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經濟網樂山訊(記者 林立 文/圖)今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剛有好轉,一位來自浙江的小學教師,隨浦江縣援助金口河團隊輾轉千裡,毅然來到了地處小涼山腹地的樂山市金口河區,開啟了她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貢獻力量的支教新生活。
這位教師叫何利娜,是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中心小學的一名優秀教師,曾獲得國家司法部青少年普法教育優秀輔導員,浦江縣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縣「隨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是浦江縣評選的「最美教師」。
何利娜來到了金口河區永和鎮小學,擔任二年級的科學課和學校的少先隊工作。學校地處大瓦山腳下的大渡河畔,是一所處於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小學。該校以「當和藹老師、做和美少年、建和諧校園」為文化核心理念,先後被評為「四川省最佳文明校園」「四川省優秀少先隊集體」「樂山市衛生單位」「樂山市校風示範校」等多項榮譽。
一到學校,何利娜很快融入了這個新的「大家庭」。到校第二周,在了解到該校五年級學生底子較弱,書寫、閱讀、習作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時,何利娜又毫不猶豫地主動承擔起了五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她希望能在支教的時間裡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技巧。
在分析了孩子們的作業後,何利娜心中有了底,決定從最基礎的練字開始。為增強孩子們的練字信心,她自掏腰包準備了精美的書籤、練習本作為孩子進步的獎勵。
就這樣,在何利娜的引導下,五年級的孩子們開始了一筆一划端正練字。對孩子們的作品,何利娜一一檢查,逐個指出存在的問題,再讓孩子們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如今,兩個月過去了,孩子們的書寫水平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在習作方面,何利娜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怎樣在有限的支教日子裡讓孩子們有所提高呢?在一次教學課後的小練筆時,何利娜發現,學生的隨堂小練筆對寫作的積累和運用有明顯的作用。於是,她便將隨堂小練筆重點放在仿寫、續寫、改寫上,儘量利用有限的資源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
看到孩子們的進步,何利娜十分高興:「在這裡,能夠為更多的孩子插上揚帆遠航的翅膀,埋下愛與智慧的種子,我備感自豪!」這是一位人母的支教心語,也是這個時代的呼聲。何利娜是援助金口河團隊的普通一員,她在奮鬥在創造,在默默奉獻,努力為「東西部扶貧協作」這幅美麗的畫卷添著濃濃的色彩。(圖片由金口河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