展會有更多的供應和更大的保障,也促進了畜牧業特別是奶牛業、肉牛業的加速發展。」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阿里斯迪爾·皮爾森向記者說道。

  近年來,河口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將畜牧業作為重點特色產業進行扶持培育,先後引進澳亞、佳發、正邦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現代牧場,產業鏈條日益完善,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相關焦點

  • 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動物體外受精胚胎實驗室正式啟動
    12月8日,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體外受精胚胎實驗室啟動儀式在河口區舉行,標誌著東營市「試管奶牛」進入產業化發展軌道。該實驗室依託行業領先的體外受精(IVF)尖端繁殖技術,與澳亞集團開展奶牛胚胎生產合作,年產胚胎1.2—1.6萬頭,加速牛群的遺傳改良和繁殖,實現「試管奶牛」產業化,標誌著東營市奶牛優秀種質快繁技術進入「5G」時代,利用3—5年時間,推動全市奶牛年單產突破15噸,持續走在全國前列。同時,補齊山東省良種繁育關鍵一環。
  • 東營建成奶肉牛體外胚胎實驗室 1頭牛年單產牛乳可提升1噸
    12月8日上午,東營市河口區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動物體外受精胚胎實驗室正式啟動。該實驗室依託行業領先的體外受精(IVF)尖端繁殖技術,與澳亞集團開展奶牛胚胎生產合作,加速牛群的遺傳改良和繁殖,實現了「試管奶牛」產業化。
  • 「東營」東營建成奶肉牛體外胚胎實驗室 1頭牛年單產牛乳可提升1噸
    12月8日上午,東營市河口區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動物體外受精胚胎實驗室正式啟動。該實驗室依託行業領先的體外受精(IVF)尖端繁殖技術,與澳亞集團開展奶牛胚胎生產合作,加速牛群的遺傳改良和繁殖,實現了「試管奶牛」產業化。
  • 試管嬰兒與體外受精有區別嗎?
    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通過人工取出卵子和精子在體外環境進行人工受精,並進行早期胚胎培育育,然後將好的胚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從而誕生的嬰兒。而有的人對試管嬰兒與體外受精有一定的疑惑,那麼,試管嬰兒與體外受精有區別嗎?
  • 猴子一生中「最重要時刻」 胚胎原腸運動首次體外重現
    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藉助該團隊深耕多年建立的非人靈長類動物胚胎體外培養系統,將食蟹猴囊胚體外培養至原腸運動出現,並進一步發育至受精後20天,體外重現非人靈長類動物胚胎原腸運動。該研究為了解靈長類動物早期胚胎發育過程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礎,重現了猴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上。
  • 日本批准人-動物混合胚胎實驗:利用動物培育人類器官可行嗎?
    據《自然》雜誌報導,日本政府開全球之先河,批准了國內一項人-動物胚胎實驗。日本科學家進行的這種實驗不是一些影視作品中所表現的依靠交配進行的「人獸雜交」,而是將人的iPS細胞注入不會生長某些器官的動物的胚胎內,以實驗看這種細胞能否在這種動物體內長出相應的器官,從而為探索人體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
  • 體外受精兒童易患甲狀腺功能障礙
    2014年11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2014年會上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通過體外受精(IVF)出生的兒童,尤其是那些通過新鮮胚胎移植出生的兒童,患甲狀腺功能障礙(Thyroid
  • 全球首批「試管獵豹」幼崽出生 藉助體外受精和代孕技術實現
    原標題:全球首批「試管獵豹」幼崽出生藉助體外受精和代孕技術實現來源:cnBeta.COM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美國哥倫布動物園和水族館於2月24日宣布,全球首批藉助體外受精和代孕繁殖的獵豹在2月19日出生。
  • 乾貨 | 生物技術實踐、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8.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常用的受體細胞是受精卵。9.蛋白質工程是指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係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製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需求。10.面對轉基因技術的利弊,正確的做法是趨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廢食。
  • 日本首次批准動物胚胎中可培育人體器官
    當時「14天原則」的確立是基於兩個理由,其一,當時的科技水平,尚無法讓胚胎在體外生存達到14天;其二,政策研究者在細緻諮詢及討論後,認為胚胎發育到14天時將開始形成一道「原線」(primitive streak),而這一結構會使得胚胎開始擁有一些個體特徵,會引發倫理問題。
  • 世界首隻克隆猴在中國出生 研究遵守實驗動物倫理規章
    自然受精的情況下,卵細胞在受精的同時就會被激活。而體細胞克隆,需要外界的刺激才能激活。因此,「喚醒」的時機要求非常精準。但是,使用傳統方式,猴的卵細胞很容易被提前「喚醒」,往往導致克隆「程序」無法正常啟動。  三是體細胞克隆胚胎的發育效率低。孫強給的數據顯示,猴子的囊胚發育率(受精卵發育一段時間才能叫囊胚)遠低牛、老鼠、豬等,優質囊胚率更低。受精卵著床後,很容易早產或流產。
  • REPROD BIOMED ONLINE:胚胎篩選新技術可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胚胎異常是體外受精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篩查胚胎質量的新技術,有望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英國《生殖生物醫學在線》雜誌刊登這項新成果說,胚胎出現非整倍性變異(即染色體數目錯誤)等,是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後最終流產或產下不健康嬰兒的重要原因。
  • 毓璜頂醫院專家直播7月31日開講:揭秘試管嬰兒的體外宮殿——從精卵到胚胎
    膠東在線消息,所謂「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俗稱,試管嬰兒是使用體外受精技術,讓精子和卵子在體外結合成胚胎後,再將胚胎移植會母體子宮內的一種輔助生殖技術。不少家庭聽聞試管嬰兒能解決生育的難題,紛紛想藉助它的力量獲得好孕,可試管嬰兒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那麼要做試管嬰兒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行呢?
  • 試管嬰兒中體外授精什麼意思呢?
    一般不孕不育患者都是因為不能體內受精,所以試管嬰兒技術針對的就是這個問題將原本自然生育的體內受精,轉換到體外受精。那麼,試管嬰兒中體外授精什麼意思呢?首先什麼是試管嬰兒呢?在我國民間經常把「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叫「試管嬰兒」。
  • AI學會了篩選胚胎:能有效提升體外受精成功率
    BOOSTS CHANCES OF SUCCESSFUL IVF, STUDY CLAIMS) 網易科技訊 10月13日消息,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研究人員已經打造出一種人工智慧設備,能夠幫助醫生們以高達85%的準確率從試管受精治療中篩選出健康胚胎
  • Nature & Nat Cell Biol:首次在體外成功培養人胚胎長達13天
    2016年5月5日/生物谷BIOON/--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允許胚胎在著床期(implantation stage,也譯作植入期,即胚胎正常情形下在子宮中著床的時間)後在體外發育的新技術,從而使得他們能夠首次分析受精後多達
  • 一個爸兩個媽:中國首批試管狗誕生,有望拯救瀕危犬科動物
    4月16日,記者從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悉,中國首批體外受精犬(俗稱試管狗)在北京誕生,此次共誕下2隻公犬,4隻母犬,採樣送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檢測,結果證實6隻幼犬與受體母犬無血緣關係。「這是我國首批體外受精犬,標誌著我國犬科動物輔助生殖技術的一大進步。」希諾谷副總經理趙建平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
  •  高中生物選修3知識點總結
    (3)體現全能性能力大小的比較: ①受精卵>卵細胞>體細胞;②植物體細胞>動物體細胞;③胚胎幹細胞>其他幹細胞>體細胞。2.胡蘿蔔的組織培養技術(1)實驗原理:離體的植物組織、器官、細胞表現出植物細胞的全能性,發育成新個體。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hiv|賀建奎|受精卵_網易科技
    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Nature | 胚胎幹細胞懸浮培養首次構建體外類囊胚
    哺乳動物的發育起源於受精卵,受精卵通過分裂,經歷了2-cell、4-cell、8-cell、桑葚胚(Morula)再到囊胚(Blastocyst)階段,稱之為著床前胚胎(pre-impla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