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四川省政府批准30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其中,樂山市金口河區是我市浦江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地區,同時也是大、小涼山彝區第一個率先脫貧摘帽的縣(區)。隨著金口河區高質量脫貧摘帽,自2017年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我市結對的5個四川省縣(區)均實現摘帽。
距離浦江2000公裡之外的金口河區地處小涼山腹地大渡河畔。當治水鐵軍精神遇上鐵道兵精神,攜手奏響了脫貧攻堅的奮進樂章。
「兩年前,浦江與金口河跨越千山萬水,結成親戚。一大批浦江幹部、人才帶著責任和深情奔赴脫貧攻堅主戰場。」金口河區區委書記張建紅說,「浦江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引進企業、社會幫扶等方面主動作為、貢獻力量,全力助推我區高質量脫貧摘帽。金口河留下了浦江幹部敢於擔當、勇立潮頭的精神風貌。」
產業扶貧 創造內生動力
金口河區特色農業產業資源豐富,但由於區域分布不平衡,部分村組產業發展極為困難。2018年,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81戶4497人,因病因殘致貧家庭佔半數以上,貧困群眾的自身發展能力受到限制。
面對現實困難,如何把扶貧資金用到刀刃上?「助力脫貧攻堅,要立足長遠,不能簡單『輸血』了事,要想辦法增強地區『造血』功能。」浦江水晶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曹紅雨2018年到金口河掛職,任金口河區發改經信局副局長。他認為,要把有限的東西協作資金用於精準扶貧,做到真「扶貧」,同時聚焦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做到扶「真貧」。
為此,浦江探索實施飛地產業扶貧,整合貧困村資源、資金、資產,集中力量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走出了貧困戶與飛地專業合作社組織、龍頭企業互惠共贏的扶貧新路徑。
2018年,浦江共投入東西協作扶貧資金3390萬元,其中3140萬元用於扶持特色生態產業。扶貧資金經業務主管部門委託區國有全資企業金穗農業投資公司,採取投資保底收益方式,投入區內產業基礎好、發展前景廣的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
由此,當地大瓦山食用菌、烏天麻、雲霧茶、川牛膝等12個產業基地被納入「東西扶貧協作產業項目」。在為期10年的投資收益期內,投資收益分配給全區所有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除收益分紅外,貧困戶還可通過就近務工以及土地流轉等方式增收。
目前,扶貧效益已初步顯現。2018年,金口河特色產業產值達7915萬元,實現收益922萬元,全區4486名貧困戶通過收益分紅人均增收704元。
與此同時,浦江通過召開金口河區專場招商推介會、邀請企業主現場合作洽談等方式,引導落戶企業加大投資力度,促進了當地旅遊、民宿、工業矽、水晶原材料、農業種植等產業項目發展壯大。2018年,入駐金口河的5家浙江企業新增投資3000萬元。浦江捐贈的500餘株香榧樹苗在金口河已種植成功,部分結出果實,新產業給當地帶來了增收新希望。
「眼下,在金華市委市政府和浦江縣委縣政府的精準幫扶下,金口河區生態食品加工園、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蔬菜基地等6個新晉產業扶持項目正在規劃實施中。」浦江縣副縣長(掛任金口河區副區長)張衛東說,「新建項目預計將帶動1500多名貧困人口發展致富,我們要將2019年的項目做優做細,突出重點,樹立標杆。」
旅遊扶貧 擴大外部資源
產業扶貧帶來內生動力,旅遊扶貧擴大外部資源。2018年5月,依託浙江省工會療休養政策,浦江把金口河區作為幹部職工工會療休養目的地,通過旅遊扶貧促進當地群眾增收。
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金口河區吸取浦江的發展經驗,依託生態環境的自然優勢和彝族風情的人文優勢,打造旅遊扶貧「新樣板」。目前,金口河已開發峽谷第一村、花溪曙光、雲上建設等旅遊扶貧示範村;利用扶貧資金創建金口河大峽谷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昆鐵路建設紀念碑、丁木溝登山體驗遊步道;大渡河同心橋、關村壩火車站等傳統遺蹟提檔升級;引導農戶開辦客棧、農家樂20餘家。
一年來,金口河已成為浦江幹部職工出省療養的首選地,累計接待浦江幹部職工療休養1500餘人次,增加旅遊收入260餘萬元。浦江縣委組織部一幹部向記者展示前不久去金口河療養拍下的照片:「那裡特有的川南自然景觀險峻壯美,人文歷史豐厚獨特,有別於我們江南景致,值得一去。」
據悉,浦江、成都、金口河三方旅行社形成療休養合作,變「我定製、你消費」的霸王式粗放型旅遊模式為「你選擇,我服務」的清單式自助套餐型精細化療休養,帶動全域全景旅遊。旅遊收益的盈利部分將返還金口河區建檔立卡貧困戶,讓當地群眾捧起「旅遊飯碗」,享受旅遊發展帶來的紅利。
金口河區永和鎮勝利村是峽谷第一村所在地,村黨支部書記王勇說:「浦江幹部職工到我們這旅遊,不僅增加了老百姓收益,還提高了金口河的知名度。」
助力建設旅遊景點將浦江遊客引進來,推介旅遊產品則讓當地特色產品走出去。在市、縣兩級的農博會、展銷會中,金口河通過交流展銷提升山區特色產品的包裝和推廣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浦江繁華的東街商業區還給金口河免費提供了兩間農特產專營店,幫助金口河的農業企業銷售各類農產品。
人才互通 提供勞務協作
在過去一個月內,浦江迎來兩批金口河區相關部門、鄉(鎮、街道)25人次的跟班學習。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高層聯席會議上,浦江縣委書記程天雲提議,兩地要進行深層次人才交流,浦江會毫無保留地把先進經驗傳授給金口河區。多名金口河區部門負責人和所有鄉鎮的黨委書記、鎮長全程「跟班」浦江各鄉鎮(街道)一把手,學習他們走村、走項目、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金口河區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胡學明點讚了浦江「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茂林認為浦江在環保審批制度方面的便民服務舉措值得學習。「浦江幹部有激情、有衝勁、有幹勁讓人敬佩。」金口河區吉星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梁德強則認為浦江幹部各項工作的精細化、清單化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考察團將浦江基層黨建、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治理、產業發展、優質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方法帶回了金口河。
結對以來,浦江先後派出24名幹部和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到金口河掛職,他們的敬業精神得到了金口河區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前不久,我們接到了金口河區22名精準幹部人才的派遣需求。」浦江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陳明建說,「我們將擴大專業面、延長幫扶時間,不遺餘力組織人才輸送到金口河,為當地百姓解決實際困難。」
在往金口河輸送人才的同時,浦江還為當地有需求的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浙江凡庫工貿有限公司、浦江水晶產業集聚園區開發有限公司、浦江天蠍服飾有限公司等41家公司與金口河區各個村籤訂結對協議。
今年年初,金口河區20多人的就業團來到浦江開啟新生活,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夢想。彝族姑娘阿魯阿兒美來自金口河區共安彝族鄉,如今是浙江派對動漫文化有限公司的彩繪工人。「我的工作是用彩繪筆給產品上色,一天能畫四五百個,上月賺了3500元。」阿魯阿兒美說,「現在我已經能用兩支筆進行上色,熟練度提高,收入還會增加。」
「浦江的飲食和老家差不多,很合口味,我們夫妻倆在這工作生活都挺穩定。」楊玉東夫婦說,他們在浦江不僅賺到了錢,還學會了一技之長。據悉,除了在派對動漫就業的14名務工人員外,其餘在浙江亞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務工人員人均年收入近5萬元。