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卉 李夢雨 東營報導
12月8日上午,河口區舉行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動物體外受精胚胎實驗室啟動儀式。
河口區委副書記、區長田兵兵主持啟動儀式。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局長唐建俊,東營市副市長韓利學,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邵明君,中國農業大學遺傳育種教授張沅,新加坡澳亞投資控股集團CEO艾格·考林,山東省畜牧獸醫局辦公室主任張紹存,畜牧與畜禽廢棄物利用處處長李流航,東營市政府副秘書長徐曉輝,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阿里斯迪爾·皮爾森,東營市現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柳寶旺,河口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呂國強,副區長徐文棠、胡琳以及有關專家、教授、省內外奶業、肉牛協會、合作企業負責人等參加活動。
阿里斯迪爾·皮爾森在致辭時指出,中國奶牛養殖者現在認識到了優質遺傳物質所帶來的收益,並且在最近幾年已經用到了全球最好的公牛。我們將為中國奶牛養殖者提供一條可以和世界最好的牧場去競爭的道路。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河口區給予了我們相當大的支持與耐心,非常感謝,我們也期待在後續項目中有更密切的合作。
邵明君在講話時說,澳華生科引進美國百特利公司的動物體外受精尖端技術,在國內建立首家體外胚胎實驗室,並與中國奶肉牛規模化養殖領導者澳亞集團攜手合作,此舉可謂恰逢其時,可稱可贊。希望公司將引進的先進技術儘快投產落地,帶來效益,產生價值,不斷創新,降低體外胚胎生產的成本,並做好技術示範與推廣,推動全國牛群的遺傳改良和生產性能的提升,促進牛業高質量發展。
張沅在致辭時指出,這個實驗室的建立對中國胚胎生物技術的使用、提高胚胎改良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相信會推動國內體外胚胎生產技術和實用化產業化的發展。對於高產奶牛的快速繁育、自主培育優秀公牛,乃至奶牛群體的改良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艾格·考林在致辭時說,對於奶牛業發展來說,遺傳育種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牛單產水平不斷提高最主要的推動力。通過這種合作,對澳亞整個遺傳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同時為中國奶業發展提供了更多遺傳的可能,願合作實驗室項目發展順利。
唐建俊在致辭時指出,本次項目將為奶業發展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奶牛體外受精實驗室的開啟將從良種高效快繁上提供突破支撐,將為奶業區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實驗室駐紮在河口這片熱土上,不僅凝聚激活更多奶業發展資源要素,而且將更快更好的使這項技術成果應用於東營。下一步將加大良種繁育政策的扶持,繼續開展消費引導,為實現奶業現代化貢獻山東力量。
韓利學在致辭時說,實驗室的啟動,將補齊東營市奶牛良種繁育關鍵的一環,推進奶業產業構建「飼草飼料—良種繁育—規模養殖—乳品加工—廢棄物利用」一體化全產業鏈體系,對於東營市在新發展格局下發展現代畜牧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公司在奶牛種質提升上取得新突破,將優質胚胎和奶牛遺傳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懇請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東營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支持東營全方位開展科技合作、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東營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主動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
唐建俊和阿里斯迪爾·皮爾森共同為胚胎實驗室揭牌。
隨後,與會人員共同參觀胚胎實驗室,併到東營澳亞肉牛養殖有限公司、東營神州澳亞現代牧場、富友聯合澳亞乳業有限公司實地參觀考察,並聽取有關情況匯報。
據了解,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依託行業領先的體外受精(IVF)尖端繁殖技術,與澳亞集團開展奶牛胚胎生產合作,加速牛群的遺傳改良和繁殖,實現「試管奶牛」產業化,標誌著河口區奶牛優秀種質快繁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同時,補齊東營市奶牛良種繁育關鍵一環,推進奶業產業構建「飼草飼料—良種繁育—規模養殖—乳品加工—廢棄物利用」一體化全產業鏈體系。
「該項目可以輻射周邊350公裡牧場,年產胚胎1.2萬枚,產值五千萬元,下一步我們將依託該項目形成奶牛良種繁育的產學研基地,推動河口區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河口區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丁輝告訴記者。
「現在根據我們現實做的經驗的話,比如說我們平均的頭胎牛今年的水平可能是年單產10.5噸,胚胎移植的後代的話,我們平均的水平現在的話能達到11.5噸,同樣的管理水平下,遺傳技術方面它就貢獻1噸的產量。」澳亞集團營運長楊庫說道。
「有了這個技術,在進口高端母牛方面可以節省很大的成本,對中國畜牧業發展會有更多的供應和更大的保障,也促進了畜牧業特別是奶牛業、肉牛業的加速發展。」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阿里斯迪爾·皮爾森向記者說道。
近年來,河口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將畜牧業作為重點特色產業進行扶持培育,先後引進澳亞、佳發、正邦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現代牧場,產業鏈條日益完善,發展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