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嘟媽DuMa 嘟嘟醫生
現在家家基本上就一兩個金豆豆,所以真的是愛不釋手。風吹草動都讓全家特別揪心。
我們重視孩子的身體,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重視安全!健健康康、聰聰明明的大前提是平平安安!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兒童意外傷害的相關知識。本期的案例比較會讓媽媽們傷心,但是也正是社會讓這些血淚教訓,讓我們後來人學到寶貴的一課!
被鎖車內,孩子窒息身亡
現在有車家庭變多了,但是孩子被困車內,窒息身亡,這樣的新聞慘劇屢屢發生。讓嘟媽看得心痛!
據研究發現,當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裡的溫度就能升至65℃。在這樣的環境裡,待上半小時就能致命。
有的家長說,我下車前給車窗留個小縫縫通風不就可以了?但是你這樣做就相當於給不法分子留下了盜車、拐賣兒童的可乘之機!
那車內開空調總可以吧?同樣不行!在車輛停駛時使用空調,會使一氧化碳聚集,造成中毒,同樣危及孩子的生命!
避免發生慘劇,就是無論如何,不能把孩子單獨留在車上!家長不要抱有僥倖的心理,想自己速去速回,意外常有發生,落到任何人頭上都是100%的慘痛!
此外還有三點保命技能家長要注意!
保命技能:
1、車窗貼膜最好選淺色膜,以便路人發現車內異常。黑漆漆一片的車窗貼膜,很少有人會趴在上面觀看!
2、教會孩子打開車輛的雙閃燈求救!絕大多數車型的雙閃燈都可在熄火後打開,孩子一旦被困,打開雙閃燈可以提高被路人發現的概率。
3、發現孩子被困後,第一時間讓孩子脫離高溫環境,無法立刻開門,就要果斷砸窗救娃!(嘟媽看有則新聞,寶媽不捨得砸壞窗戶,要等備用鑰匙送來,真是看得人又急又氣!!!)
小區內玩耍遭遇交通事故
嘟媽這次要著重講的是,孩子在小區內玩耍,被車碰了的問題。這樣的新聞真的也是數不勝數!
很多覺得孩子就在樓下,在小區裡玩兒,不要緊的。但是事實上,現在還有很多小區沒有實現人車分流。
雖然小區內的機動車車速大多不快,但是司機的疏忽大意,孩子的忽然跑動,站在司機的實現盲區等原因,導致孩子被碰撞捲入車底,甚至再遭碾。
嘟媽建議的是,家長給孩子在小區內劃片玩耍,不許超過指定的玩耍區域。比如小區的停車場,車輛行駛的主幹道!教會小孩子哪條路是人走的,哪條路是車走的。尤其是不能讓孩子在會有車輛通行的道路上玩球、滑板車、腳踏車、扭扭車等!
人權高於路權,但是人命爭不過鋼鐵汽車!
面霜、身體乳、蚊香液、洗衣凝珠……
可怕的誤食!
兒童誤食事件有近三分之二發生在家中,多見於1歲-5歲的兒童,而成功進行家庭自救處理的卻非常少。
誤食嚴重的可能會灼傷消化道,引起燒傷、出血、中毒、休克、窒息等,損傷肝腎功能,甚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引起死亡。
杜絕安全隱患三板斧!
第一妥善放置!第二安全教育!第三密切看護!
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翻箱倒櫃和開瓶能力,他們真的敢把全世界都放進嘴裡嘗嘗味道!
那發生危險如何急救?
冷靜下來,不能打罵,不然孩子一著急更說不清楚話!然後帶上孩子誤食的物品一起,火速趕往醫院掛急診!不用排隊!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有的家長可能會問,我要不要在家裡給孩子喝點水啊,牛奶啊,醋啊,肥皂水啊,給孩子催吐之類的。
嘟媽認為,一旦出現孩子誤食事件,家長一般都會比較慌張。此時腦子裡根本記不住誤服強酸喝什麼,誤服強鹼喝什麼?誤服藥物喝什麼?誤服乾燥劑喝什麼?還有喝多少量?喝了以後吐了要再喝多少?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
所以還是抓緊時間去醫院,讓專業的醫生來幫助你!
可怕的溺水!
遊泳池也會溺水!
眼皮子底下也會溺水!
據《法制晚報》報導,溺水是我國兒童第一大致死原因,每年約有2萬名中國孩子死於溺水。
雖然現在遊野泳的少了,但是遊泳池非常多,很多家長也捨得給孩子花錢上遊泳班,讓孩子強身健體。安全隱患仍然存在!
所以雖然現在已經開學了,神獸都已經歸籠了。嘟媽仍然想把這個問題寫上一寫!
如果孩子想下水遊泳,家長要時刻看護,不要玩手機!更不能讓孩子私自下水遊泳!
最好讓初學遊泳的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
家長還要學會心肺復甦技能,爭奪到溺水後的「黃金三分鐘」!
如果想送孩子去遊泳班,要親自到遊泳館考察一下!
考察什麼呢?
查看泳池公示信息欄,是否公示衛生許可證、員工健康證、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等信息;
查看泳池救生員配比,按照規定,25米長的遊泳館一般配備3到4名救生員,50米長的遊泳館配備6到8名救生員,救生員會按區域分工負責,如果救生員配備到位,一般不會發生孩子溺亡情況;
查看泳池水質,水質優良的泳池會呈現明亮的淺藍色,且池底沒有沉澱物;如果池水泡沫在15秒內就能消散,也表明池裡的水經常換,水質較好;
查看水流,留意泳池底部或泳池旁出水口,看是否有水源源不斷進出。如果有,說明水循環消毒裝置正常運作;
查看更衣室數量,是否有足夠多寬敞乾淨的更衣間,避免換衣服時擁擠、排隊,耽誤時間;
遊泳班比較適合8—12歲的孩子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易溝通、學得快,也學得最紮實。5—7歲的孩子更多的是培養孩子對遊泳的興趣。5周歲以下的兒童不適合到遊泳班來學遊泳。
家長朋友們不要操之過急!
安全使用電梯問題!
值得反覆強調!
最近全國人民關注的,三歲女童獨自乘坐電梯墜亡的新聞讓人分外揪心。
電梯門突然關閉萌萌獨自進入後十分慌張,從視頻畫面上看萌萌有多次試圖打開電梯門舉動。
雖然萌萌的家人第一時間發現她墜樓,但因為傷勢過重,悲劇還是發生了。萌萌墜亡以後,家屬悲痛萬分,外婆更是自責到精神崩潰。
還有小孩在電梯裡撒尿導致短路電梯墜落,拍電梯門被夾住手,用異物擋門被困,孩童的牽引繩會夾住導致摔傷……嘟媽就不一一列舉放圖了,但是每一條都值得大家引以為戒!
兒童乘坐直升降梯注意事項:
1、家長不要讓孩子單獨乘坐直降電梯,遇到危急情況時,孩子很有可能無法自救。
2、3歲以下的孩子應該由大人抱著乘坐電梯,家長不應讓孩子自行走進電梯,以免發生危險。
3、和孩子一起乘坐電梯,家長一定不能讓孩子拍打閉合的轎廂門,如果門突然打開,孩子的手很可能隨著打開的門被夾進縫隙裡。
4、萬一孩子被夾進縫裡,家長首先要鎮定,千萬不要按開門或關門鍵,這樣會弄傷孩子的手,正確的做法是使勁往外推轎廂的門,在推門的瞬間把孩子的手輕輕的拿出。
5、不要讓孩子在電梯裡面亂蹦,這樣很容易導致電梯的纜繩發生故障,急速上升或下降。
兒童安全無小事,
家長朋友警鐘長鳴!
END
原標題:《2020兒童意外傷害五大新聞!條條都是藏在身邊的致命危險!家長必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